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黃飛教授
① 中山大學愛心助學協會的協會大事記
2001年12月,中山大學01級關志明、夏愛華、修甜甜和劉福祥共同資助了失學兒童王博、吳夏。
2002年5月,愛心助學協會正式在中山大學注冊珠海校區成立。
2002年5月,第一次愛心助學活動「奉獻愛心——關注老區失學孩子」在珠海校區展開。第一批25名貧困學生得到資助。此批受助學生中,由封志勤認助的黃敏於04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天津大學,並於05、06年暑假參加「愛心助學考察」,以實際行動去幫助更多的人。
2002年7月,第一次愛心助學考察歷時10天,中山大學劉福祥、黃飛鵬、王一睿和陳立為自費到老區巴中考察,走遍老區三縣一區,走訪了30多個失學兒童家庭,目睹了他們家庭的破落和孩子求學的慾望。
2002年12月,第二次愛心助學活動周「情系老區」在珠海校區舉行,現場認助30餘名學生。中山大學副書記兼副校長李萍教授親臨現場指導,並肯定了我們的工作。
2003年7月,第二次愛心助學考察歷時10天, 5名中大學子實地考察20名貧困學生。
2003年11月,第三次愛心助學活動周「點亮希望之燈」在珠海校區舉行,40餘名貧困學生被現場認助。
2004年7月,第三次愛心助學考察,11名中大學子走遍了巴中市三縣一區(巴州區、通江縣、南江縣和平昌縣),行程逾1000公里,走訪了7個鄉鎮、50多個貧困孩子的家庭,收集了近60份貧困學生資料。
2004年7月,協會發起「高校西部助學交流會」。近10所兄弟院校參與了這次旨在共商「資助西部失學兒童大計」的交流活動。其中中國人民大學派出了19名同學參與暑期聯合考察活動。
2004年11月,第四次愛心助學活動周「陽光——他們更需要」在珠海校區舉行,現場資助貧困學生達40多人,並有不少同學都有認助意向。
2005年1-2月,第四次愛心助學考察,協會創始人劉福祥前往巴中市巴州區、南江縣發放「陶清網友金」4300餘元,中大助學金800餘元,調查8名貧困學生家庭經濟情況。
2005年7月,第五次愛心助學考察開始, 10天里共考察貧困學生近200名;現場資助貧困學生10多名,並向部分學校贈送價值近千元的體育用品,向貧困學生贈送價值200餘元的學慣用品。首次有被資助學生參與考察活動。
2005年10月23日 「新聞日日睇」節目采訪,對中山大學愛心助學協會自2002年起的三年來資助西部失學兒童的事跡作了一個綜合報道。
2005年11月,第五次愛心助學活動周以「奉獻愛心——關注老區失學孩子」先後在珠海校區和東校區舉行,一共資助了330個貧困學生,是有史以來被資助學生人數最多的一年。
2006年1月,與珠海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合作開展「手拉手」搭橋活動,旨在為已受到資助的西部貧困兒童找到溝通的好友,以通信或通電話的方式,使他們之間建立起「一幫一」,「手拉手」的夥伴關系。
2006年7月,第六次愛心助學考察,39位考察隊員,分三路分別對四川巴中、廣西田林和雲南澄江進行實地考察,一共帶回300多份貧窮學生的圖文資料,是協會有史以來帶回資料最多、收獲最豐的一次考察。
2006年9月協會社刊創刊號《向西》的首發會在9月23日順利完成。本刊物得到學校領導以及社會的廣泛關注。校黨委朱孔軍副書記為刊物顧問。
2006年11月,第六次愛心助學活動周,「愛之愈深,行之愈遠」在中大珠海校區、東校區、南校區進行。共資助學生225人,資助金額逾11萬元 。截至於2006年11月,協會累計資助貧困學生897 名,累計捐助金額70多萬。
2006年11月30號下午,在南校區熊德龍活動中心廣州六大新聞媒體,《廣州日報》、《羊城晚報》等廣東主流媒體,對愛心助學協會和我們的活動周情況進行采訪,各大報紙以及 大洋新聞網、新浪校園網、新華網 等網路媒體,相繼報導了我們的助學宣傳周活動並給予肯定評價。同時珠海電視台《視點》欄目為我們做了一期專題《夢想,向西》,社會反響強烈。
2006年11月,珠海校區榕園、荔園超市零錢捐款箱設立。截止2009年3月募得款2700元,款項將在考察過程中為貧困生購置物品,合理使用,公開使用情況。
2006年12月,南校區與校友會合作助學,中山大學某校友企業通過中大校友會向愛助表示,將資助愛助06年助學活動周後剩餘全部貧困學生,並且將繼續關注愛助的活動進展,有意進一步參與和支持助學工作。
2007年3月,愛心助學協會跨校區常委大會成功召開。
