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排名官網
⑴ 各地大學排名
中國古代高等教育有兩千年的發展歷程,其雖沒有「大學」之形,但卻有大學」之實。年北洋大學堂(天津大學前身)創立,是近代中國官辦最早的大學。1922年新學制的頒布為標志,中國大學開始了百年發展歷史中第一次重要的轉型。1937年,國立中央大學(現南京大學)、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武漢大學、國立浙江大學等五所中國頂尖學府在全國進行統一招生考試,簡稱五大名校聯考。中國大學發展至今有211、985等重點大學及如今的世界「雙一流」大學,下面本文maigoo小編將從中國大學的分類、類型及各類重點大學告訴你中國各省有哪些大學,全國重點大學有哪些。
各省市大學名單
貴州
河南
山東
四川
香港
江蘇
青海
新疆
福建
浙江
湖北
天津
江西
海南
黑龍江
廣東
雲南
北京
台灣
澳門
廣西
陝西
甘肅
河北
吉林
重慶
寧夏
湖南
安徽
內蒙古
上海
山西
西藏
遼寧
點擊省市可查看對應大學名單
名牌大學圖
高等院校概況
高等院校指按照國家規定的設置標准和審批程序批准舉辦,通過普通高等學校、成人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生為主要培養對象,實施高等教育的全日制大學、獨立學院、職業技術學院、高等專科學校、廣播電視大學、開放大學、職工大學、業余大學、職工醫學院、管理幹部學院、教育學院和普通高校的繼續教育學院、成人教育學院等。 從高等學校性質上劃分,中國高等學校分為兩大類型:普通高等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
據教育局最新發布的全國高校名單可知,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國高等學校共計3005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740所,含本科院校1258所、高職(專科)院校1482所;成人高等學校265所。本名單未包含港澳台地區高等學校。
高校辦學性質
高等學校的辦學性質/主體可分為公辦/公立高校、民辦高校、合作辦學、獨立學院四大類。
公辦高校公辦指以國家政府或地方政府資助創立維持的高等院校,屬於國家事業單位序列,學校的管理人員都是國家公職人員。其辦學層次分專科和本科。一般除了公辦高校的合作辦學項目,正常招錄的學生學費費用基本上都在一萬以下。
民辦高校民辦學校是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面向社會依法舉辦的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其辦學層次分專科和本科。民辦院校有自己的校名,自己組織機構,自己的師資,自己的校園,自己獨立頒發畢業證書。民辦高校的學生學費費用一般都是一萬以上。
合作辦學中外合作辦學是引進國外資金以及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方法、手段、教育技術、管理機制,聘用外國教師授課的一種新的辦學形式,其中也包含內地與港澳台地區合作辦學。
獨立學院獨立學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與社會力量即企業、事業單位,社會機構或個人合作舉辦的進行本科層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機構,屬於民辦性質,有「公立」的名頭,但不存在「公辦」一說,且獨立學院一定是本科,而民辦高校中專、本科都有。為此獨立學院學費是公立大學的三到四倍。由於借用母體高校的名號,所以獨立學院的名稱一般是以「XX大學XX學院」的格式來命名,獨立學院依然實施相對獨立的教學組織和管理,獨立進行招生,獨立頒發學歷證書,獨立進行財務核算,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能獨立承擔民事責。截至2018年,全國共有獨立學院264所。
地區 合計 公辦院校 民辦院校 外資合作
北京市 92 77 15 0
上海市 63 43 19 1
廣東省 154 99 51 4
天津市 56 44 12 0
四川省 132 81 51 0
山東省 152 110 42 0
數據來自於國家教育部官網,截至2020年6月。
載入更多
重點高等院校
以下數據均來自於國家教育部官網,數據有效期截至2020年6月。
重點大學重點大學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被重點支持建設的大學,其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含義。截止1960年,全國重點高校有64所。在1990年代中國高校體制改革後,這一名稱不再被官方所使用。現代意義上的重點大學包括入選「雙一流」、「2011計劃」、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等國家項目建設大學和原全國重點大學,以及中央部屬大學、省部共建大學和省、直轄市、自治區政府確定的省屬重點大學等。【詳細】
序號 學校名稱 學歷層次
北京大學 985 211 研究生 本科層次
清華大學 985 211 研究生 本科層次
浙江大學 211 985 研究生 本科層次
上海交通大學 211 985 研究生 本科層次
武漢大學 211 985 研究生 本科層次
復旦大學 211 985 研究生 本科層次
南京大學 985 211 研究生 本科層次
吉林大學 211 985 研究生 本科層次
中山大學 211 985 研究生 本科層次
華中科技大學 211 985 研究生 本科層次
211大學211工程是為了面向21世紀,迎接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挑戰,中國政府集中中央、地方各方面的力量,重點建設116所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專業使其達到世界一流大學的水平的建設工程。2016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宣布《「211工程」建設實施管理辦法》的規范性文件失效,這被視為是211工程實質上的終結。2017年9月,教育部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原116所211工程院校全部進入「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或「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詳細】
序號 學校名稱 院校隸屬 學歷層次
清華大學 985 211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北京大學 985 211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浙江大學 211 985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復旦大學 211 985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上海交通大學 211 985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南京大學 985 211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11 985 研究生 中國科學院 本科層次
