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大學生
『壹』 在北京飄著的大學畢業生會有歸屬感嗎
歸屬感這個東西必然是要與物質聯繫到一起的,沒有房子的人很少能有歸屬感的,這么說吧,大部分在北京漂著的人很難尋找歸屬感。
有一句話叫做北上廣不相信眼淚,只有那些在北上廣艱難打拚的人才會有這種感受,我們終究不屬於這個城市,就像是一個沒有腳的鳥,一輩子只能飛翔卻沒有辦法安下心來。想要在這里成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實在太難了。或許永遠會被人稱為北漂,永遠是在當地人眼中的外地人。
『貳』 大學畢業當北漂的結果是什麼
5日在北京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在北京的外地戶籍大學畢業生中,六成被調查者表示未來會離開北京,他們中,由於無法置辦房產、看不到職業發展前景、經濟狀況長期得不到改善等原因,多數外地戶籍大學畢業生在35歲之前選擇離開北京。
「北漂」大學生畢業生的生活狀況如何?
這份報告全名為《社會建設藍皮書:2015年北京社會建設分析報告》,由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市社會工委及社科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報告主要利用北京市政府和相關部門發布的權威數據和資料,結合課題組成員調研與觀察,全面分析2014年以來北京社會建設的主要成績、面臨的迫切問題,並對2015年北京社會建設提出對策和建議。
這份報告中專門對當前北京外地戶籍大學畢業生生存狀態進行了調查分析。報告稱,作為外來人口的一部分,在城市工作但沒有本地戶籍的大學畢業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盡管大城市高漲的生活成本給他們施加了很多壓力,但是在二、三線城市,留給其施展才華的空間有限,這最終使他們不得不「蝸居」在北京,成為「北漂」。
報告的數據分析來自2013年對在京外來人口聚居區大學畢業生的抽樣調查,該項調查共獲得有效問卷967份,調查對象中93.2%的被調查者目前有工作,6.8%的人目前沒有工作。他們全部接受過高等教育,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佔7.7%,本科學歷的佔45.6%,專升本的佔4.8%,專科的佔41.8%。這些受訪者在北京最長的待了14年,平均3.5年。
從本次調查的情況來看,外地戶籍大學畢業生2013年的月均收入為5083.5元,這個數字略低於北京市職工的平均工資。雖然平均值並不算太低,但是調查對象中有2.6%的人月平均收入在1400元及以下,低於北京市最低工資標准,月平均收入在5200元以下的累計達到74.2%。
報告稱,這表明該群體的收入總體偏低,大多數人的月平均收入在北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水平以下。
從消費水平來看,他們的月平均支出總額為3501.7元。其中,月支出總額在2000元以下的佔45.8%,月支出總額在2000至3000元的佔30.2%,月支出總額在3000元及以下的累計達到76%。報告稱,可以設想,在房租高昂的北京,月支出總額在3000元及以下,其生活水平是不高的。
這份調查顯示,北京外地戶籍大學畢業生的住房支出比重大大高於本地居民,住房支出接近支出總額的三分之一,住房壓力較大,這影響了其整體生活質量的提高。此外,有小部分人的住房、飲食支出比重非常大,報告稱,這說明基本生活需要的消費擠壓了其他消費,影響其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
「北漂」大學生畢業生的去留選擇
對於今後自己是否會留在北京,藍皮書調查顯示,所有被調查的在京外地戶籍大學畢業生中,60%的被調查者表示未來會離開北京。他們中,至於離京原因,主要是無法置辦房產、看不到職業發展前景、經濟狀況長期得不到改善等,將近八成的大學畢業生會在35歲之前選擇離開。
報告稱,他們之所以當前還願意留在北京,看重的是這座大城市給予他們的「機會」。
調查顯示,他們認為這座城市可以給予他們更多公平發展的機會、學習深造機會、和好的工作條件等。他們希望通過這些「機會」實現自我價值(占應答總數的19.8%)、成就自己的理想(占應答總數的19.3%)、讓父母和下一代過上更加舒適的生活(占應答總數的43.7%)。
對於至於未來的發展,將近七成的被調查者選擇去二、三線城市。報告稱,由此可見,他們接受過高等教育,其生活方式也已「市民化」,根本回不了「村」,但又迫於大城市難以承受的生活壓力,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在二、三線城市定居。
報告分析,總體來看,通過對北京外地戶籍大學畢業生生活狀況的實證分析可以看出,北京就業機會多是吸引外地戶籍大學畢業生在京工作的最大因素。但高昂的生活成本,特別是居住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提高。這是影響他們居留北京的最重要因素。
