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招生排名 » 2015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復試

2015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復試

發布時間: 2023-08-28 13:30:09

『壹』 蘇大三本學院嗎學費,專業等具體說明下…

一、蘇州大學三本學院有:蘇州大學文正學院、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


二、學費:

1、蘇州大學文正學院:

人文社科類專業每學年學費標准為14000元/人;理工科類專業每學年學費標准為15000元/人;藝術類專業每學年學費標准為16500元/人;電氣類(中外合作辦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每學年學費標准為25200元/人(第四年赴美國愛達荷大學學習者,國外學習費用按照相關規定另收);金融學(教改實驗班)第一年學費20000元/人(蘇價費函[2015]50號),第二、第三年赴美國學習者,國外學習費用按照相關規定另收,第四年在我院學習,學費14000元/人。


2、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

實行學分制收費管理辦法,學分制學費收費標准按江蘇省有關部門審批的標准執行。我院公布的各專業的學費均為每學年預收學費(即人文社科類專業14000元/生/學年;理工科類專業15000元/生/學年,其中軟體工程(嵌入式培養)專業17000元/生/學年;藝術類專業16500元/生/學年),學年結束時學費按學分結算。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費:每學年按照25200元/生/學年收取。


三、專業:

1、蘇州大學文正學院:

『貳』 蘇大王健法學院好考嗎

蘇大法學院真的很壯觀,那個王建法學院造得真是貴氣逼人,也很氣派,祝大家都考上啊!

同等學歷的不顧慮那麼多,重要的是初試成績好,然後復試好好准備,就沒有什麼問題了,蘇大今年上線的法碩考生有32個,其中就有12個是同等學歷的,不用怕,只要復試能通過,一樣能錄取的。

只需努力,上不上專升本並不重要,想想看——2年與2科加試哪個更便宜?而且蘇大在錄取時,對專科並不太歧視的。有好多專科生在讀研。

關於2科加試,以前指導思想「並不難為學生」,今年有些情況,因上線人數太多,所以加試題目較難(我考的是生理生化),不過都過了(只要60分就行,監考老師就這么說的)。祝大家都能心想事成!

法碩參加復試32人,同等學力加試10多個,不就是多考兩門課,也沒聽說誰受歧視呀。

我考法律碩士:
初試成績(500)+英語口語(50)+專業筆試(50)+專業面試(50),按成績從高到低排,我是公費。

不象有的學校(初試成績/5)*75%,人為製造混亂。

同等學力不受影響,電話了解有同學是同等學力,也是公費。

同等學力加試刑、民訴,但是成績不記入復試成績,僅供參考。

等額面試,32人,無人復試被刷,沒有接受調劑。

公費80%。

蘇大公費名額還的蠻多的,比其他的學校要高的多。

不過競爭比較大,各個專業不一樣把,反正這兩年的公費比例很大,達到了90%以上。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隸屬於蘇州大學,為江蘇省最早成立的法律人才培養的基地。蘇州大學的前身是創建於1900年的東吳大學。 1915年,以東吳大學為本,於上海創設"東吳大學法學院"。學院教學突出"英美法"內容,專以講授"比較法"為主,其科學的培養目標和鮮明的教學特色,使東吳大學的法學教育在當時飲譽海內外,時有"南東吳、北朝陽"之稱。培養了一大批現當代著名的法學專家,如王寵惠、吳經熊、倪征(日奧) 、李浩培、潘漢典、楊鐵(木樑)等,被人們譽為"華南第一流的而且是最著名的法學院。"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東吳大學改名為"江蘇師范學院",法學院也隨之並入他校。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江蘇師范學院"易名為"蘇州大學",同時恢復法學教育,設法律系,是全國最早恢復法學教育的院系之一。1986年經江蘇省政府批准,擴建為蘇州大學法學院。 2000年5月,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學院的王健教授重返蘇大,參加百年慶典,行走母校故道,難舍百年風光,其心汲汲,其情拳拳。有感於斯,王先生長子王嘉廉先生慷慨出資捐建蘇州大學法學樓,設立獎學金,以推動蘇州大學法學院的法學教育和法學研究。同年,蘇州大學法學院更名為王健法學院,成為全國第一個由海外專項基金參與建設的公辦法學院。

法學院現有專職教師60餘位;正副教授27人。目前在校本科生 473人,研究生349人。學院教師踵繼東吳法學的教育傳統,兢兢業業,精心耕耘。經過二十年的努力,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教學科研方面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現有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博士點1個;法理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國際經濟法學、訴訟法學、刑法學、法律史學碩士點6個,同時經國家學位辦批准,為法律碩士培養單位。法學專業為蘇州大學品牌專業,2003年又被評為江蘇省品牌專業。行政法學為省級重點學科,受江蘇省政府專項經費資助。學院曾先後主持國家級社科項目6項,省部級社科項目30餘項,"現代政府法律管理"科研項目,列入"國家211工程"重點資助建設項目。近年來,學院教師共出版各類教材、專著80餘部,發表論文1000多篇;先後獲得國家級教學獎、科研獎 5人次;獲省級教學獎、科研獎40餘人次,多人被評為國家級或省級有特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自1982年以來,已為社會培養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等各層次的專門人才 4000多人,許多校友已成為國家政法部門和法學教育的中堅力量 。

