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就業論文800

大學生就業論文800

發布時間: 2024-12-16 09:45:57

① 求一篇關於大學生就業難的中文作文字數800字左右

如果說找工作是一場戰役,需要畢業生付出相當大的心血和代價,那麼對於出身寒微的大專生們來說則無異於一場殘酷的近身肉搏戰。 我查閱了一些大專畢業生的就業統計數據,根據個人的經驗,認為教育部高教司提供的數據比較接近真實(許多部門的統計數據經常是相互矛盾且令人生疑的),該數據顯示:2001年有50%的專科生沒有找到婆家;2002年全國普通高校未就業的專科生未就業的共有34.8萬人,2003年,全國高校的大專畢業生的就業率跌破最低點,僅有30%暫時成功就業。 可見,在如此慘烈的戰役中,能僥倖存活的大專生還真的不多,有的甚至一兩年後還沒就業。遠的不說,以我所畢業的那個專科班為例,三十多個專科生,他(她)們絕大部分來自農村,三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到現在只有三四個人的就業情況比較好,其他人多半暫時就業且不斷地換工作,生活也基本都處於糊口階段,掙的錢只夠自己日常開銷和租房費用,存的錢只夠再找份工作。在求職市場飽受令人寒心的冷遇,專科生畢業找工作的起點已經是相當的低,個人將來的發展自然很成問題。 我對大學教育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初衷和動機的良好表示理解,但對其所走向的方向很是懷疑。本科注重的應該是培養理論型研究人才,而專科注重培養應用型的技術人才,這是本科教育和專科教育的根本區別所在。 從人才的類型來看,這應該是一個金字塔式的平台,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位於塔尖,然後是專科生,高職生,中專生等則在下面,越往上走人數應該越少,社會普遍需要的是應用型實踐型人才,因為不可能有那麼多的人才都來搞研究。從我國大專生招生人數與本科生招生人數所成比例來看,本科生和大專生比例嚴重失調,本科生和專科生的人數幾乎對等,而在其他很多國家,專科生的比例遠大於本科生,甚至比本科生更容易找到工作。 我國大專生的就業形勢怎麼樣呢?一個又一個例子說明,專科生就業率不僅不能與本科生相提並論,相反畢業就失業的大專生隨處可見。另外的一個既成事實是很多追求高學歷的人不是用來搞研究,而僅僅是為了增加找工作時的籌碼,這對國家的教育資源、人力資源都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還有一個更值得深思的問題是,在我國大學畢業生當中,專科生和本科生的能力究竟有多大的區別?專家解釋大專生就業難的慣常說法就是,專科畢業生既缺乏知識的廣度與深度,又缺乏熟練的專業技能。我不否認,但這只是現象,而不是根本原因,我要問的是,什麼造成了專科生缺乏知識的深度和熟練的專業技能呢? 在教育產業化的今天,不少大學都在不斷地擴招,卻並沒有認真考慮專科和本科的根本區別所在,在培養模式上專科往往只是本科專業在內容和學時上的簡單壓縮。很多大學里同專業專科生和本科生前兩年半開設的課程和教材完全一樣,平時也都是在一起上專業課和公共課,甚至考卷也相同,惟一不同的是本科生畢業前半年增加三到四門課程,時間上比專科生多學五個月。所謂的知識廣度就在這里吧,但知識深度值得懷疑,稍有學習常識的人都知道,五個月學三四門課程並不是件容易事。 在大學呆過的人也都知道,大學老師講課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串講,而串講是怎麼回事呢?就是將課程中的重點(也是考試重點)挑出來講講,然後大家自己回去看,到時參加考試就行。可見,專科生和本科生的能力相差其實並不大,但就是這短短的五個月,造成了本科生和專科生在找工作時所受待遇的天壤之別!

第一要認清現狀,不要總想著跳槽第二呢,因為研究生越來越多,所以大學生就業難也很正常,一般高中都只考慮研究生畢業,而根本不把本科生的檔案放在眼裡,所以一定要認清自己,明確給自己定位,否則高不成低不就,必然失業。再有,其實和第二差不多,很多大學生自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對月薪1000元不以為然,殊不知,一個月掙10萬的是絕沒有應屆畢業生的,還是要定位!

