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本大學排名
❶ 湖北省一本大學排名
在湖北省有著許多所知名的大學,其中歸列前茅的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湖北大學等。下面小匠老師就跟各位考生和家長們介紹在湖北省大學排行榜當中,位居前三名的三所大學。
第三:中國地質大學
位於湖北省武漢市的中國地質大學,是我國重點建設的211工程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2年所創辦的北京地質學院,具有悠久的辦學發展歷史,中國地質大學的地質學以及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是國家重點學科,對於地質學科感興趣的考生,可以考慮報考中國地質大學。
以上所介紹到的就是湖北省三所名列前茅的重點大學,對此,大家是怎麼認為的呢?
❷ 全國大學一本大學排名
2020年5月15日,上海軟科發布了2020中國最好大學排名600強榜單,從榜單中可以看出,專排名第一的是清華大屬學,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大學,排名第三的是浙江大學,排名前十的大學還有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
❸ 普通一本大學排名
全國一本大學排名
uisbho177 LV12
2013-04-01
滿意答案
cotr553ee46
LV12
2013-06-05
所謂的院校排名是針對學校總體實力的排名,對選擇具體專業或方向的考生而言意義不大,除非你指想炫耀自己畢業學校的知名度更高!這些排名極易對考生產生誤導,一般是對教育不大知情者才熱衷於此,這是很多教育專家極力反對的!因為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優勢學科,某些院校的綜合排名雖然低點,但單個學科上的實力、師資和地位可能非常拔尖,在業內領域具有很高認可度(211院校的排名一般低於985,但211高校中某些學科的實力是一些985院校無法企及的,所以要淡化學校的規模化,突出辦學定位和特色,集中優勢師資和資源培育各專業的優秀人才,這才是可取之道!!);
合肥工業大學是211高校(綜合排名65左右),排名絕對在成都理工大學(綜合排名140左右)之前,但後者在地質方面有四個國家重點學科,培養的地質類人才質量和數量比合肥工業大學的地質畢業生普遍好,業內認可度也絕對更高;
上外、北外並非985高校,但有誰敢否認上外、北外的語言類畢業生總體上不如浙大、哈工大、上海交大的外語畢業生呢?
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綜合素質和專業素養,中國很多高校為求大求全瘋狂盲目擴招專業,催生了一批又一批師資配置差、培養經驗無、就業和培養質量劣的垃圾專業,這讓無數懵懂學子成為學校弱勢專業的試驗品和小白鼠,這是高等教育的誤區,是對社會和學生及家長十分不負責的!!!!麻省理工學院等不少國外知名大學都能嚴格控制所設專業數目和招生數,雖然專業較少、學生不多,但是做出的貢獻、培養的人才質量是我們大家有目共睹的!
只有學有所成,對社會貢獻更大,回報更多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渠道和待遇,對社會和個人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無法實現教育應有的社會推進價值和對受教育者的價值,什麼都白談!那教育就是在浪費他人青春、就是在耗費民脂民膏、就是在殺人!!
建議廣大考生在選擇學校和專業的時候結合個人理想、愛好,綜合考慮學校學科師資、辦學歷史、省部級和國家級重點學科設置情況、教師論文和科研項目情況、畢業生就業質量和社會聲譽等綜合考慮,理性判斷和選擇學校及專業;
❹ 全國一本A類重點大學有哪些
北京市: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中央音樂學院、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央戲劇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中醫葯大學、北京體育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中央民族大學、石油大學
天津市:
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
河北省:
華北電力大學、燕山大學、河北工業大學
山西省:
太原理工大學、山西農業大學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大學
遼寧省:
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遼寧大學、大連海事大學、沈陽農業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吉林省:
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延邊大學
黑龍江省:
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林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大慶石油學院
上海市:
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上海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東華大學
江蘇省:
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蘇州大學、中國葯科大學、河海大學、江蘇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江南大學
浙江省:
浙江大學
安徽省: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
福建省:
廈門大學、福州大學
江西省:
南昌大學、江西農業大學
山東省:
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
河南省:
鄭州大學
湖北省:
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南省:
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湘潭大學
廣東省:
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暨南大學、華南農業大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西大學
重慶市:
重慶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西南師范大學、西南農業大學
四川省:
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四川農業大學
雲南省:
雲南大學
陝西省:
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陝西師范大學、長安大學、陝西科技大學
甘肅省:
蘭州大學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大學
❺ 全國重點本科大學排名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浙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南京大回學
復旦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答大學
中山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北京航天航空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同濟大學
四川大學
東南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南開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天津大學
山東大學
...