法學院圖書館現有圖書5萬多冊,中外文期刊600多種,在收藏、保留港台法學期刊、圖書方面具有特色。學院還設有比較法研究所和英美法研究中心,出版學術刊物《東吳法學》,在總結和整理東吳法學成就的同時,積極開展英美法系研究及兩大法系的比較研究;拓展對外學術交流,加快法律研究的國際接軌,曾先後與美國太平洋大學麥克喬治法學院,日本名古屋大學、熊本大學、台灣東吳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英國APU大學和澳大利亞邦德大學等法學院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派出大量教師出國出境進修和講學,接待了世界各地知名法學專家學者90餘人次。

"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馳騁法界,揚我東吳;前赴後繼、薪火相傳。幾代東吳法學人守持著一個美好理想:攀登高峰,走向世界。

蘇大與王嘉廉齊心打造一流法學院

「讓王健法學院成為溝通中國與世界的論壇」
江蘇省副省長吳瑞林蘇州市長楊衛澤等參加慶典

世界第二大軟體公司——美國國際聯合電腦公司(CA)創辦人、榮譽董事長王嘉廉11月8日來到我校,為用其父名字命名的我校王健法學樓的起用慶典剪綵。江蘇省副省長吳瑞林、蘇州市市長楊衛澤等有關領導以及來自海內外的60餘名法學院院長、法學專家出席了慶典,並舉行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法學研討會。
我校的主要前身——東吳大學創建於1900年,是中國最早建立的現代高等學府之一,曾羅致和培養出一批傑出的政治、法律等各界知名人士,如費孝通、倪征日奧 、談家楨等,享譽海內外。1915年,東吳大學設立法學院,並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法學教育。20世紀上半葉,東吳法學教育極一時之盛,時有「南東吳,北朝陽」、「律師出東吳,法官出朝陽」之盛譽。1952年高校院系調整,東吳大學改名為江蘇師院,一度停辦法學教育。1982年江蘇師院改制為我校並重設法律系;1986年擴建為法學院,是當時全國最早的法學院之一。法學院現有博士點1個,碩士點6個,專業碩士學位點1個。行政法學學科已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國際上也有影響,其研究項目「現代政府法律管理」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法學院設立了東吳比較法研究所,繼承老東吳法學院比較法研究所的傳統,積極開展英美法系與大陸法系的比較法研究及中國與各個國家和地區法律的比較研究,在中國的對外開放和經濟建設服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多年來,已為社會輸送各類法律專門人才4000多人,現在他們多數已經成為省內外的法學專家和骨幹。
2000年5月,畢業於老東吳法學院的王健教授應邀參與母校的百年校慶盛典。王健教授尋根訪舊,睹物思人,其情拳拳。有感於斯,其子王嘉廉慷慨出資1000萬美金,捐建我校法學樓,設立獎學基金,以推動我校法學教育與法學研究。王健教授對法學的造詣和對祖國的熱愛令我校師生深受感動,經有關部門同意,我校把法學院更名為王健法學院,成為全國第一個由海外專項基金參與建設的公辦法學院。王健教授說:「能為培養自己的母校盡力,幫助其建立中國一流法學院一直是我多年的心願,希望王健法學院未來為中國輸送更多優秀的法律人才。」
11月8日,王嘉廉及家人參加了王健法學樓的起用剪綵。錢培德校長和國際聯合電腦公司(CA)榮譽董事長王嘉廉表示,將齊心把王健法學院建成中國乃至世界一流的法學院,並使王健法學院成為溝通中國與世界的論壇。錢培德校長認為,王健法學樓的落成為古老、滄桑的東吳校園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為王健法學院重振東吳法學雄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必將進一步推動並提升我校法學教育與研究事業。王嘉廉及家人陪同海內外百餘位法學專家饒有興致地參觀了王健法學樓,並參加了在我校王健法學院大講堂舉辦的名為「全球化·小康社會·法治建設」的國際學術會議。來自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法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學院、北京大學法學院等國內外的近百名法學院長和知名法學專家出席了學術會議,並進行了熱烈的學術交流。
黨委書記閔春發對記者說,為建設一流的法學院,蘇州首先著手王健法學院的硬體建設,從王健法學樓奠基到竣工歷經三年,現在這座建築面積一萬六千平方米的法學樓已經交付使用,座落在我校內原東吳大學校園舊址。王健法學樓融中西建築風格,既凸現現代氣息,有保留華夏傳統,並與周圍的原東吳大學建築相映生輝。
王健法學大樓建設耗資650萬美元,功能齊全,內設教學系統、科研系統、圖書資料系統和辦公系統功能區,有可召開大型學術會議的大講堂,中式和西式模擬法庭;配置的圖書館可藏書20餘萬冊,並有多媒體教室、學生活動中心等。王健法學樓還體現出現代化和智能化,具有網路和有線電視傳輸系統,具有同聲翻譯、投影、視頻和現代信息傳播通道。
閔春發書記強調說,在進行王健法學院樓硬體建設的同時,我校也在精心進行軟體建設。早在2001年,我校率先在全國進行法學課程改革,積極探索法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新路子;同時,面向海內外引進了一批高級法學人才。我校還從王嘉廉捐資中拿出250萬美金用於師資隊伍建設、教師和學生與國內外法學院和法學界的合作和交流,努力將我校王健法學院建成國內一流的法學院,為促進中國乃至世界法學教育與研究事業的不斷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慶典後,我校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戰爭研究中心達成意向,雙方將在一些重要項目的研究上開展合作。我校與英國APU大學、美國加州大學和太平洋大學在合作辦學上也達成了意向。
此外,王嘉廉先生還參加了國內最大的一項目藝術獎學金——我校王嘉廉藝術獎學金的頒獎儀劍

『叄』 蘇大王健法學院難考嗎

在法學上,
蘇大可不算難的,
錄取少不代表難考的,
冷門,冷門迭爆!!