中國人民大學 211 985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武漢大學 211 985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中山大學 211 985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985大學985工程是指為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而實施的工程,截至2013年年末,「985工程」共有39所高校,教育部表示「985工程」的規模已經穩定,將不會再新增高校。2016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宣布《「985工程」建設實施管理辦法》的規范性文件失效,這被視為是985工程實質上的終結。2017年9月,原985工程正式被納入「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計劃。39所原985高校被劃入「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36所)與「一流大學建設高校B類」(3所)。【詳細】
序號 學校名稱 院校隸屬 學歷層次
清華大學 985 211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北京大學 985 211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廈門大學 985 211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南京大學 985 211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天津大學 985 211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浙江大學 211 985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西安交通大學 985 211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東南大學 985 211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上海交通大學 211 985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山東大學 985 211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雙一流」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於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正式確認公布,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共計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A類36所,B類6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雙一流建設學科共計465個(其中自定學科44個)。「雙一流」是一個動態建設過程,遴選認定不是一勞永逸的,對於建設過程中出現不再具備建設條件且經警示整改仍無改善的高校及學科,及時調整出建設范圍。建設期末,將根據期末評價結果等情況,重新確定下一輪建設范圍,有進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終身制。【詳細】
序號 學校名稱 院校隸屬 學歷層次
北京大學 985 211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中國人民大學 211 985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清華大學 985 211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11 985 研究生 工業和信息化部 本科層次
北京理工大學 985 研究生 211 工業和信息化部 本科層次
中國農業大學 985 研究生 211 教育部 本科層次
北京師范大學 211 985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中央民族大學 985 211 國家民委 本科層次
南開大學 211 985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天津大學 985 211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九校聯盟中國九校聯盟/C9聯盟(簡稱C9)是中國大陸首個大學聯盟,於2009年10月啟動,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9所高校。【詳細】
序號 學校名稱 院校隸屬 學歷層次
北京大學 985 211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清華大學 985 211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浙江大學 211 985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復旦大學 211 985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上海交通大學 211 985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南京大學 985 211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11 985 研究生 中國科學院 本科層次
哈爾濱工業大學 211 985 研究生 工業和信息化部 本科層次
西安交通大學 985 211 研究生 教育部 本科層次
卓越大學聯盟卓越人才培養合作高校聯合自主選拔錄取學業能力測試,俗稱卓越聯考、同盟或E9聯盟,是在高校自主招生中,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同濟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9所學校共同組織的考試。相較於國內其他自主招生聯考考完就各不相乾的情況,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天津大學牽頭的「同盟」更為「牢固」,除在自主招生選拔中共享成績以外,九校在學生入學後的教學培養、科研探索、國際交流以及產學研等多個領域都將開展深層次合作。
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於2006年11月啟動的一項教育工程,也稱百所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工程。該項目旨在通過政府支持建設、優先安排招生錄取批次、鼓勵開展單獨招生試點等政策扶植,建立百所高水平的高等職業院校。示範院校通過此政策支持,享受設置專業的靈活條件,並可以逐步擴大跨省份招生規模,並享有比例不低於30%的招生規模。至2015年,共有三批共100所高職院校進入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
序號 學校 省份 序號 學校 省份
1 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北京市 51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省
2 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 北京市 52 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省
3 天津交通職業學院 天津市 53 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省