❻ 中國本一的大學排名
其實簡單的給本一大學排名並不是合理的,因為有的大學的專業排名專靠前,但是她的學校屬綜合實力卻靠後,所以也不能光看學校排名
綜合實力排行榜中,清華、浙大、北大位列前三。第四名至第十名分別為: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復旦大學、四川大學和吉林大學。
在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排行榜中,理工科大學和綜合類大學占據了全部的席位,前十名依次是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大學、上海科技大學、復旦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科技大學這所與中科院共建的「四非」大學,擊敗了無數傳統名校,躋身前五。
在本科畢業生升學率排行榜上,位居前三位的是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北京大學。4-10名分別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科技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其中上海科技大學在畢業生升學率上依舊表現搶眼,而中國人民大學成為了前十名榜單中唯一一個文科社科類大學。
❼ 美術重本大學排名
八大美院和所有有藝術系的一本綜合類大學。
八大美院分別是:清華美術學院版、中央美術學院權、天津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廣東美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
一本類的綜合大學里邊美術好一點的有 中國人民大學 江南大學(工業設計) 中國地質(珠寶設計) 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設計) 東華大學(服裝設計) 武漢紡織學院(服裝設計) 北京印刷學院 、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影視學院、中國戲劇大學、中央戲曲學院、上海戲劇學院。這些是目前藝術類的一本院校里在美術這一塊做的比較突出的部分大學。
❽ 全國雙非一本大學排名
全國雙非一本大學排名:
理工類高校:南京工業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武漢科技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燕山大學等。綜合類高校:江蘇大學、揚州大學、湘潭大學、湖北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燕山大學、上海理工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都是實力非常強悍的高校,在全國的知名度很高。雖然這些學校沒有211工程大學的頭銜,但論科研成果、專業的實力、師資力量等,都已經超越部分211高校。而且這些學校的畢業生就業率很高,所以一的普通學生,可以重點考慮。
全國1200餘所本科院校,39所985,112所211。所以有1100所左右的雙非大學,但一本並不多。而且211大學並不都是頂尖名校,全國百強,其中也是優劣混合,參差不齊。有水平低者在五百名之外,甚至不如長三角地區的二本院校。
(8)重本大學排名擴展閱讀
全國雙非一本大學師范類高校進入50強的數量,也是非常的多。比如排名第6位的浙江師范大學、第17位的山東師范大學,第19位的天津師范大學等。
這些學校都是省內的重點大學,也是得到地方政府的重點支持,在省內的口碑都很好,學生的就業率很不錯。因此,普通一本的學生,如果將來想要老師,那麼就可以根據這份排行榜,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師范大學。
❾ 全國一本大學排名
因太多請度娘2015中國理工類大學排行榜。廣東省一本理工高校:13名華南理工大學,57名廣東工業大學。這兩所是廣東最好的理工類高校。
❿ 重本大學有多少所排名
北京大學 內蒙古大學 新疆大學 復旦大學 武漢大學 廈門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吉林大學 蘭州大學 中山大學 山東大學 湘潭大學 南開大學 西北大學 雲南大學 四川大學 南京大學
重點理工院校(52所)
清華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中南工業大學 北方交通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成都理工學院 北京科技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重慶建築大學 東南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西北輕工業學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 天津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大慶石油學院 東北大學 石油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吉林工業大學 武漢水利電力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燕山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河海大學 同濟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浙江大學 東華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青島海洋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氣象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 江蘇理工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華中理工大學 重慶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長春科技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武漢工業大學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 湖南大學
重點農業院校(9所)
中國農業大學 山西農業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沈陽農業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江西農業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 西南農業大學
重點醫葯院校(6所)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北京醫科大學 北京中醫葯大學 上海醫科大學 中山醫科大學 華西醫科大學
重點林業院校(1所) 北京林業大學
重點財經院校(1所)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重點藝術院校(1所) 中央音樂學院
重點體育院校(1所) 北京體育大學
重點民族院校(1所) 中央民族大學
重點外語院校(2所)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重點政法院校(2所) 國際關系學院 西南政法大學
重點師范院校(2所) 北京師范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211工程"介紹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及國務院《關於<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中,關於"211工程"的主要精神是:為了迎接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挑戰,面向21世紀,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專業,使其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質量、科學研究、管理水平及辦學效益等方面有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顯進展,力爭在21世紀初有一批高等學校和學科、專業接近或達到國際一流大學的水平。概括為:"211工程"就是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點
北京(23所)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中央音樂學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中醫葯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上海市(9所) 上海外國語大學 復旦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並
天津(3所)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重慶(2所) 重慶大學 西南大學
河北(1所) 河北工業大學
山西(1所) 太原理工大學
內蒙古(1所) 內蒙古大學
遼寧(4所) 大連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 遼寧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吉林(3所) 吉林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延邊大學
黑龍江(4所)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江蘇(11所)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蘇州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中國葯科大學 河海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浙江(1所) 浙江大學
安徽(3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福建(2所) 廈門大學 福州大學
江西(1所) 南昌大學
山東(3所)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河南(1所) 鄭州大學
湖北(7所)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南(3所) 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廣東(5所) 中山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廣州中醫葯大學
廣西(共1所) 廣西大學
四川(共5所) 四川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雲南(1所) 雲南大學
貴州(1所) 貴州大學
陝西(6所) 西北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長安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甘肅(1所) 蘭州大學
新疆(1所) 新疆大學
軍事系統(3所) 第二軍醫大學 第四軍醫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