『肆』 求蘇州大學知識產權法碩士研究生錄取相關資料

各有關考生:
現將我校2007年碩士研究生復試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1、參加我校復試考生的名單將於07年4月5日前陸續在蘇州大學研究生部網頁上公布,請各位考生注意查看。
2、我校復試時間為:07年4月10日報到、驗證;4月11—13日復試。
3、復試的內容請查看蘇州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具體復試辦法於07年4月5日左右在蘇州大學研究生部網頁上公布。
特此通知!
蘇州大學2007年考研復試工作管理規定
2007-4-6 8:50
頁面功能 【字體:大 中 小】【列印】【關閉】

為了規范和加強碩士研究生招生的復試工作,有效地選拔符合碩士研究生培養基本要求的優秀人才,保證新生錄取質量,提高招生工作管理水平,維護考生的權益,確保招生公平、公正、公開,維護學校招生的良好聲譽,促進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工作規范化和制度化,根據教育部《關於加強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特製定2007年碩士研究生復試工作管理規定。

一、復試工作原則

1、堅持科學選拔。積極探索並遵循高層次專業人才選拔規律,採用多樣化的考察方式方法,確保生源質量。

2、堅持公平公正。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結果公開,監督機制健全,維護考生的合法權益。

3、堅持全面考查,突出重點。在對考生德智體等各方面全面考察基礎上,突出對專業素質、實踐能力以及創新精神、團結協作等方面的考核。

4、堅持客觀評價。業務課考核成績量化,綜合素質考核也有較明確的等次結果。

5、堅持以人為本,增強服務意識,提高管理水平。

二、復試工作的組織與管理

1、碩士研究生招生的復試工作在學校研究生招生領導小組領導下進行,由學校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具體負責。

2、各基層招生單位碩士研究生的復試工作在本單位研究生招生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進行,集體負責。根據學校的招生復試與錄取意見,制定本單位的具體復試辦法、復試標准、程序和要求,進一步完善復試制度。

3、各基層招生單位要按照學科、專業成立由導師組成的復試小組。復試小組成員一般應在5人以上,由本學科、專業責任心強、辦事公正、外語聽說能力較強(至少2人)的導師組成,也可以邀請其他專業的有關導師參加。同時配備1名工作人員擔任復試小組秘書,做好記錄工作以及有關材料收集工作。如果有親屬參加與本人復試工作范圍相關的學科、專業復試的導師,應主動提出不參加復試工作。

4、各基層招生單位要加強對復試小組成員及相關工作人員的政策培訓和相關業務培訓,明確要求,確定職責。同一專業的各復試小組要統一復試尺度。

5、復試工作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規范操作,做好保密(包括命題、分裝、閱卷、核分、登分等)、抽題、分組、記錄等工作,保證復試的公平、公正、公開、科學、規范、合理、有效。復試試題及其答案在啟用前均系國家機密材料。

三、復試的基本要求

復試是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是為了結合學科特色和專業特點,進一步考察考生的專業素養、創新能力、人格特徵等綜合素質,提高入學新生質量,為研究生培養選拔出真正德才兼備、有潛力發揮的優秀人才,各基層招生單位均應對擬錄取的考生進行復試。

1、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的考生復試的基本分數線要求按照教育部的基本要求,原則上按照初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排序,擇優確定復試人選。

2、關於參加單獨考試考生的復試

單獨考試考生的復試基本分數線是:外語、政治≥45,其它單課≥80(單科卷面滿分150分)或≥160(單科卷面滿分300分),總分≥300.

3、關於同等學力考生的復試

對符合復試基本要求的同等學力考生要嚴格進行復試(國民教育序列專科畢業2年或2年以上、國民教育序列本科結業生、在2006年11月14日之後取得國民教育序列成教和自考本科畢業證書者均以同等學力處理),復試時加試與報考專業有關的2門本科生主幹課程,每門課程滿分100分,每門考試時間為3小時。加試內容不得與初試及專業復試內容重復。加試成績不記入復試成績,不參加加試或加試成績不合格者,不予錄取。加試工作由各基層招生單位自行組織。

MBA聯考和法律碩士專業學位聯考的同等學力考生的加試由有關院系自行確定。MBA聯考須加試政治,由所在學院組織,採用筆試方式,滿分100分,時間2小時,成績計入復試總成績。

4、推免生的復試

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和農村教育碩士的復試已進行過,不需再參加復試。

5、關於享受少數民族政策的考生

工作單位在國務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即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119個自治縣(旗),並報考為原單位定向或委託培養的少數民族在職人員考生,如果達到國家規定的最低復試分數線,可以不受復試名額的限制,優先參加復試,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6、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志願者報考碩士研究生享受優惠政策的通知》(教學廳(2004)18號)精神,參加「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並完成服務期、考核合格的志願者(名單已在yz.chsi.com.cn上公布),符合報考條件,在服務期滿後三年內報考碩士研究生,可以享受初試總分加10分的政策;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考生在復試時須出具全國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項目管理辦公室統一製作頒發的《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志願服務證》、《志願服務鑒定書》和服務單位證明。

經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備案的畢業生志願下基層的地方項目,可以參照上述辦法執行。

