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被騙千萬
❶ 假「客服」來電,女大學生被騙近兩萬,大學生是真的「蠢」嗎
在開學季,河南周口女大學生小張,在8月21號,本來要乘飛機到杭州,卻意外地接到了一條航班被取消的簡訊。天真的小張本以為只是按簡訊提示簡單辦理個改簽,沒成想卻陷入了騙子圈套,卡里一萬九千多元的學費瞬間被劃走,這下,小張慌了。 慌亂結束後,和所有人一樣,小張冷靜下來,選擇了報警。
如今的大學生們書生氣十足,忘卻了世界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忘記了美與丑、正義與邪惡並存,因而面對問題時不加選擇或不懂選擇,這些正是詐騙分子屢屢得手的原因。尤其是每年的開學季,是大學生受騙的高峰期。從眾多受騙上當的事實中反思,不難看出大學生身上的確存在一些容易被利用的因素。
(三)有求於人,輕率行事。每個人免不了有求他人相助的事,能否如願這就要看是何事,對象是誰。如果不辨青紅皂白就去尋求幫助,例如缺錢就在網上搜索網貸訊息,弄不好就會上當受騙。
❷ 南京一女大學生連續兩天被騙5萬多,案件中哪些細節值得關注
南京一女大學生連續兩天被騙5萬多,這件案子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在南京上學的女大學生小寧接到一個陌生人的電話,電話陳自己的名下有一個備用金賬戶,每個月會被扣500元費用。如果想要減少損失,關閉掉這個備用金賬號,就需要小寧先往賬戶裡面打24000過去。小寧一聽說這樣的事,頓時間感覺自己好像懵了一樣,她為了想擺脫困境,就按照電話里的人指示打過去了24000元,打完錢後小寧感覺事情有些蹊蹺,於是她撥打了報警電話,警察在聽完小寧的描述之後,很肯定地告訴小寧這就是一個騙局,千萬不要再相信騙子其他的謊言了。
現在的電信詐騙實在是太多了,騙子們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門,另外騙子們都是一些沒有良心的人,他們只要是能騙到錢,對別的一概不管不顧,我們一定要注意防範這些騙子,千萬不要打錢給陌生人!
❸ 南京大學生連續兩天被騙5萬多,她是如何落入騙局的
看了相關的報道都沒有說她是如何落入騙局的,只說是通過網路詐騙和電話詐騙。
我的第一反應是現在的大學生真有錢。
這個女大學生社會經驗太不足了,而且太容易輕信他人,她是連續兩天被騙,第一次被騙的時候她已經報警了,被騙2萬多,警察還怕她想不開安慰她。
可是讓警察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女大學生第二天又報警,又被騙了2萬多塊。看到這我真的是無奈了,第一天被騙了,第二天還會被騙。這個女大學生說第二天這個騙子又打來電話,告訴她前一天是誤會。然後這個女大學生就輕信了這個騙子的話,又轉了2萬多元過去。
真的是不知道應該說什麼了。第一次被騙很同情她,第二次就只能“哎”一聲了。
即使是認識的人通過手機或者信息借錢,也一定要和本人當面確認過才行,轉賬的時候一定要核對個人的信息。
現在這個案子還在進一步調查之中。也希望警方能夠早日破案,幫這個女大學生追回這一筆錢。
❹ 女大學生見男網友為什麼被騙
2017年月 ,大學生小雪在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的家中通過QQ,與一名男孩相識,並迅速發展成了男女朋友關系。
目前,兩個窩點到案的55人已全部被依法行政拘留並處500元罰款,對在逃的二十六歲傳銷組織者秦某,警方也正在進行追捕。
傳銷必須取締。
傳銷是指組織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獲得財富的違法行為。傳銷的本質是「龐氏騙局」,即以後來者的錢發前面人的收益。
❺ 常見的大學生貸款騙局有哪些
近期,媒體報道不少關於大學生貸款被騙等新聞,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社會閱歷太少了,所以很容易被別人忽悠掉入陷阱。常見的貸款陷阱有哪些?又該如何防範!
1.替他人作擔保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這樣一則新聞,是講一個剛從大學畢業的女大學生,被公司老總忽悠,替公司擔保背下9千萬巨債的事情。
剛邁出大學校門的大學生,若找到一份工作都是充滿熱情的,再加上長期生活在校園中非常單純,對貸款的事情更是一無所知,這種情況下是很容易被不良老闆忽悠的。
2.陷入高利貸陷阱
今年有一則新聞也引起了社會的關註:河南的一名大學生因負債幾十萬跳樓自殺,而這幾十萬元欠款的來源,竟然是許多互聯網校園貸款平台。
現在很多互聯網貸款平台將目標鎖定到在校大學生身上,他們拋出的誘惑條件就是「低門檻」,但懵懂無知的大學生們只看到了表面的優勢,卻忽略了背後的高額費用。
3.身份證信息泄露「被貸款」
兼職是不少大學生的另一收入來源,而一些不法分子從中看到商機,聲稱可以提供兼職,從而騙取大學生的身份證信息,讓大學生們身背負債。
從這些事件中,大學生們也不得不反思,同時也要注意這幾點:
1.保護好個人身份證信息,防止被不法分子盜用;
2.若有貸款需求,在貸前應對貸款的基本常識作了解;
3.不要輕易答應擔保這事,畢竟背後的責任可能是你承擔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