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城市學院2016招生簡章
㈠ 浙江大學三位一體招生簡章2016
您好,浙江大學2016年沒有發布三位一體招生簡章,2016年共有46所高校發布三位一體招生簡章。分別是:
中國美術學院
浙江工業大學
浙江師范大學
寧波大學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理工大學
溫州醫科大學
浙江海洋學院
浙江農林大學
浙江中醫葯大學
中國計量學院
浙江萬里學院
浙江科技學院
浙江財經大學
嘉興學院
杭州師范大學
浙江音樂學院
湖州師范學院
紹興文理學院
台州學院
溫州大學
浙江外國語學院
寧波工程學院
衢州學院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
浙江警察學院
麗水學院
溫州肯恩大學
寧波諾丁漢大學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
浙江樹人學院(浙江樹人大學)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
寧波大紅鷹學院
溫州醫科大學仁濟學院
浙江中醫葯大學濱江學院
中國計量學院現代科技學院
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
同濟大學浙江學院
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
紹興職業技術學院
嘉興南洋職業技術學院
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
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
㈡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是幾本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在不同省份的招生和錄取批次情況是不一樣的。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在各個省份錄取批次的情況如下圖:
(2)浙江大學城市學院2016招生簡章擴展閱讀
「人才培養是學院工作的核心,招生就業是學院發展的生命線。」韋巍指出,2017年的招生工作成績亮眼,「站位戰」精準定位功不可沒。
2018年要在招生宣傳上提早布局,充分挖掘專業優勢,採取各種新手段、新方法開展宣傳,以發揚優良傳統,打贏「攻堅戰」,奠定學院進一步發展的堅實台階。
就業方面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也要認清形勢,充分參考借鑒浙江省教育評估院的調查報告,對於部分指標發掘其背後原因。招生就業連接兩頭,最重要的還是以人才培養為基石的教育本體。
學院建院十八年,在社會上贏得了良好的聲譽與口碑,現在更到了發展關鍵期,不但要創造條件,講好故事,大力宣傳,提升對學生的吸引力。
更要抓住浙大「雙一流」建設的契機,抓住學院與工程師學院聯動發展的契機,思考創新培養模式、提升教學質量,為學院建設一流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奠定堅實基礎。
㈢ 誰能給我一份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的詳細介紹,要有圖片之類的東西,新浪大學庫里的不夠詳細,謝謝...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佔地 1000餘畝,校舍面積 40 萬余平方米。校園環境優雅,基本設施先進,辦學條件齊備。設有計算機與計算科學學院、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醫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商學院、傳媒與人文學院、法學院和創意與藝術設計學院(籌)等9 個學院,37 個本科專業,70餘個專業方向。
中文名: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外文名: Zhejiang University City College,ZUCC
創辦時間: 1999年7月
類別: 公立大學
現任校長: 吳健
所屬地區: 中國浙江
主管部門: 浙江省教育廳
學校類型: 工科
目錄
學院概況
招生
培養方向
師資隊伍
科研工作
發展方向
院系設置
專業設置
展開
編輯本段
學院概況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校徽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Zhejiang University City College,ZUCC)成立於1999年7月,是國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由浙江大學、杭州市人民政府合作辦學,並與浙江省電信實業集團共同發起創辦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是中國首家按新型模式辦學的獨立學院,被譽為中國獨立學院的辦學典範。現任院長是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吳健教授,現任黨委書記是中共浙江大學黨委委員胡禮祥教授。
編輯本段
招生
校園一景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面向中國招生,目前有全日制本科學生 12000餘名。學生德體合格,在學院規定的學習期限內達到學院最低畢業學分要求,由學院頒發根據國家統一規格印製的「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畢業證書。符合浙江大學學士學位授予條件者,經城市學院統一申請、浙江大學學士學位審定工作委員會審定,可獲浙江大學學士學位證書。2003年起,學院依託浙江大學招收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和外國留學生。
編輯本段
培養方向