2007年4月29日,愛心助學協會作為全校 24個跨校區學生社團之一,愛助以社團互評展示大會總分第二名、專家評審小組評議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二〇〇六年度中山大學優秀學生社團」榮譽稱號,成為四個跨校區優秀學生社團之一。
2007年5月27日下午,愛助成立五周年慶祝大會在中山大學南校區熊德龍學生活動中心召開。大會上,由愛助各校區現屆負責人分別作愛助五周年工作總結報告、2006年各校區重大活動演講展示,歷屆愛助成員及廣大關注助學工作的師生、社會人士齊聚一堂,在溫馨融洽的氣氛中,共同回顧協會五年走過的歲月,體味在參與助學所收獲的感動、快樂和情誼,同時就如何繼續開展助學工作進行了深入地探討和自由地交流。
2007年7月,由教育部中國大學生在線網站主辦的「第二屆全國高校百佳網站網路評選」活動圓滿落幕。中山大學愛心助學協會網站「中山大學愛心助學網」榮獲「十佳校園社團網站」稱號。本次活動自2007年1月啟動以來,共收到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338所高等院校報送參評網站1018個。
2007年愛助作為高校公益活動工作經驗登上教育部工作簡報。
2007年7月28日,第七次愛心助學考察,44名考察隊員考察了四川巴中、廣西田林、湖南通道,採集貧困學生資料三百多份。
2007年9月17日至21日,愛助開展了為期五天的「總有一縷陽光叫愛」 愛心助學考察成果匯報展示活動。該活動旨在答謝中大師生對愛心助學工作的支持,並由此希望更多的人關注和了解西部教育落後的現象。
2007年10月,第一次愛心助學圖片展「愛聚你我,助燃希望」在珠海校區、東校區、南校區開展。
2007年11月9日,由團省委、省教育廳、省文化廳、省學聯共同主辦的以「綻放青春、夢想校園」為主題的第二屆廣東大學生校園文化藝術節在大學城隆重開幕,中山大學愛心助學協會代表中山大學學生社團參加了廣東高校校園文化品牌項目和社團文化展評活動。經過評委現場評分、網路投票以及終評,愛助在60多個參評的社團中脫穎而出。11月27日晚,在藝術節閉幕式暨頒獎晚會上,愛助被評為「2007年廣東省高校十佳學生社團」。
2007年11月26日,第七次愛心助學活動周「愛聚你我,助燃希望」在珠海校區、東校區、南校區開展。本次活動周資助學生286名,總金額逾35萬。、
2007年12月,中山大學愛心助學協會參加了由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廣東省民政廳共同開展的全省志願服務評選表彰活動。在12月5日(國際志願者日)召開的廣東省志願服務工作會議暨表彰大會上,愛助「假期愛心助學活動」項目被授予「廣東省志願服務優秀項目獎」稱號。
2008年7月,第八次愛心助學考察,走訪了廣西百色、湖南沅陵、廣東韶關,帶回貧困學生資料近300份。
2008年9月,第二次愛心助學圖片展「One child,One dream」在中大珠海校區,東校區開展。
2008年10月,愛心助學考察活動獲「中山大學2008年暑假社會實踐公益活動一等獎」
2008年11月「愛心助學暑期考察」獲中山大學暑期公益實踐活動評審一等獎。
2008年11月,第八次愛心助學活動周於中大東校區、南校區、珠海校區先後開展。在珠海校區,愛助攜手中大管弦樂團、中大合唱團,於榕園正廳舉辦的答謝義演,以音樂會的形式答謝本次助學活動周的資助者。在東校區,協會攜手廣東工業大學太陽風青年志願者服務隊,華工經貿學院團委恆溫志願者服務隊,分別在廣東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舉辦愛心助學活動,得到兩校學子的熱情反響。經過各方有心人的努力,本次助學周合計資助學生315人。
2009年3月,中山大學北校區愛心助學協會成立。
2009年5月,協會再次被評為「2008年度中山大學優秀學生社團」。
2009年7月18日,第九次愛心助學考察。
2009年12月獲評「中山大學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團隊」。
2009年12月,協會獲得「廣東省志願服務銅獎(集體)」。
2010年4月,愛心助學協會榮獲「中山大學『舞動青春,激揚亞運』學生團體、團支部策劃大賽」二等獎、最佳創意獎。
2010年4月,愛助參加由今日美術館、新浪網、巨人集團以及優米網聯合舉辦天使助學行動大賽,晉級全國總決賽淘汰賽最後一輪,總成績全國八強。
2010年5月,協會再次獲評「中山大學優秀學生社團」。
2010年7月,第十次愛心助學考察。
2010年9月,四校區圖片展先後舉辦。
