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把大學生

把大學生

發布時間: 2025-05-17 05:32:31

① 關於大學生的標准,聯合國為什麼要用這么多的「learn」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大學生的主要任務界定為「四個學會」:
學會做事(learn to do)、學會做人(learn to be)、
學會與人相處(learn to be with others)、學會學習(learn to how to learn)。


一、學會做事(learn to do)
學會做事是指用一種善始善終的態度認真地對待和處理各種事務,堅持不懈並力求完善。很多學生做事只注重其中的某些「有意思」的環節,而不太注意那些需要默默無聞地工作的環節,殊不知這樣是做不好事情的。


二、學會做人(learn to be)
學會做人是指建構符合道德的價值體系,並承擔個體的社會責任,熱愛生命並感激生活的給予。學會做人還意味著除關注自己之外,還有對親情和友情的看重,與親朋好友之間的密切聯系,對父母的關心和體貼,並承擔應盡的義務,是『做人』本來的含義。


三、學會與人相處(learn to be with others)
為了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能,人們需要得到周圍環境的支持和幫助,至少不應該受到別人有意的阻撓。而良好的人際關系是營造個人工作和生活環境的必要前提。即使彼此不能成為朋友,也至少需要有一種相互尊重的關系,這是成人的人際關系的最大特點。
四、學會學習(learn to how to learn)
學會學習是當今時代的總體要求,也是大學學習的改變所在。大量的知識需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學習和掌握,因此大學中對知識的掌握只是學習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學習的方法。學會如何學習不僅是大學學習的目標,也是未來勝任工作的關鍵。
全部回答

1樓會笑才不是傻冒
2021-02-06 22:51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大學生的主要任務界定為「四個學會」:學會做事(learn to do)、學會做人(learn to be)、學會與人相處(learn to be with others)、學會學習(learn to how to learn)。

② 朝鮮為什麼要把美國大學生弄成植物人

1一個外國人被囚禁和外界取得不了聯系,語言障礙無法直接准確交流,長期造成的焦慮,或者自身就有家族遺傳病史,朝鮮也怕得罪美國,美國公民被囚禁應該比普通犯人過的(舒服)。
2美國大學生囚禁期間得了病,比如發熱感冒,朝鮮的醫療水平或者治療方法和美國有很大不同,所以導致病情惡化。
3在朝鮮犯事誰都不好使,何況還是美帝,就是先讓你生病,然後輸液過程中加入秘密葯品,讓你神不知鬼不覺的變植物人無法開口。等你快死了,就送回美國讓你查。

在6月13日,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宣布被朝鮮扣押的美國大學生瓦姆比爾(Otto Warmbier)已經獲釋,瓦姆比爾的家人在當地時間6月15日早晨召開記者會。

坊鄰居在樹上綁扎藍白相間的絲帶,迎接瓦姆比爾回家。

有分析認為,朝鮮此時釋放瓦姆比爾,顯示了重返六方會談的意願。不過也有專家認為是出於瓦姆比爾的健康原因,「他處於昏迷狀態有一年的時間。他們可能只是試圖在他死之前把他送到飛機上,這樣他不是在朝鮮被囚禁期間死的。」

③ 大學生是什麼意思

大學生釋義:
1.在大專院校注冊入學的人 2.一個受過高等教育但尚未獲得任何學位的人
網路釋義版
大學生是社會的權一個特殊群體,是指接受過大學教育而還未完全走進社會的人,作為社會新技術、新思想的前沿群體、國家培養的高級專業人才,代表著最先進的流行文化。大學生代表年輕有活力一族,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棟梁之才。大學生,即在大學注冊入學和接受教育的群體統稱,包括全日制和在職業余學習兩類,通常為在校生,不含自考生。各類高等學校畢業生一般稱大學學歷。大學生包括專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碩士生、博士生)三個學歷層次。擁有二級三等:(二級:初級大學-本科;高級大學-研究生 高等教育四等: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不管什麼學習類型。從國際通行嚴格意義上說:「學士、碩士、博士」層次是大學生最主要的等級形式。

