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移民考上大學
㈠ 重慶三峽聯合大學到底是個什麼學校啊!
重慶三峽聯合大學全稱為三峽聯合職業大學,是在我國教育體制改革深入發展,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上馬,三峽庫區移民開發建設急需高職人才的背景下,於1993年9月重慶市政府批准成立的綜合性院校。學校主管部門為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辦學二十多年來,在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各級領導的重視關心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辦學規模不斷擴大。
截至2019年,有在校生4000餘人。開設有汽車、航空、電商物流、計算機、經貿、健康衛生、學前教育等20多個專業,辦學以來已畢業生3萬餘人,就業率達到95%以上,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新型的實用型人才,受到用人單位和社會的好評。
(1)三峽移民考上大學擴展閱讀
主要院系
學院開設有:健康科學系、汽車工程系、航空旅遊系、信息工程系、物流電商系、衛生科學系、微電工業系、建築工程系、人文藝術系、酒店服務系、軌道交通系等院系,其中醫學院、汽車學院、航空學院與電商學院是學校核心院系。
發展歷史
1993年9月重慶市政府批准成立專修學院。學校具有招收高等教育助學、非學歷教育培訓資格,通過成人教育、網路教育及自考助學的渠道獲取相應的文憑,學校主管部門為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1996年6月,中共三峽聯合職業大學黨委於經市委組織部批復。
1998年4月經市委教育工委批復成立,有1個黨總支部,7個黨支部,68名黨員的黨組織。
2012年學校經市教委批復同意,在巴南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巴南區投資5個多億,征地320畝,新建校舍201616.6平方米,實現了集中統一辦學。
㈡ 三峽聯合職業大學是國家認可學歷嗎
只要是高考入學的,文憑國家認可;屬於公辦高職高專院校;三峽聯合職業大學簡稱三峽聯大。三峽聯合職業大學是在我國教育體制改革深入發展,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上馬,三峽庫區移民開發建設急需高職人才的背景下,於1993年9月重慶市政府[重府函(1993)25號]批准成立的綜合性院校。
㈢ 三峽聯合職業大學是不是全日制的大學
不是.
三峽聯合職業大學(以下簡稱:三峽聯大)是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深入發展,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上馬和三峽庫區移民開發建設,急需中、高職人才,於1993年初經重慶市政府以[重府函(1993)25號]文批准建立的從事高等職業教育的股份制大學。學校直屬重慶市教委領導。
中共重慶市委、市委教育工委十分關心我校黨的建設,市委組織部於1996年6月以[渝組組(1996)14號]文作了「關於建立中共三峽聯合職業大學總校委員會的批復」。1998年4月中共重慶市委教育工委以[渝教工委(1998)31號]文作了「關於中共三峽聯合職業大學第一屆委員會選舉結果的批復」成立了學校黨委,健全了黨的組織,發揮了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三峽聯大自建校以來,得到重慶市委、市政府的重視、關懷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學校名譽校長肖秧、甘宇平多次關心我校工作,並指示一定要把三峽聯大辦好。重慶市委的主要領導在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努力辦好三峽聯合職業大學,為重慶經濟建設和各區、市、縣經濟開發培訓專門人才。」時任重慶市常務副市長肖祖修、市政府副秘書長賈培基同志多次到校指導工作。四川省政府把辦好三峽聯大作為四川三峽經濟區聯合開發的基本任務之一寫入上報國務院文件之中。在招生工作中,市教委、市計委根據市政府的批示,每年都給予大力支持,專門發文下達招生計劃。我校在辦學中還得到新聞媒體的大力支持,《重慶日報》、《四川日報》、《重慶晚報》、《中國教育報》以及重慶電視台等多家媒體對我校作過多次專題報道和綜合報道,對我校的辦學方向,基本辦學條件及人才培養模式給予充分肯定。
辦學十三年來,學校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現學校佔地面積462.6畝,建築面積88380平方米,有教職工329人,中級以上職稱的教師243人,學校所屬學院、分校、網院等22個辦學單位,有在校生近6000人。
——學校建有與教學、實踐相配套的微機室,計算機中心、多功能電子實驗室、科技活動室、電子模擬室、商務模擬室以及機械數控實訓場、服裝製作實訓場等實驗實習場所,建立校外實習基地34個。學校堅持「造就人才,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堅持「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辦學思路,以改革求活力,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同時把外語、微機、書法、口才作為四項基本功訓練貫穿於教學全過程,培養動手能力強的大中職學生。我校學生參加四川院校日語講演賽獲團體第二名;蔣恆同學參加重慶市高校英語講演賽獲二等獎;何躍同學獲「中國星星杯」文學獎,我校學生在全國「雙竹杯」武術邀請賽上有兩名學生獲冠軍,三名學生獲亞軍,團體總分第三名的好成績。
——學校有一批學術造詣深,實踐經驗豐富,教書育人效果好,有強烈敬業精神的高職稱、高學歷、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十餘年來我校教師擔任主編副主編公開發表的著作(含譯著)有31本,新編教材23本,在各種雜志刊物上公開發表的學術、科研論文150多篇。特別突出的是在1996年由我校組織有關專家教授完成的我國第一部全面系統介紹長江三峽文化的學術專著《中國三峽文化概論》,由中國三峽出版社出版發行,在國內外影響很大,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田紀雲為本書題詞「三峽文化,國之瑰寶」。
——學校開設有計算機應用、電子商務、現代管理與市場營銷、涉外會計、物業管理、服裝設計與製作、電子應用技術、機電技術、數控技術、電腦廣告設計製作、光電技術、船舶駕駛、輪機管理、汽車製造與維修、物流管理、數控模具、機械加工、影視藝術、文秘與辦公自動化、旅遊管理、工民建、國際商務、經貿旅遊英語、經貿日語、貿易經濟、會計電算化、廣告裝璜、涉外經濟法、人力資源管理、計算機網路技術、工商企業管理、環境保護、工業電氣自動化等三十多個專業。
為加強與國內外學術交流和聯合辦學以及經濟技術合作,已與美國杜培格學院等建立了合作辦學關系,成立了「國際高等職業教育培訓中心」、「三峽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目前學校已與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港、澳等國家和地區的部分企業、學校及有關機構建立聯系,擴大交流,加強合作,同時加強了與國內名牌高校的合作辦學。經市教委批准,我校與北京師范大學聯合舉辦遠程學歷教育,對我校要求繼續深造的畢業生,經入學考試,可優先升入我校與北師大聯辦的北師大網院重慶學習中心學習,可獲得國家學歷本科畢業證書,對成績優異者可授予學士學位。
三峽聯大是重慶市最早的高職院校之一,已有十多年的中、高等職業教育成功經驗,已畢業大專生5996人、中專生3015。重慶人事局、市教委、市計委對我校大專畢業生的就業和畢業待遇以[渝人發(1996)05號]文作了專門的批復,「按國家對大專畢業生的規定執行」。畢業生就業率達95%以上,一部分學生已被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江蘇、浙江、四川、新疆等地的單位聘用,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和好評,有的已成為單位業務骨乾和領導,還有一部分畢業生到日本、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留學深造。
為適應重慶和西部大開發急需中高職人才的發展需要,不斷擴大辦學規模,走校企合作辦學之路,通過增資擴股,引進大股東重慶一城實業有限公司合作辦學,由該公司投資在重慶職教城征地1214畝,建設可容納10000人規模的新校區,使學校步入新的發展階段,為創辦我市高職名校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