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市場需求

大學生市場需求

發布時間: 2022-01-21 16:04:25

大學生消費需求的現狀和趨勢

大學生的消費需求現在是日漸增強,因為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大學生手裡的錢也越來越多,買東西的慾望自然高漲。而趨勢則是偏向於數碼電子產品和服裝食物之類的

Ⅱ 現在的大學生的需求是什麼現在的大學生有

從1996年中國正式實行大學生擴招以來,中國大學生人口總數已經激增至接近2000萬。2000萬,等於四分之一個德國總人口和三分之一個英國總人口。中國當代大學生群體潛在的市場價值、對於其他人群的影響力和其獨特性,完全值得企業和研究機構將其作為一個獨特的細分市場來專門研究和重視。

獨特的大學生群體

1. 依附與獨立並存

大學生作為無固定收入的群體,無論是必要的學費和生活費,還是奢侈的休閑娛樂消費,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於家庭的經濟支持;但同時,他們又具有強烈的獨立意識和傾向,並在行動中有所展示。現代大學生並不認為花父母的錢是天經地義的,相當多的大學生都在自籌收入,例如做兼職、做家教。

2. 個性與歸屬同在

作為年輕人,大學生追求個性的釋放,他們希望自己成為有獨特風格的人,也喜歡有獨特風格的產品與品牌。但是這種獨特是群體的獨特。大學生每天都和同學、朋友進行密切的接觸,他們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他們希望並主動與群體保持一致,並以這種一致獲得群體的認同。他們的空間很小,他們的選擇很簡單,他們的愛好很集中。近期的芙蓉姐姐等事件中我們可以發現,大學生們群體生活的方式和現代的網路、通訊設備,使得任何一個小小的火種都可能在大學生中迅速引爆流行。

3. 穩定與沖突相依

大學生群體具有青春激情和文化理性兩種特性,他們對於周圍的事物有著強烈的關注,
尊重社會美德,關注公益事業,他們追求和接受浪漫、新奇、文化和挑戰,他們是自信獨立卻又重視評價,跟隨時尚卻又獨特保守、富有理智卻又沖動行事、不乏功利卻又願意付出的一個群體。與那些未進入大學校園的同齡人相比,與那些大學畢業進入職場的前輩相比,大學生兼具了兩個群體的部分特質。這種特性讓企業可以獲得兩個「半個市場」,而營銷專家可以通過觀察、解讀大學生的行為達到進一步理解其他市場群體的脈絡。

4. 儲蓄與預支共處

大學生群體作為一個細分市場,其實這個群體內部又有很大的差異性。有相對富裕的學生,他們的收入不僅能滿足自己日常學習生活的需要,甚至還能有可觀的積蓄。同時也有一部分學生,他們需要經常性借款以完成學業。

大學校園 — 差異群體的大熔爐

雖然,大學生群體不論從數量上,還是從群體特徵上,都值得我們將其作為一個細分市場進行單獨、深入地研究。但是,我們發現,由於學生們來自不同的地區和家庭,這個群體內部的差異性非常大。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城鄉構成差異和性別構成差異,這些構成差異的強弱,直接影響了整個大學生群體共同的生活形態選擇與價值觀取向。

從城鄉構成來看,來自城市的大學生

占明顯優勢,根據新生代的調查,來自城市的學生佔58.2%,來自農村的比例為41.2%,比例為1.413,這個數字與全國城鄉人口的分布比例0.682有非常大的差距。
從性別構成來看,中國在校大學生中男女比例大約為1.68,而中國整體男女性別比大約為1.062,也就是說,在中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中,男女性別比例明顯高於社會平均水平。基於上述數據可以簡單預測: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尤其是女大學生,很有可能隨著大學入學年限的增長,更多地受到來自城市同齡人的影響,包括消費習慣與價值觀等。
除了上述的差異以外,不少研究大學生的營銷專家和企業實戰派都不約而同地指出,根據入學年限的不同,大學生群體的生活態度、消費習慣都大不一樣。「以前我們認為三年是一代人,現在發現一年級新生和二年級的想法都完全不一樣。」諾基亞中國區市場總監馮耀康感嘆道。

大學生的現實消費力和潛在消費價值

1.大學生是未來實力階層

中國市場與媒體研究(CMMS)在中國7年的調查發現,中國社會目前最富有的階層佔到總人口的10~30%(指第一和第二階層),在這個群體中,擁有大學及以上學歷的人群佔到約40%,而這一比例在大眾總體中只佔到10%。另外,從CMMS2003和2004年數據對比發現,這個群體在富裕階層中也在快速成長,這意味著,未來的富裕階層是更多有著高學歷、高文化特質的人群。大學生群體無疑就是未來的實力階層(圖表1)。
與同齡人相比,大學生是新鮮事物的主動體驗者。無論是健康的100%純果汁飲料、新興的功能飲料,還是MP3、數碼相機、掃描儀等數據科技新產品,大學生群體的消費力都很強勁。

