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電子科技大學留美博士後

電子科技大學留美博士後

發布時間: 2021-01-30 04:44:04

㈠ 如何申請美國博士後

博後申請

博後申請之ABC

內括包括:

1, 什麼是博後, 博後的未來是什麼?

2. 我要申請博後嗎? 我應該申請博後嗎?

3. 何時申請最好呢?

4. 申請難度?

5. 我需要做些什麼准備?

6. 尋找博後位置的方法?

7. 選擇博後位置, 我們應該參考什麼?

8. 怎樣才能選到理想的老闆?

9. 什麼樣的老闆盡量要避免?

10. 如何套磁?

11. CV 和cover letter

12. 推薦信

13. 申請技巧

14. 面試

15. offer 的選擇和反悔

16. 簽證

17. 其他問題

博後生活:美國博後-待遇-消費-稅收等

1. 全美高校博士後待遇相差不大,博士後第一年一般$35000左右。National lab高一些(約$70000/year),我3年前剛畢業來美時,
$35000/year (材料學), 我在西南部消費很低的城市,我師妹今年初去紐約大學 $42000/year.
不知道是不是今年博士後工資漲了,但東部消費高很多,特別是房租。

2.
如果可能,來美時最好先了解一下老闆的人品,特別是當老闆是華人時,我很多朋友抱怨華人老闆push很厲害,很累,有時沒有周末,幾年都不漲工資,還有的搶學生文章。

3.
J1簽證前3年不交稅,J2家屬可以合法打工,H1簽證要交稅,家屬不可以合法打工,如果拖家帶口的,稅率會很低,基本不怎麼交稅了【更正:我認識的H1博後,其博士學位是美國的,他要交聯邦稅。我查了一下,據說從國內過來的H1前3年也免聯邦稅,
從國內過來的博後J1和H1的稅收區別在於H1剛來就要交社會安全稅(7.65%,
H1一來即被認為是resident),而J1則在第三年才開始交】。所謂benefit主要是指學校給你全家(包括你,配偶和未成年子女)買健康保險。保險費很高,你只需付其中的很少一部分,學校里會付大部分作為benefit。現在主要談談J1的收入和福利。

4. J1第一年和第二年 (身份non-resident alien)只交健康保險費(每年都在漲,2011年單人$590/月,
自己負責$40/月,直接從工資里扣;2個人$1252/月, 自己負責$119/月; 3人及以上家庭,$1626/月,
自己負責$221/月)。除去健康保險費,剩下的都可以拿到手。

5. 值得一提的是牙醫保險和健康保險是分開的,保險費主要由個人負責(學校負責很少一部分)。自己負責的費用是$30.98/m (單人),
$70.87/m(2個人), $123.12/m
(3人及以上)【更正,這個是貴的牙醫保險,一般不選這個,還有個比較便宜的牙醫保險,只能看網路內或合同內的牙醫,一般人選這個便宜的保險,個人承擔費用分別是$5/m(單人),
$9/m (2個人),
$14/m(3人及以上)】。盡管健康保險是必須的,但牙醫保險不是必須的,我從來不買牙醫保險。建議來美之前牙齒該拔的拔,該補的補。在美國看牙醫是超級貴的(盡管有保險,對看牙醫來說,自己負責的部分也是很貴的)。

6. J1第三年 (如果你2010年底過來,2012年1月1日算第三年,身份resident alien) 開始交FICA 稅 7.65%,
和退休金自付部分(7-9%,這部分錢回國後可以取出來)。3年後(以日計算在美滿3年)開始交聯邦稅和州稅
(單身交很多,如果已婚有1個小孩交的很少,2個小孩就基本不交了)

7. 消費:房租是大頭,西南部很多城市one bed room (客廳+卧室+洗手間+廚房,小的40平方米,大的70多平方米) 房租是
$450-600/月。我租的是70多平方的one bed room 510/m. 在紐約1bedroom
一般要$1000/m以上,地段好的更貴,跟別人合租可以省些錢。用google查一下當地的房租可以間接了解當地的消費水平。

8.
汽車和汽油及生活用品就很便宜了。如果不是在紐約等大城市,汽車幾乎是必須的,否則生活很不方便。$4000-$5000美元可以買個還可以的二手車,$20考個駕照,我所在城市目前的汽油價格是$2.43/加侖(3.78升),我住的地方距離辦公室近,主要是開車買買菜,逛逛mall,
一個月油費大約$50。吃飯一家3口自己做飯,$300-400吃的很好了。衣服湊著打折去買,便宜得一塌糊塗,美國大眾化品牌CK褲子20多刀一條。最近很多價格100-400刀左右的品牌服飾(對於我們窮人來說,衣服已經很好了)只要1-2折就可以買到。

