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消費的文獻綜述
⑴ 大學生食堂就餐情況的文獻綜述要怎麼寫啊
大學生的餐飲消費場所調查報告-
(1)家庭條件決定消費場所的選擇:(2)同輩群體的消費場所也影響著其消費場所的選擇;(3)就餐環境和民族文化的不同決定著大學生消費場所的選擇的研究結果。
【關鍵詞】大學生 消費場所 家庭環境 同輩群體
一、正文
(一) 研究的意義
從大學生在學校的餐飲消費選擇的不同場所從中可以了解到一個學生的就餐習好和家庭背景、不同民族的生活習慣、不同地區的特有的生活和文化背景給大學生所選擇消費場所的決定。也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觀念以及個人價值觀的折射。同時也看出同輩群體對大學生的消費場所選擇的影響性。
(二) 文獻綜述
看到以前的學長和學姐做過類似的大學生消費的調查,因此筆者的調查研究有可以借鑒和學習的地方。從而為本次的調查提供了可靠的依據。也為這次的調查提供了便捷的路徑。
(三)首先;本作者的課題屬於解釋性研究,為本次的調查節省了時間和精力,容易調查和研究。這樣不呆板,反而易於被接受。其次;和作者一起工作的人力資源比較豐富,分工比較明確,而且在組員之中有人做過類似的調查報告,認識各個系的朋友比較多,方便了調查,也便於進入大學生朋友的群體。(當然調查組員都是大學生)再次;它的調查費用不是很高。
二、研究方法
(一)調查方法
1、具體方法:問卷法
2、在2008年的12月份和本組組員設計好問卷的方案,然後確定好問卷的內容。月底的時候在學校餐廳、學校服務長廊、校外餐館發放問卷。2009年一月初之中旬分析問卷並得出結論。
(二)、樣本
1、調查總體: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生
2、抽樣方案:在學校餐廳、學校服務長廊、校外參觀供給40名同學發放了問卷並且回收問卷(20名男同學、20名女同學)。
3、樣本分布
(略)
三、結果與分析
(一) 對於大學生在不同的場所就餐的具體原因如下:
(1) 在學校食堂:大學生選擇在食堂就餐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條件的約束是佔主要的。很多同學都來自於農村,較少來自城鎮。對於相對貧困的農民求學的學子來說在學校是食堂就餐時他們的首先目標。月生活費用一般都是來自家長的供給。每月的基本生活標準是350—400元之間,有的還低於300元。對於長沙這樣的高消費的城市來說,在食堂就餐可以給家裡減輕一定的壓力。當然一部分來自農村同學的月生活費有的時候還靠做兼職來賺取。對於就餐環境來說,很多的同學並不是很在意的。50%的同學認為學校食堂的就餐環境是自己可以接受的,飯菜的口味是比較適合自己的口味的,吃起來也是比較放心的。在食堂就餐相比起其它地方來說是比較方便的、價格也比較合理,自己比較容易接受,服務態度還是不錯的。飯菜的種類相對來說是比較滿意的。這類同學一般和朋友很少去外面吃飯。(除了特殊節日外。)對於學校的就餐衛生和環境條件相對來說是比較滿意的。
(2) 有25%的同學喜歡和自己比較要好的朋友選擇在一起就餐。認為這樣可以聯絡相互的感情,喜歡湊熱鬧。在學校食堂、服務長廊、在校外的餐館就餐都無所謂。他們覺得和自己的朋友在一起吃飯圖的就是快樂。在哪裡吃飯一般都是隨著朋友決定的。在學校吃飯價格相對於校外和服務長廊來說是比較劃算的,但是和朋友在一起吃飯更劃算。對於和朋友在一起吃飯的環境、飯菜的質量和口味更滿足於長廊和校外餐館,認為長廊和校外餐館的衛生和飯菜的數量和質量比在食堂里的數量和質量相對於來說更好一些,而且外面用的時間比較短,不用自己在食堂里排隊耗費時間。生活費用一般在500元—800元之間。有時候也會和朋友在校外的小吃攤吃一些自己喜歡的小吃,對於小吃攤的衛生狀況一般是持比較不在乎的態度,認為持一二次也無所謂,並不對自己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持不同的食物也會對身體健康有一些幫助,以至於不是在相同的地點就餐而感覺到厭煩和失去食慾。