4 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天津市 54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省
5 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天津市 55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廣東省
6 邯鄲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省 56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省
7 河北化工醫葯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省 57 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省
8 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省 58 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
9 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省 59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
10 山西煤炭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 60 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
11 山西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 61 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海南省
12 山西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省 62 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 重慶市
載入更多
高校學科門類
大學科目按照國家2011年頒布《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的學科、專業目錄》,中國的高校現行13個學科門類,92個大學專業類,506個大學專業。13個學科分別是: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藝術學。而中國高校也根據學科劃分為12種高校類型:綜合類、理工類、師范類、農林類、醫葯類、語言類、政法類、財經類、藝術類、體育類、民族類、軍事類高校。
全國語言類大學名單
全國軍事類大學名單
全國綜合類大學名單
全國政法類大學名單
全國民族類大學名單
全國農林類大學名單
全國醫學類大學名單
全國藝術類大學名單
全國體育類大學名單
全國財經類大學名單
全國師范類大學名單
全國理工類大學名單
高等院校隸屬
院校隸屬是指某個院校和主管部門的隸屬關系,或者說某個院校歸哪個部門管理。主要就是決定你的學校,歸誰管,由誰撥款,由誰決定校長的任命,由誰負責教學質量的評估。目前大體分為兩種:中央部屬高等學校、地方所屬高等學校。這兩類院校在專業劃分學校規模和畢業分配方向上存在著很多不同。在辦學性質方面,中央部屬院校均為公辦高校,而地方高校分為公辦、民辦不同的兩種性質。
中央部署高等學校中央部門(或單位)所屬高等學校,簡稱中央部委直屬高校或中央部屬高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學校中公立學校的一種(另一種為地方直屬高校)。此類學校多關系國家發展全局,且行業特殊性強,由國務院組成部門、直屬機構、直屬事業單位等中央部門(或單位)在全中國范圍內直屬管理。截止至2019年6月國家教育部官網信息,中央部屬高校共有115所,由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中央軍委、國家民委等多個部門直屬管理。【詳細】
序號 學校名稱 所在地 院校隸屬 學歷層次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工程大學 陝西省 武警總部 本科層次
中國人民解放軍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 河北省 總參謀部 本科層次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勤務學院 重慶市 總後勤部 本科層次
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學院 北京市 國防部 本科層次
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指揮學院 江蘇省 總參謀部 本科層次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陸軍指揮學院 江蘇省 中央軍委 本科層次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 北京市 中央軍事委員會 本科層次
武警後勤學院 天津市 國防部 本科層次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警官學院 四川省 國防部 本科層次
武警工程大學 陝西省 國防部 本科層次
地方所屬高等學校地方所屬高校是指隸屬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港澳特區,大多數靠地方財政供養,由地方行政部門劃撥經費的普通高等學校共有2500多所,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主體部分,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著力為地方培養高素質人才。省屬高校佔了我國高校總數的絕大多數,是我國高等學校的主體,承擔著為區域培養人才以及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任務的各類院校,主要面向所屬省區招生。
⑵ 中國排名大學
據網上搜索較權威的國內大學排名表是2020年5月15日由上海軟科發布的《2020中國最好大學排名600強榜單》。
從榜單中可以看出,排名第一的是清華大學,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大學,排名第三的是浙江大學,排名前十的大學還有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
以下是《2020中國最好大學排名600強具體榜單》中的前百名。
(排名+學校名稱+省市+學校類型+總分)
1 清華大學 北京 綜合 852.5
2 北京大學 北京 綜合 746.7
3 浙江大學 浙江 綜合 649.2
4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 綜合 625.9
5 南京大學 江蘇 綜合 566.1
6 復旦大學 上海 綜合 556.7
7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 理工 526.4
8 華中科技大學 湖北 綜合 497.7
9 武漢大學 湖北 綜合 488.0
10 中山大學 廣東 綜合 457.2
11 西安交通大學 陝西 綜合 452.5
12 哈爾濱工業大學 黑龍江 理工 450.2
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理工 445.1
14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 師范 440.9
15 同濟大學 上海 理工 439.0
16 四川大學 四川 綜合 435.7
17 東南大學 江蘇 綜合 432.7