美國博士後的收入很低,大約只有正式職工的一半。如果年收入$35000,
生活在消費較低的小城市一年還可以存點錢(節省點可以存10萬RMB),如果生活在大城市,存不了什麼錢。我們大部分國內畢業的過來做博後就是混個經歷,鍍鍍金。其它的想起來再說吧。

9:J1在美最長可以呆5年(每年去學校延長DS2019表),期間可以回去探親,回來需要重新簽證(簽證一般有效期只有半年或一年)。J1期間如果找到更好的職位,可以換學校,如果有老闆願意提供H1身份,需要先申請回國服務豁免(一般J1有2年回國服務限制),然後才能轉H1。申請豁免機會只有一次,一般都能豁免成功。

10:據我所知,持有H1簽證在美最長可以呆6年,一般6年內能拿到綠卡,否則只能離開了。我有一個印尼的朋友,一畢業找到了一個公司工作,同時申請了綠卡(EB-2),1年之內就拿到綠卡了。但是中國公民EB-2有排期,現在好像才排到2008年的申請者。EB-1一般需要較硬的科研水平和背景。

11:牙醫不是全保,我一個朋友老婆去看了幾次牙醫,有保險,花了幾百刀。沒有保險估計得幾千刀。我記得在上海第六人民醫院拔了顆智齒算上葯費140RMB,幫我拔牙的mm好漂亮,也不痛。

健康保險有copay,一般好的保險(如學校保險)正常看一次醫生自己付10或15刀,其它保險公司付,一次specialist自付$30,急診(urgent
care)一次自付$40, 直接去醫院急救房(emergency room) 自付$125.

12:生孩子費用(學校為J1,H1全家買的保險幾乎cover了生育的所有費用,大部分家屬在美國都沒有工作,生個孩子是個不錯的選擇):定期檢查,寶寶出生前只交2次費用,第一次去婦產科自付$10
(copay), 一次specialist $30, 其它例行檢查不用付copay,
保險付全部費用。最後就是去醫院生產的費用,我們是催產的,保險全包了。

13. 如果可以在美國拿個博士學位當然更有前途,美國的博士後(博後是工作,不是讀書)只是廉價勞動力。美國本土畢業的博士一般走2條路線:1. 做
1-3年博士後,申請永久職位,中國過來的博士一般沒有接受過全英文教學,申請永久職位(一般要教學)語言很難過關。2.
畢業後在工業界找工作,很多留學生能在工業界立足,待遇比大學好,大學助理教授一般$60000-75000/y
(工作9個月的工資,如果有項目,其它3個月可以用項目給自己發工資),工業界8萬算一般的,很多年薪10萬以上的,好像還有分紅。一般美國本土博士能進工業界不進大學。美國畢業的留學生,如果畢業後在一定時間內找不到工作,由於身份問題也得離開美國。

14.國內過來的博士一般也有2條路線: 1. 做幾年博士後,增加些經歷,提高些水平,鍍鍍金回國。2.
想辦法留在美國,博後期間申請豁免(如果需要),換H1
(如果需要),申請綠卡。但是永久職位很難申請到,一是沒有美國學位,二是語言能力不足以教學。拿到綠卡後,要麼走研究型路線,自己申請項目(當然也可以在別人手下做很久類似博後的工作,這樣沒什麼前途),要麼嘗試在工業界找個職位。

15.
美國一般只認自己國家的學位,以及牛津、劍橋等名校的學位。盡管這樣,你在中國拿到博士學位仍然可以在美國做博士後(相當於承認你的博士學位)。如果你已經在中國獲得博士學位,也可以在美國再讀一個博士,但是不能為同一專業。據說美國博士培養是地獄式訓練,家庭作業能讓學生經常熬到凌晨,還要經常做presentation.
一般中國學生都能較順利通過qualify走到最後,很多其它國家的學生會遇到不少麻煩,一些走不到最後

16. 關於來美辦手機:有2種,1. 2年合同的手機,通信公司送手機。2. prepaid,
自己買手機。兩種我都用過,強烈推薦用後者,省很多錢。剛來的時候不了解內情,訂了有2年合同的手機,2條線,每月59.99+tax, 約$70.
晚上7點後到早上7點打美國電話免費,白天有700分鍾any minutes. 我們電話少,一個月用不到100分鍾。合同一到期就換了prepaid. $10,
$20買了2個諾基亞新手機(能打電話就行),充值$100,
1000分鍾通話時間,一年有效期,結果我用了一年還沒有用完。我電話不多,這樣一個人一年的花費只要100元。我們前2年用合同手機,浪費了約$1200.
所以建議剛來的先用prepaid, 如果你電話實在是太多,再考慮跟別人share 合同 手機plan.

