杭州師范大學章教授
Ⅰ 誰來介紹一下杭州師范大學的樊維綱教授
樊維綱(1926~ ):遼寧台安人,1955年畢業於杭州大學(已並入浙江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研究生班。曾任杭州師范學院(2007年改名為杭州師范大學)教務處長、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1993年,因教書育人成績突出,榮獲國家教委高師院校曾憲梓教育基金獎。
下面是他的一個學生對他的回憶(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strItem=books&idArticle=44288 ):
樊維綱老師,教我們大四時的「宋代文學」和選修課「樂府研究」。他是我最敬重的母校學者,不僅僅因為他是姜亮夫和夏承燾兩先生的弟子,更因為他為人的方正和治學的嚴謹扎實。談起湖南師大的學生批鬥他的事,師母是牢騷滿腹,而樊老師是一笑置之,淡然處之;他可以為了點校一本書,堅持三十年。他晚年寫的文章很少,我看到他考證《朱門酒肉臭》中的「臭」的發音的一則論文,以及另一則《隨意適變,奇筆層出——論韓愈史論、史筆的藝術特色和美學價值》,其考證之嚴謹、才情之豐富,令我嘆為觀止。我知道他們這一代老學者,一輩子可以只寫幾則有分量的論文而窮經皓首。他研究學問和註解古籍,最好的例子,大家可以看謝國楨先生《瓜蒂庵文集》中的《答樊維綱同志談〈而庵說唐詩〉》,這里你也可以看到前輩學者對於後輩青年學子的幫助,感受到那個時代濃厚的學術氛圍。
樊老師因研究辛棄疾詩詞,在一個偶然機會接觸到了清代初年徐增所選的《而庵說唐詩》,認為它是學習和欣賞唐詩的一個良好讀本,並有意校點出版。由於樊老師當時在湖南師大被批鬥為「右派」,因此到圖書館工作。師大圖書館這本《而庵說唐詩》不足之處又很多,手頭又缺少有關這本書的資料。於是樊老師寫信給研究宋史的前輩鄧廣銘先生,請求幫助。鄧先生出於熱心,向樊老師推薦了當時在中國歷史研究所第三所工作並研究明清史的謝國楨先生。
謝先生也熱心相助,並署名「剛主」在1963年3月10日的《光明日報》上登載了給樊老師的信,當時文章名字是《答樊維綱同志談〈而庵說唐詩〉》。
樊老師校點好後,後來經歷了各次運動和文化革命,因此沒有條件於當時出版此書。一直要到1990年才由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予以出版。而此時謝先生已歸道山多年。樊老師回憶此事,每每唏噓不已、感慨萬千。他說謝老先生是很有學問的大家。
我的大學畢業論文,本來方向是現代文學中的魯迅,可是最終由於那位老師去做什麼港台文學和通俗文學的指導,只好改換。最後,我想到了樊老師上「宋代文學」時所說的「陸游夢詩」,由此確定了方向,也確定周建國老師為論文導師。此時,樊老師已以72歲高齡退休在家,為了幫我寫好論文,還借我王瑤先生的《中古文學史論》。我至今深深感謝周老師和樊老師他們。
樊老師現在已經八十多歲了,成老師也七十多了,我祝他們長壽、平安和幸福。
1997年我遭遇生活中最大的挫折時,是樊老師提醒我牢記他給我的畢業贈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因此,我一直以之為生活、工作座右銘,牢記至今。
Ⅱ 杭州師范大學
我校前身可以追溯到創建於1908年的浙江官立兩級師范學堂,1913年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杭州師范學院。2000年以來,杭州教育學院、杭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等相繼並入,組建新的杭州師范學院。2007年學校更名為杭州師范大學。
學校現已發展成為擁有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理學、醫學四大主幹學科,教師教育與藝術教育具有特色、人文社會科學學科有一定優勢、理學學科部分見長、各類新興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師范大學。
2001年,學校通過教育部本科教育工作合格評估,2007年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並獲得優秀。
學校位於歷史文化名城杭州,有下沙、文一路、玉皇山、古盪灣等校區,佔地面積近1400畝,校舍面積67萬平方米。規劃中的倉前新校區佔地3250畝,湘湖校區佔地558畝。學校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3.7億元,圖書館藏書260萬冊。
學校現有全日制本科生7人,研究生1561人;教職工2811人,其中專任教師1661人,教授等高級職稱人員佔52.08%,具有博士學位的528人,共享院士9名。
學校已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成人學歷教育、繼續教育等多層次多類別的教育,以及公辦教育、民辦教育、留學生教育、國際合作教育等多形式的辦學格局。
學校1982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1998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4年獲得副教授任職資格評審權。學校下設2個學部、19個學院和2個基礎教學部,並舉辦了國有民辦獨立學院——錢江學院。學校擁有57個本科專業,103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和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批準的中外合作培養教育領導學碩士項目。有1個省「重中之重」學科,8個省級重點學科;5個浙江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個國家中小學教師培訓項目基地,1個浙江省領雁工程培訓基地;5個國家特色專業,6個省級重點專業,10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9門省級精品課程。