④ 如何來培養大學生的民族精神

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發展的國際環境下,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進一步完善,人們的價值觀、生活方式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人類社會實踐中,文化作為人的主體精神世界的象徵,作為價值觀的體現,對人的社會生活提供著持久的支持,為社會發展提供著永恆的人文精神資源。」豍中外文化的相互沖擊和融合,要求我們應當正確分析時代發展的特點,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在大學生中加強民族精神的培養。「先進文化是人類精神文明成果的結晶,凝聚著各民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是給人以積極、健康、向上精神動力的文化。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要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豎因此,結合我國現階段的社會實際,大學生民族精神的培養可以通過以下途徑:
第一,通過理論學習,把思想政治教育與民族精神的培養結合起來。高校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兩課」作為必修課起著重要的作用。「兩課」要緊緊跟隨時代步伐,根據十八大的精神,把大學生的民族精神培養提高到戰略的高度。在制定「兩課」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的時候,要融入民族精神培養的相關內容。將中國的歷史和當今社會發展相結合,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中國幾千年的寶貴文化財產和當今世界的人類文明,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將民族精神的培養融進課堂教學。「將民族精神教育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努力培育國家意識、民族團結意識、民族自強意識和民族自尊自信意識,充分體現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育人功能。通過課堂教學的直接教育,提高大學生繼承民族自豪感和自覺性,加強對大學生國情、國史的教育。」豏
第二,通過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培養民族精神。實踐是中華民族創造偉大文明財富的源泉。大學生民族精神的培養也不能僅僅局限在校園內,社會實踐也是民族精神培養的重要途徑。通過豐富的社會實踐,讓大學生親身體驗社會的發展與變革,將學得的理論知識投入到社會服務中去。在理論提升的同時,大學生的精神境界也得到升華。高校也可以經常組織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將社會實踐中的民資精神培養和大學生的自我教育結合起來,使大學生增強歷史責任感、使命感,同時,增強大學生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生活態度。通過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樹立大學生為國家富強、民族團結而奮斗的遠大理想,更加積極、自信的投入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第三,關注國內外重大事例,培養民族精神。國內外環境變幻莫測,經常圍繞國家核心利益、民族信仰等問題發生各種重大的事件,特別是在局域范圍內出現各種安全問題、爆發武裝沖突等。這類問題的出現往往可以在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內部點燃民族情緒,激起極大地凝聚作用。如果能夠在家庭、學校、社會等方面的教育中融入民族精神的培養,大學生在遇到以上各種重大事件或者危機時刻時,就能表現出很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各種實踐證明,越是在民族安危、國家存亡的關鍵時刻,偉大的民族精神將對事件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國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國際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今國際社會體系中,高校的教育要充分體現民族精神的培養,這不僅是對高校培養、教育的要求,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國內,汶川大地震、抗擊SARS等,都需要在民族精神的鼓舞下,團結各族人民、動員全社會力量,高校可以緊抓這類時事,通過豐富的教育內容,貼近時代感,加強對大學生的民族精神培養。「典型人物之所以成為「先進」和「模範」,就在於他們的行為符合了一個民族對真、善、美的評判標准。其行為所體現和昭示的精神與民族精神的內在特質相契合。閃耀著高尚的民族精神之光,對人們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先進分子的事跡積淀在民族精神的血脈之中,其間蘊含的強大感召力則構成了民族精神的力量之源和永恆的民族精神之魂。」豐
第四,在良好的校園文化中培養民族精神。良好的校園文化可以使大學生民族精神的培養事半功倍。受教育者在潛移默化中,對自己的心理、行為進行評價,感受、吸收整體的教育氛圍。校園文化活動也是高等學校對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培養的重要方面。在大學生中培養民族精神,不能脫離開校園文化這個堅實的平台。首先,對校園文化建設要有宏觀性、層次性、以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為中心。例如,可以在校園內展示愛國主義詩人的作品,體現民族精神的名言名句。在校園內,修築愛國名人的塑像以及展覽館等。將大學生緊緊的包容在偉大的愛國主義情懷中。其次,要在學校內發揮各種學生社團的重要作用,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實踐活動。各種學生組織、社團是大學生思想交流的重要場所,也是大學生發揮自身潛力創造獨特校園文化氛圍的重要渠道。經常引導大學生以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為主題,舉辦有特色的社會實踐活動,發揚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作為一種強大的力量,校園精神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及行為等都具有很強的引領和激勵作用。如校訓既是對學校辦學理念的高度概括,也是民族精神在校園精神中的體現。所以要把校園精神扎扎實實地滲透進、貫穿在學校的各項工作中,將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熔鑄於大學生的精神和品格之中,引導學生勤奮學習,努力拚搏,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豑
第五,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的作用,拓展民族精神傳播的新方式、新方法。由於傳統的傳媒方式電視、電台已經不能夠滿足人們對於信息的追求,於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微博、拍客等諸多新興的傳媒方式。這些新的傳媒方式尤其被廣大的學生群體所接受,在雙向的信息交流中,思想的接受者同時也是思想的傳播者。在討論中,很容易形成一種默認的共識,這種默認的共識如果加以正確的引導,可以形成良好的輿論傳播氛圍。因此,民族精神的培養可以通過豐富的文字、圖片、視頻資料在網路媒體廣泛傳播,增加大學生的互動性和參與性。
「我們的民族精神是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因此,要積極引導大學生認識世界、走向世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當代大學生只有全面了解世界發展的歷史、現狀和趨勢,才能更好地認識我們民族的歷史和精神,才能正確把握我們民族的現在和未來。既要發揚中國傳統文化中求同存異、愛好和平的民族精神,又要堅決反對西方某些國家的文化霸權主義;既要堅持民族文化的獨立性、自主性,又要批判地吸收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使中華民族精神不斷注入新的血液。」豒偉大的民族精神可以加速推進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可以在危機時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因此,高校要為大學生民族精神的培養發揮應有作用,更要為弘揚民族精神提供重要途徑。

