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研究專區 » 送孩子上大學英文

送孩子上大學英文

發布時間: 2024-12-13 11:19:38

Ⅰ 孩子上大學家長要不要送

如果學校比較遠,而且又沒有和自己一樣被錄取同一所學校的同學的話,建議還是家長送比較好的,尤其是孩子獨自第一次出遠門。一個人去一個陌生的地方的話,可能連語言說話的方式都會和別人有所差異,會容易感動害怕和恐慌。而且從安全方面考慮,家長應該送的。

當然,如果是和同學一起去學校的話,這樣是最好的,家長可以不用送的,畢竟,孩子們有自己的小團體,可以相互照顧,不至於孤立無援,家長不用太過擔心孩子的安全等等。

如果學校比較近的話,那送不送也都是可以的。並且孩子可以很快的在新的學校打開自己的生活圈,不用太過擔心。

我是不建議送的。孩子到了地方有校車接的,而且走之前都跟學校聯系好的。做父母的不放手,孩子永遠成長不了……

我家妞妞四年前考到上海,臨走前,想讓我去送,一方面我確實不好請假,另一方面我也確實想鍛煉一下她。於是我對她說:「媽媽不送你,把省下來的路費錢給你你到了上海多給自己置點東西。」她同意了……

快開學了,我給她買好了飛機票,送她到機場。她一路上沒說話,我知道她是害怕,沒一個人出過遠門,這次自己跑這么遠,心裡肯定糾結 ……但她一路上沒哭,進了安檢門,我望著送她,我不希望她回頭,她一回頭,我也會哭的……結果在進去的一瞬間,她慢慢地回過頭,叫了聲「媽媽」,我的眼淚一下子流了出來……我安慰她,去吧,下了飛機有人接呢……她才拉著皮箱進了候機室……

五個小時以後,她給我打電話說到了上海虹橋機場,也見到了接機的老師讓我放心。

到了晚上,她又給我打電話說了她在學校一天的情況。她自己去交的學費,然後領了宿舍鑰匙 ,又和同學一起去學校住宿管理處買了統一的被褥,還和同學一起出去買了一些日用品……她的聲音里帶著掩藏不了的興奮……

最後她告訴我說:「媽媽,你不知道,我們宿舍八個人,睡得上下鋪。除了我沒媽媽送,其餘七個都是媽媽送來的!她們的媽媽給幫著交學費,給洗衣服,給打飯,甚至鋪床都是媽媽在鋪,就只有我一個人,什麼都是自己,其他的阿姨都誇我能幹呢……」

聽了她的話,我心裡泛起絲絲愧疚,但我依然告訴她:「你看,媽媽沒送你,你很有成就感吧……別人家的孩子都是媽媽在幫著干,只有我家的琪琪最能幹,自己什麼都會干!」……

孩子的路終究得她自己走,我們替不了一點點,不如早點放手,讓他們去適應 社會 ,適應環境。

我們幹得越多,孩子會得就會越少。有一天需要他自己去面對的時候,由於我們的「盡心盡責」,孩子會不會怨恨我們呢?

其實,現在孩子上大學,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時間寬裕,80%的家長都會選擇送。

一來,孩子要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環境,第一次出遠門,家長心裡有太多牽掛,太多不舍。再信賴孩子,也想親自把孩子送到學校,心裡才踏實。特別是女孩子,家長更不放心,能送是一定要送的。我同事家孩子去青海大學上學,父母雖然很忙,硬是擠出時間,陪孩子去報道,安排好後,才放心趕回來。否則,孩子獨自去學,家長在家裡也是忐忑不安的。

從另一個方面來講,現在各方面條件都不錯,闔家出去 旅遊 也是常態。借送孩子上大學之際,來一場全家出遊,不僅和孩子共享歡樂,而且能感受到大學的氛圍。也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很多家長就是因為孩子到異地上學,才有了去當地 旅遊 的機會。

再者孩子去上學,要帶很多行李,有的下了 汽車 ,還要坐火車,甚至趕飛機,一路輾轉,如果父母有時間送一程,可以幫孩子一把。

當然,這個問題也是相對而言的。現在,交通方便、通訊發達,如果孩子自立能力很強,家長超放心,完全可以不送。但是,一定要告訴孩子旅途注意的事項,及時和家長聯系。如果有同學結伴而行,那就更好了。

如果你家富有,包專機護送都是應該的。因為我沒有那筆錢,孩子就是自己坐火車去上學的。

孩子上大學,家長要不要送?首先家庭形成共識是否要送只上大學。每一個家庭都是不一樣的,如果覺得要送那就送,覺得不要送那就不送,以家庭成員形成共識為主。很多的家庭為了孩子讀書上大學其實是沒有機會,一家人外出 旅遊 的,然後就有孩子讀大學送孩子上大學,這樣的一個機會,一家人來一個親子共游,然後再送孩子去上學,其實是一個非常美好的體驗。其次,以訓練孩子為目的不送。孩子第1次出遠門,這是一個訓練他很好的機會。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去上大學的路線,怎麼購車?怎麼行走,甚至可以結伴而行,這里的結伴而行的夥伴就是和孩子一起上大學的同學,朋友都是可以的。這就很好的訓練了孩子獨立的能力以及與他人溝通的能力,甚至獨自外出的能力。

我覺得送吧,不管是本省、跨省還是家門口,送孩子去讀大學是一種情懷呀。

當孩子面對一個新的環境,新的人生階段,就好比高考的時候,父母會放下手裡的工作在門口期盼的等待,陪伴你人生其中一個重要時刻,這樣的機會並不多。隨著孩子的成長,到步入 社會 ,越來越獨立自主,父母能夠陪伴在孩子左右,參與他人生大小事件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何其珍貴!

