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的哈佛大學博士
① 中國神童:20歲成哈佛博士,53歲卻執意嫁美國教授,現狀如何
宋太祖這類人重視名聲,因此畏懼史官的筆頭。可見,蓋棺而論是一個可怕的成語。人們做什麼事情,不管出於什麼原因,一定不能違背大義。違背了,自會有人記載,理由再充足,也免不了蓋棺而論的下場。是非公道,自在人心。
② 北大才女田曉菲:27歲哈佛博士畢業,後來怎樣
「清晨和黑夜,我自生自滅,我不是星星的眼淚,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這是「天才少女」田曉菲在年輕時寫的詩,她的人生也活成了她在詩里表達的那樣「我就是我」,她的人生就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田曉菲是神童,在幼年時就已經表現出驚人的天賦,但她沒有為她的天資而沾沾自喜,而是不斷汲取新知識,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田曉菲的人生就是一部傳奇,她在13歲時被北大錄取,27歲成為哈佛最年輕博士。28歲時嫁給了大自己24歲的美國老師。
與文學的不解之緣
1971年,田曉菲出生在哈爾濱,她的父母都從事文學方面的工作,家裡的書香濃厚。田曉菲的父母很開明,並沒有選擇從小培養她的文學功底,而是選擇「放養」,讓她自己選擇喜歡的事物。
其實田曉菲嫁給歐文的原因可以想見,田曉菲是一個有著浪漫主義情懷的文學家。田曉菲推崇的是浪漫的愛情,而歐文就是她心目中的「蓋世英雄」。兩個同樣熱愛中國文學,有共同語言,有浪漫情懷的人走到一起並不足為奇。
田曉菲與歐文對於生活的態度都有著西方色彩,嚮往自由不受拘束的生活,結婚21年沒有生育兒女。雖然無兒無女,但是他們兩人的感情很好,會一直互相扶持著走下去。
田曉菲在2006年成為哈佛教授後便一直在哈佛任教,致力於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田曉菲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13歲時被北大破格錄取,27歲成為哈佛最年輕博士,最後嫁給了一個比她大24歲的美國人,如今生活美滿幸福。
③ 神童尹希17歲哈佛讀博,本是我國物理新星,卻娶美國媳婦,現狀如何
我認為是因為中國對優秀留學生方面給予的待遇很少,不如國外的待遇。還一個原因就是在國外呆久了,慢慢的失去了當初的「中國心」。
物理這門知識,對很多人來說一竅不通。然而物理這門知識對人的智商要求很高,像歷史上的愛因斯坦,牛頓,在美國物理學家中智商最低的是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費曼」。
抬眼望去,浩瀚的天際有滿天的星星。在我們的世界裡,總是有人似乎生來就有著讓人羨慕的東西。有些人有金錢,有些人是身世,還有些人是智商。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這句詩,詮釋了「愛國不需要理由」,當年施一公回國,是因為他心中有這句話,當年鄭強回國,他心裡也裝著這句話。
隨著中國越來越發達,回國的留學生也越來越多。只要中國強大起來,那些所謂留在國外的理由就不在可能是理由。
④ 哈佛大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博士是誰
理查茲自復幼聰慧,刻苦好學,喜制歡安靜,話不多,好深思。受父母的詩情畫意的影響,他在學習中思想活躍,思路開闊,絕不墨守成規。父母親鼓勵他堅定地走自己的路。他14歲就考上了哈佛大學,以優異成績獲得了理科學士學位。接著又讀了文科,取得文科學士、碩士學位。他在知識的花園中轉了一圈之後,最終走上了研究化學之路。1888年,理查茲獲取博士學位,那時他才20歲,是哈佛大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