校園遠眺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繼承和發揚浙江大學「求是創新」的優良校風,銳意改革,開拓進取,以「倡導合格基礎上的揚長教育,注重學生全面素質提高基礎上的個性發展」為育人理念,全力實施「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著力構建「按社會需求設專業,按學科打基礎,按就業設模塊,使學生橫向可轉移、縱向可提升」的本科培養體系,強化學生的應用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努力為社會奉獻具有社會責任感和較強的社會政治經濟建設能力,具有國際視野和參與國際競爭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編輯本段
師資隊伍
經過八年的發展,學院已經建成了一支德才兼備、生師比匹配、專兼比合理、學緣結構優化的師資隊伍。專任教師隊伍中46% 的教師具有高級技術職務,73%的教師具有碩士以上學歷。
編輯本段
科研工作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重視學科建設、科研開發與產學研合作。目前有計算機應用技術、葯理學、國際貿易學、企業管理 4 個市級重點學科和新聞學、通訊與信息系統、機械製造及自動化 3 個學院扶持學科;有葯物信息與新葯研究、集成化信息處理與控制、網路與計算開放3個市級重點實驗室和商務信息分析、數字化設計與製造2個學院重點實驗室。設立了工業中心、會展研究與服務中心、城市研究中心等26個科學研究與開發機構。在杭州市和浙江省各地建立了160餘個產學研合作基地。
編輯本段
發展方向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是在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過程中應運而生的新型大學。學院中長期建設與發展總體目標提出,在今後的15年內,將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建設成為一所辦學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緊密結合,獨立學院運行機制優勢充分發揮,現代大學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特色鮮明,培養質量穩定優秀,科研開發與技術服務成效卓著,中外合作辦學優勢突出,在培養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方面國內領先的新型大學。[1]
編輯本段
院系設置
計算機與計算科學學院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計算機與計算科學學院現開設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4個本科專業,從2004年起與浙江大學聯合招收計算機專業碩士研究生。
計算機與計算科學學院擁有一支年齡結構合理、學歷層次高的優秀教師隊伍,教師中具備碩士以上學歷者佔95%,博士佔20%,90%以上專職教師畢業或曾工作於浙江大學,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扎實的專業基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009年成為浙江省重點建設專業,計算機應用技術為杭州市重點學科。
計算機與計算科學學院還建有兩個杭州市重點實驗室「網路與計算實驗室」和「數字城市與電子服務實驗室」。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計算機與計算科學學院外包人才培訓中心被授予「浙江省國際服務外包人才培育基地」稱號,成為浙江省商務廳認定的第一批省級國際服務外包人才培訓機構之一。
幾年來,計算機與計算科學學院科研實力穩步提升,每年完成科研經費近300萬元,發表高水平論文50餘篇,其中被SCI、EI收錄10多篇,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計算機與計算科學學院現任院長為王澤兵教授。 學院堅持改革創新,教學工作成績斐然,多項教學成果分獲浙江省、杭州市和浙江大學的教學成果一等獎。《程序設計》是浙江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省精品課程,《數據結構與演算法》是杭州市精品課程。多本教材成為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和浙江省重點教材。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建有「數學建模」和「計算機應用」兩個校內綜合性創新實踐基地以及多個校外實踐基地。
計算機與計算科學學院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培養一大批優秀學生,畢業生的素質、能力和競爭力獲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各專業歷年就業率均保持在95%左右,處於全省相關本科專業的前列。學生在國際和國內的數學建模、程序設計、多媒體設計等競賽中屢獲大獎,近三年共獲得國際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5項和二等獎12項,2008年獲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銅獎,2009年榮獲全國「IEEE標准電腦鼠走迷宮」總決賽「特別創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新獎」。計算機專業在2003年和2004年的浙江省高等學校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抽查中分列第2名和第1名。[2]
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開設了通信工程、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五個專業,從2004年起與浙江大學聯合招收碩士研究生。為了增加選擇專業的科學性,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信息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工程等3個專業按照大類招生,一年後分專業學習。現任常務副院長為方誌剛教授。
