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武漢工業大學教授馬新國

武漢工業大學教授馬新國

發布時間: 2021-02-22 04:09:15

❶ 武漢工業大學是幾類大學

如果來你說的是武漢工業大學源,那麼,這個學校現在已經不存在了,早在N年前,這所大學就和另外兩所大學合並了,成為了現在的 武漢理工大學。
如果你說的是武漢工業學院,那麼,這個學校是二本一,名字已經改了,改為「武漢輕工業大學」了,不過,「學院」改成了「大學」,它還是個二本一

❷ 哪位能告訴我武漢科技學院2005的校長叫名字感謝

黨委書記 尚鋼 教授 博士 博士生導師 1959年12月出生,河南新鄉人,漢族,中共黨員。 湖北省高校跨世紀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湖北省復合材料學會副理事長;湖北省高校管理研究會副理事長;《理工高教研究》編委會委員。 1982年本科畢業於武漢工業大學(現武漢理工大學);1988年研究生畢業於武漢工業大學。畢業後在武漢工業大學任教。先後任教務處長,研究生處處長,校長助理,校黨委常委。1998年博士畢業於武漢工業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2000年6月任黃岡師范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2005年1月任黃岡師范學院黨委書記。2006年7月任武漢科技學院黨委書記。 長期從事材料及結構變形體的力學性能和高等教育研究,主持和參加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其中2項獲部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出版、主編著作5部;發表學術及教育研究論文70餘篇,其中多篇被SCI、EI收錄。主要研究成果:《本科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與實踐》獲國家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開展系列重點建設,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獲國家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編著《神經網路在結構識別中的應用研究》、《高等教育管理泛論》等專著,主編出版《高等教育改革論叢》。目前主要負責在研項目:《神經網路模式識別技術在中葯質量監控中的應用研究》、《灰色神經網路在結構損傷識別問題中的研究》、《傳統文化與大學教育內在關系研究》,《大學特色形成過程機理研究》,《大眾化教育質量觀評析》等。

❸ 武漢工業大學生物材料與工程研究中心

現在應該是武漢理工大學了,早就合並了
http://www.whut.e.cn/index.html

武漢理工大學 生物材料與工程研究中心
http://public.whut.e.cn/shwzhx/

←-¤ 生物材料與工程研究中心概況 ¤-→

▓生物材料與工程研究中心 省級研究中心 ●相關研究人員:(20)人
▓生物醫學工程學科 省級重點學校 ●正、副教授:(10)人
▓生物醫學工程 碩士學位點 ●博士導師:(3)人
▓主要研究方向 生物醫學材料 ●相關醫學兼職教授:(15)人
生物化學 ●博士後、博士、碩士:(30餘)人
組織工程
分子生物學
計算機技術在醫學中的應用

武漢理工大學 生物材料與工程研究中心概述

中心概述
武漢理工大學生物材料與工程研究中心暨湖北生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省級工程研究中心,成立於1990年,是一個集科、工、貿為一體的科研、生產和經營單位,也是國家重點學科「211工程」建設單位,具有材料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博士點及材料學博士流動站。中心現有教授4人,博導3人,副教授6人,研究人員15人,在校博士和碩士研究生30多人,國內外知名兼職教授15名。與美國、荷蘭、英國、日本、義大利、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學術機構保持著密切的學術交流。本領域屬材料科學與醫學相互交叉、滲透的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有:生物醫學無機材料、生物醫學高分子材料、生物醫學復合材料、組織工程及雜化材料、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納米醫學材料和生物醫學材料中的計算機設計與模擬等。
本中心先後承擔了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973」、國家高技術項目「863」、國家自然基金重大項目、國家攻關以及省、部級等科研項目,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和國內領先水平的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獎勵和成果鑒定多項。獲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10餘項。
目前,本中心積累了可供開發的產品十餘項,其中「生物陶瓷聽小骨置換假體」、「骨填充用多孔生物陶瓷」、「可吸收接骨螺釘」、「生物陶瓷中耳通氣引流管」已獲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產品注冊證。此外 ,還有「生物無機骨水泥」、「新型人工顱骨」、「可降解陶瓷葯物緩釋載體」、「骨填充陶瓷人工骨顆粒」等可供開發的產品。中心具有較完備的生物材料合成、制備、加工與測試的儀器設備和實驗室條件。成為湖北省開發生物醫學材料及其相關醫療器械產品的科研中心和產業化技術平台。
真誠歡迎擁有博士學位且具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生物材料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醫學等相關專業的研究學者加盟本中心科學研究及科技開發。同時歡迎優秀市場拓展企業與我們合作,共同推廣本中心的系列產品。

地址:武漢市洪山區珞獅路122號武漢理工大學生物材料與工程研究中心
郵編:430070
電話:(027)87651852 傳真:(027)87880734
E-mail:[email protected]

