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社會學教授
㈠ 1922一1927年曾擔任上大社會學系主任的中共早期領導人是誰
1922一1927年曾擔任上大社會學系主任的中共早期領導人是瞿秋白,
1923年2月,部分翻譯《論列寧主義基礎》,翻譯斯大林著作《論列寧主義基礎》中的《列寧主義概述》部分,4月22日在《新青年》第1號發表。在此之前,瞿秋白還撰寫了介紹列寧、共產國際綱領與策略、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等方面的文章。
1923年夏,於右任、鄧中夏創辦上海大學,瞿秋白到上海大學擔任教務長兼社會學系主任。8月撰寫發表了《現代中國所當有的「上海大學」》,為上大的發展制定規劃。
設想把上大辦成為「南方的新文化運動中心」,並著手制定學校章程、整頓師資隊伍、貫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針、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建立共產黨基層組織等項工作。同時,兼管中共宣傳工作,擔任季刊《新青年》的主編,同時主編中央的另一機關刊物《前鋒》,參加編輯《向導》。
(1)上海大學社會學教授擴展閱讀
擔任教務長兼社會學系主任期間,主講《社會學》、《社會哲學概論》、《社會科學概論》、《現代民族問題》等課程,使許多青年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教育,走上了革命道路。後來他在對講稿進行修改的基礎上發表了《現代社會學》、《社會哲學概論》等論著。
他還翻譯了蘇俄哲學家歌列夫的《新哲學——唯物論》一書。瞿秋白比較全面系統地闡述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
在現代哲學史上,他第一次把辯證法與唯物論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宣傳,也是第一次把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宣傳的中國哲學家,對於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建設作出了開拓性和奠基性的工作。
㈡ 上海大學社會學教授顧駿愛喝什麼酒
顧老師是上海人,白酒他應該不怎麼喝,學院里的應酬很少看到他的身影;顧老師內不抽煙;紅酒估容計會喝一點,黃酒估計也能喝點兒。總之,喝酒不是顧老師的強項,他也沒有這個嗜好。
我上過他的課,講的還是不錯。平時在學校里很少見到他,他在外面太忙了。
㈢ 上海大學走出過哪些知名校友
本人是上海大學的一名在讀碩士研究生,在此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上海大學是一座上海市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作為一個建校只有二十幾年的學校,它有著蓬勃的朝氣,但同時它又是一位從1922年一直走到現在的學校,有著一定的歷史底蘊。由於上海大學是四大學校合並後建立的,目前為止上海大學走出的知名校友有很多,其中包括政治界、經濟界、娛樂界方面的精英校友,比較有代表性的為張東、楊尚昆、胡逢康等人。
謝謝閱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㈣ 有人知道上海大學社會學教授顧駿的這段話來自那本書嗎寫論文要標文獻來源啊。
去網路吧,我看了,是一段采訪里的。有很多報紙都轉載了,但是標題不一樣
㈤ 求教高人:上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方向中的「社會學理論」主要研究什麼,導師是誰,實力怎麼樣啊
是碩士,還是博士?
研究什麼只要看你自己的發展方向吧,特別是碩版士,到了博士還有很大的權變化的。 導師比較有名的有鄧偉志,李友梅,沈關寶,張文宏等。
上海大學體制上的實力大於實際的實力,你自己不會去網站看一下啊,也好得到聯系方式什麼的,雖然這個對於碩士考試用處不大。中國一流的社會學基地還是北京啊。上海這邊的經濟味道比較濃,實踐也多,重應用,不重基礎理論。
㈥ 1922年到1927年上海大學社會學系主任的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是誰
1922一1927年曾擔任上大社會學系主任的中共早期領導人是瞿秋白,1923年2月,部分翻譯《論列寧主義基礎回》。
翻譯斯大林著答作《論列寧主義基礎》中的《列寧主義概述》部分,4月22日在《新青年》第1號發表。在此之前,瞿秋白還撰寫了介紹列寧、共產國際綱領與策略、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等方面的文章。
(6)上海大學社會學教授擴展閱讀
擔任教務長兼社會學系主任期間,主講《社會學》、《社會哲學概論》、《社會科學概論》、《現代民族問題》等課程,使許多青年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教育,走上了革命道路。後來他在對講稿進行修改的基礎上發表了《現代社會學》、《社會哲學概論》等論著。
他還翻譯了蘇俄哲學家歌列夫的《新哲學——唯物論》一書。瞿秋白比較全面系統地闡述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
㈦ 上海大學社會學系的師資力量
李友梅(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上海市高校社會學E-研究院首席研究員,上海社會調查中心主任,上海市社會轉型與組織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費孝通的關門弟子。研究方向是組織社會學);鄧偉志(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學學會副會長,上海市社會學會會長,上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社會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是家庭社會學,和諧社會);沈關寶(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大學社會學系主任,是我國社會學重建以來的第一位社會學博士,費孝通的大弟子。研究方向社區研究);張文宏(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上海市社會學研究方法學術專業委員會會長,研究領域是社會網路與社會分層);仇立平(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大學社會學系主任,上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向社會學方法與社會分層研究。社會分層研究在國內享有很高的學術地位)截止到2009年12月:張江華(人類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肖瑛(教授,社會理論),張佩國(人類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陸小聰(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體育社會學),張敦福(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消費社會學),張鍾汝(教授,老年社會學),劉玉照(教授,組織社會,經濟社會學),董國禮(教授,經濟社會學),張海東(教授,社會理論),巫達(教授,人類學),翁定軍,耿敬,范明林,顧駿,湯艷文,劉春燕,華紅琴,楊鋥,袁浩,孫秀林,馬丹丹,陳志勤,黃曉春,孫沛東等年輕老師。
㈧ 上海大學社會學系的簡介
上海大學社會學院社會學系前身是1923年成立的上海大學社會學系,首任系主任瞿秋白,早期的社會學系以「養成建國人才,促進文化事業」為宗旨,將理論研討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了大批社會精英。1980年4月,上海大學社會學系重建(前身為復旦大學分校)。作為中國大陸社會學學科恢復之後重建的第一個社會學系,長期堅持「立足上海,依託長三角,引領學科發展,培育學派風格」的發展目標,在社會組織與管理、社會分層與社會網路、社區和都市社會研究等領域形成了明顯的優勢和特色。
擁有國家重點學科、教育部「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國家級教學團隊,上海市教委「0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社會學一流學科建設計劃(B類)、上海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上海高校社會學E-研究院和教育部名刊《社會》(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雜志。
目前,社會學系有專任教師26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副研究員)8人,講師6人,博士23人(其中海外6人)。擁有教育部新世紀人才、上海曙光學者、浦江人才等省部級以上優秀人才11人次。 擁有社會學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點,形成了從本科到碩士、博士、博士後研究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自1983年1月培養出第一屆本科畢業生以來,已經向社會各界輸送各級各類高級專門人才3000餘人。
社會學系首任系主任是袁輯輝教授,袁華音、沈關寶、龐樹奇、吳聖苓、鄧偉志、仇立平等教授先後擔任系主任。現任系主任為肖瑛教授,副主任為黃曉春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