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2016社會學博士
㈠ 復旦大學學碩社會學博士好就業嗎
復旦大學的社會學博士項目為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職業前景。在復旦大學攻讀社會學博士學位期間,學生不僅能夠深入研究社會學理論,還能掌握數據分析、社會調查等實用技能。這些技能不僅有助於學術研究,更能為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基礎。
社會學博士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頗受歡迎。許多畢業生選擇進入政府部門、非政府組織、研究機構等單位工作。在政府部門,他們可以參與社會政策的制定和評估;在非政府組織,他們能夠發揮專業特長,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在研究機構,他們可以繼續深化研究,推動學科發展。
此外,復旦大學社會學博士畢業生也能夠在企業、咨詢公司等領域找到工作。他們可以運用社會學知識幫助企業更好地理解市場趨勢,為決策提供依據。在咨詢公司,他們可以為企業提供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復旦大學社會學博士畢業生在就業時也具有一定的優勢。他們不僅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擁有較強的科研能力、數據分析能力和社會調查能力。這些能力使他們在就業競爭中更具競爭力。
綜上所述,復旦大學的社會學博士項目為畢業生提供了豐富且多元的職業選擇。畢業生們在學術研究、政府部門、非政府組織、研究機構、企業、咨詢公司等多個領域都能找到滿意的工作,實現個人價值。
㈡ 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於海簡介
於海,哲學碩士,復旦大學社會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個人簡歷】:
1978-1982: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本科
1982-1985:上海華東政法學院社會科學部,教師
1985-1988: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碩士
1988-2004:上海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師
2005- 上海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師
【主要教學及研究興趣】:
西方社會思想史、城市社會學、Development Studies、Shanghai Studies等。
3目前組織的科研項目:「社會理論的核心范疇」(國家社科);「上海大學生發展研究」(上海市教委);「上海學生民族精神研究」(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民慈善調查」(上海慈善基金會);「上海社區發展研究」(上海街鎮協會);「西方社會思想史」(國家十一五重點教材規劃項目)。
【代表作】:
2006,「民族精神意涵:國家意識,文化認同,公民人格」,載《上海學生民族精神教育研究報告》(於海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西方城市理論一百年」,載《城市社會學文選》(於海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3,「非典的社會學分析」,載《SARS:全球化與中國》(謝遐齡、於海、范麗珠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志願運動、志願行為和志願組織」,《學術月刊》第11期。
1993,《西方社會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㈢ 全國哪些高校有社會學博士點
在中國,社會學博士點共有16個,其中包括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上海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河海大學。這些院校在1985年至2005年間陸續獲得了社會學博士學位授予權。社會學博士點的設立,為我國社會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另外,有6個博士後流動站也設在這些高校,分別是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和上海大學。這些博士後流動站的設立,進一步提升了我國社會學研究的水平和影響力。
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的社會學學科還被列為國家重點學科,分別在1988年和2002年獲得這一榮譽。這表明這兩所高校在社會學研究領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