四、復試驗證

1、復試前,組織對考生進行資格審查。未經資格審查或資格審查不合格的考生,一律不得參加復試。經資格審查合格的考生,發放考生復試通知書。

2、應屆本科畢業生須攜帶2007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准考證、身份證、學生證(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復印件上須註明考生准考證編號)、在校歷年學習成績表復印件(由所在學校教務部門提供並加蓋公章);非應屆畢業生須攜帶2007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准考證、身份證、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復印件上須註明考生准考證編號),在校歷年學習成績表復印件(由考生檔案所在單位人事部門提供並加蓋公章)。

3、考生必須保證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真實性和准確性。一經發現並查實考生提交的信息不真實或不準確,將取消考生的復試資格,如其已取得入學資格或學籍,將按照《教育行政處罰暫行實施辦法》第十四條規定,取消其入學資格或學籍。

五、復試的形式、內容、記分

1、復試形式分筆試和面試兩種。

2、復試的內容由二部分組成:

(1)專業課筆試,滿分150分,考試時間為3小時。由各基層招生單位自行組織命題、考試和閱卷。考試的組織與監考要求嚴格按照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規定執行。

(2)面試,滿分150分。面試由外語聽力和口語測試、綜合素質面試兩部分組成。其中外語聽力與口語測試滿分50分,成績記載方式為50、45、40、35、30……,一檔為5分;綜合素質面試滿分100分,成績記載方式為100、95、90、85、80……,一檔為5分。由各專業復試小組對考生進行外語聽力與口語測試和綜合素質的面試。面試時間每位考生原則上不少於20分鍾。

外語聽力以考查考生理解真實性外語表達內容為宗旨,外語口語以考查考生實用外語表達能力為宗旨。外語聽力與口語的考試由復試小組成員現場用外語提問,學生用外語回答,根據考生回答內容進行打分,進行必要的錄音。

綜合面試主要包括:

A、專業素質和能力。包括大學階段學習情況及成績;全面考核考生對本學科(專業)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學理論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本學科發展動態的了解以及在本專業領域發展的潛力;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B、綜合素質和能力。包括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等;本學科(專業)以外的學習、科研、社會實踐(學生工作、社團活動、志願服務等)或實際工作表現等方面的情況;事業心、責任感、紀律性(遵紀守法)、協作性和心理健康情況;人文素養;舉止、表達和禮儀等。

面試考核指標包括教育背景(本人學習情況)、科研經歷、思想狀況、對原來所從事學科前沿的了解和對報考研究方向前沿的了解程度、思維的敏銳性、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學術思想、相關實驗技能、總體評價等內容,各復試小組提前准備好反映以上指標的具體素材,避免面試時的隨意性,題目可以事先准備好,由考生自行抽取,當場回答。如果由復試小組成員現場提問,對每位考生必須提問。每位復試小組成員獨立評分,平均分即為考生的綜合面試成績。同時應考核考生的思想品德表現,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錄取。

面試開始前應檢查考生的復試通知書、身份證等相關材料是否一致,是否進行過資格審查,未經資格審查者不得參加復試,杜絕冒名頂替。面試情況要有詳細記錄,現場應認真填寫《蘇州大學2007年碩士研究生復試情況記錄表》以備查。

部分理工科專業可增加實驗考核,主要測試實驗和操作技能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復試成績(300分)=專業課筆試(150分)+外語聽力和口語測試(50分)+綜合面試(100分)(MBA考生除外)。

MBA考生復試成績(250分)=政治理論筆試(100分)+外語聽力和口語測試(50分)+綜合面試(100分)

六、考生總成績的計算

考生的總成績=初試成績+復試成績。

對有特殊學術專長或具有突出培養潛質者,以及在科研或相關實踐中表現突出者,由復試小組提出書面材料,院(系)研究生招生領導小組簽署意見,校研究生招生領導小組審核同意,可適當加分,最高不超過10分,計入總成績。

七、名額分配

2007年碩士研究生錄取名額以各基層招生單位的申報數和國家下達我校的實際招生規模數為基準,結合考生上線情況而確定,具體原則是:

1、上線人數未達到基層招生單位申報規模數的,以實際上線人數為錄取規模,實行等額復試,通過復試確定擬錄取名單。

2、上線人數超過基層招生單位申報規模數的,以申報規模數的90%為錄取規模數,原則上按照錄取規模的1.3倍組織考生參加復試,如果要求超過1:1.3組織考生參加復試,需報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審批。通過復試後確定擬錄取名單。

3、原則上不接受調劑,對於極少數社會急需專業由於生源和上線人數較少,可以適當調劑部分上線考生。上線人數超過招生規模數的,不接受調劑。校內相近學科、專業生源優先考慮調劑,由外校調入的考生必須通過研招網(yz.chsi.com.cn)報名。請各院將需要調劑的專業、人數及調劑考生名單於4月5日書面報告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審核,否則調劑無效。考生一般不得跨學科門類調劑,其確實需要跨學科門類調劑的,有關基層招生單位需做出方案報研究生招生辦公室並呈省招辦審核同意後方可安排復試。

4、關於破格復試問題。今年我校各專業上線人數較多,原則上不破格復試。對於極少數專業上線人數低於錄取規模的,可申請破格復試。基本要求是總分不破格並且總分名列該專業前茅,只有一門課在教育部分數線下5分之內。破格復試由各基層招生單位申報,申報截止時間為4月5日。

