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杯首都大學生
A. 誰能介紹一下「挑戰杯」(大學生競賽)
「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是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全國學聯主辦的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中一項具有導向性、示範性和群眾性的競賽活動,每兩年舉辦一屆。
競賽的宗旨: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創新、迎接挑戰。
競賽的目的:引導和激勵高校學生實事求是、刻苦鑽研、勇於創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質,並在此基礎上促進高校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發現和培養一批在學術科技上有作為、有潛力的優秀人才。
競賽的方式:高等學校在校學生申報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製作三類作品參賽;聘請專家評定出具有較高學術理論水平、實際應用價值和創新意義的優秀作品,給予獎勵;組織學術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覽、轉讓活動。
參賽資格與作品申報:凡在舉辦競賽終審決賽的當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冊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類高等院校的在校中國籍專科生、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職研究生)都可申報作品參賽。申報參賽的作品必須是距競賽終審決賽當年7月1日前兩年內完成的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或社會實踐活動成果,可分為個人作品和集體作品。
「挑戰杯」自l989年以來已分別在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南京理工大學、重慶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成功地舉辦了八屆。
我得過全國三等獎的,是我們幾個同學一起弄的!
B. 第七屆「挑戰杯」首都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 用英文怎麼說
the 7th "Challenge" Capital College Students Business-Starting Programming Competition
因為比較正式,所以盡量用正規一點的詞彙。挑戰杯直接用Challenge就可以。大學生呢不一定是綜合性大學的大學生,也可能是大專的,所以用college students范圍更廣. 創業是start a business 所以我用了business-starting
希望能幫到你。。。
C. 趙凱獲獎情況
在2007年,趙凱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北京賽區」中獲得了二等獎。這一成績創下了我院在該賽事的歷史最好成績。
次年,趙凱在「全國第三屆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北京賽區」再次獲獎,榮獲二等獎。這一成就標志著我校在該賽事近六年的最好成績。
2008年,趙凱在「第五屆『挑戰杯』首都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獲得了二等獎,這一成績是我院當年的最好成績。
同年,趙凱在「中國農業大學『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中獲得了特等獎,獎勵范圍僅限於前4%的學生。
在2006至2008年間,趙凱兩次榮獲「中國農業大學學習優秀特等獎學金」,這一獎項僅獎勵專業第一的學生,即全院1/104位頂尖學生。
趙凱還兩次獲得了「汪王獎學金」,這一獎項獎勵前3%的學生。
在2007年,趙凱獲得了「中國農業大學學習優秀一等獎學金」,這一獎項獎勵專業排名3%的學生。
此外,趙凱在2005至2006年間獲得了「中國農業大學三好學生」稱號。
在2008年,趙凱榮獲「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創新二等獎」,這一獎項獎勵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的學生。
最後,趙凱在2008年獲得了「國家勵志獎學金」,這一獎項獎勵前3%的學生。
(3)挑戰杯首都大學生擴展閱讀
趙凱,中國人常用名,較出名的有: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安徽省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安徽省青年美學會會長、內地歌手、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東北大學講師等等。
D. 誰知道挑戰杯作品規范的標準是什麼