2010年11月,愛助榮獲」中山大學暑期公益活動二等獎」。
2010年11月,第十次愛心助學活動周分別於四校區先後開展。
2011年4月,愛助參加」益暖中華」谷歌杯第四屆中國大學生公益創意大賽復賽階段的團隊榮獲」全國優勝團隊」的稱號。
2011年4月,愛助榮獲「社團風采大賽」最佳人氣獎。
2011年4月21日,愛助慈善店項目獲得「星巴克環保實踐活動獎項」。
2011年5月愛助「書香傳愛」寒假圖書角建設調研獲中山大學寒假社會實踐活動二等獎。
2011年8月7日,第十一次愛心助學考察。此次除了廣西、陝西、四川三條傳統線路項目之外,還隨同中山大學珠海校區青年志願者協會等組織前往貴州開展「揚帆啟航貴州行-青協貴州行」,在團委馬佳全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了「廣西賀州八步區關愛留守兒童項目」,隨同中山大學東校區青年志願者協會前往梅州開展助學考察。
2011年8月,中山大學愛心助學暑期助學行動(廣西)、中山大學愛心助學之蜀道行考察活動、中山大學紫陽花開助學項目獲廣東省珠江公益節「千個公益項目」。中山大學愛心助學協會獲珠江公益節「千家公益社團(團隊)」。
2011年9月,四校區圖片展如期先後舉行,同時為新學年的社團招新拉開序幕。
2011年10月8-10號,愛助參加了由共青團中山大學委員會主辦、中山大學V微樂益公益成長中心等機構承辦的「2011廣州·高校公益文化節」。該活動旨在為各公益團體提供交流的平台,並加深大學生對公益活動的認識,讓外界更加了解並支持大學生公益。共有「拜客廣州」等37家公益機構參展。
2011年11月,第十一次愛心助學活動周於四校區分別先後開展。
2011年11月,在第八屆亞德客社會公益實踐活動評比中,「愛助書香傳愛行動之暑假班級圖書角建設」項目獲得校級二等獎、「愛心助學陝西考察」項目獲得校級三等獎、「愛心助學廣西考察」項目獲得校區三等獎。
2012年3月4日,愛助四校區常委會順利召開。在會議中,各常委就助學流程的優化、2012年暑期考察隊員招募時間的確定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2012年4月,愛助獲得中山大學2011-2012年跨校區「優秀學生團體」的稱號。
2012年5月19日晚,愛心助學協會於中山大學南校區熊德龍學生活動中心舉辦了愛助十周年「愛心傳遞 十年並肩」主題晚會。此次晚會有包括愛助創始人在內的各屆愛助人及關注公益的師生和社會人士參與。在溫馨融洽的氣氛中,共同回顧了協會這十年走過的路程,體味在參與助學所收獲的感動、快樂和情誼,同時節目組成員亦為大家獻上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覺盛宴。
2012年6月2-3日,愛助於東校區攜手免費午餐、中山大學2011級管理學院2班、由你曬廣東省大學生社區、廣東工業大學太陽風青年志願者服務隊進行義賣和現場募捐活動。此次活動所得資金總額為5012.4元,並通過免費午餐公益店為孩子們購買了1671份午餐。
2013年12月,愛助攜「天使助學」、「慈善書屋」、「書香傳愛」三個項目參與「第三屆志願服務廣州交流會」,並於廣州琶洲會展中心進行項目展示,其中「天使助學行動」成功獲得一定金額的贊助。
② 2016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出爐 看看中國有哪些材料人入選
016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出爐 看看中國有哪些材料人入選
2016-10-03 08:14材料人
日前,美國湯森路透集團(Thomson Reuters)公布了全球2016高被引科學家名單「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2016」。入選「高被引科學家」名單,意味著該學者在其所研究領域具有世界級影響力,其科研成果為該領域的發展作出了較大貢獻。
材料人網整理了入選於材料科學(Material Science)類別下的中國科學家。中國(含港澳台)各大科研單位入選人數統計如下(單位統計以PRIMARY AFFILIATION為准):
材料科學類別入選的科學家中,中科院獨占鰲頭(18人);清華大學5人入選,排名第二;華南理工大學以4人排第三;復旦大學有3人入選,第四;蘇州大學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分別有2人入選,並列第五。另外,華東理工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開大學、東華大學、安徽工業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和台灣國立交通大學均有1人入選。
