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自主招生條件
1. 什麼叫自主招生啊
自主招生又稱自主選拔,是高校選拔錄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環節。包括國家重點大學自主招生與高職自主招生兩大類。2003年,中國教育部開始推行自主招生,結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時間招考的歷史。
2014年11月,根據國務院考試招生改革整體精神,2015年起,自主招生考試應將安排在全國統一高考後進行,自主招生試點高校或將仍允許安排筆試環節。
通過高考自主招生筆試和面試之後,可以得到相應的高考降分政策,一般通過考試後招生學校會與其簽訂招生考試合同,簽訂合同後,一般可享受降低10分至幾十分錄取的優惠政策,另外還有專業選擇方面的優惠,具體合同要與學校談。
目前,國內一些高中也採取了自主招生的方式預先招收優秀初三學生,例如安徽省合肥一中,報考條件為本省戶口(合肥除外),預錄取考生需參加初中畢業學業考試,預錄取的考生攜帶戶口本原件和復印件、初中畢業證書原件和復印件到校報到、核驗證書,並參加學校組織的軍訓和入學教育,完成軍訓任務及入學教育的學生即可被正式錄取。
2015年起,所有試點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統一安排在高考結束後、高考成績公布前進行。筆試考試不得超過兩門,考核過程全程錄像,以防作弊。
高中畢業生通過考核後,可提前確定意向高校的錄取名額,並在參加高考後享受降分優惠。根據教育部要求,自主招生人數不能超過試點學校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總數的5%。入選考生均須參加全國統考,成績達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的與試點學校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省級招辦應向考生選報的試點學校投檔;試點學校進行綜合評價、自主選拔錄取。
學校類型
各個高校實行自主招生的情況不完全相同,大致可以把它們分為三類:
第一類:高水平大學自主招生,如「四大聯盟」等。
自主招生的院校有「四大聯盟」之分,它們分別是「北約」、「華約」、「卓越」和「京都」名校聯盟,清華、北大、浙大等名校都是聯盟成員。
「四大聯盟」高校會拿出招生計劃總數的5%進行自主招生。高校通過測試來確定自主招生入選考生名單,考生入選後還要參加高考,在錄取時可享受一定條件的優惠。此類招生中高考成績在最終錄取中佔主導作用。
第二類:單獨試點的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驗院校。
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名校針對上海等地考生單獨試點的自主招生。這些大學錄取改革最大的突破在於,高校專門組織的水平測試和面試即能決定錄取與否。已經被自主選拔錄取的考生,也要參加高考,但高考成績只作為錄取的參考。一般而言,只要高考達到當地一本線即可錄取,考取幾率大大增加。
第三類:本省高職自主招生試點院校。
考生參加這些院校自主招生測試合格並且公示後,可直接被錄取。
高職自主招生的考試,由試點高校根據本校培養目標和學科專業的要求,自主決定考試具體方案,組織對考生進行文化課和綜合素質測評,其中文化課筆試科目一般不得少於3門,綜合素質測試原則上不採用單純筆試的形式。
高職院校的自主招生考試報名時間安排在3-4月,考試時間安排在3-4月,5月底前就能完成錄取並將名單報省考試院審核備案。已由高職自主招生錄取的考生,不得再參加當年6月份舉行的高考和高職單考單招;未錄取的考生可繼續參加當年高考及高職單考單招。
2. 天津大學自主招生要求附上「年級排名大表」——指的是個人三年成績還是班級或全校同學的成績單
理論上的全年級的。
不過要學校蓋章,看你們學校老師肯不肯。
我當年自主招生的時候想要把年級排名表交上去老師不讓。因為說是泄露了別的同學的隱私。。。。最後我就把自己的成績單提交了上去。。。最後就沒通過。
3. 自主招生是什麼,北約,華約,卓約又是啥
七校聯考華約: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人民大學
13校聯考北約:北京大學(含醫學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蘭州大學和香港大學
「卓越聯盟」是指由北京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湖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同濟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重慶大學10所工科高校組成的高校合作聯盟.
自主招生是中國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擴大高校自主權的重要措施.自主招生選拔由高校自行組織,一般由筆試、面試兩部分組成.通過自主招生選拔的考生必須參加高考(07年起上海地區考生通過復旦、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選拔後,高考成績可僅作參考),在高考錄取時可獲得20分或不等的優惠.自從2003年開始,我國就通過實施高校自主招生探索人才選拔制度改革,允許部分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額,以選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發現的有特殊才能的學生.根據教育部要求,自主招生人數不能超過試自主招生面試點學校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總數的5%.
現在流行是是清華為首的七校聯考,北大為首的北約,哈工大為首的卓越聯盟
招生程序:
一.試點學校根據該校的實際情況,制訂自主選拔錄取方案,並納入本校招生章程,向社會公布.
