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鏈模式
A. 近些年,大學生屢陷傳銷網路,請簡述傳銷 組織的模式及其危害。並簡述個人如何防範傳銷組織
利益驅動。
很多人想借傳銷發財,改變自己的生活,大學生也不例外。他們社會接觸面不廣,往往急功近利,對生活的期望值過高,很容易被那些宣稱能暴富的傳銷組織「洗腦」,上當受騙。同時,陷入傳銷組織的大學生大多來自農村,家庭較為貧困,一旦被騙,無法索回交出的錢,但又想挽回損失,於是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傳銷鏈強大的控制力。
大學生一旦進入傳銷鏈條,身份證、現金、通信工具等都被收走,傳銷組織天天對其進行「洗腦」,讓他們相信那些天花亂墜的說法。同時,很多陷入傳銷組織的大學生性格較內向,朋友少,容易相信他人。
群體暗示和從眾效應。
有關心理學專家表示,一件事,一個人講得再荒唐,幾個人在一起談就不覺得荒唐;大家一起失敗,痛苦就由大家共同分擔;如果大家都被欺騙,反而不覺得被欺騙。這就是群體暗示和從眾效應的作用。在群體暗示中,文化水平高的人更容易受到暗示,這是因為他們的求知慾和好奇心更為強烈。
學校管理層面的問題。
高校紛紛在後勤、教學領域啟動改革,卻忽視了由此產生的一系列問題。比如,學校實行學分制,大家各選各的課,一個宿舍、一個班的同學各有各的課堂。有的同學身陷傳銷組織,很長時間見不到人,周圍的同學也不會覺得奇怪,學校管理部門也難以發現。
此外,傳銷活動往往披著合法公司的外衣,有的打著「特許經營」、「連鎖銷售」等看似時髦的旗號從事傳銷活動,帶有很大的欺騙性,這也是涉世不深的大學生輕易上當的原因之一。
防範對策和建議:
加大打擊力度。傳銷活動屢打不止,工商、公安等部門應一起商討研究一個綜合治理的辦法,包括思想宣傳教育、集中專項行動、典型案件分析、受騙上當人員現身說法等,適當時間召開會議,作出部署。多部門共同打擊,形成打擊傳銷合力。
不斷加強宣傳,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法律意識。工商等政府部門要在高校中不斷加強打擊傳銷典型案例剖析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堅定大學生抵制傳銷的決心;加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和法律意識教育,使他們不再成為「不識人間煙火」的「溫室花朵」;充分利用報紙、電視、廣播宣傳傳銷的危害、常用的欺騙手段,使大學生提高識別傳銷違法犯罪活動的能力。
提高發現能力,嚴厲打擊傳銷和變相傳銷。傳銷和變相傳銷活動往往伴隨著侵害消費者權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偷稅漏稅、走私販私、非法集資、非法經營、非法買賣外匯等大量違法行為,不僅違反國家禁止傳銷和變相傳銷的規定,還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市場行為管理、稅收、金融、外匯管理等方面的法律規定,給社會穩定帶來巨大隱患。
培養大學生志願者成為反傳銷新力量。打擊傳銷除了政府部門加強監管外,社會力量也是巨大的。反傳銷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參與,需要政府的支持,更需要廣大有社會責任感的群眾一起站出來。培養大學生作為反傳銷新力量,是解決當前高校學生誤入傳銷陷阱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