17. 老闆offer上給多少就是多少,嫌少可以不接受offer,討價還價很容易悲劇的(一本土畢業哥們得到national lab的offer,
待遇已經很好了,他還找人家討價還價,結果悲劇了)。很多博後在美國呆幾年都沒有漲過工資。如果幹得不是很差,第二或第三年可以找老闆談(一般老闆不會主動給你加工資),今後加州博後工資每年最少要漲3%(最近工會努力爭取的結果)。如果老闆3年給你漲5000刀已經很不錯了。

18.
養孩子的費用:寶寶2歲前,主要花費是寶寶的房間布置、奶粉、尿布、衣服、玩具等費用。如果是自己帶孩子(請人帶孩子是很貴的),母乳喂養,前2年養孩子的費用可以忽略。

19. J1剛來第一次發工資可能會扣你的稅,你需要到HR問問,填一個免稅申請表,每年填一次(申請當年免稅,
共3年)。填過免稅表以後就不扣稅了,之前扣的稅會在第二年初申請退稅的時候退還給你。

20. J和F簽證可以買united
airline的學生票(我當時在上海訂的),比普通票便宜一些,同時附送一張行李單(可以多托運一件23公斤的行李,即總共可以托運3個23公斤的行李箱)。這是幾年前的情況,不知道現在有沒有變化。

博後何時選擇海歸?

年前,國家大力倡導出國留學,如今見了效果,大批的中國學生或在國外拿到博士學位,或在國外名校有博後經歷+牛文章。其實,對於他們來說,現在國外找工作並不難,譬如我有一個師弟,基本上是工業界、大學都問題不大。然而,中國人的內向(不善於交朋友)、衣錦還鄉的思想以及葉落歸根的懷舊情緒,迫使大批的精英海歸湧入國內高校(國內的工業界由於長期的萎靡不振,為精英們提供的職位少之又少)。本來精英的光環還是能多閃幾年的,但是由於海歸人數太多,近年來,精英們的地位急轉直下,速度之快不亞於當年的博士貶值。回想起當年,短短幾年間,博士進入高校的待遇從30萬啟動經費(還能解決家屬工作),到10萬元,到5萬元,直至倒貼(給領導送禮),變化之巨,速度之快,真是驚心動魄。對於現在海歸的就業形勢,不就是當年本土博士就業形勢的真實寫照嗎?所以,奉勸大家一句,如果你沒有在國外連續工作十年的決心和毅力,如果你有一個機會能在985高校拿到一個副教授的位置,那麼抓緊時間吧,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精英海歸,直接拿教授的職位的例子也很多,但都是過去,尤其是2007年左右,但2007年的就業形勢,大家是否還記得?我2007年博士畢業,水平一般,卻能在眾多985高校中挑來挑去,最高科研啟動經費加安家費可以達到30乃至40萬元,根本沒有學校敢跟我提博士後的事。

現在海歸拿教授,正常來說,確實有難度,但也並非不可能,也不一定非得要牛的一塌糊塗。但那是正常情況。隨著目前高校職稱晉升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不正常的事情越來越多,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可能很多人沒注意。現在在高校里,教授這兩個字,足以讓人浮想聯翩,絕對的稀缺職位,在此職位的人,絕對吸引眼球。幾年前,你覺得教授沒什麼,因為你自己,可能有個三、四年也就是教授了。那時有人跟你提教授,你可能還會信心滿滿的想,再努力幾年,我也應該差不多了。現在呢?有幾個人敢隨便意淫自己什麼時候能當上教授?教授之事越來越遙遠。在這樣的氛圍下,教授們逐漸意識到,自己現在了不得了,雖然稱謂沒變,但意義不一樣了:過去人人可為之,現在人人可望而不可即。人嘛,畢竟有私心,想想,如果是我們自己在這樣的位置,這樣的環境中,也自然會飄飄然。可問題也就隨之而來了:你覺得,而今享受著從未有過的幸福的教授們,還願意回到過去的日子嗎?當然不願意!那怎麼才能讓自己的稀缺職位繼續稀缺下去呢?很簡單,控制人數。