具體名單如下:
單位 姓名 類別
中科院化學研究所 郭玉國 材料科學
侯劍輝 材料科學
萬立駿 材料科學
劉雲圻 材料科學
李永舫 材料科學
朱道本 材料科學
中科院金屬研究所 盧柯 材料科學
盧磊 材料科學
成會明 材料科學
李峰 材料科學
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林君 材料科學
李春霞 材料科學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智林傑 材料科學
趙宇亮 材料科學
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施劍林 材料科學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胡勇勝 材料科學
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江雷 材料科學
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樊春海 材料科學
清華大學 李亞棟 材料科學
危岩 材料科學
李景虹 材料科學
魏飛 材料科學
石高全 材料科學
華南理工大學 黃飛 材料科學
葉軒立 材料科學
吳宏濱 材料科學
曹鏞 材料科學
復旦大學 李富友 材料科學
趙東元 材料科學
方曉生 材料科學
蘇州大學 劉庄 材料科學
李述湯 材料科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張校剛 材料科學
申來法 材料科學
華東理工大學 田禾 材料科學
武漢理工大學 余家國 材料科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俞書宏 材料科學
南開大學 陳永勝 材料科學
東華大學 陳志鋼 材料科學
安徽工業大學 原長洲 材料科學
香港科技大學 唐本忠 材料科學
香港浸會大學 黃維揚 材料科學
香港中文大學 余濟美 材料科學
香港城市大學 朱劍豪 材料科學
台灣國立交通大學 朱英豪 材料科學
參考地址:美國湯森路透集團官方網站
③ 2016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出爐 來看看有哪些RSC編委
以下名單:
材料科學類別入選的科學家中,中科院獨占鰲頭(18人);清華大學5人入選,排名第二;華南理工大學以4人排第三;復旦大學有3人入選,第四;蘇州大學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分別有2人入選,並列第五。另外,華東理工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開大學、東華大學、安徽工業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和台灣國立交通大學均有1人入選。
具體名單如下:
單位 姓名 類別
中科院化學研究所 郭玉國 材料科學
侯劍輝 材料科學
萬立駿 材料科學
劉雲圻 材料科學
李永舫 材料科學
朱道本 材料科學
中科院金屬研究所 盧柯 材料科學
盧磊 材料科學
成會明 材料科學
李峰 材料科學
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林君 材料科學
李春霞 材料科學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智林傑 材料科學
趙宇亮 材料科學
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施劍林 材料科學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胡勇勝 材料科學
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江雷 材料科學
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樊春海 材料科學
清華大學 李亞棟 材料科學
危岩 材料科學
李景虹 材料科學