二.符合試點學校自主選拔錄取條件的應屆高中畢業生(近年來,有些院校已經不再區分應往屆畢業生),經所在中學推薦或其他形式提出申請,由中學向試點學校提供考生在校德智體美發展情況以及獲獎、特長等證明及寫實性材料 (有些院校已不需要).
三.試點學校組織專家組,按照自主確定並經公示的標准和考核辦法,對考生材料進行審查 ,並在進行面試等相關測評、考核後,提出候選人,試點學校招生領導小組審核後確定入選考生名單.
四.考核通過的入選考生名單須及時報生源所在省級招辦備案,並在試點院校網站以及其他信息發布平台或新聞媒體上公布.
五.入選考生均須參加全國統考,成績需達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的與試點學校 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近年來部分院校已經開始放寬高考成績要求).
六.試點學校錄取工作結束後,生源所在省級招辦應將試點學校自主選拔錄取的考生通過本省級招辦信息平台和有關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布,試點學校須及時將自主選拔錄取的已錄考生名單在本校網站上公布.
4. 天津大學自主招生 到底有沒有面試 2011參加過的同學給個回答吧!~~~~
面試僅限天津市校長直薦學生
天津大學2011年自主選拔實施方案 2010年12月31日
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同濟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按高校名稱漢語拼音字母排序)等九校簽署《卓越人才培養合作框架協議》,並決定2011年聯合開展自主選拔錄取改革,共同選拔具有創新潛質、學科特長,以及全面發展,綜合素質較高的優秀學生。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自主選拔錄取試點工作實施辦法(試行)》有關規定,天津大學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報名條件
普通高中理科畢業生,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均可申請:
1、省級重點中學學生高中階段學習成績位於年級前列;
2、高中階段參加全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科技創新等競賽,獲得省級賽區三等獎(含)以上者;
3、具有突出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在科技創新方面有優異成績者;
4、「全國創新英語大賽」優勝者(依據全國大賽組委會提供的名單);
5、綜合素質優秀或具有其他特殊才能和突出成績者(要求附詳細材料說明);
6、在天津市組織的高中學業水平測試中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政治、地理、歷史均獲得A的考生(本條只適用於天津籍考生)。
二、選拔程序
天津大學自主選拔採取以「中學推薦為主,個人自薦為輔」 的方式進行,考生可在九所合作高校中選報含天津大學在內的兩所高校。獲得天津大學分配給中學推薦名額的考生,需在第一志願填寫天津大學;個人自薦的考生,可在第一志願或第二志願填寫天津大學。
1、網上報名
符合報名條件的學生請登錄天津大學本科招生網網上報名專欄,點擊「卓越人才培養合作高校聯合自主選拔錄取報名系統」,按有關要求注冊報名,並列印報名表格。
註:考生可通過注冊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陸網上報名系統查看自己的材料是否寄到天津大學,初審結果、測試結果等相關信息均可通過網上查詢。
2、材料准備
1)報名表需所在中學校長或主管校長簽字並加蓋公章;2)報名表後附高中成績單(需加蓋中學教務部門公章)、獲獎證書復印件、個人自薦信及其他可證明「申請理由」的佐證材料;3)所有申請材料需訂成一冊,且第一頁為自主選拔報名表,無論將天津大學填寫為第一志願還是第二志願,都必須將申請材料郵寄到天津大學招生辦公室(以收件日為准),過期無效;4)信封上務必註明「自主選拔申請材料」,所有申請材料恕不退還,請考生做好備份。
個人自薦者只需完成本項中2)、3)、4)三個小項即可。
3、初選
由我校自主選拔工作領導小組對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初選,確定參加自主選拔測試人選名單,並在我校招生網公布,同時在報名系統內相應欄目公布選拔測試事宜,不再另發書面通知。
4、考核
獲得測試資格的考生須持身份證、學生證等有效證件參加「卓越人才培養合作高校2011年聯合自主選拔錄取學業能力測試」或面試。
測試科目:閱讀與寫作能力測試,數學與物理水平測試;每科200分,滿分400分。
5、資格認定和公示
根據測試或面試成績,由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本著擇優錄取的原則確定我校自主選拔合格人選名單,報考生所在省級招辦備案,並在教育部「陽光平台」公示。
三、錄取原則
1、我校自主選拔錄取人數不超過學校2011年總招生計劃的5%。
2、我校將在測試或面試(面試僅限天津市校長直薦學生)考核合格的基礎上根據測試或面試成績確定認定結果。
3、取得自主選拔合格資格的學生,必須參加2011年高考,且自主選拔批次或第一批次第一志願(或平行志願A志願)報考天津大學,並根據其自主選拔考核結果在高考錄取時分別享受以下優錄政策:
A.考核成績位於前30名者,若其高考成績達到我校在當地錄取分數線,則滿足其第一專業志願;31-100名者,若其高考成績達到我校在當地錄取分數線,則可加20分安排專業;前100名者,若其高考成績未達到我校在當地錄取線但達到了當地一本線,且專業服從調劑,即可錄取。考核成績位於前50名的考生,高考被我校錄取,入學後若入學摸底考試達到一定標准,則可以自由選擇是否進入我校「求是學部」(卓越工程師培養中心)學習,且在後續學習中將被作為本碩博連讀重點培養對象。