學校建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省級重點實驗室、省級科技創新服務平台、省級基礎課教學實驗示範中心等一批重點實驗室和教學科研平台,擁有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2個。近年來,學校承擔了包括國家「863」計劃、「十一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在內的一大批科研項目。
學校出版《杭州師范大學學報》《杭州師范大學報》《美育學刊》等報刊,其中《杭州師范大學學報》是華東地區優秀期刊,入選「全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核心期刊」,並連續三屆榮獲「全國百強社科學報」稱號。2008年,《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入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學校已與美國、英國、韓國、日本、澳大利亞、菲律賓等國家和台灣地區的30多所院校建立了校際友好合作與交流關系,與美國中田納西州立大學合辦一所孔子學院,擁有來華留學生招生與培養資格。此外,學校還承擔了國家漢辦漢語教師的部分外派任務,承辦海外漢語教師教學能力的培訓業務。
秉承百年辦學的優良傳統,學校上下正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朝著建設一所省內乃至國內一流綜合性大學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Ⅲ 杭州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學院碩導風采
1、王國平2、陳丹宇
陳 丹宇:男,1964年9月生,獲理學學士,經濟學碩士和博士,現任杭州師范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校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長、研究生處處長、學科建 設辦公室主任,主要從事創新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及高教管理研究,承擔和主持了國家軟科學基金課題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省哲社規劃重點課題,省自科基 金項目;在核心期刊發表了二十多篇論文。現兼為浙江省經濟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國際經濟貿易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新型城市化研究會常務理事;杭州市哲學社 會科學學科評審專家;杭州市績效評估專家;曾獲得浙江省高等學校現代教學技能比賽優秀獎,浙江省第十屆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秀指導教師,曾獲得杭 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3、康勝 康勝:男,1957 年3月出生,籍貫,甘肅臨洮。杭州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中國軟科學研究會理事、中國社會經濟系統工程學會理事,浙江省金融 工程學會理事等。長期在高校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主要講授制度經濟學、經濟學說史、經濟體制比較、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經濟學經典著作導讀 等本科及研究生主幹課程;曾榮獲浙江省「教書育人」先進個人、浙江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杭州師范大學「教學十佳」、「學生最喜愛的老師」等多項榮譽稱 號。在《學術月刊》、《農業經濟問題》、《中國軟科學》等重要刊物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主持和參與國家及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多項,論文曾獲省、市級學術 優秀成果獎勵二、三等獎項。主要研究領域:城市經濟,文化創意產業。4、張衛良
張衛良:男,歷史學博士,杭州師范大學城市學研究所所長、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南京大學世界史博士學位。先後赴英國東英格利亞大學、美國肯恩大學、英國萊斯特大學、倫敦大學、法國埃克斯普羅旺斯政治學院等做訪問學者。開設過的主要課程有:城市學理論、城市史、世界史、現代化專題等。
主持的科研課題包括:《倫敦貧民窟歷史變遷研究》(12BSS025),國家社科基金課題、《英國原工業化研究》(N03LS11),浙江省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國外大城市的「治堵政策及其啟示」》(2011CSZX04)杭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重點課題。
