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考研英語
⑴ 同濟大學英語專業考研難嗎
同濟大學是211和來985工程國家重點建自設大學,英語專業考研是很難的,而且錄取分數線很高,2015年錄取分數線是358分。
同濟大學(Tongji University),簡稱同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歷史悠久、享有盛譽的中國著名高等學府,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也是收生標准最嚴格的中國大學之一;是「2011計劃」、「珠峰計劃」、「卓越工程師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111計劃」、中美「10+10」計劃入選高校;是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合作聯盟、國際設計藝術院校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台、同濟—伯克利工程聯盟成員,為中管副部級院校。
截至2014年12月,同濟大學設有36個學院(系)和二級辦學機構,7家附屬醫院,4所附屬中學;學校有全日制本科生18005人、碩士研究生13644人、博士研究生4504人,另有攻讀學位外國留學生2477人;學校佔地面積2567863平方米;圖書437.1萬冊。
⑵ 同濟大學考研對英語六級成績有要求嗎
一般來說是沒有要求的,但是過了四六級進入復試時會加分的,即使不加分也不會減分。
同濟大學簡稱「同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並由教育部、國家海洋局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歷史悠久、享有盛譽的中國著名高等學府,中央直管高校,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高校。
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美「10+10」計劃、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球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大學合作聯盟主席單位,國際設計藝術院校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台、國際綠色校園聯盟、同濟—伯克利工程聯盟成員。
同濟大學前身是1907年德國醫生埃里希·寶隆在上海創辦的德文醫學堂;翌年改名同濟德文醫學堂;1912年與創辦不久的同濟德文工學堂合並,更名為同濟德文醫工學堂;1923年正式定名同濟大學;1927年成為國立同濟大學,是中國最早的七所國立大學之一。
截至2019年11月,學校設有29個專業學院,8家附屬醫院。4個校區佔地3810畝,總建築面積181餘萬平方米。有全日制本科生18115人,碩士研究生12105人,博士研究生5766人。另有國際學生3575人。
⑶ 同濟大學計算機考研初試都考哪些科目
同濟大學計算機考研初試的考試科目為
1、(101)思想政治理論
考研政治考試的考查范圍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以及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2、(201)英語一
碩士研究生教育按照培養目標的不同,分為學術型研究生和專業學位研究生。學術型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是高層次學術研究型專門人才
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是具有扎實理論基礎,並適應特定行業或職業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從2010年開始,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英語試卷分為了英語(一)和英語(二)。
英語(一)即原研究生入學統考「英語」,所有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十三大門類,110個一級學科)和部分專業型碩士(法律碩士、臨床醫學碩士、口腔醫學碩士、建築學碩士、護理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公共衛生碩士等)必考英語(一)。
英語(二)主要是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不考英語(一)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統考科目。
3、(301)數學一
考研數學一大綱是指介紹考研的要求,時間,分值等,還有所考科目以及考試重點內容的形式。適用工學等類別。
4、(408)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
2009年研究生招生考試計算機專業課初試首次實行全國統一命題。報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者,考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考試時間3小時,滿分為150分)。
從2009年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專業基礎綜合實行聯合命題,命題工作由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工科委員會在教育部考試中心指導下組織實施。
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是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計算機全國統考的初試科目之一。
(3)同濟大學考研英語擴展閱讀:
同濟大學相關內容:
同濟大學(Tongji University)簡稱「同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並由教育部、國家海洋局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高校,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建設高校
入選珠峰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美「10+10」計劃
全球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大學合作聯盟、國際設計藝術院校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台、國際綠色校園聯盟、同濟—伯克利工程聯盟成員。
同濟大學的前身是1907年德國醫生埃里希·寶隆在上海創辦的德文醫學堂;翌年改名同濟德文醫學堂;1912年與創辦不久的同濟德文工學堂合並,更名為同濟德文醫工學堂;
1923年正式定名同濟大學;1927年成為國立同濟大學,是中國最早的七所國立大學之一。
截至2019年5月,學校設有29個專業學院,8家附屬醫院。有四平路、嘉定、滬西、滬北等4個校區,佔地面積3810畝
建築面積180餘萬平方米。有全日制本科生17757人,碩士研究生12852人,博士研究生5246人。另有國際留學生3468人。校友中有150餘人當選兩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