18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 綜合 409.7
19 南開大學 天津 綜合 402.1
20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 理工 395.6
21 天津大學 天津 理工 390.3
22 山東大學 山東 綜合 387.9
23 廈門大學 福建 綜合 383.3
23 北京協和醫學院 北京 醫葯
24 吉林大學 吉林 綜合 379.5
25 華南理工大學 廣東 理工 379.4
26 中南大學 湖南 綜合 378.6
27 大連理工大學 遼寧 理工 365.1
28 西北工業大學 陝西 理工 359.6
29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 師范 358.0
30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 農業 351.5
30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 財經
31 湖南大學 湖南 綜合 348.3
32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 理工 334.8
33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 理工 321.8
34 重慶大學 重慶 綜合 320.9
3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江蘇 理工 319.5
36 南京理工大學 江蘇 理工 317.1
36 中央財經大學 北京 財經
37 東北大學 遼寧 理工 314.0
38 蘇州大學 江蘇 綜合 306.8
39 華中農業大學 湖北 農業 300.5
40 蘭州大學 甘肅 綜合 300.4
40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廣東 綜合
41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陝西 理工 299.4
41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 財經
42 華東理工大學 上海 理工 294.6
43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 理工 293.6
44 華中師范大學 湖北 師范 292.4
45 上海大學 上海 綜合 290.0
46 南方科技大學 廣東 綜合 289.0
46 首都醫科大學 北京 醫葯
47 南京農業大學 江蘇 農業 283.2
47 南京醫科大學 江蘇 醫葯
48 暨南大學 廣東 綜合 282.6
49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 綜合 281.2
50 南京師范大學 江蘇 師范 279.9
51 哈爾濱工程大學 黑龍江 理工 279.4
52 武漢理工大學 湖北 理工 277.6
52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北 財經
53 西南交通大學 四川 理工 277.3
54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湖北 理工 274.9
55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 理工 273.7
55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 政法
56 東北師范大學 吉林 師范 272.5
57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北京 理工 272.4
58 河海大學 江蘇 理工 271.8
59 江南大學 江蘇 綜合 271.5
59 中國醫科大學 遼寧 醫葯
60 中國礦業大學 江蘇 理工 264.9
61 西北大學 陝西 綜合 262.4
61 上海紐約大學 上海 綜合
62 上海科技大學 上海 綜合 261.5
62 天津醫科大學 天津 醫葯
63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 理工 260.5
64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 理工 259.7
65 深圳大學 廣東 綜合 259.1
66 西南大學 重慶 綜合 257.5
67 華南師范大學 廣東 師范 254.4
67 西南財經大學 四川 財經
68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陝西 農業 251.1
68 寧波諾丁漢大學 浙江 綜合
69 揚州大學 江蘇 綜合 250.5
70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北京 理工 248.8
70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 語言
70 東北財經大學 遼寧 財經
71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北京 理工 247.0
72 江蘇大學 江蘇 綜合 245.9
73 東華大學 上海 理工 245.2
74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山東 理工 244.8
75 寧波大學 浙江 綜合 244.3
75 南方醫科大學 廣東 醫葯
76 福州大學 福建 理工 243.8
77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 林業 242.3
78 合肥工業大學 安徽 理工 240.5
78 哈爾濱醫科大學 黑龍江 醫葯
78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 語言
79 陝西師范大學 陝西 師范 239.9
80 華北電力大學 北京 理工 235.7
81 浙江工業大學 浙江 理工 235.5
82 南京工業大學 江蘇 理工 235.4
83 鄭州大學 河南 綜合 234.9
84 雲南大學 雲南 綜合 234.1
85 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 師范 233.4
85 首都師范大學 北京 師范 233.4
87 南昌大學 江西 綜合 228.4
87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 語言
87 上海中醫葯大學 上海 醫葯
88 華南農業大學 廣東 農業 227.1
89 上海理工大學 上海 理工 221.4
90 安徽大學 安徽 綜合 219.2
91 長安大學 陝西 理工 218.9
91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 民族
92 燕山大學 河北 理工 216.7
9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江蘇 理工 216.6
93 中國葯科大學 江蘇 醫葯
94 湖北大學 湖北 綜合 214.5
95 廣東工業大學 廣東 理工 214.2
96 南京郵電大學 江蘇 綜合 213.9
97 河南大學 河南 綜合 212.9
98 上海師范大學 上海 師范 212.8
99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浙江 理工 211.6
99 西交利物浦大學 江蘇 理工
100 廣州大學 廣東 綜合 211.1
* 排名相同的學校按校名拼音順序排列。
⑶ 中國大學排名榜哪個權威
中國大學排名榜我認為還是網路上面的排名比較權威,就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
⑷ 在哪查大學的排名和專業的排名有官網嗎急急急!
