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招生排名 » 華東政法大學招生網

華東政法大學招生網

發布時間: 2021-01-24 04:36:31

『壹』 華東政法大學自主招生條件

華東政法大學2015年沒有單招(自主招生)的招生計劃哦,明年1月份再看過有沒有吧。

--還有疑惑,你可去「育龍單招平台」在線問,老師都會幫助回答的。

『貳』 藝術特長招生 華東政法大學

首先你要清楚,學校為什麼需要藝術特長生。這是學校自主招生的一部分,內學校希望招收有這方面特容長的學生幫助學校在各種活動中撐場面。比如各種晚會,尤其各個學校聯合舉辦的聯會還有比賽等。從考試內容上,不難看出他要考察的是形體,其實要求已經很松,很廣泛了,一般專業藝術類的學校只考舞蹈、武術或者形體表演,這個居然還有廣播操!這說明他的主旨在於考察你身體的協調能力和肢體的表現能力,所以你選擇自己最擅長的就好了。還有,誰說街舞不給高分呢?現在大多數大學生的晚會,舞蹈都是以街舞為主,你看到幾場晚會是武術和廣播操?所以,放心去考試,邊拍一套拿手的動作和選一首合適的音樂才是你現在應該趕快去做的。

『叄』 華東政法大學招生有對學生身體健康有什麼要求嗎

招收對象為2015至2016年度本市普通本科院校在校在籍一年級優秀學生(藝術體育類、網路生、版定向生、內高權班、少數民族預科生除外),且符合本市試點普通高校招收插班生的條件,經學生學籍所在院校同意,身體健康者。每位考生只能報考1所學校。一年級所修課程考試成績有不及格者,不得報考。

『肆』 華東政法大學招生要求

沒有具體要求,關鍵分數到了就可以了,華政對英語口試什麼的都沒要求的

『伍』 華東政法大學是211還是985

華東政法大學(原「華東政法學院」)是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1952年6月,經華東軍政委員會批准,原聖約翰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東吳大學、廈門大學、滬江大學、安徽大學、上海學院、震旦大學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會系合並組建成立華東政法學院。其後由於種種原因,學校於1958年並入上海社會科學院;1963年再次籌建,次年招生;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被撤銷。1979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學校第二次復校。2007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正式更名為華東政法大學。學校原為司法部直屬院校,現為上海市管理的高校。現任黨委書記曹文澤教授,校長葉青教授。

學校是教育部依法治校示範校、國家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校、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花園單位,松江校區是全國物業管理示範園區。多年來,華政人遵循「篤行致知,明德崇法」的校訓,發揚「逆境中崛起,憂患中奮進,輝煌中卓越」的精神,已把學校建設成為一所以法學學科為主,兼有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理學等學科的辦學特色鮮明的多科性大學,被譽為「法學教育的東方明珠」。

站在新的起點,學校將進一步貫徹落實「以人為本,依法治校,質量為先,特色興校」的辦學理念,逐步建成法學門類學科優勢明顯,其他相關學科與法學學科交叉發展,融通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等學科,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特色鮮明、多科性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培養更多應用型、復合式、開放性高素質創新人才,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做出新的貢獻。

2歷史沿革編輯
前身史略

華東政法大學
聖約翰大學,原名聖約翰書院,1879年創建,是美國聖公會施約瑟主教於1877年籌建,將聖公會1865年設立的格雅書院和1866年設立的度恩書院合並後,在滬西梵皇渡路(今萬航渡路)購地興辦的中國第一所現代教會高等學府。

1894年,該校建造了中國式的教育樓,為紀念創始人施約瑟主教而取名「懷施堂」。新中國成立後,約大師生為紀念1921年畢業生鄒韜奮,要求將懷施堂改名為韜奮樓,於1951年經華東軍政委員會批准,同意更改樓名。韜奮樓為上海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03年,該校用庚子賠款基金興建「思顏堂」,以紀念中國籍牧師顏永京先生,今改名為四十號樓。孫中山先生曾在這里發表過「民主國家,教育為本」的著名演講,為長寧區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25年6月3日,五卅慘案發生後,聖約翰大學為阻止學生參加反帝斗爭宣布停學,與學生發生強烈沖突,以孟憲承為首的19名教職員及553名學生憤然離校,於當年8月另組光華大學(今延安西路東華大學校址)。這就是歷史上的「六三」事件 ,「六三樓」因此得名。此樓今座落於華東政法大學校園內,是長寧區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聖約翰大學培養出許多傑出的中國學生。歷屆校友中,以服務工商、教育、外交、醫務界為多,知名者有鄒韜奮、顧維鈞、施肇基、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榮毅仁、經叔平、林語堂、潘序倫、周貽春、周有光、孟憲承、嚴家淦、劉鴻生、劉吉生、顏福慶、牛惠霖、牛惠生、史久鏞、黃嘉華、張愛玲等。

艱難歷程

1952年6月,經華東軍政委員會批准,華東政法學院在聖約翰大學的舊址上應運而生。當時,由六所學校的法律系、四所學校的政治系和一所學校的社會學系組合而成,是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建校後的華東政法學院第一任院長由中共中央華東局秘書長魏文伯兼任,日常工作由副院長鄭文卿主持;魏文伯不兼院長後,由鄭文卿任院長,趙野民、宋子成任副院長。

1956年,鄭文卿調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由曾任陝甘寧邊區高等法院院長的雷經天擔任院長。

華東政法學院初創時期設有大學部、夜校部和專修科,1953年設干訓班,1954年設本科,1957年設函授部。

1958年,華東政法學院遭到了第一次撤銷的厄運。華政與上海財經學院、中國科學院上海經濟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歷史研究所、復旦大學法律系合並成立了上海社會科學院。停止招生工作,成立政治法律研究所等,華政一部分教師並入政治法律研究所。