主要科研成果包括:主編《「城市的世界」:現代城市及其問題》,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12年、主編《城市生活品質與文化:以杭州為例》,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12年、專著《現代工業的起源:英國原工業與工業化》(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年)獲得2011年浙江省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專著《英國社會商業化的歷史進程,1500-175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獲2005年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獎、專著《西歐原工業化的興起》(合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獲浙江省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譯著《大眾科學的文化意義:19世紀英國顱相學及其認同組織》(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論文《城市社區文化:以杭州東平巷社區為例》載《城市學學刊》(台灣),2013年第4卷第1期、論文《大學城:文化建設與區域社會發展――以杭州大學城與倉前鎮為例》載《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年第5期、《現代都市的路徑:倫敦基礎設施的改造及其意義》載《「城市的世界」:現代城市及其問題》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12年、論 文《「交通革命」:倫敦現代城市交通體系的發展》載《史學月刊》2009年第5期、論文《「神話」解構與歷史重構:歐亞經濟的大分流》載《清華大學學報》 2008年第5期論文《「商業社會」:英國近代早期的一種新觀念》載《浙江學刊》2008年第3期、論文《維多利亞晚期英國宗教的世俗化》載《世界歷史》 2007年第1期、論文《對馬克思「資本主義」概念的再認識》載《史學理論研究》,2001年第4期、論文《20世紀西方社會關於「消費社會」的討論》載 《國外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論文《英國原工業化地區的形成》載《史學月刊》,2004年第4期、論文《英國工業革命問題述評》載《現代化研究》第2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5、張學東張 學東:全國優秀教師,1984年從寧夏大學數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90年從大連理工大學管理學院獲工學碩士學位,2002年從西安交通大學理學院獲理 學博士學位,曾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做訪問學者一年,2000年9月評聘為教授,2010年1月被聘為二級教授,曾任合肥工業大學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兼職博士生 導師。現任杭州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執行院長、院黨委副書記,碩士生導師,二級教授,杭州市屬高校第三批市級重點學科「產業經濟學」負責人,兼任中華全 國青年聯合會社會科學工作者聯誼會會員,中國人民銀行政策委員會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審專家,國家出版基金評審專家,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專家咨 詢委員會委員,杭州市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多 年來,主要從事金融學、金融工程、風險管理、財政金融管理、互聯網金融、投融資管理、企業管理咨詢等研究,先後主持或參加完成國家級科研項目3項、省部級 科研項目9項。目前,主持、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各1項。已在《》、 《》、《科學學研究》、《西安交通大學學報》、《工程數學學報》、《計算數學》 等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40餘篇,出版專著《股價指數期貨理論與實踐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部。近年來,先後榮獲省部級社科優秀成果獎著作一等獎、 省部級社科優秀成果獎論文一等獎、省部級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各1項,獲省部級社科成果論文二等獎、省部級人文社科成 果獎論文類三等獎、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各1項。先後獲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獲省部級普通高校優秀教材獎,曾任省部級精品課程《證券 投資學》負責人,省部級金融學特色優勢專業建設點負責人,省部級金融學教學團隊負責人,省部級應用經濟學重點學科負責人,省部級高等學校經濟管理實驗示範 中心負責人;先後榮獲省部級學術技術帶頭人、省部級優秀教師、省部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全國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
6、方湖柳 方湖柳:女,博士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現任杭州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近年主要致力於農村土地資源管理、農村發展 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在《中國農村經濟》、《農業經濟問題》等專業期刊發表四十餘篇論文,出版專著二部。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課題、浙江省哲社規劃項目十 余項,多次獲得浙江省社聯、浙江省教育廳優秀成果獎等獎勵。