B.考核成績位於101-350名者或校長直薦面試合格者(校長直薦僅限天津市),若其高考成績達到我校在當地錄取分數線,可加10分安排專業;若其高考成績未達到我校在當地錄取分數線,但在我校錄取線下20分之內,且高於當地一本線,專業服從調劑,即可錄取。
C.若數學與物理水平測試成績位於所有測試考生前10名者,不論測試總成績是否合格,均可享受與B條相同的優惠政策。此條款與A、B兩條優錄政策不能累加。
D.以上A、B、C三條中,選擇專業時,若高考報考建築學、城市規劃,則需加試徒手畫且成績合格,方可享受相應加分政策,其他專業無特殊要求。徒手畫測試在面試時進行,測試地點為天津大學。
4、高考成績公布後(截止2011年7月5日),考生需登陸天津大學招生網網上報名系統,填寫自主選拔對象反饋信息,並及時提交,不填寫者視為放棄天津大學自主選拔合格資格。
四、日程安排
1、網上報名時間:2010年12月10日至12月30日。
2、材料寄送時間截止到2011年1月5日(以收到郵戳為准),逾期不再受理。
3、測試時間:2011年2月26日。
4、報名費:200元/人。
5、測試地點:卓越人才培養合作高校在全國25個省市設置了考點,考生可就近選擇考點參加考試。
5. 如何參加自主招生考試
自主招生是指高校通過自主考試選拔具有超常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或在文學、藝術、體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或綜合素質名列前茅的應屆高中畢業生,通過考試並簽訂協議的考生高考後可低於學校錄取分數線若干分錄取。目前大體可分為三類。
大學自主招生簡章正在等待教育部的審批 要到11月中旬公布,一般12月報名,通過初審的2月考試,成績符合要求的會參加面試。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成績 選擇二三所大學申請
高校自主招生評價標準的相似點
一、所在中學要求
屬於普通中學學生的機會不多,根據高校對中學的要求,可預估自己獲得自主招生資格的可能性
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每所中學的師資力量、辦學條件還是相差較大的,因此,一個學生在哪一所學校求學,是省重點、地區重點,還是一般學校,一定程度決定外界對你的整體素質的評價。由於自主招生高校都是一本院校,因此參加這些高校自主招生的學生主要集中在省重點和地區重點中學。屬於普通中學學生的機會不多,這是現在的客觀現實。
自主招生高校對學生所在中學的要求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有的學校實行學校推薦制或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目前這些學校只把推薦名額給一些好的中學;二是有的高校對申請者實行篩選,會對學校層次和學生成績排名提出建議要求等。根據高校的這種要求,同學們也可評估自己參加自主招生獲得自主招生資格的可能性。
二、學業成績要求
在自主招生體系裡,學習成績很重要,不要誤以為高校要招「偏才」和「怪才」
有同學問,自主招生還要看學習成績嗎?你們不是要「偏才」和「怪才」嗎?這其實是一個誤解。
高校在自主招生時,通常會要求學生提供中學平時成績,包括高一、高二重要考試的成績,不僅有絕對分數,還要有你在這個班級或者整個年級里的排名,因為這樣的排名可以反映你的學習能力。
大學會以學生的排名來看他的學習能力是否達到學校的基本要求。比如,有的大學提出,申請者最好是市示範性高中的前50名,區重點的前20名,普通中學的前3名等。在學校審閱學生的材料時,會根據這所學校的總體情況和學生的成績排名,考察學生的學業。比如,如果某所中學往年考進某大學的學生,學業成績位列這所中校的前50%,那麼,大學在篩選學生時,就可能會參照這一標准,成績在這所中學50%左右者,入圍這所大學的筆試的希望就很大。
三、競賽獲獎要求
競賽又分為兩類。一類是硬性競賽,也可稱為學科競賽。很多高校的自主招生都向學生提出了五大類學科競賽成績的要求。所謂五大類學科競賽,就是數學、物理、化學、信息科學、生物科學的全國競賽。這與教育部對保送生資格界定所要求的學科競賽成績一致,只是高校的要求相對低一些,比如獲得全國三等獎以上或者省市的二、三等獎。
另一類是軟性競賽,也可稱為非學科綜合能力競賽,比如創新大賽、創業大賽、才藝競賽、辯論賽、演講賽、技能大賽等。這些競賽可以反映出一名同學的綜合素質情況,也受到高校的重視。
開展自主招生的大學:
北京(19所) 上海(9所) 湖北(7所) 江蘇(10所) 陝西(5所) 四川(4所) 浙江(1所)
山東(3所) 遼寧(3所) 湖南(2所) 安徽(2所) 廣東(2所) 重慶(2所) 甘肅(1所)
黑龍江(2所) 天津(2所) 吉林(2所) 貴州(1所) 福建(1所) 雲南(1所) 廣西(1所)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中醫葯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東北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復旦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河海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中國葯科大學 浙江大學
中國科技大學 廈門大學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武漢大學 中南財政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地大(武漢) 武漢理工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中山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重慶大學 四川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農林科大 西安電子科大 西北工業大學 蘭州大學 北航