一轉眼高考就過去兩個多月,新學期馬上就要開始了。作為一個高校人,每年秋季學期開學都能感受到節日的氣氛。熙熙攘攘的新面孔,帶著好奇也帶著期盼。

不過,現在的新生與十年前的早已大不一樣了,很多人中學期間都有游學經歷,周圍的大學生哥哥姐姐也多得是,他們對大學已經不那麼陌生也不那麼羞澀。我見過不少新生,來學校沒兩天,校門外的網吧已經門清了,或者已經換上運動裝備找球場打球了。從整體來看,現在很大一部分新生已經不需要父母來送,給他們打好包,辦好卡,打上錢,他們估計連一絲不舍都不會表現出來,就像脫籠的鳥,所以,如果家長走不開無法親自去送,那也沒有關系,讓孩子獨自去上學,也是孩子成長中的一次洗禮。

從如果家長有條件去送,我個人還是非常建議去送的。一方面,可以給孩子一種儀式感,讓孩子從心理上進入到一個新階段;另一方面,來了之後最好能和輔導員當面交流一下,建立一些聯系(不一定要請吃飯,報到時都很忙,就算請也不會去),加個微信就行,沒事問一下孩子的情況就可以了。

如果還有條件,提前幾天出發,和孩子一路玩過去。呃,主要是這樣的機會以後估計越來越少了,一旦上了大學,孩子真的就飛走了。

送與不送,按實際情況考慮吧!我從小到大就一直住校,父母不是很關心我的學業問題,所以無論去哪裡都是我一個人,我已經習慣了這種獨來獨往的生活。同時家庭環境也不好,父母也不想花費錢去和我一同去學校,等經濟條件允許了我一定會帶他們參觀我的大學校園。而且我也不願意讓我的父母為此奔波,他們已經很辛苦了為我做的夠多了,我不想讓他們在勞累了。一般孩子上大學送孩子到學校的原因無非就兩種。

第一種就是孩子的自立能力比較差,有些孩子從小學到大學沒有經歷過住校,突然一下要去離家很遠的地方上大學,這樣的孩子很難一時習慣。我也有過這種感覺,也不是很想家就是突然換了個地方生活一時半會很難適應,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種感覺的。這樣的情況下父母送孩子去學校,陪孩子逛逛校園,熟悉了環境、舍友同時再鼓勵孩子自立,孩子肯定會堅持下去的,慢慢的也就自立了。父母完全可以放心孩子,孩子總要一個去經歷大風大浪,我們必須要讓他學會獨自去面對問題,不遭遇狂風的鳥兒是不會成長的。

第二種就是孩子考上大學了,全家人讀很高興,陪孩子一起去大學里邊看看,了解一下孩子大學的生活。如果條件允許,我介意家長們還是陪孩子一起去大學吧,孩子並不是在乎你們的錢,真正在乎的是你們的陪伴,你們的一聲鼓勵以及肯定。

如果我有了孩子,我肯定會和他一起去大學的,我會和孩子分享我的大學生活,我還要告訴孩子大學應該如何度過。你們呢?

我女兒要離開我去讀大學了 請問送還是不送好呢?我心裡難過不送的話肯定肯定會更難過的可能會有好長時間的不安 我為什麼會猶豫送或不送呢?太遠 那 太遠 應該更要送 是不是?求建議 求回答……

Ⅱ 全家都努力工作,為的是能送家裡的一個孩子上大學用英語怎麼說

英文原文: The whole family worked hard for a child at home. 英式音標: [ðə] [həʊl] [ˈfæmɪlɪ; -m(ə)l-] [wɜːkt] [hɑːd] [fɔː; fə] [ə; eɪ] [tʃaɪld] [æt; ət] [həʊm] . 美式音標: [ðə] [ˈfæməli] [wɝkt] [fɚ] [tʃaɪld] [æt; ət] .

熱點內容
香港大學金融系主任湯教授 發布:2025-09-14 02:48:00 瀏覽:21
研究生導師反感你的表現 發布:2025-09-14 02:40:35 瀏覽:909
天津南開大學考研 發布:2025-09-14 02:39:23 瀏覽:88
大學生職業生涯作業答案 發布:2025-09-14 02:37:53 瀏覽:236
研究生入學後l聯系導師太晚了 發布:2025-09-14 02:35:47 瀏覽:335
大學生月報 發布:2025-09-14 02:35:39 瀏覽:493
大學生一絲 發布:2025-09-14 02:25:08 瀏覽:400
北京大學歷史教授鄧 發布:2025-09-14 02:25:00 瀏覽:274
蘇州大學數學系潘教授 發布:2025-09-14 02:24:15 瀏覽:843
省大學生創業大賽決賽 發布:2025-09-14 02:18:57 瀏覽: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