7、張建春張 建春:教授,博士。杭師大經管學院旅遊管理系主任。杭州市新世紀「131」人才(第3層次)。主要從事生態旅遊資源開發、旅遊經濟管理、人力資源開發與管 理等教學與科研。代表著作與教材有三部,《旅遊經濟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生態旅遊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生態環境保 護與旅遊資源開發》(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年);在《經濟地理 》、《人文地理》、《生態學報》、《地理研究》、《南京大學學報》、《水土保持學報》、《中國地理科學》等雜志發表文章30多篇;近年發表文章有:張建 春,王小夢.《浙江省殘疾人旅遊需求分析及其旅遊權益保障》,《經濟生活文摘》(2012年4月(下),第96頁。)。張建春《「世界休閑博覽會」與杭州 區域經濟發展》,《科技創業家》,(2011年,第01期:第284—285頁)。杭州旅遊綜合體建設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國科技縱橫》(2010年)。
主持國家、省、市旅遊管理專業課題10多項。主要有:主持完成2006年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生態旅遊研究」(06CGGL19YBG)一項; 主持完成2009年浙江省社科聯課題:「杭州市旅遊綜合體建設與城市發展研究」(2009B34)一項。主持2010年杭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世 界休閑博覽會」與杭州區域經濟發展研究」(B10YJ06)。3/6。參與完成浙江省社科規劃課題「擴大浙江農村居民消費需求的重點、難點和對策研究」( 09CGYD050YB)一項。主持浙江省旅遊局立項「浙江省殘疾人旅遊需求分析及其旅遊權益保障」,(2011年)。主持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旅遊 目的地碳源碳匯測算與碳中和風景區建設」(2012年立項)。
8、彭偉斌彭 偉斌,男,副教授,1973年2月出生,湖南省岳陽市人。湖南師范大學經濟學碩士,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所博士研究生。曾擔任杭州師范大學經濟系副主任,電 子商務系主任、實驗室主任等職,現任杭州師范大學性別發展與健康促進研究中心副主任,人口研究所副所長,2012年任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人口城市化、 人口政策學、電子商務與創業管理。主講過《宏觀經濟學》、《西方經濟學》、《ERP企業沙盤實訓》等課程。自1999年以來,在《消費經濟》、《中國軟科 學》等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參與出版《產業經濟學案例》、《低碳城市》等著作5部;主持或參與完成《杭州五縣(市)農村城鎮化發展研究》、《江 干區丁橋鎮人口集聚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等橫向研究項目近10項;主持和參與國家級及省市級各類縱向研究課題10餘項;2008年被評委杭州市優秀教 師,2012年被評為浙江省「三育人」先進個人,現為杭州市創業導師,指導學生創立企業2家,指導學生獲國家級、省級各類大學生學科競賽一等獎、特等獎等 獎項10餘項。9、趙奉軍
趙奉軍:男,1974年--,經濟學博士,杭州師范大學阿里巴巴商學院副教授,復旦大學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南京大學不動產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主要研究方向為城市經濟學與房地產經濟、中國經濟增長。在《經濟學動態》《財貿經濟》、《中國土地科學》、《改革》、《世界經濟研究》、《經濟理論與經濟 管理》、《經濟管理》等高水平雜志發表論文30餘篇,主持教育部規劃課題等多項。
10、張恆義
張恆義:講師,1982年12月出生,河南葉縣人。2005年8月開始在浙江大學土地管理系(土地科學與不動產研究中心)攻讀研究生,並於2011年6月 獲得管理學博士學位。期間,主要研究領域為土地經濟、生態經濟與區域規劃,參與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和地方委託課題的研究,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我國城市化快速發展地區耕地多功能保護價值評價與效益核算》。2011 年7月進入杭州師范大學經濟系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2013年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承擔本科教學課程:《中級微觀經濟學》、《不動產估價理論與方法》、 《區域經濟學》和《產業經濟學》等。並承擔研究生課程:《土地資源管理學》、《土地利用規劃專題》和《土地經濟理論進展》等。主要研究興趣為土地經濟與政 策、城鎮發展和區域經濟增長。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課題1項,主持完成「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一項。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8篇,其中一 級學術期刊論文4篇。
Ⅳ 杭州師范大學是一本還是二本
杭州師范大學是二本。
杭州師范大學在浙江既有是第一批次招生也有第二批招生,所以嚴格意義上,我們說杭州師范大學是二本大學,只有全部都在第一批本科招生,我們才說杭州師范大學是一本大學。
