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古代文學考研參考書目
Ⅰ 考研中國古代文學史考研方向及參考書目
考研方向:以唐代文學研究為龍頭,別集研究、地域文學研究、佛教文學研究並重,帶動其他文學研究協調發展。要重視傳統方法與新方法整合運用,將文學研究、文獻研究、比較研究相結合。突出文學資源的屬地特色,強化資料庫建設,將豐厚的研究成果轉化為人才培養優勢。
參考書目:
1、《中國文學史(新著)》 章培恆等 上海文藝出版社
2、《中國文學批評史新編》 王運熙等 復旦大學出版社
3、《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 朱東潤 上海古籍出版社
4、《中國文學批評史大綱》 朱東潤 上海古籍出版社
5、《文學理論》 [美]韋勒克等 北京三聯書店
6、《現代西方美學史》 朱立元 上海文藝出版社
7、《唐宋詞通論》 吳熊和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8、《論湯顯祖及其他》 徐朔方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9、《中國文學批評史》 郭紹虞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0、《樂府詩述論》 王運熙 上海古籍出版社
注意:具體的參考書目還要根據院校的專業要求來選擇。
(1)四川大學古代文學考研參考書目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可報考研究生考試的學校如下:
北京師范大學
南京大學
復旦大學
北京大學
四川大學
南開大學
中山大學
首都師范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武漢大學
浙江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武漢大學
浙江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西北師范大學
暨南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浙江師范大學
福建師范大學
廣西師范大學
Ⅱ 我想考,四川大學,比較文學的研究生,應該從什麼書開始看專業課復習的順序是什麼
四川大學文新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考研初試有兩門專業課,分別是文學評論寫作和中國文學。參考書目如下:
文學評論寫作:《文學理論基礎》,閻嘉,四川大學出版社;《現代西方批評理論》,趙毅衡、傅其林、張怡等主編,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年。
中國文學:(1)《中國文學》,(1--4冊)四川人民出版社 劉黎明等主編;(2)《中國文學史》,(三卷本),章培恆等,復旦大學出版社;(3)《中國古代文學》,周裕鍇、謝謙、劉黎明,重慶大學出版社;(4)《中國現當代文學》,李怡、干天全,重慶大學出版社;(5)《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北京大學出版社;(6)《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陳思和,復旦出版社。
Ⅲ 川大現當代文學專業考研參考書目具體是哪些
914中國文學:(1)《中國文學》,(1--4冊)四川人民出版社 劉黎明等主編(2)《中國文學史》,(三卷本),章培恆等,復旦大學出版社(3)《中國古代文學》,周裕鍇、謝謙、劉黎明,重慶大學出版社(4)《中國現當代文學》,李怡、干天全,重慶大學出版社 (5)《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北京大學出版社(6)《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陳思和,復旦出版社
Ⅳ 考四川大學研究生,漢語言文學,文藝學方向,考試科目是什麼啊
我只能給個大概的,建議你去跨考網上或者川大考研網上去會、逛逛內,上面有更多容內容,這個是要全面了解的,對於川大我不是很了解,這個還是得自己花時間搜集資料的,建議樓主還是到專門的考研網了解吧,另外川大官網上的資料是最權威的,你可以從那著手。希望你能夠考上。文學是大類,下面還分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文藝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古典文獻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戲劇學,這還只是個大概,具體到每一個學校都不一樣的,你還是仔細了解吧。
語言學類參考書目
《現代漢語》(修訂本) 胡裕樹 上海教育出版社;
《現代漢語》 黃伯榮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編現代漢語》 張斌 復旦大學出版社;
《古代漢語》(修訂重排本) 王力 中華書局;
《實用古漢語知識寶典》(供學習教材參考) 楊劍橋 復旦大學出版社;
文學類參考書目
《中國文學》(四卷本) 劉黎明等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中國文學史》(三卷本) 章培恆等 復旦大學出版社;
《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 錢理群 人民出版社;
《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 陳思和 復旦大學出版社
Ⅳ 四川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考研經驗分享
有心人天不負
考研是一場自我修行。這時,我們會面臨許許多多的問題,包括擇校、選擇專業、如何准備初試等問題。作為同路人,這些迷茫、疑問、困惑,非常有幸我能夠經歷過這些,所以我想我的經驗可以解答一些朋友的疑問,希望能夠幫助到各位學弟學妹們。