② 「我的擇業觀」為題寫一篇 議論文 字數不少於800字

我的擇業觀
對於職業的選擇,每一個人,尤其是對初涉社會的大學生來說,都應該是一個謹慎的選擇。因為職業關繫到一個人未來的前途與發展,關繫到人生價值的實現。許多人將自己定位得太高,非所謂「崇高」的職業不做,認為最基層的工作沒有發展前景,只能庸碌的過活這一生。但我認為不然,一個人如果起初就擁有一份不錯的職業,就容易產生膨脹的心理,對自己的能力估量得太高,在遇到困難時,就會摔得越重,也越容易一蹶不振。而起初選擇一份比較基層的工作,心理上就會感覺更淡然些,憑自己的能力一點點向高層靠攏,一點點在工作中展示自己的才華和能力,這樣過後得到的高席位就更有苦盡甘來的美感,而且自然就會用更平和更感恩的心去對待工作,對待下屬,因為自己有過干基層的經歷,也就更體諒員工的不易,而理解往往對於員工來說就是最有效果的「拉攏」,企業的長遠發展也就自然不言而喻。
有些人或許沒有什麼雄心壯志,不想與一些背地裡蠅營狗苟的「偽君子」爭名奪利,對於他們來說,高官不意味著權力與至尊,而意味著囚牢與束縛。想想也是這樣,位置越高或許心裡就會越不安,天天擔心是不是有人想頂替自己,那些善意的笑臉或許有時也會被曲解為「笑裡藏刀」,生活在這樣的壓力下,這樣的猜忌中,人心善良的本性或許會被扭曲吧。
其實無論是做領導集團的「首腦」也好,做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也罷,只要能對自己的工作保持一份熱忱心態,對自己的同事多一分理解和忍讓,對自己多一點尊敬和期許,任何職業都是光榮而偉大的。老話說得好:「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或許你不適合做舞蹈演員,但你適合設計舞台;或許你不適合做銷售總監,但你適合做人事主管;或許你不適合領導制人,但你適合在別人的領導下同樣傲然做出成績……
有人說: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而我想說:心有多大,工作就有多崇高。

③ 面臨當前就業形勢,作為大學生應該怎樣增強就業能力做好求職准備論文800字

在當前就業市場中,大學生如何提高自身的就業能力,為求職做好充分准備,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以下是針對這一問題的詳細分析:
一、學校的積極引導至關重要
1.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學校應當盡早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幫助學生了解自身優勢,明確職業目標,並據此規劃大學期間的學習和生活。
2. 強化就業指導中心的作用:就業指導中心應發揮其專業優勢,提供包括就業教育、就業推薦和就業咨詢服務在內的全方位指導。
3. 創業教育的推廣:學校應鼓勵學生創業,提供相關的課程培訓、資金支持和政策解讀,以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大學生自身的准備不可忽視
1. 知識的儲備:學生應深入學習專業知識,同時拓寬視野,掌握必要的法律、外語和計算機技能。
2. 能力的培養:通過參與各類實踐活動,學生應在組織、溝通、創新等能力上得到鍛煉。
3. 思想的准備:學生應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做好面對競爭和挑戰的心理准備,以及應對各種可能就業情況的策略。
4. 材料的准備:完善個人簡歷、求職信等求職材料,確保在求職過程中能夠給招聘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總結而言,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和求職准備的充分性,既需要學校的積極引導,也依賴於學生個人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通過這種雙向的努力,大學生將能夠在嚴峻的就業市場中脫穎而出,順利開啟職業生涯的大門。

④ 面臨當前就業形勢,作為大學生應該怎樣增強就業能力做好求職准備論文800字

面臨當前就業形勢,作為大學生應該怎樣增強就業能力做好求職准備論文的範文如下: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准備;職業生涯規劃

正文:如何在如此龐大的求職大軍中找到理想的工作,對剛從學校踏入社會,開始職業生涯第一步的大學生來說至關重要。那麼,應該如何做好就業准備,提高大學生擇業競爭力呢?筆者認為要從兩個方面做好准備,即學校的積極引導和大學生自身的准備。

一、高校應引導大學生做好就業准備:

高校作為培養學生的搖籃,積極引導大學生就業成為其重要職責之一,為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力,實現高質量、高水平的就業,高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大學生做好就業准備。

1、引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高校開展就業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合理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是大學生走向擇業成功的第一步。

高校應從大一新生就開設這門課,引導學生盡早學習並做好職業生涯規劃。這樣做,首先可以幫助大學生認識自己,通過發現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在大學期間針對性的鍛煉,彌補自身不足之處,發展自己的能力和特長;

其次可以盡早認識職業、了解職業,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同時可以涉獵更多的課外知識,豐富自身素養,這對將來自身的發展也有重要作用;第三了解就業市場,了解當前的對就業形勢和就業政策,了解自身將來想從事職業的就業環境,做好就業的心理准備。

高校引導學生盡早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也有利於學生根據自身的特點作出計劃並根據發展態勢不斷的調整和完善,從而增加就業競爭力,提升就業質量。

2、加強就業指導中心的引導作用:

學校的就業指導中心是專門從事學生就業指導和就業推薦工作的部門,對學生的就業有很大的引導和指導作用。

就業指導中心一方面應根據當前就業形勢積極開展就業教育、就業推薦和就業咨詢指導等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應多方面收集、整理和發布招聘單位的信息,舉辦校內畢業生供需見面會;最後還要積極與招聘單位聯系,努力拓寬畢業生的就業渠道。

3、鼓勵學生自主創業:

大學生自主創業已成為重要的就業方式,國家也出台了很多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在當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下,自主創業既能解決自身就業難的問題,還能拓展就業渠道,更重要的是也滿足了大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

