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一個大學生
Ⅰ 如何做好一名大學生
1、正確地給自己定位,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
第一,正確地定位是形成自我以及自我肯定的第一步。當大學生剛剛踏入一個新的生活環境時,周遭的新事物,新面貌,新風氣,新生活以及新人生可以激發其好奇心和興趣,但如果沒能很好地適應新的生活方式並融入其中,又會給他們造成一些嚴重的問題和困擾,深感迷茫。從長遠來看,是不利於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的,也會阻礙其成為一個合格的大學生。只有正確的自我定位,明白自己的價值點,才能很好的在順逆境中處理各種問題。
第二,沒有理想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沒有信念的人格不是完善的人格。大學生是社會的資源和希望,是國家的未來和棟梁之才,身上肩負著為建設美好祖國,實現「中國夢」的重任。一個人若是不具備堅定的理想信念,又何談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的抱負呢?如何能擔此重任呢?這個問題引人深思。鄧小平也曾強調必須做一個「有理想」的人,而且長期以來這個話題上至國家,下至個人從未被忽略過。於大學生而言,只有將個人理想與愛國主義理想,共產主義理想結合起來,方能集中精力做好每一件事。
2、樹立正確的「三觀」尤其是價值觀
價值觀是人們周圍事物的評判標准和總看法。大學生思想活躍卻不穩定,內心強烈卻不成熟。思想觀念、行為動機有待於成熟和進一步完善。社會轉型時期,各種思想文化的交織激盪並且逐漸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社會矛盾滋生。物化的社會關系裡充斥著功利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娛樂主義以及奢靡之風等不良社會現象,造成了人格的不健全,人性的嚴重扭曲等。因此迫切要求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尤其是價值觀。社會主義的新形勢和新目標要求大學生樹立共產主義價值觀,應該把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相結合,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應該把集體利益放在第一位,個人利益放在第二位。
3、踐行道德標准,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
道德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自覺的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則和行為規范,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是人類精神文明的智慧結晶。然而視覽當下的社會狀況,道德失范的事件屢有發生,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影響。復旦大學研究生中毒事件等一幕幕無不引人深思特別是當代大學生:我們的社會怎麼了?人們怎麼會變得如此的冷漠,沒有一絲絲人情味?道德失范現象不僅僅存在於現實社會生活還表現在以計算機網路為基礎的虛擬社區里。譬如網路犯罪、黑客病毒、低俗文化等問題的存在也不容忽視。以構建網路道德做出發點,第一,大學生必須提高網路道德修養,道德自律。正確使用網路進而為自己服務,滿足自己的需求。第二,網路道德建設與個人的身心發展密切相關,樹立道德自律觀念和網路法制觀念。在道德領域中,法律居於最低層次。但這不意味著人們可以為所欲為,當其觸碰到法律界限是會受到法律的制裁的。第三,將網路道德修養與道德建設相結合,不斷調整和優化。
Ⅱ 怎麼做一名合格的大學生
大學生作為大學校園的重要部分,世界正在改善,社會的發展,如何成為一名大學生,與時俱進,實現其社會價值成為當代大學生正在討論的話題,為了幫助你成為一個合格的大學生,現在我們給你一些建議。
當大學生剛進入一個新的生活環境時,他們對外面的世界並不清楚。這時,要正確定位自己,了解自己的價值點,才能在逆境中很好地處理各種問題。不要在困難面前退縮,俗話說,雨後的彩虹是美麗的!
樹立堅定的理想,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寫一份小目標清單,一個一個去完成,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因此,我們應該制定短期和長期目標,並付諸實踐。
三觀,即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各種思想的文化交織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功利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社會現象。作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是人類精神文明智慧的結晶。然而,在當代的道德障礙事件一再發生,扔垃圾,隨地吐痰,跋涉草,等等所有的場景都是發人深省的,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必須提高道德修養,道德自律,為了構建一個美麗的校園,美麗的中國力量。
Ⅲ 怎樣做好一個當代大學生
每一個人都希望與他人友好相處,都希望自己能擁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系。人際關系問題在大學生活中始終是一個影響自身心理健康影響校園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
那麼,怎樣才能在大學校園與人友好相處,擁有一段終生難忘的美好回憶,同時又為將來步人社會做一個充分的人際關系方面的准備呢?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
要充分了解大學校園人際關系的特點。
從成為大學生的那一天起,與人相處的對象和特點就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在中學以前,我們與之相處的對象和含義比較狹窄,只是友誼或親密關系的一種拓展。此外,那時的人際關系也比較簡單。例如,我們可以只跟自己喜歡的人交往,自己不喜歡或者不想交往的人就可以不去理他。然而,一旦成為了大學生,住到校園的集體宿舍里,我們就不能再僅憑個人好惡與人交往了。對於集體中的每一員,無論喜歡與否,我們都要每天面對,都要與其相處。所以,不僅要同自己喜歡的人交往,還要與自己不喜歡的人保持友好的關系。這是大學校園人際關系的一個突出特點。另外,在大學生活中,人際關系的新特點還表現在不能僅以自己的標准要求別人,還應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和生活方式也可能是別人所不能接受和不喜歡的。因而,在彼此之間發生沖突或不協調時,就不能僅僅指責和埋怨對方,而要做到互相的諒解和彼此的適應。這就是說,大學生必須逐漸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方式,逐漸學會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起獨立、協調的新的人際關系。
(2)要注重自身人格塑造和能力的培養。
常聽到有同學講:"那人性格好,懂得多,所以喜歡同他交流",的確,一個品質好、能力強的人或具有某些特長的人更容易受到人們的喜愛。人們欣賞他的品格、才能,因而願意與之接近,成為朋友。所以,若想要增強人際吸引力,更友好、更融洽地與他人相處,就應充分健全自己的品格,施展自己的才華,表現自己的特長,使自己的品格、能力、才華不斷提高。人們喜歡真誠、熱情、友好的人,討厭虛偽、自私、冷酷的人。對個性品質一般評價最高的是真誠,評價最低的是虛偽。在我國大學生中選擇朋友,首先考慮的是個性品質,願與成熟、熱情、坦率、思想活躍、有責任感的人多交往。另外,人際交往在心理上總是以彼此滿意或不滿意、喜歡或厭惡等情緒反映為特徵的。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須注意情感的相悅性。一般說來,人們總是喜歡那些喜歡自己的人,對真誠評價自己的人具有好感。自己一旦受到某人賞識、喜愛,得到好的評價,就會由於受到稱贊而使自尊心得到滿足,對此人產生心理上的接近和好感,因而也就減少了相互的摩擦和人際沖突,達到情感相悅,為良好的人際交往提供了心理條件。真誠地贊美他人,他人反過來會對你抱有好感。有些人常常太注意自己,不能發現別人的可貴之處,如果你能仔細觀察,多注意別人,就會發現任何人都有值得贊美的地方,並且肯定和表揚別人的長處,此舉將會給自身帶來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