報告稱,目前來看,這一群體的心理預期與現實之間還有較大差距。他們迫切需要政府採取一定的措施,使他們在住房政策、就業、社會保障等方面有機會享受到與當地人同等的社會福利和公共服務,緩解其生活及就業壓力。
『叄』 畢業大學生北漂的勵志句子錦集
以下是畢業大學生北漂的勵志句子錦集:
1. 夢想與行動 如果你有夢想,就努力去做吧。反正山高水長,你有大把時間可以去闖盪。 挑戰極限,超越自我,在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
2. 苦難與成長 你受的苦,會照亮你未來的路。 不經歷幾次跌倒,我們永遠學不會飛翔。
3. 努力與奮斗 付出才會傑出。 我們只能靠努力和奮斗來使當初的選擇顯得正確。 弱者用淚水安慰自我,強者用汗水磨練自我。
4. 心態與信念 理想是海,包容一切過錯。 有信心就會有成功,有思索就會有思路,有努力就會有收獲。 一腔孤勇你別怕,最起碼你還有自己。
5. 人生哲理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只有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 當你持續地說非常忙碌,你的明天就永遠不會來。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
這些句子鼓勵畢業大學生在北漂的過程中,保持積極的心態,勇敢面對挑戰,不斷努力和奮斗,最終實現自己的夢想和目標。
『肆』 為什麼大學生選擇北漂
大學生選擇北漂的原因
一、追求更好的教育和職業機會。
二、拓展視野和人際關系網路。大城市擁有更多的信息資源和人脈資源,大學生選擇北漂可以更好地拓展自己的視野和人際關系網路,接觸更多的新鮮事物和人群,了解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這對他們的成長和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通過與不同領域的人交流,大學生可以建立更廣泛的人際關系網路,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實現夢想和追求自我價值實現。大學生正值青春年華,富有激情和夢想,他們希望通過北漂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在大城市中,他們可以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大化。同時,大城市中各種創新企業和機會也為大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舞台,讓他們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和創造力。
四、社會氛圍和生活便利吸引大學生北漂。北京等大城市擁有濃厚的文化氛圍和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吸引了眾多大學生前來體驗。在這里,他們可以感受到城市生活的便利和多元化,享受各種文化活動和娛樂設施。此外,大城市中的社交活動也為大學生提供了結交新朋友的機會,讓他們能夠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綜上所述,大學生選擇北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追求更好的教育和職業機會、拓展視野和人際關系網路、實現夢想和追求自我價值實現以及社會氛圍和生活便利等。他們希望通過北漂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同時也希望能夠在這個城市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和價值。
『伍』 很多大學生都選擇北漂,北漂的意義在哪裡呢
我想許多大學生在畢業之後就會選擇去北漂,主要是因為一些大城市當中的經濟,交通以及教育設備更加的健全,並且在大城市當中的機會也更加的多,可以使得自己有更多的選擇。並且在大城市當中的包容性是比較大的,可以說自己有許多的想法都可以去進行實施,不會存在著一些異樣的目光!
許多大學生在畢業之後寧願去選擇北漂,過去也不願意回到小城市,主要是因為小城市還是比較落後封建的,有可能會存在著一些異樣的目光,比如說衣服穿著之類的,還有一些思想方面等等的問題,都會束縛著人們的思想!並且小城市當中的醫療教育交通等等都不是特別的發達,而在網上也流行著一句話說,大城市容不下身體,小城市放不下靈魂!我想這句話是對於現在許多大學生不願意回到小城市,寧願去北漂的一個很好的解讀!
第一,有著更多的機會與選擇的權利可以說大城市的包容性是比較大的,並且有著許多先進的思想以及文化,如果自己生活在大城市當中,對於自己的思想發展以及一些觀念都有著比較好的促進作用,也可以使自己有一個比較高的文化素養!
而在小城市當中生活許多人可能會對於自己的創意以及打扮存在著一些爭議和看不習慣,但是在大城市當中可以隨意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沒有人會對你進行指責和用異樣的眼光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