5、下達給各招生單位的招生規模數,包含計劃內和計劃外二部分,各招生單位按照下達規模數的87%確定計劃內人數。

6、下達給各招生單位的錄取規模中包含統考生、單考生、推免生三類。單考生原則上等額復試。

7、單考生、破格復試生、校外調劑考生一律進入計劃外,不得佔用計劃內指標。推免生原則上佔用計劃內指標。

8、各招生單位根據學校下達的招生規模數以及上線考生情況,確定本單位各專業的錄取規模(包含計劃內外人數)、擬參加復試人數及復試人員名單,報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審核同意後執行。

八、實行招生全過程公示制度

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將學校制定的復試規定和參加復試的名單在學校網上公布,各招生單位要將本單位的復試具體辦法、程序、復試名單、初試成績、考生總成績計算方法在本單位網上公示,在復試前張貼在考場前,接受考生和社會監督。復試成績以及擬錄取名單要在復試結束後的第一時間公布給考生。

九、建立復試監督和巡視制度

學校的紀監審辦公室加強對復試工作的全面、有效監督。復試期間,由研究生部和紀監審辦公室組成巡視小組,巡視復試現場。

十、其他

1、實行領導小組負責制。學校研究生招生領導小組和各學院招生領導小組要及時了解復試小組的工作進展,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各復試小組要堅持集體把關、組長負責制的原則。各基層招生單位研究生招生領導小組對本單位復試過程的公平、公正和復試結果全面負責。學校研究生招生領導小組對我校復試過程的公平、公正和復試結果全面負責。

2、樹立依法治招的觀念。在公布有關信息的同時,研究生招生辦及院系研究生招生領導小組的咨詢、舉報電話和電子信箱要一並公布,解答考生的疑問,接受考生和社會的監督。復試工作的程序、規定、辦法,以及反映錄取考生復試情況的有關材料(包含錄音)要保存至考生畢業(不錄取的考生保存1年)。

3、各基層招生單位要加強對復試小組成員和有關工作人員政策培訓和紀律教育。復試小組成員名單對外保密,復試小組成員不得接受考生的任何咨詢以及對考生進行輔導。復試過程中復試小組成員要關閉通訊工具,以免影響考生的注意力,同時嚴格遵守對每個考生規定的復試時間,全面考核,不得隨意走過場。

4、對復試中出現的爭議,考生可向院系研究生招生領導小組提出申訴。若再有爭議可向研究生招生辦公室提出申訴。必要時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向學校研究生招生領導小組報告並由領導小組作出裁決。對投訴和申訴問題經過調查屬實的,由學校或院(系)研究生招生領導小組組織復試小組進行復試。

5、各招生單位要在復試中要堅決抵制徇私舞弊等不正之風,對違反復試規定以及弄虛作假的招生單位,將根據不同的情況和性質進行通報批評,並扣減招生計劃。對違反招生與復試紀律的個人,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紀律處分,直至追求其法律責任,以維護學校招生紀律的嚴肅性和確保研究生的錄取質量。

初試成績已經出來了,相信有也是幾家歡喜家家愁,分數比較好的也要開始准備復試了,在這里我來談談有關蘇州大學復試的相關問題吧,僅供參考!
第一,關於分數線的問題。首先可以根據以前的一些信息自己估計估計,如果能聯繫到在讀的研究生的話那樣好些,他們因為是走過這條路,所以看的比較清楚。當然了,最好是能得到導師們的信息了。但是與導師聯系時也要注意,最好不要問些太敏感的東西,比如復試內容什麼的,這樣可能會招致反感。可以問問考試形式之類的。
第二,關於復試形式的問題。蘇州大學一般是有三個階段:專業課筆試、英語面試、綜合面試。
專業課筆試就是考由學校指定的那幾本書,一般不會超范圍的。所以那幾本書一定要准備好,如果能弄到筆記那是最好不過了,這樣能節省很多時間。像書和筆記在淘寶網和拍拍之類的網站都有賣的,也是比較值得信任的。
英語面試在蘇州大學是比較簡單的,一般就是自我介紹,然後老師對你提些簡單的問題,一般不會是涉及專業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技巧。如果你的口語不很好的話,那自我介紹就可以准備長點,這樣剩下的時間就不會太多。如果口語還可以就不要這樣了,因為這樣雖然不至於拿很低的分,但是也拿不了高分。口語好的話就要適當表現表現以爭取在這方面拿些分。不過這個階段分數一般拉的不大。蘇州大學的復試沒有專門的英語筆試。
綜合面試就是專業老師對你提些專業問題。這個階段是最重要的。分數也相差的最大。這個階段考察的是你的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所以對於非本專業的人來說是很不利的。如果在復習過程中,深度和廣度不能兼得時,應該選擇的是廣度,只求知道,不求深解。因為你把握不了老師會提哪些問題的。這個階段在蘇州大學還是比較公平的。題目不是老師當場出的,而是在面試前就准備好了,面試時由考生隨機抽取。所以不要指望能認識幾個老師就可以很容易過這關。有時間的話最好是能看看,哪些指定用書的編者的相關論文和著作,知道觀點就可以了。
第三,關於找老師有沒有必要的問題。如果你的排名能有前一半的話,那你就可以安心准備復試了,因為在蘇州大學初試占的比例還是很大的。能進前一半,除非是發揮特別的差,或者是當面得罪了某些或者某個老師,否則他們一般不會不讓進的。我的導師就說如果不讓他們進的話,於情於理都講不過去的。如果排名比較靠後的話,那就要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第四,蘇州大學的進復試名單一般4月初公布,4月中旬復試。時間也不是很多,大家要抓緊點。特別是那些分數很可能是剛剛夠,甚至可能不夠的,那種更要好好准備,不要猶豫。不要等到名單出來再准備。因為就算原來那個不行,有餓是還有調劑的機會的。
第五,蘇州大學復試期間學校周圍的住宿比較緊張。所以如果有熟人的話讓他們幫忙訂下房間。另外住在親戚朋友那裡也是不錯主義,起碼安全、省錢,蘇州住宿還是挺貴的。另外還有選擇就是住在學校的學生宿舍里。這樣住的好處自不必我說了。我想最重要的好處應該是可以和那些在讀的研究生交流交流。大家可以提前聯系,一般是要付費的。蘇州大學這里一般50到80一晚吧。
只想到這么多了。以後想到再發吧。如果有什麼具體咨詢的我也可以提供一些幫助。