2.大學生是科技消費族

通過對比大學生已就業的同齡人(CMMS)、大學生(CUS21)和新富人群(H3)三個群體的科技產品消費發現:雖然和新富相比,大學生目前的消費能力還存在較大差距,但其科技產品消費水平已經超過了同齡已就業人群;從預購水平看,數碼相機、筆記本電腦、MP3、手機等產品的「未來一年預購」傾向上大學生明顯高於同齡人群體,並且也高於新富群體。

這意味著,在大學生的消費需求或者可支配收入進一步增加的情況下,他們將變成這些高端消費品的重要購買者,大學生群體高端科技產品消費價值不可小覷。

年輕人是運動一族,更是運動消費一族。在運動消費方面,我們將研究的年輕族群定義在大學生、其同齡人,以及23~28歲正在步入富裕階層的三個群體進行對比研究。不難發現,大學生群體在過去一年購買過運動鞋或者運動休閑服的比例遠高於其他兩個群體。

另外,從金融消費來看,80%以上的學生使用銀行卡,並且有10%以上的擁有信用卡,隨著網路金融業務的進一步發達,大學生群體已經成為諸多銀行紛紛看好的消費市場,銀行卡與校園卡結合,向學生推廣借貸消費和網上支付等新型金融手段已經逐漸走入大學生的日常生活。

另外,從品牌觀來考察發現,隨著年齡增長,新富嘗試新品牌的意願在逐漸遞減。在新富的25~29歲的人群中,22%的人願意嘗試新品牌,而到了30~34歲人群,這一比例則劇減為12%。可以這樣來預估:大學階段是未來高收入人群(大學生)品牌忠誠形成、固化的關鍵期,錯過這一時期,則意味著未來高端市場的競爭劣勢。

無論從實際消費,還是消費觀念來看,CUS21的綜合分析研究都非常顯著地表明這樣一個事實:大學生群體在觀念意識、開放性和潛在商業價值方面更接近於社會較高地位的職業群體,雖然其有限的經濟能力更接近其同齡人,但他們對信息和知識的獲取能力、對發展環境和社會問題的關注遠遠超過同齡人群體,這使得對大學生群體的研究成為評估「知識與文化如何持續影響消費觀念與能力」的最有效參照。

Ⅲ 關於大學生個人發展與社會需求

大學生是新一代的代表,是祖國的未來。不管我們將來是否能展翅高飛,我們都要牢記我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們是炎黃子孫。古時的文天祥,宋朝的岳飛,明朝的鄭成功,到現代的錢學森,哪個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哪個不是我們學習的典範。正如列寧所說「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深厚的感情」我們不 ...
大學生是新一代的代表,是祖國的未來。不管我們將來是否能展翅高飛,我們都要牢記我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們是炎黃子孫。古時的文天祥,宋朝的岳飛,明朝的鄭成功,到現代的錢學森,哪個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哪個不是我們學習的典範。正如列寧所說「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深厚的感情」我們不能把感情藏在心裡,而是要表現在行動上。我們的河山壯觀迤儷,小時侯遊玩過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我們美好的回憶,對故鄉家土有刻骨銘心的依戀,這樣的大好河山怎能任人踏賤,淳樸的人民其能在讓人欺辱。那鴉片戰爭的魘夢早已蘇醒;那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恥辱早已成為往事;那可怕的南京大屠殺一定不會再發生。歷史的教訓在我們身上發生的太多太多,決不能再讓這樣的歷史重演。充分發揮我們的才能,壯大我們的國家,使中國走進強國之列,這就是我們21世紀大學生的偉大使命。

當人類社會跨入二十一世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的發展時期的時候,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特別是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後,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對人才的社會責任意識要求也越來越高。當代大學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主力軍,如何使他們盡快適應形勢,服務社會,在社會上樹立良好形象,盡職盡責的擔負起新時期社會賦予的歷史重任,培養大學生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顯得極為迫切和重要。

一、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現狀及其原因分析

(一)社會主人翁意識淡化,重個人前途,輕社會思想。不可否認當代大學生是有理想的,他們希望自己成名成家,出人頭地,但有的僅僅局限於實現個人理想的夢幻里,而沒有將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緊密聯系起來。這些大學生缺乏對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關系的認識,缺乏對自己負有歷史使命的正確認識和建立在這種認識基礎上的對社會應具有的主人翁的嚴肅態度。