其實,將心比心,很多事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你是教授,熬了N年,終於站在現在的位置上,突然有一天,一個年輕人比你小20歲甚至30歲,卻由於有幾篇牛文章和留學經歷,要和你平起平坐,你服氣嗎?隨著不服氣而來的,就是你在投票時遞出的反對票。遭受了學術委員會的反對票,還有好?唯一的例外就是有大牛頂著,再加上自身能力強,水平確實高。有個傢伙曾經說過一段話,說的挺好:人要成事,你得行;得有人說你行;說你行的人得行(這句最重要)。

綜上,現在對於海歸精英的路看似很寬,但由於精英們很挑剔,其實很窄。在祝福大家都有一個好前程的同時,在此給各位海歸提個醒,好時候已經過去了,抓緊眼前的機遇,同時要有長期任人宰割、拚命奮斗的心理准備,以副教授為起點,給大牛使勁賣命,看似彎路,卻是大智若愚。

其實,你要是能承受得了生活上的不便(在國外,沒朋友是最讓人難受的),最好還是別回來,國內很亂。雖然,結婚生子也是一大關,但和長時間的沒朋友相比,卻是還要好過一些。在國外工業界找個工作對很多人來說不難,掙錢也挺多,足夠一家人安穩生活。美國的高校也不好混,要是沒有美國博士學位,基本就更不用考慮了。NSF申請不但要技術,而且語言得有境界,很多人都過不了這關。

㈡ 電子科技大學博士後畢業可以落實工作嗎

現在中國的就業前景和趨勢是不包分配工作的,你自己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相應職業崗位和企業的,其它特殊情況除外,現在社會的好一點的企業就業體制就是具備實際技能和工作經驗以及文憑的雙向選擇。

㈢ 電子科技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電子科大作為一個傳統的工科學校,擁有眾多的知名校友。我選擇幾個知名回度較高的給題主介紹。答

網易總裁丁三石

丁磊爸爸1993年本科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創立網易,15年時,位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十,《陰陽師》《第五人格》……網易爸爸的游戲已經深入到了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而他的總裁丁磊竟然是我校本科生!據說他當年差點因為掛科沒有畢業,因此對我校總是懷有一種不明的怨念。

王東升,京東方董事長,為我校95年碩士畢業生,我校的畢業生涉足於電子信息產業的方方面面哦。

其實我校還有很多很多知名校友

比如馬吟吟學姐,前段時間的電影《無名之輩》就是她主演的,她也有回到學校和同學們介紹自己的經歷,再比如李雨奚學姐,獲得過韓國MAMAMnet亞洲音樂大獎頒獎禮最佳新人獎。還有許多軍方的大佬,等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㈣ 留美雙料博士後遣返說明啥

綠卡真正到手需要復很長制時間,因為要能夠滿足條件提起申請就需要平均8年左右,博士後不是永久的工作崗位,不一定能夠滿足條件提起申請。提起申請後還要等待批准,這就要看你前面有多少人在排隊了。所以路漫漫啊...

㈤ 去美國讀博士後需要哪些條件和資格

有以下六點:

1、有博士學位。

2、申請人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電子郵件,以及一份非常簡單的背景陳述、申請職位和申請材料清單。

3、詳細的學術簡歷,重點是研究生的經歷、學術會議、研究項目、論文和學術報告,還可能需要列出推薦人的姓名、職位和電子郵件。

4、做好簡歷,找和專業相關的導師聯系聯系,看國外的老闆有沒有興趣。如果有興趣,會讓准備推薦信,一般是三封。主要是看老闆有沒有錢,對申請人和申請人的專業是否感興趣。

5、英語口語和寫作有較好基礎,但不需要托福,GRE。

6、有幾篇拿得出手的英語paper。

(5)電子科技大學留美博士後擴展閱讀:

美國博士後申請須知

1、對於對申請人感興趣的實驗室,如果申請人沒有及時回復申請,兩三個月後申請人可以來信詢問。

2、試著在電話面試前花時間閱讀英語材料。許多雜志,如《nature》、《science》和《cell》都有新聞、分析或評論。建議每天閱讀和練習聲音。對於不確定的單詞,聽真正的美國發音來糾正發音。

