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郵電大學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方案
㈠ 北京郵電大學有幾個校區
一、北京郵電大學有幾個校區 北京郵電大學 有3個校區,分別為本部、宏福校區、沙河校區,本部地址為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十號、宏福地址為北京市昌平區北七家鎮鄭各庄、沙河地址為北京市昌平區沙河高教園區。
二、北京郵電大學簡介
北京郵電大學 是教育部直屬、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建、首批進行「211工程」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是「985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重點建設高校,是一所以信息科技為特色、工學門類為主體、工管文理協調發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學,是我國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2017年,「信息網路科學與技術學科群」和「計算機科學與網路安全學科群」兩個學科群進入一流學科建設行列。
學校堅持以,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紮根中國大地辦好大學。學校始終肩負「傳郵萬里國脈所系」的家國情懷。自1955年建校以來,經過6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學校全日制教育已經形成了信息背景濃郁、專業特色鮮明、學科優勢突出的辦學格局。學校現設有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自動化學院、軟體學院、數字媒體與設計藝術學院、現代郵政學院、網路空間安全學院、光電信息學院、理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人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學院、網路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民族教育學院、體育部等18個教學單位,以及網路技術、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感知技術與產業3個研究院,可信網路通信2011協同創新中心,並設有研究生院。目前,學科專業已經涵蓋理學、工學、文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哲學、藝術學等9個學科門類,涉及22個一級學科。學校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以及電子科學與技術三個一級學科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被評為A類學科,其中信息與通信工程取得了A+的優異成績。
學校現有西土城路校區、沙河校區、宏福校區和小西天校區,在江蘇無錫和廣東深圳分別設有研究院。全日制本、碩、博學生及留學生近23000名,正式注冊的非全日制學生近55000名。
近年來, 北京郵電大學 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以網路強國戰略目標為導向,遵循高等教育的辦學規律,按照「綜改拉動、科學發展」的戰略思路,牢固樹立事業型思維,啟動學校教育事業綜合改革。在全校黨員、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的改革與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牢固確立人才培養是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的思想,大力推進實施「質量工程」,積極推進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和研究生培養機制創新,實現了質量與規模的協調發展。2008年3月,教育部正式公布我校以「優秀」成績通過「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標志著我校人才培養質量踏上了新的台階。近年,我校在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國家精品課程、北京市精品課程、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國家級教學團隊、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國家級教育成果獎、北京市教育成果獎等各級各類評選工作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績。長期以來,我校學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全國高校領先水平。在以英語、電子、數學和物理競賽為代表的國內外大學生重大賽事中成績優異,位居全國重點高校前列。連續九年創辦大學生創新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暨創新創業論壇,創辦研究生創新創業成果展,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取得突出成績。
——始終堅持辦學以教師為根本的指導思想,積極推進「人才工程」,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師資結構不斷優化。目前,我校擁有著一支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計劃」獲得者、「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北京市科技新星、省部級「青年學科帶頭人」、省部級「優秀青年骨幹教師」、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級教學名師等為骨乾的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8%,外籍教師近百人。
——以「211工程」建設和「985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為重點,不斷加強學科建設,學科布局進一步優化。目前,學校具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1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22個(含一級學科博士點10個),有7類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有43個本科專業,建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6個。學科涵蓋了理、工、文、法、哲、經濟、管理、教育、藝術等9個學科門類,初步形成了信息學科優勢突出、工管文理相互支撐的多科性學科架構。在重點學科建設方面,我校現有一級學科國家級重點學科2個、北京市重點學科7個、部級重點學科8個。
——加強基地建設,科研工作良性發展。我校建有以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國防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為代表的若干高水平的科研基地。學校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5個(其中2個為牽頭、3個為合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教育部「111創新引智基地」5個、北京實驗室1個、各類部級重點實驗室9個。以基地建設和團隊建設為基礎,我校科研工作在質和量兩個方面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近年來共獲得國家科技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省部級科研獎勵數十項。同時,我校建有國家級大學科技園,為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奠定了良好基礎。
㈡ 北京郵電大學總共有幾個校區
北京郵電大學總共有3個校區,分別為西土城路校區、沙河校區、宏福校區。
西土城路校區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十號,環境幽雅,交通方便。學校佔地面積693畝,學校有全日制本、碩、博學生及留學生共約22000名,正式注冊的非全日制學生約30000名。
宏福校區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北七家鎮鄭各庄,距校本部約21公里。宏福新校區採用後勤方面社會化管理的新模式,由宏福集團投資興建的學生食堂和學生宿舍配套齊全,運動場建設也達到國家標准要求。
沙河校區位於沙河高教園區東南部,佔地約1348畝,新校區建設將分兩期完成。一期用地858畝,建築面積約40萬平方米,包括教學樓、宿舍樓、體育場等設施。二期用地490畝,建築面積約20萬平方米,整體建成後將能容納1.8萬名學生。沙河新校區規劃充分體現了現代化大學的形象和氛圍,同時滿足了分期建設和發展的需要,每一期建設任務完成後,都能實現相應的教學、科研功能,不影響分期進入的師生們工作和學習。
截至2013年,學校現設有11個專業學院,以及網路技術、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感知技術與產業3個研究院,在36個本科專業招生。
北京郵電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建、首批進行「211工程」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是「985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重點建設高校,是一所以信息科技為特色、工學門類為主體、工管文理協調發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學。
學校現有海淀校區、昌平校區。全日制本、碩、博學生及留學生27000餘名。北京郵電大學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以網路強國戰略目標為導向,遵循高等教育辦學規律,實施質量立校戰略、特色名校戰略、科技興校戰略、人才強校戰略、開放辦校戰略、文化鑄校戰略、依法治校戰略、和諧榮校戰略,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牢固樹立事業型思維,不斷推進學校教育事業綜合改革。
學校聚焦人才培養,積極推進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和研究生培養機制創新,實現了質量與規模的協調發展。在國內外大學生重大賽事中成績優異,學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全國高校領先水平。連續舉辦十二屆大學生創新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暨創新創業論壇、六屆研究生創新創業成果展,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取得突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