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人際交往問卷
Ⅰ 了解學生人際關系交往和結群情況的方法
了解學生人際關系交往和結群情況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幾種:
觀察法:觀察學生在班級、課外活動中的行為表現,了解他們與他人的互動情況,是否能夠主動參與社交活動,以及與他人的關系是否和諧。
問卷調查法: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的態度、行為和需求。例如,可以設計問卷,詢問學生是否喜歡與他人交往、對人際關系的重視程度、與哪些人交往較多等問題。
訪談法:通過與學生進行深入的面對面交流,了解他們在人際交往方面的想法和感受。可以詢問學生平時喜歡和哪些人在一起、對友誼的理解、在人際交往中遇到的困難等問題。
社交網路分析法:通過分析學生的社交網路數據,了解他們的人際關系情況。例如,可以分析學生在社交媒體上的關注、互動情況,以及在班級中的好友關系等。
群體調查法:通過調查學生群體的情況,了解學生結群情況的總體情況。例如,可以設計問卷,詢問學生是否有固定的朋友圈、朋友圈成員的組成情況等問題。
以上方法可以幫助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人際關系交往和結群情況,為進一步指導學生提供參考。
Ⅱ 大學生調查問卷的題目有哪些
大學生生活觀念方向
大學生對本專業滿意程度/大學生環保對浪費現狀的看法/大學生的網購習慣/大學生消費觀念的調查/大學生誠信現狀調查/大學生兼職情況調查/大學生心理健康/大學生網路游戲情況調查/大學生婚戀觀調查等。
大學生就業方向
畢業生動態調查/大學生就業問題調查/大學生就業薪資結構/用人單位對人才需求條件調查等諸如此類的問題。
社會實踐方向
農村留守兒童比例的調查研究/農村中小學教育問題的調查研究/貧困學生困惑問題調查等。
調查問卷又稱調查表或詢問表,是以問題的形式系統地記載調查內容的一種印件。問卷可以是表格式、卡片式或簿記式。設計問卷,是詢問調查的關鍵。
完美的問卷必須具備兩個功能,即能將問題傳達給被問的人和使被問者樂於回答。要完成這兩個功能,問卷設計時應當遵循一定的原則和程序,運用一定的技巧。
設計原則:
1.有明確的主題。根據主題,從實際出發擬題,問題目的明確,重點突出,沒有可有可無的問題。
2.結構合理、邏輯性強。問題的排列應有一定的邏輯順序,符合應答者的思維程序。一般是先易後難、先簡後繁、先具體後抽象。
3.通俗易懂。問卷應使應答者一目瞭然,並願意如實回答。問卷中語氣要親切,符合應答者的理解能力和認識能力,避免使用專業術語。對敏感性問題採取一定的技巧調查,使問卷具有合理性和可答性,避免主觀性和暗示性,以免答案失真。
4.控制問卷的長度。回答問卷的時間控制在20分鍾左右,問卷中既不浪費一個問句,也不遺漏一個問句。
5.便於資料的校驗、整理和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