轉載自共享天下考研論壇 原始地址: http://www.kaoyansky.cn/viewthread.php?tid=411818&fromuid=0

『伍』 蘇州大學建築學考研分數線2022

歷年復試)
更新:2022-8-16 15:38:15關注


在選擇院校和專業時,2022蘇州大學研究生分數線以及最近三年分數線是2023年考研學子十分關心的數據,為了方便大家查詢,大學生必備網已經為大家整理好了2016-2022歷年研究生復試分數線一覽表,包含學碩和專碩,供大家參考,真切希望大家都能考上自己滿意的學校。

一、2022年蘇州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一)復試分數線

1.各基層研究生培養單位根據本單位學科(專業)考生的初試情況和招生計劃,自主確定不低於教育部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復試的A區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的復試分數線。

(1)同一專業學位的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復試分數線一致。

(2)一志願上線生源充足的學科(專業)應採取差額復試形式,差額比例一般不低於120%(推免生除外)。

(3)一志願上線生源不足的學科(專業)可按實際上線人數確定進入復試的人數。

(4)若同一專業進入復試的最低分考生初試總成績相同,則同時進入復試。

2.單獨考試考生的復試分數線是:單科≥39分。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招收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等門類人數比例原則上不超過單考名額的30%。單考生實行等額復試。

附2022年考研國家線





二、2021年蘇州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一)復試分數線

1.各基層研究生培養單位根據本單位學科(專業)考生的初試情況和招生計劃,自主確定不低於教育部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復試的一區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的復試分數線。

(1)同一專業學位的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復試分數線一致。

(2)一志願上線生源充足的學科(專業)應採取差額復試形式,差額比例一般不低於120% (推免生除外)。

(3)一志願上線生源不足的學科(專業)可按實際上線人數確定進入復試的人數。

(4)若同一專業進入復試的最低分考生初試總成績相同,則同時進入復試。

2.單獨考試考生的復試分數線是:單科≥40分,總分≥270分。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招收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等門類人數比例原則上不超過單考名額的30%。單考生實行等額復試。

(二)同等學力考生的復試

1.對符合學校復試分數線要求的同等學力考生(國民教育序列專科畢業2年或2年以上及本科結業生),復試時需加試與報考專業相關的2門本科生主幹課程,每門課程滿分100分。加試內容不得與初試及專業課復試內容重復。加試成績不記入復試總成績,不參加加試或加試成績低於60分者,不予錄取。

2.加試可由基層研究生培養單位藉助遠程視頻平台,採用限時考試、並且要求學生全程開啟攝像頭等方式完成。考前需進行身份校驗,考試全程錄像。

(三)免試(初試)生復試

1.已經接收的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農村教育碩士考生不需要參加本辦法規定的復試,直接進入錄取。

2.在部隊榮立二等功以上,符合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考條件的,可申請免試(初試),參加本辦法規定的復試。

(四)加分項目

1.參加'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赴外漢語教師志願者'等項目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考生,達到報考條件,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2.高校學生應征入伍服現役退役,達到報考條件後,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3.參加'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項目服務期滿、考核稱職以上的考生,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其中報考人文社科類專業研究生的,初試總分加15分。

加分項目不累計,同時滿足兩項以上加分條件的考生按最高項加分。符合上述加分項目的考生須提供有關證明材料,經審核通過後方可加分。

(五)復試形式和繳費

根據教學司〔2021〕2號等文件精神,本著將廣大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原則,同時全力確保所有考生應考盡考,經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定,並報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審核同意,2021年學校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採取網路遠程方式,招生簡章和招生專業目錄中規定的復試筆試內容將通過網路遠程方式進行,不再組織線下考試。

按照有關規定,復試費為80元/人。考生於復試前通過支付寶掃碼繳費,未按時繳費者,不得參加復試。繳費後因各種原因未參加復試者,已支付的復試費不予退還。

附2021年考研國家線:





三、2020年蘇州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各位考生,您好:

現將我校2020年碩士研究生各專業統考復試分數線予以公布,請考生查閱。

1.我校2020年碩士研究生復試採用遠程網路方式進行,復試時間預計於5月中旬啟動,具體復試平台、復試辦法等一經確定及時在蘇州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公布。

