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北大學生野草

北大學生野草

發布時間: 2024-12-30 05:19:28

① 反抗絕望 ——讀《野草》

反抗絕望

            ——讀《野草》

在我有限的閱讀涉獵中,能經常寫夢而且把夢寫得美輪美奐引人入勝的,看來只有魯迅了。這位從不妥協的的鬥士,在夢中卻妥協了,他說:「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做夢的人是幸福的;倘沒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緊的是不要去驚醒他。」可是,即便是在夢中先生依然是清醒的,他依然在執著地思索著出路在哪兒。

魯迅先生一生的夢都集結在一本題為《野草》的冊子中,這本冊子僅僅由24篇精短的文章組成,先生自己評價說,其中的文章,「大半是廢馳的地獄邊沿的慘白色小花,當然不會美麗」;先生不希望新時代的青年去翻它,因為它「心情太頹唐了」,他說野草只屬於他自己。

魯迅先生在寫作《野草》時,「五四」的狂飆已經過去,當時各地軍閥混戰,新文化運動已經分化,教育界的復古讀經,文苑裡失戀詩的盛行,正如先生後來自己總結說:「後來《新青年》的團體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隱,有的前進,我又經驗了一回同一戰陣中的夥伴還是會這么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有了小感觸,就寫些短文,誇大點說,就是散文詩,以後印成一本,謂之《野草》。」

在野草的開篇《題辭》中,映入眼簾的第一句,——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就讓人感覺很費解。只是在我通讀了後面二十多篇文章後,我才似乎有所頓悟。因為先生在當時的處境內外交困,他所長期賴以作為戰鬥武器和精神支柱的進化論和個性主義思想,在民族解放運動陷入低沉的時期里,已不能解決他精神上的症結。先生在此時「荷戟獨彷徨」,他看不到光明,他絕望了。可是,即便如此,他並沒有選擇沉默,他「將開口」,哪怕自己得到的是空虛,他說「我坦然,欣然。我將大笑,我將歌唱。」先生以他的義無反顧的行動告訴我們,他是在反抗絕望。

我想,最起碼的一點還是應該弄清楚絕望是如何而來的。除了上面的知人論世之外,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應深入文本本身。在這些篇什中,交代的最為清晰的當屬《過客》了,先生借過客之口說:「回到哪裡去,沒一處沒有名目,沒一處沒有地主,沒一處沒有驅逐和牢籠,沒一處沒有皮面的笑容,沒一處沒有眶外的眼淚。」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出過客的絕望,可是,讓我們感動的是,過客依然沒有停住前進的腳步,哪怕前面是墳,他說,是的,我只得走了,況且還有聲音在前面催促我,叫喚我,使我息不下。過客決絕的身影,同樣也是先生面對現實的真實寫照。

如果你細心的讀野草,你會發現裡面存在很多悖論,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例如《秋夜》中那株遍體鱗傷的棗樹,它受盡天空的壓迫,但是它依然用受傷的枝幹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它沒有妥協,它葉子落盡,它期盼著春天,同時,它又很清醒的認識到春天之後還會有冬天,還會有寒冷。可是,問題就出現在這里,棗樹不知道它所盼望的春天何時才會來臨,它不知道光明何時會驅散黑夜,它不希望像「小飛蟲」那樣做無謂的犧牲,可是又不知該如何反抗黑夜?但是棗樹堅信,黑夜會過去,光明遲早要來臨。

而在《影的告別》中,這種矛盾則說的更加令人痛切。他說我只不過是一個影,黑夜將會吞沒我,而光明又會使我消失,我只是彷徨在明暗之間,我既不屬於黑夜,也不屬於光明,他說我願意只是空虛,彷徨於無地。還有《死火》中的那株死火,它被「我」偶然間在冰谷中發現,它被凍住了,而「我」可以帶著它重返大陸,讓它重見光明,可就在這時死火陷入了兩難:返迴路面,意味著瞬間燒完;而呆在冰谷,意味著永久凝固。在瞬間和永恆之間,死火最終還是選擇了瞬間,但是選擇瞬間,同時也意味著選擇死亡。