(二)缺乏人生奮斗目標,重自我價值,輕社會價值。市場經濟的發展,利益主體的多元化,使得個人的獨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漸得以確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們必然從自身的利益需求出發選擇自己的行為,人們必須學會根據社會、市場的需求和動態進行自我設計、自我發展。個人的個性和地位真正凸現出來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正視並積極追求個人的價值尊嚴和利益要求,其自我意識、進取精神和成就慾望及自我責任明顯增強。

(三)以「自我」為中心,重個人利益,輕社會利益。這些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個人施展才幹、大顯身手提供了理想的舞台,使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強烈地意識到個人在社會進步中的作用。但同時又意識到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和無情,惟有坐上個人奮斗的小舟才能游弋到功成名就的彼岸。因此,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壓力下,目光定格在個人的努力、拼搏上,凡事從「我」出發,以「我」為中心,崇尚「追求自我實現、完善自我價值」。當集體與個人發生沖突時,只強調個體,並以「我」為主;當公眾利益與個人利益矛盾時,則以個人利益為重;缺乏為社會和集體犧牲的精神;在選擇職業時主要考慮的因素是高收入和自我實現並重。

出現上述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社會原因。這是部分大學生淡化甚至缺乏社會責任感的外在原因。這些外在原因之一是社會的多元化。當今社會已經由原來的同質社會變成了異質的多元社會。二是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的建立是一種合乎社會發展規律的理性選擇。作為一種客觀事實,它在價值意義上存在著多種可能,有著其積極的效應和消極的效應。滋長了個體本位觀念,為己觀念,金錢萬能觀念。這三種觀念導致社會上出現了某些消極腐敗現象,不正當競爭,偷稅漏稅,權錢交易,轉嫁災難,甚至組織賣淫,只要哪種形式使金錢來得輕松,那種手段就會被人們優先地使用。這些觀念和消極腐敗現象的存在對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形成會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三是西方錯誤思想觀念的影響。就西方近代以來的主流思想而言,它是一種個人本位主義。它將個人與社會對立起來,否定存在著超出個人利益之外的社會整體利益,因而也就不承認人應該承擔對他人利益和社會整體利益的責任。

第二個方面是大學生自身原因。這是部分大學生淡化乃至缺乏社會責任感的內在原因。大學生涉世不深,認識片面,觀念偏頗,面對錯綜復雜的社會,總是有著某種認識,抱有某種態度。分不清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陰暗、利益一致與利益對立,他們認為,自己上大學的目的主要不是為了報效祖國;而是為了自己,為了能夠得到一份穩定輕松且收入豐厚的工作;是為了充分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而不是為他人和社會作貢獻,他們的認識往往被自己所關注的社會現象所局限與牽制,以為真實的社會就是每個人只為自己打算的社會,看不到人與人之間及人與社會之間的互相依存、互相依賴、互相承擔責任,把握不住社會生活的主流和發展的趨勢。

二、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

社會責任感有其豐富的內涵。它要求人有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要求人勤奮學習,敬業奉獻;要求人公正誠信,團結友善,關心集體,艱苦奮斗。如何培養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促進大學生加強自身修養,自覺培養社會責任意識,為競爭上崗,及時就業,敬業奉獻,打好堅實基礎。

(一)用愛國情懷、民族精神,激發社會責任感。縱觀歷史,愛國主義歷來是激勵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推動人類社會歷史前進的精神動力。個人的前途和命運,總是同祖國民族的興衰榮辱戚戚相關的。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應該正確判斷世界發展趨勢,深入了解中國國情,深切關愛祖國的前途和命運,不負時代重託,肩負歷史使命,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同祖國的需要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把力量用在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上,建設祖國,報效祖國,這是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而又具體的體現。

(二)用崇高信念、遠大理想,培養社會責任感。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社會責任感的源泉和精神動力,社會責任感是實現理想的條件。理想與責任是互相聯系的,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能激發大學生的社會責任。培養社會責任感就要從具體工作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在具體的活動中培養。作為一個社會的一份子,每個人既享有一定的權力,又必須承擔一定的責任和義務,既從社會中獲取,又要為社會奉獻。權力與責任和義務是統一的。沒有無權力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力。不講責任和義務的思想是錯誤的。當代大學生只有樹立偉大的共產主義理想,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才能自覺的形成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三)用集體觀念、團隊精神,增強社會責任感。集體主義能夠培養當代大學生的人生態度,能夠激勵人的社會責任意識。集體主義是以社會主義集體為價值目標,以個性發展為前提的。它可以密切集體與個人的利益關系,增強個體的主人翁責任感,然而個體對社會,個體對他人的責任離不開人的自我責任意識。個體對自我的責任意識,是個體對社會、對他人有責任感的內在基礎。很難設想,一個對自己不負責任的人能為社會、為他人負責任。自我責任意識,意味著個體的自律,和對善的追求。每個成員應該發揚團隊精神,培養集體觀念,自覺承擔責任,履行義務,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逐步培養自己作為一個集體成員的責任心,盡到自己的責任。人只有具有了自我責任意識,啟動了他的內力,才能進一步上升為社會責任意識。