1963年8月,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小組和教育部根據《中共中央批轉中央政法小組、教育部黨組關於加強高等政法教育和調整政法院系問題的請示報告》,向市委提出《關於籌辦華東政法學院的意見》。9月市委批復同意,提出以上海社會科學院政治法律研究所為基礎籌辦,由該所黨組書記袁成瑞為籌委會辦公室主任,行政上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教育部雙重領導,以最高人民法院為主。

1964年,正式復校,由魏明任黨委書記兼院長,袁成瑞為副書記,田光為副院長,招生149人,次年招生208人。

1972年,經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共上海市委決定,華東政法學院第二次撤消,師資隊伍再次解體,大部分流向復旦大學。校舍則先後被上海社會科學院、復旦大學分校、上海市衛生學校、普陀區衛生學校、果品公司、蔬菜公司、水文站、水上派出所等八個單位瓜分。

1979年3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教育部聯合發出《關於恢復華東政法學院的通知》。6月,中共上海市委決定:劉少儻任黨委書記,徐盼秋任黨委副書記兼院長,曹漫之任黨委委員、副院長兼教務長,潘念之任黨委委員、副院長。以劉少儻、徐盼秋和曹漫之為首的領導核心,從復旦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及其他單位以至於全國各地迅速集中必要的師資和辦學人員,這在當時及時擴充了華政的師資隊伍,師資匱乏問題得到了緩解。同時,在市政府的關懷下,陸續收回部分校舍。

1979年9月,華政迎來了復校後的第一批303名學生。除了復旦分校將東風樓歸還華政外,其他校舍依然被占。以徐盼秋、曹漫之為首的一批黨政領導下達指示:先建圖書館與教學大樓。於是,在黨委一班人的帶領下,全體師生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黨政工團讓出辦公室,在帳篷里辦公,保證教學用房的需要,毫無怨言,以苦為樂。這就是被滬上高校傳為佳話的「帳篷精神」。

重獲新生

松江校區一期工程竣工啟用
專業建設:1985年4月,華政的本科教育在單一法學專業的基礎上,增設了經濟法、國際經濟法和犯罪學(1995年改為偵查學)三個專業,1994年11月又增設了國際法、貿易經濟和英語三個專業,1997年11月再增設行政管理和貨幣銀行學兩個專業。1998年7月,將上述九個專業調整為法學、偵查學、經濟學、金融學、英語和行政管理六個專業。2003年增設社會學和國際經濟與貿易兩個專業,2004年增設治安學、政治學與行政學、會計學、知識產權、公共事業管理、勞動社會保障、新聞學七個專業。2005年增設社會工作、文化產業管理、邊防管理、漢語言文學、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日語七個專業。

院系設置:1985年,設置法律系、經濟法系、國際法系和犯罪學系(1995年改為刑事司法系)。2003年初,撤系設院,陸續成立了法律學院、經濟法學院、國際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商學院、外語學院、人文學院、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信息技術學院、社會學系、研究生教育院和繼續教育學院等12個二級學院(系)。

招生情況:復校當年,在華東六省一市招收新生303人;自1981年起開始招收研究生;至1983年底,各類在校生已達3429人,其中本科生1649人、專科生177人、研究生34人、函授生1569人。1991年,本科在華東六省一市均進入第一批招生,並迅速擴展到全國,1994年,成為上海市自主招生的八所試點院校之一,同年成為全國實行並軌收費改革的院校之一;1995年獲批招收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是全國首批試點單位之一;1996年,學校獲准接受外國留學生攻讀學士、碩士學位,成為上海20所向留學生頒發學位證書的院校之一,同年又獲准招收港澳台地區學生;1998年在全國招收法學專業第二學士學位生。

『陸』 登錄不上華東政法大學的招生網

可能是正敢上我們要選課,報名啥的
系統忙,就先把這邊關了
等過段時間進就是了呀

『柒』 上海華東政法大學錄取分數線

要選法學的話,復成績最好是越高制越好,不然會被調劑到別的專業,當然個人覺得,只要自己很喜歡法律,不管你學的是什麼專業,在華政都可以實現你的夢想。我有很多同學都是這樣,他們在華政是非法學專業的,但因為自己比較喜歡法律,所以經常去旁聽比較好的法學專業課,現在司法考試也考出來了。
法學專業當中,感覺沒有好與不好之分。不知道樓主說的好是什麼意思。以下提供一些參考,如果就就業率來說的話,那華政的英語專業最好,如果就就讀的分數門檻來說,國際經濟法分數最高,接下來是經濟法、接下來是國際法、接下來才是民法和刑法。
給你個參考,本人是05年江蘇考到華政的,當時一本線是560,本人是610,但是這個分數上法學基本是不夠的,你可以衡量一下。
據我所知,長三角地區的法學只有華政這一塊牌子比較專業。

熱點內容
有獸醫專業的專科大學 發布:2025-05-17 17:34:11 瀏覽:691
鄭州大學考古學考研 發布:2025-05-17 17:33:07 瀏覽:454
河北大學醫學部轉專業 發布:2025-05-17 17:23:54 瀏覽:228
據美國耶魯大學彼得 發布:2025-05-17 17:23:22 瀏覽:979
山東師范大學在職研究生報名 發布:2025-05-17 17:19:01 瀏覽:948
石河子大學專升本專業 發布:2025-05-17 17:12:25 瀏覽:366
大學里的金融專業 發布:2025-05-17 17:12:24 瀏覽:565
大學生喝多 發布:2025-05-17 17:09:57 瀏覽:198
陝西師范大學老師扣扣 發布:2025-05-17 17:09:49 瀏覽:894
南京理工大學陳光教授 發布:2025-05-17 17:05:59 瀏覽: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