❹ 武漢理工大學歷屆校長都有誰

1、張清傑

張清傑,男,任武漢理工大學校長、黨委常委。兼任武漢市人民政府咨詢委員。

獲獎成果: 研究成果在國內外有影響的學術期刊上發表了論文60餘篇,被SCI和EI等著名檢索工具收錄和引用20餘篇/次,獲湖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湖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編著並出版學術著作1部。

2、周祖德

周祖德,男,1946年生於中國湖南省寧鄉縣。2000年任武漢理工大學校長、武漢理工大學機電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從事微型計算機控制與應用、機電一體化、智能製造、現代製造技術以及現代製造系統的可靠性與診斷等領域的學術研究,特別是在數字製造領域作了大量開創性的工作;

創辦了《數字製造》雜志,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先後有20多項科研教學成果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其中,有三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成果獲部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

(4)武漢工業大學教授馬新國擴展閱讀

武漢理工大學於2000年5月27日由原武漢工業大學、武漢交通科技大學、武漢汽車工業大學合並組建。

武漢工業大學起源於1948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軍工部工業專門學校,歷經調整、合並等演進和發展,1985年更名為武漢工業大學,1998年由原國家建築材料工業局所屬劃轉為教育部主管。

武漢交通科技大學起源於1946年的國立海事職業學校,歷經調整、合並等演進和發展,1993年更名為武漢交通科技大學,隸屬原交通部。

武漢汽車工業大學起源於1958年的武漢工學院,歷經調整、合並等演進和發展,1995年更名為武漢汽車工業大學,隸屬原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

❺ 急求武漢工業大學的介紹!

武漢工業大學
武漢工業大學是一所以材料科學與工程為特色,以工科為主幹,以理科為基礎,理科、工科、管理、經濟與文科相結合、相互滲透的多科性全國重點大學,進入了國家」211工程」建設行列。

武漢工業大學座落在長江南岸的武昌馬房山,佔地面積近千畝,瀕臨南湖,環境優美。學校前身為起源於東北軍事工業專門學校和建工部高級幹部學校等學校的北京建築工業學院,以及起源於武昌高級工業學校和武漢土木工程學校等學校的中南建築工程學校,兩校1971年合並於武漢,改名為湖北建築工業學院;1978年更名為武漢建築材料工業學院;1985年更名為武漢工業大學。建校以來,學校培養了60000多名普通類大學生和1000多名研究生,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是我國建材、建工行業及國民經濟其他有關部門重要的教學、科研基地。

歷經50餘年薪火傳承、不斷發展,至1999年,武漢工業大學下設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機械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計算機系、資源與環境工程系、數學物理系、工程力學系(結構工程系)、外語系、體育課部,下設32個本科專業。學校除本部招收研究生外,在北京還設有武漢工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部。經國家教委批准,學校還設有武漢工業大學電教函授學院、成人教育學院。學校有校舍建築面積30多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82萬冊。學校教職工2400餘人,其中教學、科研人員1300餘人,有正副教授600餘人。學校全日制在校學生近10000人,其中普教類學生7000餘人,博士、碩士研究生600餘人。學校還有其他成教類學生5000餘人,分布於全國各地。

武漢工業大學是全國首批有權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高等院校之一,擁有26個博士、碩士學位點,7個國家級和省部級重點學科及1個博士後流動站;建設有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光纖感測技術國家級工業性試驗基地、材料研究與測試中心、硅酸鹽工程研究中心、生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5個國家級或省部級高水平、跨學科的科研與教學基地。另外,學校建立有出版社、設計院等二十從外學術與研究設計院所,還成立了由大中型企業及科研設計院所為主組成的武漢工業大學董事會。

武漢工業大學有著廣泛的國際國內聯系,有幾十位國內外知名學者擔任我校兼職或名譽教授。學校與日本神奈川大學、美國新澤西理工學院等建立了長期校際關系;與俄羅斯、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20多個研究機械建立了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關系。學校每年聘請長期和短期外籍教師,每年派出訪問學者和留學研究生,選派教師參加有關國際國內學術活動。

2000年5月27日,武漢工業大學與武漢交通科技大學、武漢汽車工業大學合並組建武漢理工大學。同年,國家建材局管理幹部學院(武漢工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部)並入北京工業大學

❻ 武漢工業大學工程管理專業怎麼樣

武漢工程大學一專業畢業生供需比1:5
專業方向:1功能高分子材料回2高分子材料與新技術3高分子材料成型工答藝與模具設計4聚合物基復合材料5高分子材料與包裝工程

本專業為校級品牌專業,所屬學科是湖北省重點學科,設有材料學碩士點、楚天學者特聘教授崗、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和「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湖北省立項建設博士點。實驗設備先進、齊全。師資力量雄厚,所有教師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其中教授和副教授達60%以上。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面向二十一世紀信息社會所需求的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領域高新技術人才。掌握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功能高分子材料合成和加工工藝原理與新技術及工廠設計、塑料模具設計技術、聚合物復合技術和高分子材料包裝技術;具有獨立完成高分子材料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能力;具有工程經濟觀點和生產管理能力。

就業范圍:可在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工作。

專業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❼ 武漢工業學院和武漢工業大學有什麼區別

武漢工業學院和武漢工業大學有以下區別:

一、名字

2013年5月經教育部批准,武漢工業學院更名為武漢輕工大學。

2000年經國務院批准,由分屬於教育部、交通部、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的武漢工業大學、武漢交通科技大學、武漢汽車工業大學三校合並組建武漢理工大學。

二、師資力量

武漢工業學院有教職工5533人 ,其中專任教師3248人 ,專任教師中教授686人,副教授1297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比利時皇家科學院院士1人,共享院士3人,國家「千人計劃」15人、「萬人計劃」1人。

武漢工業大學有專任教師837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440餘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2.4%。教師隊伍中,有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人。

三、學校榮譽

武漢工業學院不是985也不是211。

武漢工業大學是全國重點大學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211工程、985平台、111計劃內的大學。

(7)武漢工業大學教授馬新國擴展閱讀:

武漢工業大學的科研成果:

武漢工業大學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通用項目類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即張聯盟教授主持完成的「連續梯度材料的共沉降可控制備新技術及其在動高壓領域的應用」項目和胡曙光教授主持完成的「管磨開流選粉節能技術及其水泥綠色製成應用」項目);

武漢工業大學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通用類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即華林教授主持完成的「環類零件精密軋制關鍵技術與裝備」項目)。

武漢工業大學的李新平教授參與完成的某項目獲得專用項目類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❽ 武漢工業大學歷任校長名單

武漢工業大學
武漢工業大學是一所以材料科學與工程為特色,以工科為主幹,以理科為基礎,理科、工科、管理、經濟與文科相結合、相互滲透的多科性全國重點大學,進入了國家」211工程」建設行列。

武漢工業大學座落在長江南岸的武昌馬房山,佔地面積近千畝,瀕臨南湖,環境優美。學校前身為起源於東北軍事工業專門學校和建工部高級幹部學校等學校的北京建築工業學院,以及起源於武昌高級工業學校和武漢土木工程學校等學校的中南建築工程學校,兩校1971年合並於武漢,改名為湖北建築工業學院;1978年更名為武漢建築材料工業學院;1985年更名為武漢工業大學。建校以來,學校培養了60000多名普通類大學生和1000多名研究生,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是我國建材、建工行業及國民經濟其他有關部門重要的教學、科研基地。

歷經50餘年薪火傳承、不斷發展,至1999年,武漢工業大學下設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機械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計算機系、資源與環境工程系、數學物理系、工程力學系(結構工程系)、外語系、體育課部,下設32個本科專業。學校除本部招收研究生外,在北京還設有武漢工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部。經國家教委批准,學校還設有武漢工業大學電教函授學院、成人教育學院。學校有校舍建築面積30多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82萬冊。學校教職工2400餘人,其中教學、科研人員1300餘人,有正副教授600餘人。學校全日制在校學生近10000人,其中普教類學生7000餘人,博士、碩士研究生600餘人。學校還有其他成教類學生5000餘人,分布於全國各地。

武漢工業大學是全國首批有權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高等院校之一,擁有26個博士、碩士學位點,7個國家級和省部級重點學科及1個博士後流動站;建設有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光纖感測技術國家級工業性試驗基地、材料研究與測試中心、硅酸鹽工程研究中心、生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5個國家級或省部級高水平、跨學科的科研與教學基地。另外,學校建立有出版社、設計院等二十從外學術與研究設計院所,還成立了由大中型企業及科研設計院所為主組成的武漢工業大學董事會。

武漢工業大學有著廣泛的國際國內聯系,有幾十位國內外知名學者擔任我校兼職或名譽教授。學校與日本神奈川大學、美國新澤西理工學院等建立了長期校際關系;與俄羅斯、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20多個研究機械建立了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關系。學校每年聘請長期和短期外籍教師,每年派出訪問學者和留學研究生,選派教師參加有關國際國內學術活動。

2000年5月27日,武漢工業大學與武漢交通科技大學、武漢汽車工業大學合並組建武漢理工大學。同年,國家建材局管理幹部學院(武漢工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部)並入北京工業大學
參考資料:網路

熱點內容
南林大研究生院經管院導師 發布:2025-08-26 07:37:43 瀏覽:167
西南政法大學渝北校區開學時間 發布:2025-08-26 07:30:22 瀏覽:675
清華大學沈陽教授出生地 發布:2025-08-26 07:25:13 瀏覽:610
2015北京野雞大學名單 發布:2025-08-26 07:20:27 瀏覽:542
麥吉爾大學博士 發布:2025-08-26 07:02:46 瀏覽:49
東北農大研究生院導師 發布:2025-08-26 06:59:54 瀏覽:9
上海財經大學暑假放假時間 發布:2025-08-26 06:51:55 瀏覽:946
海大學科英語考研 發布:2025-08-26 06:34:02 瀏覽:272
大學老師和學生會有感情嗎 發布:2025-08-26 06:15:54 瀏覽:295
2016加州大學錄取時間 發布:2025-08-26 06:06:19 瀏覽: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