大學排名沒有太大的意義,最流行的估計是武書連排名了。其實,專業排名也是很重要的!綜合選擇吧,不過還是要多了解專業和自己的興趣,這樣對報考更好!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⑸ 國內大學排名,誰才是最權威的
國內大學排名艾瑞深校友會網是最權威的。
艾瑞深校友會網大學排行榜已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和公信力的大學排行榜品牌,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電視台、中國青年報和參考消息等主流媒體均對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給予采訪報道。
研究團隊基於中國大學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職能,從國際影響、國家發展和社會貢獻三大視角審視和考量中國大學。
側重從校友成就與學術成就對中國大學進行選優排序,體現中國大學對世界文明、國家富強和社會進步的貢獻率與影響力。
已經成我國有關教育主管部門制定政策,高校提升辦學水平和社會影響力,學生及家長報考院校、企事業單位選才及教育投資等重要參考。
(5)大學排名官網擴展閱讀:
2020年7月23日,由全國第三方大學評價研究機構艾瑞深校友會網撰寫完成、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最新發布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教學質量排名、2020中國大學傑出校友排名和2020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名等榜單。
報告顯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教育教學質量最高、培養造就的中國政商學界傑出人才最多,雄居2020中國大學教學質量排名冠亞軍,是2020年全國高考最優秀考生的最佳選擇。
浙江大學第3,復旦大學第4,南京大學第5,吉林大學表現優異,躋身前10強。引人關注的是,北京大學校友問鼎2020中國最具財富創造力大學排名首位,2019年福布斯胡潤新財富中國三大富豪榜上榜校友總財富高達9269億,富可敵國、眾星捧月,堪稱中國最會賺錢的大學。
⑹ 2016年中國文科一本大學排名榜官網
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人民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西安交大,四川大學,天津大學,重慶大學
⑺ 全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學的詳細介紹和官網
1 哈佛大學 美國
2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美國
3 劍橋大學 英國
4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美國
5 斯坦福大學 美國
6 牛津大學 英國
7 普林斯頓大學 美國
8 東京大學 日本
9 耶魯大學 美國
10 加州理工學院 美國
11 倫敦帝國學院 英國
12 加州大學洛杉磯 美國
13 密歇根大學 美國
14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美國
15 芝加哥大學 美國
16 美國康奈爾大學 美國
17 多倫多大學 加拿大
18 京都大學 日本
19 倫敦大學學院 英國
19 馬薩諸塞大學 美國
21 伊利諾伊大學 - 厄巴納 美國
22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美國
23 哥倫比亞大學的 美國
24 瑞士聯邦理工學院蘇黎世 瑞士
25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 美國
26 華盛頓大學 美國
27 新加坡國立大學 新加坡
28 卡耐基梅隆大學 美國
29 麥吉爾大學 加拿大
30 美國加州大學聖迭戈 美國
31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加拿大
31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美國
33 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 俄羅斯聯邦
34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 美國
35 清華大學 中國
36 杜克大學 美國
37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政治學 英國
38 加州大學戴維斯大學 美國
39 喬治亞理工學院 美國
40 西北大學 美國
41 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 美國
42 香港大學 香港
43 北京大學 中國
43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 美國
45 愛丁堡大學 英國
45 墨爾本大學 澳大利亞
47 美國普渡大學 美國
48 慕尼黑大學 德國
49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荷蘭
50 大阪大學 日本 就這些了 給你網址 那邊直接連接各大學的官網的 ht tp://www.timeshigherecation.co.uk/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0-2011/reputation-rankings.html 不過是英文哦 你對照我幫你翻譯的去看就行了 呵呵
⑻ TIMES大學排名的2016最新排名
內容皆來自於泰晤士報TIMES大學官網
商科排名點擊這里
以下為綜合排名 2016排行專 2015排名 屬性1 屬性2 屬性3 11屬劍橋大學21牛津大學34倫敦帝國理工學院43聖安德魯斯大學56杜倫大學68華威大學77埃克塞特大學811薩里大學95倫敦政治經濟學院109倫敦大學學院1112蘭卡斯特大學1210巴斯大學1313拉夫堡大學14 17 利茲大學 1516約克大學 1618南安普頓大學1715伯明翰大學1814東英吉利亞大學1925蘇塞克斯大學2019布里斯託大學
⑼ 大學排名前50
1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簡稱「清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A類,入選「2011計劃」、「珠峰計劃」、「111計劃」、「強基計劃」,為九校聯盟、松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亞洲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清華—劍橋—MIT低碳大學聯盟成員,是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學校前身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校名「清華」源於校址「清華園」地名,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其建校的資金源於1908年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南遷長沙,與國立北京大學、私立南開大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清華大學進入新的發展階段。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後成為多科性工業大學。1978年以來逐步恢復和發展為綜合性的研究型大學。截至2019年底,學校佔地面積442.12公頃;共設有20個學院,59個系,82個本科專業;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2個,博士後流動站50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58個;有教職工15401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54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0人;有在校學生50349人,其中本科生16037人,碩士生18606人,博士生15751人,港澳台僑學生845人。
