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三下鄉
① 大學生三下鄉的介紹
大學生三下鄉是指「文化、科技、衛生」下鄉,是各高校在在暑期開展的一項意在提內高大學容生綜合素質的社會實踐活動。1996年始,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科技部、司法部、農業部、文化部、衛生部、國家人口計生委、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和中國科協14部委聯合開展了大學生「三下鄉」活動。
② 大學生三下鄉活動是不是一定要參加
不一定。但是最好是參加。
因為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了解民情體察農村生活的艱辛,從而培養了我們大學生對農民的感情。
只有對農民和農村有了感情,才能讓我們大學生和農民的心貼的更近,才能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和收獲的喜悅,才能真正的樹立為「三農」服務的意識,才能更好的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才能真正的實現我們社會的和諧。
(2)大學生三下鄉擴展閱讀:
活動流程
1、確定主題。擬定實踐主題對社會實踐非常重要,它是整個實踐活動的思想指導。好的實踐主題必須聯系實際,切忌空談和誇張。
2、擬定策劃。確定實踐主題後必須根據主題思想擬定詳細的活動策劃,策劃以書面或電子文檔形式擬定。活動策劃的優劣直接關繫到整個活動成敗,它規定了活動的具體內容和活動形式以及各種注意事項等。
3、提出申請。向所在學校或學院提出書面申請,同時上交活動策劃並領取「三下鄉」實踐表格。
4、活動進行過程。
5、撰寫總結。實踐結束後,成員需要就實踐活動做出總結,撰寫實踐總結報告並上交。實踐總結報告應包括實踐者對整個實踐活動的基本描述,實踐心得以及實踐評價。
③ 大學生三下鄉有什麼好處
農民要脫貧致富奔小康,就必須擺脫科學文化落後的現狀,農村的建設回與發展,迫答切需要掌握現代科學文化的人來關注與支持。大學生是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後備軍,應該發揮知識技能的優勢,為農村建設服務,為農民群眾服務,在祖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廣大的農村需要大學生去發揮聰明才智、運用科學文化知識的廣闊天地;大學生也需要到農村去,在服務農民群眾的實踐中可以進一步地接觸社會,了解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提高全面素質,走正確的成長成才道路。開展大學生志願者「三下鄉」活動,把農村建設的需要和青年學生的成長很好地結合起來,同時,也架起了黨和政府與農民群眾之間的又一座橋梁,通過青年學生的下鄉服務,體現出黨和政府對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關心。這在當前形勢下尤其具有重要意義。
④ 大學生三下鄉活動內容
一、新農村建設
1.新時期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與創新的調研
2.農村依法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問題調研
3.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典型調查
4.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典型調查
5.農民增收問題調查
6.農村合作醫療現狀調研
7.農村社會保障問題調研
8.新農村建設中的青年問題調研
9.新農村建設中的兒童問題調研
10.返鄉農民工現狀調研
11.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狀況調研
12.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調研
二、兩型社會建設
1.城市擴容和農村城鎮化的調研
2.區域經濟建設發展的調研
3.城鄉統籌發展和集約發展問題的調研
4.節能減排資機制建設調研
5.城市環境保護狀況調研
6.城市產業結構現狀調研
7.社區建設與社區服務發展調查
8.電子政務建設現狀調查與問題分析
9.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個案研究
10.城市中農民工現狀調研
11.再就業援助制度狀況的調研
12.城鎮老齡事業發展的調研
三、綜合類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榮辱觀教育的典型調查
2.工礦企業安全監管體制和狀況調研
3.食品衛生安全監管體制、機制與狀況的調研
4.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調研
5.社會應急機制研究
6.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榮辱觀宣講
7.大學生創業、就業狀況調研
8.貧困地區支教掃盲活動
9.沿海產業轉型的狀況調研
10.社會熱點問題的社會調查活動
11.傑出校友事跡尋訪
12.家鄉所在地科技、文化、教育、農村建設等方面的調查
⑤ 大學生三下鄉的活動目的
三下鄉社會實踐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學生下鄉,一方面大學生將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帶到農村去,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多少提供了一些線索;另一方面,大學生到農村去,也為當地老百姓提供了一個訴說苦情,發表自己觀點的空間,讓他們緊鎖在內心的話語得到釋放;
所以大學生下鄉受到各地農民的熱烈歡迎和全力擁護,我們所做的事情雖然並不多,但是這樣一種無私的活動也為他們提供了些許幫助,所以各地農民都非常滿意。
而且,這樣一種社會實踐,也為中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一些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送科技下鄉,服務新農村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上也引起了強烈反響;
