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博士補助
① 清華大學博士畢業生待遇
清華大學的博士畢業生待遇也是有高有低的,能力強,家庭背景好的能拿到年薪二十幾萬甚至更多的工作,而也有少部分待遇低的可能年薪只有十來萬,這個是要看行業以及學生自己的機遇的。
② 博士補助多少錢一個月
2002年全國招收碩士學位研究生報名工作剛剛結束,北京地區71個報名點共接收57687名考生。較去年增加14856人,增長幅度為34.7%,為近年來最大的一年。考研難,讀研也不輕松,據記者調查發現,大部分研究生面臨生活費不足的窘境。
讀研究生難,已婚的人讀研究生更難,而妻子也在讀研究生的人讀研究生則難乎其難。我的朋友杜先生就是這樣一位處境艱難的人。
憨厚與樂觀的神態掩蓋了他的艱難,而好久未理的頭發和樸素的衣著暴露了他生活的不易。小杜1999年考上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2000年與自己讀研時認識的女友結婚,同年,妻子也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生。現在,他們每個月的收入就是國家發給的近500元的補助,還有就是來自於家鄉年邁父母的支持。
前段時間,由於在北京工作的哥哥出國訪問去了,夫妻倆就借住在他們家。最近,他們回國了,夫妻倆只好在外面租房住,僅這一項,每月就需多支出近1000元。這對他本已捉襟見肘的生活來說,無疑又是個沉重的負擔。
■每月的生活費缺口約300元
當我在北京大學采訪時,應杜先生之邀在北大食堂里吃過一頓飯,我們要了四個菜,兩碗飯,一共是12元。小杜說,我們今天進的是北大最好的食堂,是為了招待我才去的,平時,他只去普通食堂,菜的價格差不多,但分量要多一倍,一般情況下,吃一份菜就足夠了,每頓大約三四元。記者在清華大學采訪時,也在他們的學生食堂吃過一頓飯,飯菜的價格大致和北大差不多,記者要了一份3.8元的套餐,包括一盤丸子、紅燒豆腐和一碗米飯。雖然相比於校外餐館的菜價要低一些,但每月仍要支出三四百元。
去年11月份北京大學的調查發現,研究生每月生活支出博士生700元,碩士生500~600元,認為每月580~800元生活費比較合適。伙食費,男生400元,女生300元。一個突出的現象是書報、電話、上網費的增長,達200元。日常用品100元,其它費用100元。
記者通過調查發現,有一半以上的學生擁有電腦。他們用電腦打字、做設計、上網瀏覽、搜集資料。對他們來說,電腦已經是不可缺少的學習工具了。他們寧願在其他方面節省一些,也想擁有一台電腦。
■經濟不獨立打擊研究生的自信
據介紹,在校研究生領到的國家補助是:博士生350元左右,碩士生250~280元。根據工齡不同,補助稍有不同,工齡一年補助10元。這是研究生最穩定的生活來源,可這份來源對他們的生活支出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研究生們哪怕再艱苦,也不情願花家裡的錢。人民大學一位法學院的男生覺得花家裡的錢非常難受,北京大學一位學自然地理的女生說:「這么大了還花家裡的錢感到很羞愧。」一位姓胡的男生則認為如果家裡條件允許,無可厚非,但如果父母生活緊張,是為不孝。讀研究生了,還花家裡的錢,這打擊著他們的信心。
全靠家庭供給的同學在記者全部調查的百位學生中只佔10位,且這部分學生都相信這只是暫時的,是一種投資,將來會有更大的回報,來報答這份養育之情。而許多同學寧願不要家裡的支持,選擇出去打工掙錢。
記者從北京大學學工部得知,北京大學大約有20%的貧困研究生申請國家助學貸款。據學工部的楊老師說,貧困學生只要申請,一般都會批下來。研究生院的季老師認為,僅有少部分的貧困學生申請助學貸款,說明北大的學生都比較自信,希望依靠自己的能力來解決自己的生活。此外國家助學貸款還有很多細節問題處理起來很困難。為此北京大學自今年6月份以來,舉辦多次個人信用方面的講座,邀請經濟學、社會學等領域的教授和學者主講,以期提高學生信用方面的知識。
■打工是補助生活費的最好途徑
利用課余時間打工、合理安排,這是研究生們採用的提高生活待遇的最普遍的做法。
人民大學商學院一位姓侯的女學生告訴記者說,她第一年的生活費來自家裡,第二、第三年主要靠打工所得。在研究生中打工的現象十分普遍,每月打工的時間少則四五天,多則十天、二十天。
清華大學的調查顯示:70%的研究生希望打工,一半表示打工是為了保障基本生活需求。而北京大學則有47.80%的學生在外打工。在記者調查的百位研究生中,有近70位學生有著為期或長或短、花費時間或多或少、工資或高或低的打工經歷。有趣的是,人民大學學生基本上認為打工不影響學業,因為打工本身就是一種接觸社會、增加生活閱歷和經驗的途徑。並且認為打工是最好的維持生計的手段。而北京大學的調查則有50%以上的學生認為打工對學業有影響,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是在生活所迫下不得已採用的辦法,61.3%的學生打工的目的是維持生計,19.6%的人認為可以提高經驗,12.9%的同學認為可以充實生活。清華大學的研究生們則認為幫導師做課題是最好的方式,一則可以領些錢改善生活,二則這些課題將會成為他們畢業論文的選題。這樣既能掙錢,又能提高業務能力,還能順便准備畢業論文,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
■學校的「三助」活動資金緊張
對於研究生尷尬的處境,校方正紛紛想辦法來緩解這個矛盾。為了增加學生的收入,使他們安心學習,又不致花費太多的時間在與學業無關的工作上,目前,一些高校開始實施「三助」活動。
「三助」指助教、助研、助管,學生分擔一部分力所能及的、同時又是學校需要的教學科研工作,學校發給適當補貼。在北京大學所做的調查中,有86%的學生對「三助」活動感興趣,有77%的學生表示有了「三助」崗位後,就不去外面打工。他們得到的補助分別是碩士一年級,補助100元,碩士二、三年級,補助200元。博士一年級,補助300元,博士二、三年級,補助400元。
季老師說:「『三助』對學生生活待遇的提高很關鍵,並且加強了導師和學生的聯系,提高了學生參與教學科研的能力。」本學期,北京大學大約有5000名學生有「三助」工作崗位,約占學生總數的60%~70%。為此,北京大學今年要投入900萬元的資金。研究生院的季老師說這對學校來說是一筆巨大的開支,資金來源的困難是「三助」活動的一個瓶頸
③ 清華博士生每個月的待遇是多少
清華大學學校每個月只給一千塊錢,老師發的0-2000不等。學校這部分感覺在全國范圍內都是最低的。
④ 清華大學博士生待遇怎麼樣一個月能拿到多少錢文科
這個跟所在專業和課題組有關,一般的工科院系,博士生至少可以拿到二三千元每月。
⑤ 清華大學博士補助
學校一部分,國家一部分是固定的。大概幾百把,剩下的就是導師給的,從0至XXXXX不定
⑥ 清華大學博士生再機關事業單位享受什麼待遇