如果你不是浙江考生,杭州師范大學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一批招生的話,你也可以說杭州師范大學是一本大學。
註:教育部門並沒有說杭州師范大學是一本還是二本,杭州師范大學是幾本只是民間說法(某大學在某省是第一批次招生的話,就說該大學是一本大學,在第二批次招生的話,就說該大學是二本大學,既有一批又有二批招生的,通常也認為是二本大學)。
杭州師范大學簡稱「杭師大」,位於素有人間天堂美譽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杭州;杭州市重點綜合性大學 ,為浙江省和杭州市重點建設的百年老校,第二批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截至2016年12月,該校建有倉前、下沙、玉皇山、古盪灣、溫州路校區等校區。博士、碩士點132個,有包括國家特色專業、教育部綜合改革試點、省重點專業在內的69個本科專業,形成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理學、醫學四大主幹學科,藝術、教師等特色學科。
(4)杭州師范大學章教授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杭州師范大學前身是光緒三十二年創建的浙江官立兩級師范學堂,是全國建立最早的六大高等師范學堂和浙江省民主科學思想和藝術教育的發祥地之一,為最早的全國四大官立師范學堂之一。
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杭州師范學院,新世紀更名為杭州師范大學。
2000年,杭州師范學校、杭州教育學院、杭州市法律學校、杭州工藝美術學校並入杭州師范學院。
2016年,入選應用型建設試點示範學校; 列入來華留學質量認證首批試點院校。
2018年11月,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杭州師范大學入選。
Ⅳ 杭州師范大學出過哪些名人
郭羽
姓名:郭羽
畢業院校:杭州師范學院和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
籍貫:浙江杭州
專業領域:互聯網
職稱:職務:董事長兼總裁
供職機構:天暢網
郭羽先後畢業於杭州師范學院中文系和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LA TROBE UNIVERSITY)管理與法律學院,為工商管理碩士(MBA)。
曾在浙江青年報和杭州電視台當過多年記者,出版有暢銷的企業經營理論著作《第4項修煉》和《營銷宣傳策劃》,被多所大學選為教材。
1995年在師兄馬雲的影響下開始接觸互聯網,
1999年,與聯眾合作建立聯眾杭州邊鋒站,不久從聯眾獨立,創建杭州邊鋒棋牌網路。2003年邊鋒被盛大收購。
2004年,郭羽開始介入3D原創網路游戲領域,不久,創辦杭州天暢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兼 CEO。
王偉勇 浙江新昌人,中學高級教師,現任校長兼黨總支書記。
1985年7月新昌鏡嶺中學高中畢業。 1986年9月考入杭州師范學院歷史專業。
1990年7月本科畢業,分配到新昌鼓山中學任教,歷任政教處副主任、主任。
1999年8月調入新昌中學,歷任校長辦公室副主任、主任、校長助理、副校長。
2004年11月起,任校長兼黨總支書記。2004年4月獲新昌縣首屆「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馬雲
姓名:馬雲
出生年月:1964年10月
籍貫:中國杭州
阿里巴巴網站
職位: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畢業院校:杭州師范學院外語系
經歷: 1995年4月創辦「中國黃頁」網站。
1997年年底,馬雲和他的團隊在北京開發了外經貿部官方站點、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等一系列國家級站點。1999年初,馬雲回到杭州以50萬元人民幣創業,開發阿里巴巴網站。
李培明,男,1965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杭州師范學院歷史專業本科畢業,中學高級教師,浙江省特級教師,上虞市優秀專業人才。
現任春暉中學校長,曾榮獲紹興市「十佳」名教師、紹興市學科帶頭人、紹興市教壇新秀、紹興市「十佳」優秀青年,上虞市「十大」傑出青年等稱號。上虞市十四屆人大代表,紹興市五屆政協代表。從教二十年來,歷任春暉中學團委書記、學科教研組長、年級組長、政教主任、教務主任、教科室主任、校長助理、副校長。
2002年3月調至上虞中學任校長。
所帶班級多次被評為上虞市、紹興市先進集體,所教學生多人次奪得過上虞市或紹興市高考文科狀元。學校教育管理倡導「以人為本,重在發展」的辦學理念,實踐「立足人本思想,實現學校管理人性化和現代化的有機結合」的管理模式。多項主持的課題獲省市優秀教科研成果獎,在省級以上公開刊物發表論文十餘萬字,主編或參編著作三部。
呂薇
1992年 畢業於杭州師范學院音樂系,大學本科。
1997年隨中央電視台「心連心」藝術團赴大慶演出;參加「十一」國慶晚會;
拍攝音樂電視作品《月光》、《海的女兒》;
為大型電視連續劇《漢武帝》錄制主題歌
1998年 參加文化部春節晚會;
隨中央電視台「心連心」藝術團赴西昌衛星發射基地慰問演出。
傅傑
1961年9月生於浙江杭州。
1979年考入杭州師范學院中文系本科,
1983年畢業後考入杭州大學古籍研究所,師從姜亮夫、劉操南教授治中國古典文獻學, 1986年獲碩士學位,留所擔任姜亮夫先生助手。
1992年考入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師從王元化教授治中國文學批評史,
1995年獲博士學位,同年進入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後流動站,在胡奇光教授指導下研治中國語言學史。1997年出站後留系任教。曾任漢語教研室主任,現任中文系副系主任。