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擁有一支教學科研能力強、富有責任心和創新精神的教師隊伍。現有專職教職工50餘人,其中專職教師3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佔43.2%,其中有博士後4人,居城市學院之首,是城市學院最先引進博士後師資的學院;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教師約 46%。24%的教師是兼具企業技術經驗或管理經驗的雙師型教師,有浙江省「教壇新秀」1人。
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具有優良的辦學條件,現有杭州市重點實驗室「集成化信息處理與控制實驗室」,杭州市重點學科「通信與信息系統」,杭州市重點專業和學院品牌專業「通信工程」,學院重點實驗室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智能系統實驗室」。有研究所3個,學科與科研實力雄厚,對教學形成了強有力的引導和支撐。擁有專業教學實驗室29個,種類齊全,能充分滿足專業實驗教學的需求,同時建立了面積達700餘平方米的創新實踐基地,實行全開放管理,為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提供了堅實的平台,近年來在各類學科競賽、學生科研中取得了優異成績。
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本著培養「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理念,根據工科學習的特點,突出實踐,以賽促學,並著力提高學生的行業素質,以培養「卓越工程師」為目標。近年來,辦學成果卓然,有浙江省新世紀教改1項,浙江省高教學會項目2項,浙江省精品課程1門,杭州市精品課程3門,浙江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等等。學生參加各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類學科競賽碩果累累,獲得電子競賽國家二等獎1項,省一等獎5項,智能汽車競賽國家二等獎2項,「挑戰杯」競賽浙江省二等獎3項,杭州市科技創新一等獎2項,獲獎比例和層次獲得廣泛贊譽。
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歷屆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中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認可,每年初次就業率在95%以上,其中在杭州地區就業達69.25%,就業質量相當優良,其中也有許多深造攻讀碩士和出國留學的學子。[3]
醫學與生命科學學院
醫學與生命科學學院開設臨床醫學、護理學、葯學、生物技術等4個專業,並與浙江大學聯合招收碩士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研究生。擁有一支教學、科研能力較強、學歷層次高、梯隊結構合理的優秀教師隊伍。現有專職教職員工45人,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0名。現任院長為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張立煌教授。
葯理學學科是杭州市「重中之重」建設學科,中葯研究與開發實驗室是杭州市「重中之重」建設實驗室,葯物信息與新葯研究實驗室是杭州市重點實驗室。近年來,學院科研實力穩步提升,年科研經費200多萬元,發表論文100多篇,其中被SCI收錄20多篇。
醫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堅持教學改革創新,強調扎實理論學習的同時,注重學生實踐教學,依託浙江大學醫學院、葯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高水平的師資力量和實習實踐基地,擁有醫葯化學、基礎醫學、臨床專業、葯學專業四大實驗室8000平方米的醫學教學實驗中心,並建有10多個校內外實踐基地,為學生實踐技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能訓練提供平台,努力培養「厚基礎、強能力」的現代醫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多年來已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學生,獲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歷年就業率均保持在93%左右。[4]
工程學院
學院現開設有土木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建築學等4個本科專業,並與浙江大學聯合招收岩土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和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按大類統一招生入學,二年級起學生可按意願和優勢分專業學習。現與美國林肯大學設有「2+2」本科教育合作項目。 學院專職師資隊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伍精幹,正、副高級職稱和碩士、博士學歷者達95%以上,「雙師型」教師佔40%以上。岩土工程學科為杭州市重點學科,先進設計與製造技術為杭州市重點實驗室,建有綠色建築研究所等6個研究所(中心),科研成果豐碩。學院現任院長為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俞小莉教授。 面向社會需要與城市發展,培養「應用型、創新型、復合型」高級工程人才,專業建設成效顯著,2008年「機械電子工程」 新專業在浙江省教育廳專項抽查中獲優秀。注重實踐教學建設和應用能力培養,建立了工業中心和建築設計分院兩個校內綜合性實踐創新基地、工程設計中心等十多個教學實驗室,學生每年都有機會參加浙江省和浙江大學的建築結構模型設計、機械創新設計、建築設計等多種學科競賽與科研實踐。各專業畢業生廣受社會歡迎,2009年就業率達97.8%。[5]
外國語學院