華中農業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石大(北京) 東華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西南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長安大學 吉林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蘇州大學 石大(華東)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語言大學 對外經貿大學 南航
* 以下院校只在本省實行自主選拔錄取
南京郵電大學 上海大學 雲南大學 貴州大學 三峽大學 武漢紡織大學 武漢工業學院
6. 今年自主招生都有哪些學校怎麼報名
開展自主招生的大學:
北京(19所) 上海(9所) 湖北(7所) 江蘇(10所) 陝西(5所) 四川(4所) 浙江(1所)
山東(3所) 遼寧(3所) 湖南(2所) 安徽(2所) 廣東(2所) 重慶(2所) 甘肅(1所)
黑龍江(2所) 天津(2所) 吉林(2所) 貴州(1所) 福建(1所) 雲南(1所) 廣西(1所)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中醫葯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東北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復旦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河海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中國葯科大學 浙江大學
中國科技大學 廈門大學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武漢大學 中南財政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地大(武漢) 武漢理工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中山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重慶大學 四川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農林科大 西安電子科大 西北工業大學 蘭州大學 北航
華中農業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石大(北京) 東華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西南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長安大學 吉林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蘇州大學 石大(華東)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語言大學 對外經貿大學 南航
* 以下院校只在本省實行自主選拔錄取
南京郵電大學 上海大學 雲南大學 貴州大學 三峽大學 武漢紡織大學 武漢工業學院
南京師范大學、江蘇大學、揚州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近兩年來自主招生的熱度不斷上升,考生家長大都奔著自主招生「實惠」去的。但是,自主招生也會牽扯學生不少的時間和精力,每年都會有一些學生同時報考多所高校的自主招生,開車熬夜備考,1、2月份又奔波於各高校「趕場」測試,學生正常的復習節奏被打亂了。除此之外,自主招生也會給一些學生心理和情緒上帶來影響,造成學生浮躁,甚至出現一種假象:覺得自己報名申請了,就好像拿到了「優惠」;也有的獲得了高校的降分優惠後,學習開始鬆懈;測試沒通過的學生,自信心受到打擊等等。每件事物都是有利也有弊的。正如網名「山裡人」這位過來考爸發出的感慨那樣:「自主招生來臨前大家都是滿腔熱情,但事實上最後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自主招生就是個夢,哪怕你平時很優秀,哪怕你的成績足夠進入你所報自招的大學。從結局來看,拿到加分的往往是遠遠超出所報學校水平的學生、部分藝特體特生、絕小部分特殊情況生。如果你充分認識到這點,你選擇好准備夠一夠、穩一穩、保一保三所學校高興地去重在參與,至於加分的事,那就隨著你的努力與運氣去吧。反正那麼多的同學沒有加分也照樣進了想進的大學。最為關鍵的是,千萬別因為自主招生而影響你正常復習的腳步,這個說起來容易,做到還是有難度的……」
校的基本要求。比如,有的大學提出,申請者最好是市示範性高中的前50名,區重點的前20名,普通中學的前3名等。在學校審閱學生的材料時,會根據這所學校的總體情況和學生的成績排名,考察學生的學業。比如,如果某所中學往年考進某大學的學生,學業成績位列這所中校的前50%,那麼,大學在篩選學生時,就可能會參照這一標准,成績在這所中學50%左右者,入圍這所大學的筆試的希望就很大。
三、競賽獲獎要求
競賽又分為兩類。一類是硬性競賽,也可稱為學科競賽。很多高校的自主招生都向學生提出了五大類學科競賽成績的要求。所謂五大類學科競賽,就是數學、物理、化學、信息科學、生物科學的全國競賽。這與教育部對保送生資格界定所要求的學科競賽成績一致,只是高校的要求相對低一些,比如獲得全國三等獎以上或者省市的二、三等獎。
另一類是軟性競賽,也可稱為非學科綜合能力競賽,比如創新大賽、創業大賽、才藝競賽、辯論賽、演講賽、技能大賽等。這些競賽可以反映出一名同學的綜合素質情況,也受到高校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