我一直很喜歡,北大教授孫玉石老師在文學館的演講,他總結說《野草》的生命哲學,其實是反抗絕望的生命哲學。而「所謂『反抗絕望』並不是一個封閉世界的孤獨者自我精神的煎熬與咀嚼,而是堅持叛逆抗爭中感受寂寞孤獨時靈魂的自我抗戰與反思。它的產生與內涵,都與現實生存處境有深刻的聯系。」我覺得孫老師的話,一針見血,切中肯綮。

由於當時現實環境的關系,魯迅不得不選用曲筆,而正因為曲筆的運用,則使文章晦澀難懂,加大了文章的陌生感。魯迅先生在《野草》英文譯本序,自己解釋說:「 因為諷刺當時盛行的失戀詩,作《我的失戀》,因為憎惡社會上旁觀者之多, 作《復仇》第一篇,又因為驚異於青年之消沉,作《希望》。《這樣的戰士》,是有感於文人學士們幫助軍閥而作。《臘葉》,是為愛我者的想要保存我而作的。段祺瑞政府槍擊徒手民眾後,作《淡淡的血痕中》,其時我已避居別處;奉天派和直隸派軍閥戰爭的時候,作《一覺》,此後我就不能住在北京了。」通過先生的解釋,我們或許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文中,會反復地涌現夢的朦朧、沉重與奇詭,「鬼魂」的陰森與神秘;奇幻的場景,荒誕的情節;不可確定的模糊意念,難以理喻的反常感覺;瑰麗、冷艷的色彩,奇突的想像,濃郁的詩情……

反抗絕望,是一種自覺的承擔,是一顆虔誠的心靈心甘情願地承擔起一個民族的深重苦難和恥辱。先生毫無怨言地背負起一個古老民族的十字架而艱難前行,民族魂,是對先生的真實寫照。他說,我將獨自遠行,不但沒有你,並且再沒有別的影在黑暗裡,只有我被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於我自己……

② 魯迅先生自己卻明白的告訴過我,他的哲學都包括在《野草》裡面。這句話是誰說的

是在魯迅《野草》的生命哲學和意味藝術 演講人:孫玉石
文中講是在北大讀書的時候,教過我現代文學的一位老師,筆名叫川島,名字是章廷謙,他是魯迅在北大教書時的學生,後來魯迅與他成為好朋友,他們一起編《語
絲》雜志。我留在學校教書以後,跟川島
先生很熟,經常向他請教有關魯迅的和其
他一些問題。他是魯迅的學生和朋友,是
《語絲》雜志的創辦者之ー。當時這個雜
志在北大出版的時候,第一個出去發賣
的,就是川島和孫伏園兩個人。川島先生
告訴我這樣的過程:他常去魯迅的家裡,
取寫好的《野草》的稿子,所以很幸運是
《野草》各篇的第一個讀者。……
《野草》明明的說著,然而人們都說不懂得"。
我也不敢真說懂得,對於魯迅先生的《野草》。魯迅先生自己卻明白地告訴過我,他的哲學都包括在他的《野草》裡面。
所以准確說是北大老師章廷謙(筆名:川島)供參考。

熱點內容
大學生踢踹民警 發布:2025-05-02 21:35:45 瀏覽:642
四川傳媒大學2016年校考時間 發布:2025-05-02 21:32:55 瀏覽:847
大學二本升一本專業 發布:2025-05-02 21:05:24 瀏覽:584
中南大學文學院男教授 發布:2025-05-02 20:58:41 瀏覽:297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恆生 發布:2025-05-02 20:58:41 瀏覽:928
江寧大學城的雙休小學教育機構 發布:2025-05-02 20:58:34 瀏覽:449
2017清華大學專業代碼 發布:2025-05-02 20:50:28 瀏覽:470
大學生當武警 發布:2025-05-02 20:45:32 瀏覽:513
南京工業大學老師待遇怎樣 發布:2025-05-02 20:41:52 瀏覽:126
王琦博士生導師 發布:2025-05-02 20:32:18 瀏覽: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