外國語學院擁有一支年富力強、業務精湛、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開設英語和日語兩個專業,並負責全院大學英語、國際合作項目的英語教學、留法語言培訓班等教學工作。現任院長王之江教授。外國語學院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精神成才、專業成才的辦學宗旨,秉承能力為本、實踐為先、強化基礎的教學理念。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堅持語言技能訓練,注重聽、說、讀、寫、譯全面發展及語言知識的實際應用。在強調探究和合作的過程化教學的同時,通過實施學科交叉及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院在致力於培養扎實的語言功底和較高的人文素養的同時,注重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文化交際能力,使他們成為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復合型、應用型的高級外語人才。外國語學院堅持國際化辦學並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國里昂三大、澳大利亞邦德大學、日本佐賀大學、長崎國際大學、靜岡文化藝術大學等多所高校建立了國際交流項目,為學生提供了開拓視野、走向世界的機會。[6]
商學院
商學院涵蓋了經濟學和管理學兩個一級學科門類,現擁有5個研究所(中心),完成2個杭州市重點學科——企業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建設,新增杭州市重點實驗室——商務信息分析實驗室。商學院專職教師中25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博士21人,其餘為國內外著名大學的碩士30多名教師有出國留學或進修經歷,現任院長是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吳曉波教授。 商學院以「精建基礎,邁向卓越」為指導思想,以「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國際化」人才培養為目標,強調學生的倫理品德修養,重視教學基礎建設,勇於改革與創新,在強調基礎理論學習的同時,強化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溝通能力、組織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學院擁有一流的實驗條件,包括國際先進的SAP實驗室,財務分析與金融實驗室、電子商務與外貿實務實驗室、會計與審計實驗室、行為分析實驗室、企業經營模擬實驗室、遠程調查實驗室等,近百個教學實踐基地為學生實踐提供了便利條件。創新模式的創業教育以及形式豐富的社團活動,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 為了增加選擇專業的科學性,避免考生的盲目性,同時體現寬口徑、大平台的培養模式,2010年商學院按經濟管理大類招生。學生入學後的第一年統一安排基礎課程教學,在強化基礎的同時了解專業,第二年按相關規定選擇專業。商學院現設有金融學、資產評估、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財務管理、旅遊管理等7個專業,另有國際商務專業本科教育項目、國際貿易專業本科教育項目、國際金融專業本科教育項目3個國際合作項目。
傳媒與人文學院
傳媒與人文學院下設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學、漢語言文學、會展經濟與管理五個專業;其中新聞學(含廣播電視新聞學)是杭州市重點學科,新聞專業是杭州市首批重點專業,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是杭州市首批特色專業。學院還建立了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廣播電視研究與製作中心、廣告傳播研究中心、會展研究與服務中心以及現代秘書學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並建有廣播實驗室、電視實驗室、新聞演播室、新聞攝影實驗室、廣告流程實驗室、辦公自動化實驗室、電子編輯實驗室等實驗室。傳媒學院師資隊伍由專職和兼職教師兩部分組成,力量雄厚,專職教師中具高級職稱者佔50%,80%以上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兼職教師主要聘自浙江大學、新聞媒體、政府部門及兄弟院校專家學者和資深記者。這些教師教學、實踐經驗豐富,學術造詣深厚,保證了傳媒學院教學秩序的穩定和教學質量的提高。現任院長為浙江省教學名師、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張夢新教授。 學院以培養應用型、創新型、復合型人才為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厚基礎、重理論;強實踐、創特色;接軌國際、拓展視野。學院開設了許多人文社科類基礎課程,夯實學生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與學院宣傳辦共同創建城市學院新聞中心,該中心下轄院報、院廣播電台、院電視台、網站、英語新聞社等院內媒體,與杭州市西博辦共同建立會展研究中心;在省內外建立40餘個實習基地,這些創新實訓基地成為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實踐平台,傳媒分院還與美國、澳大利亞、韓國、新加坡等十幾個國家的傳媒學院建立協作關系。優秀學生可以優先推薦到國際知名高校進行短期交流,修讀課程,攻讀碩士研究生等,如美國林肯大學、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加州州立大學奇科分校、紐西蘭懷卡託大學、韓國東國大學、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等。 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漢語言文學三個專業按新聞傳播大類招生,新聞傳播學大類學生進校後,第二學年學生根據個人的興趣、特長提出專業申請。[7]
法學院