⑤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反饋表實踐接收單位的意見及建議該如何寫

寫作思路:把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的表現和優點寫下來。

XX同學在本公司實習期間工作認真,勤奮好學,踏實肯干,體現出比較扎實的國際商務專業知識和技能基本功。努力協助指導老師的工作,從中學習運價業務知識,虛心好學,善於思考,能培養團隊精神和人際溝通能力,遵守公司勞動紀律,與同事和睦相處。

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加時加班完成任務,毫無怨言,展現出該校扎實的德育教育。能夠將在學校所學的知識靈活應用到具體的工作中去,適應能力較強。同時,該學生能遵守我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實習期間,未曾出現過無故缺勤,遲到早退現象。

熱點內容
遼寧師范大學附屬高中招聘 發布:2025-05-17 09:45:21 瀏覽:884
北京中醫葯大學陳明教授在哪裡出診 發布:2025-05-17 09:38:03 瀏覽:835
研究生導師讓我去他那做畢業設計 發布:2025-05-17 09:20:50 瀏覽:594
中國葯科大學考研難度 發布:2025-05-17 09:12:48 瀏覽:546
河南大學校級特聘教授 發布:2025-05-17 09:11:55 瀏覽:716
大學生街頭野戰 發布:2025-05-17 09:09:21 瀏覽:571
大學生對脫貧的 發布:2025-05-17 09:09:17 瀏覽:465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研究生部光電導師 發布:2025-05-17 09:08:42 瀏覽:29
汕頭大學設計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5-17 09:08:31 瀏覽:905
天津外國語大學修剛教授 發布:2025-05-17 09:08:28 瀏覽: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