同時,建議每天抽出一些時間練習聽力,磨礪耳朵,效果非常好。如果多聽些耳朵,它會變尖的。會覺得這次面試很有價值。

3、老闆和學校的重要性。建議先考慮老闆。畢竟,老闆對工作負責,寧願選擇一頭小學公牛,也不願選擇一頭大學小牛。然而,這是毫無疑問的。據知,其中有幾個是從博士後的第一站從小老闆那裡出來的。結果,都做得很好,發展得很好。這真的需要老闆具體分析。

4、在博文搜索過程中要主動。必須主動為自己感興趣的實驗室做准備,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包括英語口語、聽力、口語理解能力、思考專業問題以及與上司積極溝通。

㈥ 在讀博士去美國讀一年博士後需多少錢

1、根據其就讀時間來計算,申請美國讀博的費用大概需要100萬元-150萬元不等的資金准回備,這對於部分答留學者而言,是難以承受的費用,但是好在美國讀博士如果能拿到全獎,則幾乎不需要任何費用了。別以為這是一件難如登天的事情,很多在碩士期間拿不到獎的同學在申請博士學位的時候,都拿到全獎。
2、當然如果美國留學申請讀博能申請全獎,不僅美國讀博的費用、生活費不用擔心,甚至是來回機票都不用自己出,甚至如果節儉一點,連積攢下一些錢都是有可能的。而且申請博士全獎是不受專業限制的,無論是文理工科,還是商科都一樣。
3、美國留學的擔保金和費用主要取決於學校的性質及學校所屬哪個州,不同的州有不同的經濟條件請求,不同的學校性質有不同的規范,公立學校有政府補助,收費比擬低,私立的學校相比照較高一些,但是這里不存在所謂的好與壞,不存在收費高的就是好學校,收費低的就是壞學校。學費住宿費和生活費加起來大約上萬元。
4、通過對申請美國讀博的費用問題的介紹,希望對於計劃申請美國大學博士研究生的同學在申請准備的過程中能有效利用本文信息,做好美國留學規劃和准備工作。

㈦ 留美博士後王俊峰為什麼選擇歸國

8位美國哈佛大學的青年博士後,在美國打拚了十幾年後,最終相約一版起回國。他們說:「我們權只是千千萬萬歸國留學人員中普通的8個人,在美國待了十幾年後,決定集體回國。」

即便是在經歷最大 「海歸潮」 的當下中國,這也是一個罕見的歸國故事。王俊峰:「那麼多年過去終於不用再漂了」,越出國越愛國,越比較越自信,這是他們回國後的切身感悟。他說,人才是有聚集效應的,現在回國的人越來越多,這是趨勢。在其所在的近70人葯學團隊中,有海外學習背景的有25人。王俊峰說了這樣的話:祖國就是一個強磁場,對這個國家沒信心的人,是不會選擇主動回國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中國的發展勢不可擋」。「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是多位歸國博士在談到未來時提及最多的話。「並不是只有回國才愛國,我們只是在不同位置,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表達愛國不一定要多麼高大上,真誠而簡單,熱切而實際,盡心盡力把本分的事情做到位,就是對國家的熱愛,對社會的貢獻。」「如今國內的研究條件在逐步改善,國家對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越來越大。舞台已經搭建好,就看我們如何發揮了。」

㈧ 電子科技大學有多少個博士後流動站

電子科技大學擁有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具體如下:
博士後流動站(13個):數學、專物理學、機屬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熱點內容
聊城大學文學院老師 發布:2025-07-24 06:52:01 瀏覽:207
北京大學電影專業教授 發布:2025-07-24 06:52:01 瀏覽:952
垂釣專業大學 發布:2025-07-24 06:50:04 瀏覽:188
吉林大學姓谷的教授 發布:2025-07-24 06:49:08 瀏覽:219
大學生通訊稿範文 發布:2025-07-24 06:41:04 瀏覽:744
美國庚子賠款建大學 發布:2025-07-24 06:40:54 瀏覽:25
深圳大學熊教授 發布:2025-07-24 06:40:08 瀏覽:537
華中科技大學考研復試科目 發布:2025-07-24 06:39:36 瀏覽:93
大學正教授等級劃分 發布:2025-07-24 06:21:29 瀏覽:914
安徽大學2016推免名單 發布:2025-07-24 06:15:06 瀏覽: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