2.我校研究生復試錄取等工作以蘇州大學研究生院和各學院(部)官方網站公布的信息為准。

蘇州大學2020年碩士研究生各專業統考復試分數線

學院碼 學院名稱 專業碼 專業名稱 學位類別 學習形式 統考復試線
001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010101 馬克思主義哲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32
001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010102 中國哲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02
001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010103 外國哲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72
001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010105 倫理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24
001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010108 科學技術哲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29
001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030200 政治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57
001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0302Z1 地方政府與社會治理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77
001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120100 管理科學與工程 學術學位 全日制 402
001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120401 行政管理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89
001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120405 土地資源管理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68
001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125200 公共管理 專業學位 非全日制 185
002 東吳商學院 020200 應用經濟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62
002 東吳商學院 025100 金融 專業學位 全日制 363
002 東吳商學院 025300 稅務 專業學位 全日制 365
002 東吳商學院 025400 國際商務 專業學位 全日制 343
002 東吳商學院 120200 工商管理(會計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53
002 東吳商學院 120200 工商管理(企業管理/技術經濟與管理)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81
002 東吳商學院 125100 工商管理 專業學位 非全日制 175
002 東吳商學院 125300 會計 專業學位 全日制 232
003 王健法學院 030101 法學理論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65
003 王健法學院 030102 法律史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45
003 王健法學院 030103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39
003 王健法學院 030104 刑法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56
003 王健法學院 030105 民商法學(民商法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52
003 王健法學院 030105 民商法學(知識產權法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56
003 王健法學院 030106 訴訟法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42
003 王健法學院 030107 經濟法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66
003 王健法學院 030108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43
003 王健法學院 030109 國際法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32
003 王健法學院 035101 法律(非法學) 專業學位 全日制 333
003 王健法學院 035101 法律(非法學) 專業學位 非全日制 333
003 王健法學院 035102 法律(法學) 專業學位 全日制 325
003 王健法學院 035102 法律(法學) 專業學位 非全日制 325
004 教育學院、教育科學研究院 040100 教育學(教育學原理)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64
004 教育學院、教育科學研究院 040100 教育學(課程與教學論)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74
004 教育學院、教育科學研究院 040100 教育學(比較教育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55
004 教育學院、教育科學研究院 040100 教育學(高等教育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65
004 教育學院、教育科學研究院 040100 教育學(教育技術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60
004 教育學院、教育科學研究院 040100 教育學(職業技術教育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31
004 教育學院、教育科學研究院 040200 心理學(基礎心理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58
004 教育學院、教育科學研究院 040200 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53
004 教育學院、教育科學研究院 040200 心理學(應用心理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55
004 教育學院、教育科學研究院 045101 教育管理 專業學位 非全日制 331
004 教育學院、教育科學研究院 045120 職業技術教育 專業學位 全日制 337
004 教育學院、教育科學研究院 045400 應用心理 專業學位 全日制 349
004 教育學院、教育科學研究院 120403 教育經濟與管理 學術學位 全日制 412
005 體育學院 040300 體育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46
005 體育學院 045200 體育 專業學位 全日制 308
005 體育學院 045200 體育 專業學位 非全日制 308
006 文學院 010106 美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53
006 文學院 040102 課程與教學論 學術學位 全日制 401
006 文學院 045103 學科教學(語文) 專業學位 全日制 360
006 文學院 045300 漢語國際教育 專業學位 全日制 334
006 文學院 050100 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古代文學和中國古典文獻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84
006 文學院 050100 中國語言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88
006 文學院 050100 中國語言文學(文藝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75
006 文學院 050100 中國語言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95
006 文學院 050100 中國語言文學(漢語言文字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63
006 文學院 050100 中國語言文學(通俗文學與大眾文化)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85
007 傳媒學院 050300 新聞傳播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55
007 傳媒學院 055200 新聞與傳播 專業學位 全日制 370
007 傳媒學院 055200 新聞與傳播 專業學位 非全日制 370
008 藝術學院 130400 美術學 學術學位 全日制 359,外語50
008 藝術學院 130500

『陸』 蘇州大學名氣不大但為何分數這么高考研也是很高的線。法學院醫學部文學新聞商學院等似乎高得驚人,我考法學

蘇大在省內不如南大是肯定的,南師真說不準,這兩個學校在省內爭文科第專二很多年了,誰也不服誰。法屬學的話,蘇大在國內還行,不過排名什麽靠不住的。要看是否是博士點,是否是博士後流動站,是否是國家重點學科,都有哪些名師。學校的地位也是關鍵,湖南大學是985,蘇大是211,而湘潭什麽都不是。有些單位會要求學歷211以上,這點要想清楚。如果想搞學術的話,建議是湖大,學術界有不成文的規定,本校所招的老師自本科至博士畢業學校的層次不得低於本校。也就是說,你上湘潭的話,以後想在211任教,可能直接斃掉,除非你的能力比那些學歷符合條件的人高出很多,你的導師聲望很高,才能破除這一陳見

『柒』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民商法班,誰能告訴我難不難考

作為一個蘇大法學院土著(本科+研究生)來回答你這個問題吧。我在的時候(2005-2012年)我們法學院最弱的學科是民商法,當時沒有一個正教授,扛大鼎的是當時的民商法帶頭人史浩明副教授,因為本科沒上過他的課,所以水平不太好評判,但教授商法課程的方新軍學術造詣還是很不錯的,當時剛讀完廈門大學徐國棟(國內羅馬法研究大拿)的博士,現在應該已經升格為教授了,民商法應該算是發展很快的一個學科吧,由於報考人數眾多,反而成為競爭最激烈的學科分支。其實,蘇大法學院的強項是公法(憲法與行政法有博士點,法理學,訴訟法與國際法也相對強勢)私法(民商法,經濟法)相對弱一些。