(四)用誠實做人、守信辦事,樹立社會責任感。誠信屬道德范疇,是一條做人的基本原則,是人與人進行社會交往的重要砝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對人的誠信要求越來越高。維護誠信的最佳辦法是讓每個人不講誠信的行為,都在個人信用史上留下污點,使不守信用者意識到不守信用的代價在一生當中難以承受。在誠信時代,就是讓守信用者享受誠信的回報,讓不守信用者自食苦果。

作為當今的大學生,我們應該學會道德做人,法律做事,做一個合格的大學生,將來使自己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最後,我希望同學們都能平平安安生活,快樂快樂地學習!

Ⅳ 大學校園市場有什麼市場需求

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需求
最好是到目標學校做個具體是市場需求調研
問問同學們需要的是什麼.... 這樣才能跟貼切校園市場~

Ⅳ 你認為大學生目前最主要的需求是什麼

適當的來增加業余愛好,有助源於提高溝通能力及組織能力!說白了你得先合群!公司一群人聚餐,有喜歡足球的有喜歡籃球的,你一個人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喜歡,光吃?業余活動不光能讓你合群,還能讓你變得陽光,開朗!對自己也是可以鍛煉身體,何樂而不為!另外多關注時事新聞,體育,娛樂等。不是說取悅誰,但如果領導說什麼你都能跟他侃一會,對你的印象會加幾分呢?

Ⅵ 大學生創業靠自身優勢還是市場需求

這個主要要立足於市場的需求,技術是可以學的,只有滿足市場的需求,產品才能長久做下去。最好的狀態是能利用自身的優勢來發展市場哦,如果兩者不可兼得的情況下,最好找兩者的平衡點。

Ⅶ 大學生的需求什麼產品

文具類,成本低,也是必需品。襪子啊什麼的也是比較好賣的。還有舊書舊雜志也不錯,買的人很多。樓上的說的很對,主要是針對女生的產品比較好賣,不過像襪子什麼的男生買的也很多

Ⅷ 大學生哪種商品需求量最大

如果是抄開店。對於女生來說,當然是襲衣服和飾品,建議開個格子屋。對於男生的話,那隻能建議你開家網吧了。如果有能力,開家特色小吃店是很賺錢的。
而如果你不是想開店,只是單純的想問大學生哪種商品需求量最大,那麼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方便麵。

Ⅸ 大學生有哪些途徑了解市場需求

1去各個招聘網站瀏覽最近的一個招聘動態有利於了解市場人才需求方向 2去各個產業研究報告資訊網站瀏覽各個行業的最新動態和發展前景比如前瞻網 3再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對自己畢業後就業方向一個定位 4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制定一個職業規劃 個。
招聘會 朋友介紹 網上投簡歷 自己去找。

Ⅹ 大學生就業應立足於市場需求

個人需求的無序性和市場需求的有序性決定了大學生創業應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學生的個人需求是不固定的,更加是無規律可循的,在創業過程中可能出現今天想做金融,明天想做IT的情況,而市場需求卻不會說變就變,即使在某些會因為政治,科技等現實因素的變化而變化,但其變化規律也是可以把握的。因此大學生創業應該結合自身的個人需求,以市場需求為指導,為方向,制定自己的創業計劃,才可能收獲成功,才可能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

熱點內容
大學生的消費特徵分析 發布:2025-05-14 04:30:57 瀏覽:548
440分能上大學2017年 發布:2025-05-14 04:30:55 瀏覽:710
女大學生寢室506 發布:2025-05-14 04:27:11 瀏覽:540
東南大學都有什麼專業 發布:2025-05-14 04:26:31 瀏覽:899
王建中博士生導師 發布:2025-05-14 04:26:20 瀏覽:592
最新湖南大學博導名單 發布:2025-05-14 04:23:03 瀏覽:166
西安交通大學材料考研 發布:2025-05-14 04:02:31 瀏覽:850
天津的大學專業分數線 發布:2025-05-14 03:59:09 瀏覽:463
清華大學教授周易學 發布:2025-05-14 03:58:48 瀏覽:763
上大學家長要不要提費用辯論 發布:2025-05-14 03:58:47 瀏覽: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