2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為九校聯盟、松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京港大學聯盟、亞洲大學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國際公立大學論壇、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成員。
北京大學創立於1898年維新變法之際,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現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創辦之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大學。1937年南遷至長沙,與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復員返回北平(現北京)。1952年經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成為以文理基礎學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並自北京沙灘等地遷至現址。2000年與原北京醫科大學合並,組建為新的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最早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和科學、民主思想,是創建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基地之一。長期以來,北京大學始終與中國和中國人民共命運,與時代和社會同前進,恰如蔡元培先生所言:「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此思想自由之通則,而大學之所以為大也。
3浙江大學:浙江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簡稱「浙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首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211工程」、「985工程」,為九校聯盟(C9)、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世界大學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全球能源互聯網大學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成員,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學校前身是創立於1897年求是書院,為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1928年定名國立浙江大學。1937年浙江大學舉校西遷,在貴州遵義、湄潭等地辦學,1946年秋回遷杭州。1952年,浙江大學部分系科轉入中國科學院和其他高校,主體部分在杭州重組為若干所院校,後分別發展為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實現合並,組建了新的浙江大學。
據2020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紫金港、玉泉、西溪、華家池、之江、舟山、海寧等7個校區;設有7個學部、37個專業學院(系)、1個工程師學院、2個中外合作辦學學院、7家附屬醫院;佔地面積6223440平方米。
4上海交通大學
5南京大學
6復旦大學
7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8華中科技大學
9武漢大學
10西安交通大學
11吉林大學
12 中山大學
13 四川大學
14 哈爾濱工業大學
15 山東大學
16 南開大學
17 天津大學
18 北京師范大學
19 中南大學
20 東南大學
21 廈門大學
22 中國人民大學
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4 大連理工大學
25 西北工業大學
26 同濟大學
27 華南理工大學
28 重慶大學
29 華東師范大學
30 蘭州大學
31 北京理工大學
32 中國農業大學
33 湖南大學
34 東北大學
35 鄭州大學
3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37 蘇州大學
38 華東理工大學
39 武漢理工大學
40 南京農業大學
41 中國石油大學
42 北京科技大學
43 上海大學
44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45 中國礦業大學
46 西南大學
47 暨南大學
48 電子科技大學
49 東北師范大學
50 華中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簡稱「華中師大」或「華大」,位於湖北省會武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師范大學,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院校,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國家「2011計劃」、「1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創始高校,武漢七校聯合辦學成員,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國家師范生免費教育試點高校,是國家培養中、高等學校師資和其他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
學校是在1903年創辦的文華書院大學部(始於1871年美國聖公會創辦的文華書院,1924年改名為華中大學)、1912年創辦的中華大學、1949年創辦的中原大學教育學院的基礎上,1951年組建公立華中大學,1952年改制為華中高等師范學校,1953年定名為華中師范學院,1985年更名為華中師范大學,並由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校名。
截至2018年6月,學校佔地面積120餘萬平方米,下設30個學院,75個本科專業;國家重點學科8個,湖北省一級重點學科22個;1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8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17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教職工3800餘人;全日制在校生近32000人,其中本科生近18000人,研究生11000多人,留學生2900多人。
⑽ QS 世界大學排名 官方網站 有網址么
http://www.topuniversiti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