為全面規范首都挑戰杯競賽的論文書寫格式,方便專家評審,確保評審規范性,首都挑戰杯競賽組委會現發布申報論文撰寫格式規定如下:
一、論文應由8個部分組成,排列順序依次為:
(1) 封面(中文、可根據具體情況設置,封面及全文中不能出現作者姓名、學校、指導老師等相關信息)
(2) 中文摘要
(3) 英文摘要
(4) 目錄
(5) 圖標清單及主要符號表(根據具體情況可省略)
(6) 主體部分
(7) 參考文獻
(8) 附錄
二、論文的書寫規范
論文一律由在計算機上輸入、編排,定稿後轉成pdf格式,在集中申報時通過網路上傳。進入特等獎答辯的項目須提供紙質項目論文,論文列印在標准A4紙(210×297mm,70g)幅面白紙上,採用單面印刷。
1、 字體和字型大小
論文題目:二號黑體居中
章標題:三號黑體居中
節標題:四號黑體居左
條標題:小四號黑體居左
正文:小四號宋體
頁碼:五號宋體
數字和字母:Times New Roman體
2、 行距
章、節、條三級標題為單倍行距,段前、段後各設為0.5行(即前後各空0.5行)。
正文為1.5倍行距,段前、段後無空行(即空0行)。
3、頁眉
頁眉內容為 第五屆「挑戰杯」首都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競賽作品 。頁眉都用小五號宋體字,頁眉標注從論文主體部分開始(緒論或第一章)。
4、頁碼
論文頁碼從「主體部分(緒論、正文、結論)」開始,直至「參考文獻、附錄」結束,用五號阿拉伯數字編連續碼,頁碼位於頁腳居中。
封面不編入頁碼。
摘要、目錄、圖標清單、主要符號表用五號小羅馬數字編連續碼,頁碼位於頁腳居中。
5、圖、表及其附註
圖和表應安排在正文中第1次提及該圖、表的文字的下方。當圖或表不能安排在該頁時,應安排在該頁的下一頁。
5.1 圖
圖題應明確簡短,用五號宋體加粗,數字和字母為五號Times New Roman體加粗,圖的編號與圖題之間應空半形2格。圖的編號與圖題應置於圖下方的居中位置。圖內文字為5號宋體,數字和字母為5號Times New Roman體。曲線圖的縱橫坐標必須標注「量、標准規定符號、單位」,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註明(如無量剛等)的情況下方可省略。坐標上標注的量的符號和縮略詞必須與正文中一致。
5.2 表
表的標號應採用從1開始的阿拉伯數字編號,如:「表1」、「表2」、……。表編號應一直連續到附錄之前,並與章、節和圖的編號無關。只有一幅表,仍應標為「表1」。表題應明確簡短,用五號宋體加粗,數字和字母為五號Times New Roman體加粗,表的編號與表題之間應空半形2格。表的編號與表題應置於表上方的居中位置。表內文字為5號宋體,數字和字母為5號Times New Roman體。
5.3 附註
圖、表中若有附註時,附註各項的序號一律用「附註+阿拉伯數字+冒號」,如:「附註1:」。附註寫在圖、表的下方,一般採用5號宋體。
三、論文每部分內容的具體要求
1、論文的封面
論文題目:應准確、鮮明、簡潔,能概括整個論文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內容。題目一般不宜超過25個中文字,若語意未盡,可用副標題補充說明。副標題應處於從屬地位,一般可在題目的下一行用破折號「——」引出。論文題目應避免使用不常用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字元、代號和公式等。
2、摘要
中文摘要內容包括:「摘要」字樣,摘要正文,關鍵詞。對於中英文摘要,都必須在摘要的最下方另起一行,用顯著的字元註明文本的關鍵詞。
摘要是論文內容的簡短陳述,應體現論文工作的核心思想。中文摘要一般約500字。摘要內容應涉及本項科研工作的目的和意義、研究思想和方法、研究成果和結論。
關鍵詞:是為用戶查找文獻,從文中選取出來用來揭示全文主題內容的一組詞語或術語,應盡量採用詞表中的規范詞(參照相應的技術術語標准)。關鍵詞一般為3-8個,按詞條的外延層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關鍵詞之間用逗號分開,最後一個關鍵詞後不打標點符號。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的內容及關鍵詞應與中文摘要及關鍵詞一致,要符合英語語法,語句通順,文字流暢。英文和漢語拼音一律為Times New Roman體,字型大小與中文摘要相同。
3、目錄
目錄按章、節、條序號和標題編寫,一般為二級或三級,目錄中應包括緒論(或引言)、論文主體、結論、附錄、參考文獻。
4、主體部分
論文主體一般應包括:緒論(或引言)、正文、結論等部分。
4.1 章節標題及層次
論文主體分章節撰寫,每章應另起一行。
章節標題要突出重點,簡明扼要、層次清晰。字數一般在15字以內,不得使用標點符號。標點中盡量不採用英文縮寫詞,對必須採用者,應使用本行業的通用縮寫詞。
層次以少為宜,根據實際需要選擇。三級標題的層次按章(如「第一章」)、節(如「1.1」)、條(如「1.1.1」)的格式編寫,各章題序的阿拉伯數字用Times New Roman體。
5、結論
論文的結論單獨做為一章,但不加章號。
6、參考文獻
凡有直接引用他人成果(文字、數字、事實以及轉述他人的觀點)之處,均應加標注說明列於參考文獻中,以避免論文抄襲現象的發生。
7、正文中標注
標注格式:引用參考文獻標注方式應全文統一,標注的格式為[序號],放在引文或轉述觀點的最後一個句號之前,所引文獻序號用小4號Times New Roman體、以上角標形式置於方括弧中,如「…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