這同時也增強了更多的人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認識,讓更多的人開始加入到這樣一個行列當中來,共同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這為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拉動經濟增長是很有意義的。
(5)大學生三下鄉擴展閱讀:
活動目的
活動成員以志願者的形式深入農村,傳播先進文化和科技,體驗基層民眾生活,調研基層社會現狀。通過一系列實踐活動以期提高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思想認識,同時更多的為基層群眾服務。
活動流程
1、確定主題。擬定實踐主題對社會實踐非常重要,它是整個實踐活動的思想指導。好的實踐主題必須聯系實際,切忌空談和誇張。
2、擬定策劃。確定實踐主題後必須根據主題思想擬定詳細的活動策劃,策劃以書面或電子文檔形式擬定。活動策劃的優劣直接關繫到整個活動成敗,它規定了活動的具體內容和活動形式以及各種注意事項等。
3、提出申請。向所在學校或學院提出書面申請,同時上交活動策劃並領取「三下鄉」實踐表格。
4、活動進行過程。
5、撰寫總結。實踐結束後,成員需要就實踐活動做出總結,撰寫實踐總結報告並上交。實踐總結報告應包括實踐者對整個實踐活動的基本描述,實踐心得以及實踐評價。
⑥ 大學生三下鄉指什麼
樓上說的不對。應該是「科技」「 文化」「 衛生」三下鄉。
你說的「大學生三下鄉」其實是學校搞的社會實踐活動。
⑦ 大學生三下鄉具體要做什麼准備
建議:
1、農村工作需要走路會較多,鍛煉身體的體力耐力。准備適當適量相應的尚版見簡單尚用葯品權。
2、地理環境氣候變化常識,准備相應的日常工作日常生活必備品。
3、工作中很可能用到的常規法律法規知識。最好帶單行本去不容易記錯或帶可上網的電腦去。
4、工作中必會用到的文件格式與文件行文類別(如:何情況用通知、何情況用涵、何情況用申請、何情況用報告等文文件書函)知識。
5、當前農村政策知識。
6、當前家事常識。
⑧ 大學生為什麼要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
因為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了解民情體察農村生活的艱辛,從而培養了我們大學生對農民的感情。
只有對農民和農村有了感情,才能讓我們大學生和農民的心貼的更近,才能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和收獲的喜悅,才能真正的樹立為「三農」服務的意識,才能更好的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才能真正的實現我們社會的和諧。
並且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增長才幹,磨煉品格和意志。通過下鄉所開展的活動,從而使我們處在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分析和處理事務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在活動中通過和其他人的交流,使我們可以認識更多的朋友,可以借鑒他們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從而使自己有所提高。
(8)大學生三下鄉擴展閱讀:
活動流程
1、確定主題。擬定實踐主題對社會實踐非常重要,它是整個實踐活動的思想指導。好的實踐主題必須聯系實際,切忌空談和誇張。
2、擬定策劃。確定實踐主題後必須根據主題思想擬定詳細的活動策劃,策劃以書面或電子文檔形式擬定。活動策劃的優劣直接關繫到整個活動成敗,它規定了活動的具體內容和活動形式以及各種注意事項等。
3、提出申請。向所在學校或學院提出書面申請,同時上交活動策劃並領取「三下鄉」實踐表格。
4、活動進行過程。
5、撰寫總結。實踐結束後,成員需要就實踐活動做出總結,撰寫實踐總結報告並上交。實踐總結報告應包括實踐者對整個實踐活動的基本描述,實踐心得以及實踐評價。
⑨ 高校三下鄉有什麼用
活動目的
活動成員以志願者的形式深入農村,傳播先進文化和科技,體驗基層民眾生活,調研基層社會現狀。通過一系列實踐活動以期提高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思想認識,同時更多的為基層群眾服務。
活動意義
大學生「三下鄉」 使大學生能夠將自己在校所學的先進科學的生活觀念在廣大農村傳播,緊密結合他們所學專業技術知識,在農村開展多種形式的先進科技文化知識和生活觀念的宣講活動。大學生參與新農村建設的進程,為大學生了解中國國情開啟了一扇窗口,密切了高等教育與新農村建設的關系,同時提高了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國家未來的發展培養了優秀人才。
大學生是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後備軍,應該發揮知識技能的優勢,為農村建設服務,為農民群眾服務。廣大的農村需要大學生去發揮聰明才智,大學生也需要到農村去,在服務農民群眾的實踐中接觸社會,了解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通過「三下鄉」,大學生可以改造世界觀、價值觀,把農村建設的需要和青年學生的成長很好地結合起來,走正確的成長成才道路。此外,「三下鄉」活動架起了黨和政府與農民群眾之間的又一座橋梁,通過青年學生的下鄉服務,體現出黨和政府對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關心。
大學生三下鄉是指「文化、科技、衛生」下鄉,是各高校在暑期開展的一項意在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社會實踐活動。
1996年始,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科技部、司法部、農業部、文化部、衛生部、國家人口計生委、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和中國科協14部委聯合開展了大學生「三下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