魏飛 材料科學
石高全 材料科學
華南理工大學 黃飛 材料科學
葉軒立 材料科學
吳宏濱 材料科學
曹鏞 材料科學
復旦大學 李富友 材料科學
趙東元 材料科學
方曉生 材料科學
蘇州大學 劉庄 材料科學
李述湯 材料科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張校剛 材料科學
申來法 材料科學
華東理工大學 田禾 材料科學
武漢理工大學 余家國 材料科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俞書宏 材料科學
南開大學 陳永勝 材料科學
東華大學 陳志鋼 材料科學
安徽工業大學 原長洲 材料科學
香港科技大學 唐本忠 材料科學
香港浸會大學 黃維揚 材料科學
香港中文大學 余濟美 材料科學
香港城市大學 朱劍豪 材料科學
台灣國立交通大學 朱英豪 材料科學
④ 黃飛的學習經歷
2005.10-2009.6 華盛頓大學(西雅圖)材料系 博士後研究助理
2000.9 -2005.7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 碩博連讀
1996.9-2000.7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本科
⑤ 玻璃上的塑料薄膜怎樣去掉
玻璃上的塑料薄膜可以用電吹風加熱之後直接吹,這樣上面的保護膜就可以取下來。
拓展資料:
脫膜
膜附著於物體表面起保護作用的一種超薄物質,可以與本體組織相同,也可以是接近本體的其他物質。
脫膜介紹
鍍膜涉及到電磁學、真空學、物理、化學、材料學、機械設計、微電腦自動控制、有限元計算等多學科高端交叉知識運用,其過程復雜漫長,一個生產工藝從清洗工件到鍍膜完成至少8小時以上,開發新工藝與正常生產基本相當。
鍍膜工件價值不菲,鍍膜過程難免失敗,工件上沉積了不成功的膜層,重新鍍膜影響效果,拿去使用影響生產。因此,需要把這些不成功的塗層去掉,這個過程叫做脫膜(Decoating),也叫退膜,戲稱破膜。刀具、模具二次鍍膜前也需要脫膜。
基本要求
1、不能對原工件有任何損害,包括外觀尺寸、材質成分、表面硬度、光潔度、粗糙度都不允許有絲毫改變。就是說只能脫掉膜,不能傷機體;
2、脫膜干凈無印痕,機體表面不能有星點膜跡殘存,即要脫干凈。
技術分類
物理脫膜
是指用機械的方法將膜層從機體上清除,適用於不適合在化學溶液里浸泡的基材和對表面光潔度要求不高、對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物理脫膜的方法主要要噴砂法、機械加工法和人工打磨。噴砂是用壓縮空氣將砂硫強烈地噴向有膜層的工件表面,利用砂粒對表面的撞擊去除塗層。為減少砂粒的沖擊可以在砂料中添加適量的水形成砂水混合物來沖擊塗層。機械加工法指用車削、磨削、銑削的方法把塗層去掉。人工打磨則採用砂紙、金屬絲、刷、刀片等工具把塗層磨掉。目前物理脫膜在PVD鍍膜中基本不被採用。
化學脫膜
化學脫膜是指在特定的化學溶液中對塗層進行溶解,這種用於脫膜的溶液只能與合金塗層起化學反應而不能與機體發生任何反應,這樣才能保證既退除塗層又不損傷機體。溶液對脫膜掉的化合物需要有絡和作用,使塗層從機體鬆懈後及時形成絡和物從機體分離,不在機體上附著任何混合物殘渣,恢復工件機體在未鍍膜前的本來面目。
這種方法是目前PVD鍍膜中普遍採用的脫膜方法,為方便運輸及儲存,脫膜溶液中的主要成分(脫模粉)多以固態粉狀物質存在,在使用時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脫膜溶液。
加熱可促進化學反應的發生,所以脫膜時一般伴隨加熱。脫膜容器要求不與脫膜溶液發生化學反應,一般在帶有加熱(溫控)功能的不銹鋼水槽里完成。
化學脫膜目前基本可以退除所有PVD塗層,包括高速鋼刀具、模具上的TiN、TiCN、AlTiN、AlCrN、WCC等塗層;無Ti或少量Ti元素的硬質合金刀具上的TiN、TiCN、AlTiN、AlCrN、WCC等塗層也可以安全退除。
電化學脫膜
是指利用電化學的手段脫膜的一種方法,是相對比較精密的脫膜方法,可以通過控制電解條件對塗層進行化學溶解又不傷及工件機體。一般在化學脫膜無法完成的情況下才採用電化學脫膜。目前這種方法較少使用。
綜合性脫膜
對於有些復雜的工件或機體材質比較特殊的塗層,有時要採用綜合性脫膜法,即採用化學、電化學、物理方法分步分次對塗層進行退除。
參考資料:網路-脫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