1998年任副教授,2003年任教授,兼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員。
Ⅵ 劉俊平的杭州師范大學教授
劉俊平教授著力於染色體端粒方向的研究,並在國際期刊發表了100多篇學術論文,版其中也包括在《Nature》和權《Science》等著名雜志。隨後的幾年裡,他還獲得了1995年澳大利亞聯邦醫學衛生研究員協會首次博士後獎、澳大利亞神經科學學會AW Campbell 傑出神經科學研究獎,1996獲澳大利亞內分泌協會Servicer Award獎、澳大利亞生命科學研究獎,2009年獲得澳大利亞Beckman Coulter科學發現獎,劉俊平成為至今榮獲該獎項唯一的華人,並成為了五項專利的發明人,獲得澳大利亞政府科學研究基金,多次獲澳大利亞國家級獎勵。 2011年10月,他帶領他的科研團隊,「端粒相關蛋白對人類重大疾病作用機制的研究」項目,在2012年度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中成功立項。該項目實現了杭州師范大學主持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零的突破,也是浙江省屬高校中首次獲得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立項。
Ⅶ 杭州師范大學的知名校友
沈鈞儒:著名社會活動家、政治家、律師,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一、二、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首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同時擔任中國民主同盟第一屆中央副主席,第二、三屆中央主席;
經亨頤:該校首任校長,著名教育家,上虞春暉中學的創始人;
夏丏尊:中國近代教育家、散文家,1908年,聘為浙江省兩級師范學堂(1912年更名為浙江省第一師范學校)通譯助教,後來兼任舍監(相當於後來的訓導主任)和國文教員,夏丏尊、劉大白、陳望道、李次九等四人積極支持新文化運動,被譽為該校「四大金剛」;
魯迅:中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1909年從日本回國,任浙江兩級師范學堂(該校前身)教員;
馬敘倫:學者、書法家,曾任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該校前身)校長,浙江省教育廳廳長,此後,又任北洋政府、國民黨政府教育部部長;
朱希祖:著名歷史學家,國學大師章太炎的學生;
劉大白:現代詩人、文史學家,白話詩的倡導者之一;
李叔同:現代中國著名藝術家、教育家,精通繪畫、音樂、戲劇、書法、篆刻和詩詞。1912年任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音樂、美術教師;
豐子愷: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與音樂教育家,1914年入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師從弘一法師(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名;
潘天壽:1915年至1920年於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讀書,並得經子淵、李叔同指導,建國後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文聯副主席、美協浙江分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副院長、浙江美術學院院長,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文聯委員;1958年被聘為蘇聯藝術科學院名譽院士;
許壽裳:文史學者、作家、教育家,魯迅、周作人的同學、至交;
許寶駒:中國民主革命同盟、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創始人之一,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委。1920年自北京大學畢業後,應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該校前身)校長姜琦的聘請,出任語文教員;
王平陵:著名作家;
俞秀松:1916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該校前身)。五四運動時期,為杭州學生運動骨幹分子。中國共產黨成立發起人之一,曾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任書記、旅莫斯科支部支委、新疆反帝聯合會秘書長;
施存統:浙江金華人,1917年入浙江省立師范學校,知名學者,中共早期活動家,1949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被選為第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後任勞動部副部長。曾當選為民建中央常委和副主席,第二和第三屆全國人大常委,其子為著名音樂作曲家施光南;
曹聚仁:中國左派作家、編輯、記者、教授。1921年畢業於浙江省立第一師范,此後曾任教於上海多所大學,其子為著名節目主持人曹景行;
汪壽華:中國共產黨早期工運領導人之一,1917年秋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
柔石:作家,「左聯五烈士」之一,1918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
