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被騙當法人
A. 大學生做法人代表有什麼風險
做法定代表人是有風險的,當公司法定代表人的風險為企業違規、偷漏稅、企業負債等一切與企業有關的責任,最後都要法人代表承擔,即使只是掛名法人,沒有參與公司的實際管理工作,也要承擔一定的民事責任。假設出了刑事責任,涉嫌單位犯罪的話,掛名法定代表人要承擔刑事責任的。
如果公司存在非法經營、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行為,作為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法院可以直接對其進行罰款,同時可以向有關部門提出司法建議,由有關部門給予行政處分。公司犯罪時不僅僅會處罰公司,很多情況下還會追究主管人員和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法定代表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有企業所在地正式戶口或臨時戶口;
3、具有管理企業的能力和有關的專業知識;
4、從事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活動;
5、產生的程序符合國家法律和企業章程的規定;
6、符合其他有關規定的文件。
B. 大學生丟身份證後成公司董事長,這背後有什麼故事嗎
撿到身份證的人,拿著他的身份證去注冊公司,這樣能夠逃避相關責任。復旦大學一個王同學收到了支付寶推送企業貸款廣告,根據上面的信息顯示,他是深圳市格創嘉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公司就是在自己不知情情況下,被人注冊的。他曾經在2017年8月份丟失過身份證,當時只是簡單補辦了,那時沒有在意。根據當地工行局查詢,這家公司是在他丟失身份證兩個月之後,公司開張。說明身份證被不法分子盜用了,根據注冊工商信息,明顯他變成了公司的法人。這種公司通常有很大問題,如果沒有問題的話,當事人不會用別人身份證來辦注冊公司。
C. 大學生被親戚當法人會有任職記錄嗎
會有任職記錄。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法人的本質是法人能夠與自然人同樣具有民事權利能力,成為享有權利、負擔義務的民事主體。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事業單位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產生。社會團體法人的理事長或者會長等負責人按照法人章程的規定擔任法定代表人。捐助法人的理事長等負責人按照法人章程的規定擔任法定代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