與張斌的《新編現代漢語》
初試的參考書目很多,但盡量要消化掉,同時真題一定要重視,真題體現出川大老師的出題思路,參考意義極大!關於是否要報班,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建議如果是基礎不好、自製力較差且跨考的同學,可以考慮報個新祥旭考研一對一輔導課程,會根據大家自身的情況和需求來制定授課計劃,全程跟進學習進度,學起來會比較省時省力,效率會很明顯的提高。
4.背書
關於公共課,實在沒有太多需要說明的地方。作為公共課,其好處在於開放與普遍,很容易就能找到大量資料與學習方法。只要動動小手,資料嘩啦啦就來了。
硬要說的話,就是持之以恆,迎難而上。英語背單詞很苦,後期背肖四也很苦,但是不能因此就不背了。
而專業課因校而異,具有很強的特殊性,一個學校的風格可能在其他學校也能兼容,但也有可能不行。不過無論如何,都需要大量背誦,因此特地談一談背誦方面的經驗。
背誦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背什麼。這一點很重要。對背誦的材料需要一個整理的過程,也就是什麼需要背什麼不需要背。
四川大學是大綜合,需要背誦的范圍尤其廣,更加需要取捨。一般的說法是先放後收,也就是先背重點再適當擴展。
不過我起步比較高,一開始背得廣,所以恰恰相反變成先收後放。結果是別人在後期不斷加東西,我卻是減東西。
這其實不是我的本意,可以說是無心為之,但是對後期而言,心態上要輕松不少,也算是意料之外的收獲吧。
另外四川大學很注重原典,所以尤其注意記例子。有些例子涉及到兩個以上的點,這樣的例子是經濟實惠的,應該注意選擇這樣的例子,減輕背誦負擔。
比如《四庫全書總目》說詞:
「至柳永而一變,如詩家之有白居易,至蘇軾而又一變,如詩家之有韓愈,遂開南宋辛棄疾等一派。」一段話就提到了五個人,可以用五次,多劃算。語言學的例子更簡單,因為就是你生活中在使用的東西,何況還學了英語,實在不會還可以當場對比總結。只有古代漢語需要特地記一下,不過就算遺漏了一些也不要緊,畢竟還有初高中語文的底子在那裡。至於文論,其實需要舉例的地方並不多,而且往往可以從文學中取材,再用自己的話轉化一下就行了。此外,背書應該微觀與宏觀相結合。宏觀指學科框架,可以自己做個思維導圖。不同學科坐標系不太一樣,文學需要關注朝代(時間)與題材,語言學要關注詞彙、語音、語法、修辭,文論就是艾布拉姆斯四要素。這個建議自己動手做,別人的現成的其實不如自己做的印象深刻。微觀指一些細膩的知識點。很多問題裡面涉及到的點非常多,記憶難度大,可以單獨抽出來記。比如對於《紅樓夢》研究的幾個流派,需要列舉派別、代表人物、代表作、主要觀點等,密度很大,可以把關鍵詞抄在便利貼上貼在書桌附近,隨看隨記。到了後期,我的書桌正對的牆上已經貼滿了大半。
時間分配上,4-9月我將百分之七十的時間分配給了專業課,百分之三十給了英語。我看第一遍書用了四個月(4-7月)左右,全程瀏覽,不求完全記憶。但心中必須有大致的知識框架,大體的知識點分布爛熟於心,即看到真題之後能立刻反應出這一知識點在課本的什麼位置,主要考查哪一方面的內容,與之相關的知識點大致還有哪些。第一遍瀏覽以後,不會或幾乎不會考的知識點就可以過濾了九月份開始,由於開始准備政治,專業課時間將會大幅壓縮。因此十月到十一月左右,兩個月快速第二遍背誦八本書,進一步剔除比較冷僻的考點,做到基本掌握即可。而對於高頻考點和超高頻考點,必須做到滾瓜爛熟。我仍然用艾斯浩賓曲線原理背誦,背完一本書以後過一段時間復習一遍。同時這個時候要反復研究真題(真題從一開始就要研究,但這個時期要深入研究,做到答案熟練掌握的程度)。
最後一個多月,最後再把八本書過一遍。然後挑著那些高頻超高頻考點繼續背,確保自己上考場以後不會因為過於緊張而忘記答案。這樣大體上,整個專業課從頭到尾的時間,大約能過四遍,其中瀏覽一遍,背誦三遍。書越背到最後是越薄的。
關於答題技巧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重卷面分,答題字跡工整
卷面分有多重要相信大家對卷面分都早已過分清楚,但是在考場還是我行我素,常常忽略這一點。但其實,電腦識別閱卷,對字體的要求變得更加嚴格。
閱卷老師每天坐在電腦前要面對這幾百份的試卷,批改速度也比較快,基本上就是看的都是關鍵詞,如果學生的字跡潦草寫一大片,很難抓取答案中的關鍵性語句,顯然是很容易失分的。
2、寫清關鍵詞,不做無用功
很多同學在答題時,總喜歡一點點的推理,在得出結果之前,已經把整個答題框寫滿,全是過程,寫到最後正確答案都沒得寫了,所以,在答題的時候不需要做太多鋪墊,有一說一,將涉及到的知識點答出來就可以了。寫太多沒用的答案,不僅浪費自己的時間,而且還容易讓閱卷老師找不到重點,相當於自己給自己挖個坑。
3、條理清晰,標清序號很重要
相信經過十幾年的考試經歷,大家在答題時都會表情序號,分點羅列。其實這也是答題中最好的辦法,清晰的表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同時也能讓閱卷老師一目瞭然。
4、凸顯專業領域的術語
在寫答案時,涉及到知識點最好用書面語或者專業術語表達出來,對專業語言要有一定的駕馭能力,不能通篇答案都是大白話。
(三)文質彬彬
進入復試環節,線上復試與線下復試存在很大的差別,擦邊過的同學很難逆風翻盤,除非有很大的亮點。
l首先文的方面,各個小的細節都要做好。線上復試最重要的是網路的問題,一定要調試好設備;個人的穿著打扮不要出格,不要邋裡邋遢;對老師要有禮貌等等。
l質的方面,更具決定性的地位。復試的話,先要准備一份自我介紹,自己寫完最好讓學長學姐或者專業人士修改一下,因為每一句話都可能成為老師提問的契機。按照自己的自我陳述來准備復試,如果提到自己非常喜歡一位理論家,老師就會從這方面來深入發掘,對你進行提問。所以把自己感興趣的,了解比較深入的內容寫在自我介紹裡面,按著這些進行復試准備,看專著!看論文!
復試沒有固定的推薦書目,線下復試的話是由筆試和面試兩部分組成,真題重復率挺高,復試真題也要重視。線上復試沒有筆試,只有面試。
寫在最後,考研只是人生中的一條道路,全力准備,盡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