『捌』 蘇州大學的法律系完整介紹

蘇州大學法學院座落在「人間天堂」蘇州市,東眺金雞湖、西依大運河,與「中國新加坡蘇州工業園區」一路之隔。是江蘇省法律人才培養的首要基地。蘇州大學法學院淵源於前東吳大學法學院。東吳大學法學院在中國法學教育史上聲名顯赫,素有「南東吳,北朝陽」之盛譽。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由東吳大學、蘇南文教學院和江南大學數理學院合並建立蘇南師范學院(後更名為江蘇師范學院),在東吳大學余址辦學。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改為蘇州大學,同時恢復法學教育,建立法律系。1986年,經省政府批准成立法學院,成為當時全省唯一的法科學院。蘇州大學法學院弘揚了東吳大學法學院辦學傳統,在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指引下,獲得了勃勃生機。1993年行政法學成為江蘇省重點學科,1994年建成行政法學碩士點,1995年獲法理學碩士學位授予權。同年,被江蘇省考試委員會審定為「省律師專業自學考試點」。1998年獲國際經濟法碩士點。並被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憲法與行政法學」博士點,成為華東地區高校中被批準的第三個法學博士點,江蘇省內高校中第一個法學博士點,以及全國省屬高校中第一個法學博士點。最近法學院又獲准訴訟法學碩士點,成為本院的第四個碩士點。

經過16年的發展,法學院現有法律學、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和律師4個系,開設法律學、經濟法、國際經濟法、律師4個專業及方向。有行政法學,法理學和國際經濟法3個碩士點,和憲法與行政法學1個博士點。行政法學又為江蘇省重點學科。面向「21世紀中國憲法與行政法的發展」已列入國家「211工程」標志性項目。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憲法與行政法學基本理論、經濟行政法(包括涉外經濟行政法)、中外行政法制史比較研究,以及地方政府法制建設,顯現出前瞻性、比較性和服務性的創新研究的鮮明特點。

全院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100多人,其中研究生100多人。法學院擁有一支科研素質高,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有數名享譽全國的法學教授,高級職稱教師比例占總數的50%以上,還有一批海內外兼職教授經常活躍在教壇上。

十八年來,學院教學、科研的物資條件不斷改善。現有容納1000人上課和實驗的教學大樓,面積4000多平方米。資料室藏書40000多冊,中外文期刊500多種。並保存了一批完整的港台期刊和書籍,圖書館被列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項目「江蘇省法學文獻中心」,文獻將向全省開放服務。法學院還有設備齊全的微機房,配置486-586計算機70多台,以及多功能的語音室和電化教室,為教學、科研和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法學院素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十分重視教學與科研工作。在1986年和1994年先後建立了東吳律師事務所和東吳比較法研究所,將教學、科研和司法實踐融為一體。東吳律師事務所原有公正誠實、業務精湛的執業律師32人,其中高級職稱律師16人,從國外及境外學成歸來的律師6人。與國外及港澳地區十多家律師事務所建立了緊密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信譽。根據國家規定,最近該所已與法學院在行政上脫鉤,但仍為法學院師生理論聯系實際的一個便捷的基地與窗口。東吳比較法研究所從事中西法學的比較研究工作,進一步增強了對外的學術交流和國際協作,為法學院贏得了聲譽。《東吳法學》是法學院出版的學術刊物,創刊以來得到了海內外學者的大力支持。

法學院在重視基礎理論、基礎知識的教學和訓練的同時,十分注重開展各類生動活潑的校園及社區活動。學生會定期編制《東吳法苑》、《獨角獸》等法學刊物,開展社會法律咨詢服務,深受各界歡迎。

十八年的幸勤耕耘,法學院已形成以本科與研究生教學為主,普通教育與成人教育相結合,校內辦學與社會聯合辦學相結合的多層次、多渠道的辦學體系,為省內外輸送了各類法律專門人才4000多人。

2000年5月,蘇州大學校慶100周年之際,入籍美國的東吳大學校友王健先生回訪母校,其子王嘉廉先生為其父表示對母校的報答,決定捐款1000萬美元為蘇州大學法學院硬體建設和軟體建設作出貢獻。5月18日舉行了王健法學院新辦公樓和行政樓奠基儀式,爭取在兩至三年內峻工。

目前,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憑借雄厚的基礎,依託「211」工程的強大後盾,以及海內外友人的全力支援與幫助,在科研、教學、為社會服務等各方面努力更上一層樓。展望未來,全院師生充滿信心,決心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培養第一流的法學人才,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我們的總目標是:「努力創建全國一流、國際有影響的法學院」。

『玖』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和南京師范大學法學考研比較

當然南京,近啊。
這兩個都是名校,所以。。。
只要報考學校的線就可以復試,復試+初試成績排名,方可錄取。
復試,專業知識,英語,表達等。
我已經經歷過了。希望能幫到你。

熱點內容
大學生用順豐 發布:2025-09-10 06:45:24 瀏覽:816
河套大學生 發布:2025-09-10 06:39:37 瀏覽:218
南京大學梁瑩教授社會影響 發布:2025-09-10 06:38:55 瀏覽:187
怎麼找大學老師提分 發布:2025-09-10 06:28:58 瀏覽:629
大學生社會實踐日記 發布:2025-09-10 06:17:48 瀏覽:532
劉偉教授重慶大學 發布:2025-09-10 06:15:43 瀏覽:958
上海理工大學董老師 發布:2025-09-10 06:11:30 瀏覽:507
南京大學化學考研參考書 發布:2025-09-10 05:56:53 瀏覽:557
2016年北京大學博士聯合培養計劃 發布:2025-09-10 05:52:39 瀏覽:823
中國人民警官大學教授名單 發布:2025-09-10 05:39:13 瀏覽: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