(3) 10%的同學喜歡到自己家鄉口味的校外餐館里就餐。如不同地域或相同地域不同地區的同學都是喜歡在自己家鄉人開的飯館里吃飯。認為自己家鄉飯菜的口味更適合自己。這些同學一般吃飯並不受同輩群體的影響。對於食堂走動的情況也不是很多。他們更認為食堂的飯菜自己根本就無法適應。口味不適合、衛生狀況比較擔心、菜的種類比較少、沒有什麼新鮮的花樣。食堂的人比較多,排隊花費的時間比較長,環境噪音比較大。喜歡舒適安靜的就餐環境和享受較好的服務態度。對於他們來說干凈舒適的環境和地道的家鄉口味是首要的選擇。生活費用一般在800元—1200元之間。(來源於家庭)這類同學喜歡在自己家鄉老闆餐館里就餐,認為老闆自己的老鄉就餐時飯菜的質量和數量都是比較放心的,環境衛生相對於學校食堂和服務長廊來說是自己比較滿意的;其次,覺得自己的老鄉對自己會比較照顧。
(4) 對於5%的少數民族來說,他們比較重視自己的宗教信仰。在學校的食堂和服務長廊就餐是不可取的。因為他們在飲食方面有非常高的忌口。有的東西是不能夠吃的,甚至更本就不能吃。比如說回族禁吃豬肉,因此,他們根本不會到食堂或者學校服務長廊里吃飯,而且他們對動物的宰殺都是有非常嚴格的要求的,並不是一般的人都可以任意宰殺的。滿族同學禁吃狗肉的。所以這樣一部分同學在外界面吃他們本民族的東西,為了自己本民族的宗教信仰他們寧願多花錢也不會在學校里就餐的。對於學校的就餐環境來說他們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不夠關心和關注的。在外就餐的環境他們一般都會選擇比較干凈和寬敞明亮的、有自己本民族特色的餐館里就餐,他們的就餐環境也不受到任何節假日的影響而改變。在本民族的餐館里就餐更看中的是服務態度和飯菜的質量而不是價格問題。這類同學的消費水平一般也在800元---1200元之間。(生活費來源於兼職和父母)校外和服務長廊就餐的環境對他們來說是很不衛生和講究的,甚至認為是比較臟的,從心理上就比較排斥在校就餐。而校外屬於自己民族餐館里就餐的硬體和軟體措施相對來說是比較滿意的,他們更樂意在自己民族文化氛圍的包圍下去進行就餐
(5) 還有15%的同學在不同的就餐場所就餐。他們選擇的地點一般都是比較寬敞明亮的、環境氛圍比較優雅的場所進行消費的。他們更講究的是環境本身所帶給自己的舒服感和對有質量的生活得追求。就餐環境的選擇是隨著他們的興趣和所追求的飯菜的口味不同而定的。這類同學的家庭條件一般是比較好的、生活比較富裕的。對於這些同學來說,學校食堂、服務長廊、一般是很少見到的。他們的月生活水平一般都是在1200元以上,均來自父母。餐館的硬體和軟體設施是自己比較滿足的,心理上認為自己更樂意在比較有格調的環境下進行就餐。學校食堂和學校服務長廊的環境對於他們來說是極其的差,環境比較吵鬧、排隊時間比較長、就餐需要安心、安靜的環境。
不同的消費場所的選擇首先是由自己的家庭環境所決定的佔主要原因,家庭條件的好壞是決定他們所選不同消費場所的首要原因;為家庭減輕負擔也是他們首先考慮的;其次,同輩群體的影響也是大學生選擇不同的消費場所的主導地位之一;再次;民族文化、地域和地區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就餐場所的第三因素。
小結、因家庭的生活環境不同二選擇不同的就餐環境、因不同的民族和地域而選擇不同的就餐的消費場所、因不同的口味和本身所追求的生活品味不同而決定大學生朋友的就餐消費傾向。因自己的生活喜歡和個人嗜好不同而選擇不同的就餐環境。
⑵ 畢業論文,文獻綜述,任務書之間的關系,他們的文獻要一樣嗎
不一定,發你一個任務書的範例。
你的論文中期報告、任務書准備往什麼方向寫,選題老師審核通過了沒,有沒有列個大綱讓老師看一下寫作方向?
老師有沒有和你說論文往哪個方向寫比較好?寫論文之前,一定要寫個大綱,這樣老師,好確定了框架,避免以後論文修改過程中出現大改的情況!!