法學院是一個富有活力和朝氣的學院,設有法學和行政管理等2個本科專業,現任院長侯作前教授。法學院擁有一支科研能力強、富有責任心和創新精神的教學科研團隊。努力堅持「職業為導向、學業為基礎、創業為引領」的辦學理念,積極貫徹「知、行並舉,教、學、做合一」的育人方針,大力倡導「求真、務實、創新」的良好教風和學風,堅持合格基礎上的揚長教育和個性化發展。法學院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特別是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著力加強對學生的模擬實訓、社會實踐和專業實習,幫助學生積極進行大學學習規劃和職業生涯規劃,加強創新創業教育,不斷提升學生的職業核心競爭力,學生培養質量不斷提升,社會聲譽優良。法學院與美國伊州理工學院法學院和商學院、台灣地區輔仁大學法學院等設有師生合作交流項目,鼓勵學生培養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8]
創意與藝術設計學院
創意與藝術設計學院,是全國第一家以突出創意教育為辦學特色的藝術設計學院,現任院長為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西泠印社常務副社長陳振濂教授。創意與藝術設計學院開設了藝術設計專業,包含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工業設計三個專業方向,成立了藝術設計實驗中心、創意研究中心。在「以創意教育為核心、以藝術設計為平台、培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辦學理念的基礎上,學院積極探索教學改革舉措,進一步完善「兩段制」式教學體系,一、二年級基礎教學,三年級進入方向課程學習。逐步形成了創意教學、縱向工作室(導師制)教學、以賽促學三大特色,建立校內外實踐基地、開設創業課程鼓勵學生創業,探索產學研合作教學模式,實戰項目導入課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創意與藝術設計學院專職教師來自於國內外名牌高校、活躍於藝術設計業界的知名專家及海外歸來的設計人士,師資結構合理,既擁有知名大學的學緣關系,又吸納了海歸、雙師型人才,整體實力雄厚。此外,學院還聘任了部分中國美術學院、浙江大學等名校的兼職教授,引名校之理念,擴學生之視野。
創意與藝術設計學院自2003年開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目前在校本科生已達15個班、共453人。近年來,學院榮獲90多項獎項,包括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競賽優秀獎、ONE SHOW 影像全球化中國賽區精英獎一等獎、浙江省大學生多媒體設計競賽二等獎、浙江省第二屆大學生藝術展演三等獎、杭州城市標志設計比賽和城標應用設計大賽前11強、2008杭州市屬高校大學生創新獎6項、第二屆潘天壽設計藝術獎文具設計大賽優秀獎和優秀組織獎、奧普杯創意杭州設計大賽獲獎16項、2008「西湖龍井杯」系列設計大賽優秀獎等獎項。[9]
編輯本段
專業設置
具體學院和專業對應:
一、計算機與計算科學學院 :
信息與計算科學
統計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
管理與信息系統
二、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信息工程
電子科學與技術
電子信息工程
自動化通信工程
三、工程學院 :
土木工程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建築學
機械電子工程
四、醫學與生命科學學院:
葯學護理學
臨床醫學
五、外國語學院:
英語
日語
六、商學院 :
工商管理
金融學
財務管理
旅遊管理
國際經濟與貿易
澳大利亞聯合辦學項目(USQ項目)
紐西蘭國際教育合作項目(UW項目)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資產評估
七、傳媒與人文學院 :
新聞學
廣播電視新聞學
漢語言文學
廣告學
會展經濟與管理
八、法學院 :
法學
行政管理
九、創意與藝術設計學院 :
藝術設計[10]
近年浙江大學城市學院錄取分數線
錄取分數線專業分數線 高考科目: 生源地:
年份
最低
最高
平均
投檔
錄取人數
錄取批次
2009 571 582 574 -- 12 本科三批
2008 558 576 564 -- 12 本科三批
2007 570 601 577 -- 12 本科三批
2006 537 549 543 -- 12 本科二、三批
2006 537 549 543 -- 12 本科三批
㈣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收費多少
收費標准:
學院各本科專業均實行學分制收費,學費由專業注冊學費和學分學費組成。
第一批次招生專業:土木工程專業學費4400元/生·年;
第二批次招生專業:金融學(中新合作辦學)學費28000元/生·年
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專業學費25000元/生·年
建築學、臨床醫學專業學費22000元/生·年
工業設計、金融學、財務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通信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學費20000元/生·年
機械電子工程、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葯學、護理學、日語專業學費18000元/生·年
其他專業學費17000元/生·年
拓展資料: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成立於1999年7月,是國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由浙江大學、杭州市人民政府合作辦學,並與浙江省電信實業集團共同發起創辦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學院位於杭州市拱墅區,佔地1000餘畝,校舍面積40萬余平方米。校園環境優雅,基本設施先進,辦學條件齊備。
㈤ 浙大城市學院有哪些專業浙大城市學院有專科嗎
1月19日,教育部官網分別發布了關於批准設置本科高等學校的函件,宣布三所學校從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本科學校。浙江大學城市學院作為其中一所,現轉設為「浙大城市學院」。那麼,浙大城市學院有哪些專業?浙大城市學院有專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