不同事業機關待遇不一樣,比如研究機構,一去第二年就是工程師,兩年之後可以評高工
答題不易望採納,不懂請追問
非常期待你的採納
⑦ 清華大學博士生補助多少錢人大博士生補助多少錢
清華大學博士生補助每月2000元,人大博士生補助每月1800元。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中國綜合性大學,位於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5年設立大學部,開始招收四年制大學生,同年開辦研究院(國學門),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並於1929年秋開辦研究院,各系設研究所。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辦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清華大學遷回清華園原址復校,設有文、法、理、工、農等5個學院,26個系。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後,清華大學成為一所多科性的工業大學,重點為國家培養工程技術人才,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1978年以來,清華大學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逐步恢復理科、經濟、管理和文科類學科,並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繼續教育學院。1999年,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並入,成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在國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經過「211工程」建設和「985計劃」的實施,清華大學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科研開發以及整體辦學條件方面均躍上了一個新的台階。目前,清華大學已成為一所設有理、工、文、法、醫、經濟、管理和藝術等學科的綜合性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列入「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第一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學校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譽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面旗幟」。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廣大師生秉持「立學為民、治學報國」的辦學宗旨,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始終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勤儉辦學,艱苦奮斗,積極探索,求真務實,現正朝著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邁進。
⑧ 清華博士待遇如何
清華都是公費,補助不知道多少,不過中科院有個問題,看起來補助多,可是食堂巨貴無比,所以不一定比清華劃算,我同學在計算所每個月補助1500不夠吃,我再清華一個月補800吃不完,物理所情況怎麼樣不清楚
⑨ 清華大學博士除了每年1萬2的補助外,還有別的助學金嗎
清華大學博士助學金不只1萬2。
⑩ 清華的碩士研究生有補助嗎,有獎學金嗎,有公費嗎
清華的研究生有補助,有獎學金,但沒有公費的相關規定。
根據《清華大學研究生獎助工作實施辦法》:
第二條 所有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研究生在學期間均應繳納學費。學校統籌利用國家財政撥款、學校自籌經費、科研經費和社會捐助等資金,充分發揮學校、院系和導師的積極作用,努力爭取各方面資源,進一步完善包括學業資助、優秀獎勵、勤工儉學、困難補助、助學貸款等方面的研究生獎助政策體系。充分發揮獎助政策對研究生的激勵與資助作用,調動研究生從事學習及研究的積極性。
(10)清華大學博士補助擴展閱讀:
根據《清華大學研究生獎助工作實施辦法》:
第八條 學校按規定向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資收入的除外)發放國家助學金,補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國家助學金標准為每生每年博士生 1.2 萬元、碩士生 0.6 萬元。
國家助學金的最長資助年限: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推薦免試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以下簡稱「直博生」)5年,普通招考方式錄取的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以下簡稱「普博生」)3 年,碩士生 3 年。
第九條 學校、院系和導師積極創造條件,為全日制學術學位研究生提供研究助理、教學助理和管理助理(以下簡稱「助研、助教和助管」,統稱為「三助」)崗位,促進研究生通過承擔崗位工作發展職業能力,同時獲得崗位津貼資助。專業學位研究生原則上不承擔「三助」崗位。
研究生「三助」崗位工作量一般為每周 12~15 小時。
校設助教、助管崗位津貼標准為:碩士生、資格考試通過前的直博生每月 600 元;普博生、資格考試通過後的直博生每月 800 元。助研崗位津貼標准應不低於校設助教、助管崗位津貼標准,參照承擔校設助教、助管崗位研究生的實際學業資助水平由設崗導師(院系)自主確定。「三助」崗位津貼根據實際上崗時間按月發放。研究生「三助」崗位的評聘,根據研究生助教、助管和助研崗位管理的有關規定執行。
承擔校設助教、助管崗位,博士生一般不超過 6 個學期,碩士生一般不超過2個學期。擔任學生輔導員和研究生工作助理的研究生,可根據工作需要確定。
基於以學業為主的原則,每名研究生一般不能同時承擔兩個及以上「三助」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