潘漠華:烈士,在校內參與柔石、魏金枝、馮雪峰等參加朱自清、葉聖陶指導的青年文學團體晨光社;
馮雪峰:現代著名詩人、文藝理論家。1921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
汪靜之:「五四」時期全國142位著名作家之一,1921年考入浙江省第一師范學校,在校內與潘漠華、應修人、馮雪峰等組織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早的新詩團——湖畔詩社。
裘松良:浙江理工大學校長、浙江省應用數學研究會理事長和浙江大學理學院兼職教授;
郭羽:杭州天暢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
王偉勇:新昌中學校長兼黨總支書記,2004年4月獲新昌縣首屆「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馬雲:中國著名企業家,阿里巴巴集團、淘寶網、支付寶創始人,首位登上《福布斯》雜志封面人物的大陸企業家,曾當選世界經濟論壇未來領袖,任杭州師范大學阿里巴巴商學院院長;
李培明:上虞中學校長;
王昆欣:1983年畢業於該校數學系,現浙江旅遊學院黨委書記,院長。
呂薇: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
鮑學軍:現任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副廳長;
馬以:,中共湖州市委書記;
許勤華:中共杭州市委常委、秘書長;
金富強:澳賽諾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漢傑:現任聯夢(中國)控股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浙江盈元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聯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浙江浙商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風險合夥人;
鄭志湖:現任浙江天台中學校長、黨委書記,省特級教師、省功勛教師、省首批教育科研型校長,獲全國勞動模範榮譽,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陳越光:中國青年基金會副理事長,中國文化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跨文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胡雁: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東方歌舞團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全國青聯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華慈善總會理事,與幺紅、馬梅並稱為中國三大女高音,被海內外媒體贊譽為「東方莎拉布萊曼」、「東方女郎」;
徐博華:華爾泰國際紡織(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會長。
傅傑:復旦大學中文系副系主任;兼任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員;
方亮:88級畢業生、杭州師范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
陳煙土:1984年畢業於杭州師范學院中文系,浙江新南北投資置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Ⅷ 杭師大教師再被爆博士論文涉抄襲,論文抄襲有何後果
01、論文駁回論文駁回的意思也就是指學校會把你抄襲的這一篇論文退回來給你,然後要求你重新寫一篇新的論文,這樣一來我們畢業的時間肯定就會有所延遲了。其實對於畢業論文每個高校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你比如說有些學校要求畢業論文的重復率不能超過30%,有些學校則會要求不超過20%,少部分要求比較嚴格的學校會要求不超過10%。論文檢測也算是比較公正的一種檢測手段了,這種手段可以很快速的了解到你的論文是否有抄襲,另外還能夠檢測到你的論文質量。
當然我們在寫論文的時候是可以進行借鑒的,你比如說某些文章寫的比較的優秀,那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先去讀一下這篇文章,然後以這篇文章為引。但是這和完全抄襲是兩碼事情,大部分的高校都是允許學員借鑒優秀的文章。
Ⅸ 李勇進的杭州師范大學教授
1. 含反應性基團的咪唑類離子液體修飾碳納米管及其納米復合材料的熔融制備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2011.1-2013.12
2. 兼具拉伸屬性和伸縮性的導電高分子材料的制備和應用研究(21760543),日本文部科學省科研費,2008.4-2010.4
3. 多相高分子體系階層式結構控制研究, 日本經濟產業省NEDO重大項目子課題, 2005.4-2008.3
4. 高分子納米復合材料在齒科材料中的應用研究,日本德山齒科材料株式會社, 2009.3-2011.3. 1. 一種透明高分子材料及制備方法, 中國授權專利 ZL. 99113703.5
2. 尼龍基體多軸取向材料 日本授權專利 特許3962810號
3. PVDF/PBSU薄膜材料及制備方法 日本授權專利 特許4035607號
4. 高取向嵌斷聚合物/粘土納米復合膜 日本授權專利 特許4389055號
5. 層狀嵌段聚合物的高取向膜及制備方法 日本授權專利 特許43890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