這也要求學校一方面積極宣傳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優惠政策,舉辦大學生創業大賽,鼓勵和吸引大學生自主創業;

另外設立創業教育基地,為學生創業做堅強的後盾;第三聘用專業的創業導師或社會上創業成功的人士講授課程,讓學生學到更多的創業相關知識及實踐經驗;第四保證資金的充足和到位,為創業工作的順利開展提高支持和保障。

二、大學生自身的准備:

大學生作為就業的主體,自身是否做好准備是擇業成功的關鍵所在。在當前就業壓力比較大的形勢下,大學生應做到不打無准備之戰,根據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就業准備。

1、知識上的准備:

大學生要學好學業知識,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做好充分的知識准備。筆者認為,作為大學生應學好和涉獵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首先是專業知識。專業知識是未來工作的根本,在職業發展道路上起著重要作用。其次是哲學社會科學知識。

必要的哲學社會科學知識能使大學生更加理性和睿智。第三是計算機、網路及外語知識。當今是網路化的信息時代,這些已成為必備的職業基礎要求。第四是法律法規常識。了解它能更好的保護自身權益。第五是人際交往知識。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更快適應職場,在工作中也能提高成功率。

2、能力上的准備:

大學生擁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但不等同於有搏羨較強的實踐工作能力,知識也不能簡單和能力劃等號。一個合格的大學生要有合理的知識結構、科學的思維方式和校內外的實踐能力的鍛煉,這樣才能在擇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大學生在校期間,除了學習,還應多組織或參加班集體活動、學校社團活動及暑期實踐活動,並在活動中不斷提高組織能力。四是承受和應對困難的能力。

學習和求職擇業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都會面對這樣那樣的阻力和困難,這就要求大學生要有承受困難和應對困難的能力,這對將來走入社會適應社會更加有用。當然,同時也要加強其它方面的能力,如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動手能力、適應能力罩銀談等被動性的能力。

3、思想上的准備:

畢業生在求職中有一些常見的思想矛盾,比如不能正確的自我認識和評價,容易在求職中得意忘形或患得患失;理想過於豐滿,毫無思想和物碰能力准備就盲目創業或在擇業中把工資待遇、工作地點、工作環境等作為首要要求;盲目從眾,跟風去考研、出國或不考慮自身情況,找和朋友、同學一樣的工作;

面對競爭,缺乏勇氣和能力應對等等。所以,作為畢業生來說,良好的求職心態非常重要,大學生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思想上的准備,一是要正確的自我認知,找准職業目標,合理定位;二是做好競爭的准備,調整好面對競爭成功和失敗的心態;

要時刻做好職業理想與擇業現實差異的思想准備;四是要做好面向基層工作的准備;五是要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承受失敗和挫折的准備。

4、材料的准備:

求職擇業中,也要重視材料的准備,做到萬事俱備。一是推薦材料的准備。包括個人自薦信;學校推薦表;專家舉薦書等。二是物資的准備。包括服裝;交通費用、通訊設備;用人單位的資料等。三是問題材料。包括面試中的問題及注意事項、對用人單位的了解及自我發展的認識等。

大學生從學校走入社會擇業,開始真正意義上的職業生涯,能否走好第一步對以後的人生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做好就業准備就要求學校和學生共同努力,學校通過多方途徑積極引導,達到提高就業水平和就業質量的目標。

對大學生而言,正確認識自我,做出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並在大學期間,根據規劃貯備知識、鍛煉和提高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競爭力,走好職業生涯第一步。

(4)大學生就業論文800擴展閱讀:

寫求職准備論文的相關說明:

求職准備擇業是人生必經的門檻,但隨著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日益突出,如何提高擇業競爭力,找到理想工作,成為很多大學生畢業時面臨的現實問題。

寫求職准備論文需要從高校和大學生自身兩個方面進行分析,高校應從引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建立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加強就業指導中心的引導作用、鼓勵學生自主創業等方面引導學生做好就業准備;而大學生本身也要從知識、思想、能力、材料等方面做好准備。

熱點內容
四川大學研究生獎助金實施方案 發布:2025-05-10 12:40:33 瀏覽:826
山東中醫葯大學研究生復試題目 發布:2025-05-10 12:39:11 瀏覽:657
本科生畢業論文前言多少字 發布:2025-05-10 12:05:16 瀏覽:661
曲阜師范大學在職研究生復試 發布:2025-05-10 12:03:43 瀏覽:147
重慶大學研究生國獎2014 發布:2025-05-10 12:01:23 瀏覽:318
博士能跟本科生一起嗎 發布:2025-05-10 11:51:13 瀏覽:568
南京郵電大學研究生怎麼找導師信息 發布:2025-05-10 11:29:31 瀏覽:6
本碩連讀美國大學 發布:2025-05-10 11:28:08 瀏覽:416
超級演說家演講者中是大學教授 發布:2025-05-10 11:28:04 瀏覽:355
美國化工大學 發布:2025-05-10 11:27:28 瀏覽: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