學校的格式要求、寫作規范要注意,否則很可能發回來重新改,你要還有什麼不明白或不懂可以問我,希望你能夠順利畢業,邁向新的人生。
從畢業論文開始以來,我嚴格按照指導老師的要求,採用一絲不苟的學習態度,從圖書館從網際網路詳細查找了與消費心理、消費行為以及廣告策略相關的文獻資料,設計製作了調查問卷並進行實地調查,並以論文任務書和開題報告為立足點,按部就班,已初步完成設計的大部分工作,以下是具體進展情況。
1.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任務的進展情況
(1)提交開題報告,參加開題答辯。(已完成)
(2)編寫調查問卷,進行調研活動。(已完成)。
(3)撰寫論文初稿。(已完成)
(4)修改論文初稿,完成正稿。(進行中)
已經認真寫好開題報告,並在規定日期交給張俊老師。
已經完成調研活動,主要以調查問卷為主,實印刷50份調查問卷,隨機發放給本校學生,實收回48份。經過對數據的整理分析,總結出當代大學生消費特點、消費傾向、消費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形成這些現象的主觀原因及客觀原因。
已經完成論文的初稿撰寫。
研究本題目的意義:大學生的消費行為,與其他消費者一樣,也要經歷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大學生所受教育的經歷和所處的特殊的校園環境,使得他們成為社會上一個比較特殊的消費群體,產生了與其他消費者不同的消費需求,具有比較特殊的消費心理,外觀為不同的消費行為。如果能夠充分認識大學生的消費心理以及由此而進行的消費行為特徵,便可以為商家進行針對大學的廣告策略提供有力的理論指導和實際數據依據。
大學生消費的方面:主要有基本生活消費、學習消費、休閑娛樂消費、人際交往消費等幾個方面。
大學生消費特徵:包換潮汐性、獨特性與普遍性共存、符號性、情感指導性。大學生的消費容易出現潮汐現象。即一個新事物、新品牌在大學生市場的滲透會在某一個節點出現突然的高峰。原因可以從多角度解釋,但根源在於:大學生高度一致的群體認同感。當代大學生追求個性,希望自己被視為有獨特風格的人。於是,他們追求獨特、新奇、時髦的產品。但與此同時,特特、新奇帶來的往往是流行、普及,從個體消費走向普遍消費,有時過程並不復雜。商品除了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以外,還具有另外一種價值屬性,那就是符號價值。一件商品,越是能夠體現消費者的社會地位和社會聲望,越是能夠將消費者與其他人區別開來,它的符號價值也就越高。這種「重視商品所傳達的社會和個人信息的消費行為,就叫做符號消費」。於是,大學生們選擇和消費的產品或品牌成了自我表現、體現個性的工具,成為社會群體文化的符號象徵,成了人與人之間相互認同獲取分的標記。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消費階層,其消費行為體現出追求新潮、時尚、情趣的特點,相對其他群體而言則帶有更多的情感因素。因為他們不僅希望商品能夠在實用性方面滿足人的需要,還希望商品能讓人在使用和觀賞中獲得精神的愉悅與心理的滿足。
大學生消費心理主要包括:求知求存心理、追求時尚心理、好奇心理、模仿心理、發泄心理等。
影響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修改心理的影響,社會環境的影響,家庭的影響,同齡群體的影響,相關教育的薄弱。
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對廣告策略的影響:對廣告表現策略的影響:立體式全方位包圍大學生的生活,以張揚個性、凸顯自我為主的傳播核心。對廣告媒體策略的影響:傳統與現代傳播渠道並進,使大學生無時無刻不生活在廣告的沖擊中。對廣告推進策略的影響:以折價廣告,贈品廣告,兌獎廣告為主要推進手段,使大學生相信自己在購買中獲得了額外收益。對廣告實施策略的影響:賦予大學生生必要的特權,利用名人的影響力,保證大學生群體的自我優越感,刺激他們的購買欲。
結論: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了當代大學生的生活習慣和消費趨勢,才能有效的改善產品自身的不足,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要;才能迎合當代大學生的欣賞口味,制定出專屬於他們的廣告營銷策略,才能在這個商品飛速發展的時代里,使企事業立於不敗之地。
2.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
在論文撰寫的過程中,對論文的結構與邏輯的控制能力不夠強,後期寫作時,出現了偏離。沒有及時與指導教師進行相關的溝通,導致論文內容與題目不符,需要大篇幅的修改。
在撰寫時對論文中涉及到的相關概念理論沒有及時學習掌握,導致論文寫作出現停滯,需要花費時間進行相關學習。
3.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導師的指導下,對初稿進行系統的修正:
仔細查找論文中存在的問題,思考每一個字每一句話是否得體;
完善論文的邏輯與結構,把握論文整體;
刪除多餘的內容,對內容進行提煉;
按要求上交論文成稿,准時參加答辯。
另外,我還應該多加強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應該再加強與指導老師的交流和溝通,更深層次的認識論文的寫作宗旨。
總之,我相信自己會保持積極的態度,在指導老師的悉心點撥下,能夠快速有效展開接下來的論文流程,順利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工作。
希望能幫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