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學院一流本科專業
A. 肇慶學院的教育質量如何是你理想的大學嗎
廣東肇慶學院一般叫肇慶學院,是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無碩士無博士點,不管是在全國,還是在廣東省內來說都屬於中下水平高校,就是我們以前常常說三本院校了,具體情況如下:
綜上所述,肇慶學院可以說是一所普通「三本」學校,機械工程、數學、設計學三個學科在學校中是比較厲害的,體育與健康學院的體育教育,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的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美術學院的工藝美術等專業是比較好的專業。
B. 急急急!肇慶學院總體情況怎樣。特色或者是重點的專業是什麼
我是肇慶的~我的同學很多考了2B的都去讀肇慶學院的3A,在肇慶來說是很熱門的學校~~~重點的都是師范專業,如果你畢業之後願意在肇慶發展,就業前景還是很不錯滴~如果有點關系的話基本就是100%了~壞境食宿什麼的都很好,沒聽有同學說那裡食宿不好的~~本來我家裡人也是想我去那裡讀,不過我不喜歡當老師就算了~~如果你只是比錄取線高一點點分,會有點懸哦~肇慶學院的3A線競爭很大的~
希望對你有用~~~
C. 肇慶學院是幾本院校
根據教育部相關規定,已經沒有一本二本的概念了。肇慶學院是由廣東省人民政府主辦、省教育廳主管的公辦全日制本科院校,是廣東省轉型發展試點院校,是廣東省2017年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之一。1970年3月,廣東教育行政學院由廣州市遷往肇慶地區辦學,改名為肇慶地區師范學校,後歷經肇慶地區師范學校、肇慶地區五·七師范學院、肇慶師范專科學校、西江大學等發展階段;2000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西江大學和肇慶教育學院合並組建本科層次的肇慶學院。
辦學五十年來,肇慶學院不忘初心,砥礪奮進,譜寫了一篇中國地方大學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華章,共培養了近20萬名各類優秀人才,為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做出了積極貢獻。融合歷史底蘊,紮根地方辦學。悠悠西江見證了嶺南的滄桑和巨變,沉澱下獨具特色的嶺南文化,成就了西江流域兩千年的輝煌。正是有西江流域厚重的文化底蘊,在嶺南文化的孕育下,肇慶學院弦歌不輟、執著追求,走出了一條曲折而通達的發展之路。學校勵精圖治、追求卓越,凝煉了「以生為本、以質立校,學術並舉、崇術為上」的辦學理念,形成了「厚德、明智、博學、力行」的校訓,傳承了「團結、奮進、求實、創新」的肇慶學院人精神,致力於規模擴大和內涵發展相結合,實現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績。
學術科研
截至到2018年5月,學校擁有1個國家級農業綜合試驗站,2個省級工程開發中心,1個省級綜合示範站,4個校級研究所,4個校級研究中心。
2017年,學校共獲得各類科研項目立項291項,其中橫向項目達137項,首次突破百項,比2016年增長45.7%。
2017年,學校教師共發表學術論文876篇,其中核心期刊308篇,SCI55篇,EI40篇。其它成果488項。在知識產權及成果轉化方面共獲得知識產權319項,其中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98項,外觀設計專利6項,軟體著作權155項,作品登記證書55項。
合作交流
肇慶學院先後與英、美、日、澳、意、蒙古、印尼等多所高校開展學術交流。
2007年,肇慶學院與義大利那不勒斯帕特諾普大學建立友好合作關系;2008年,肇慶學院與日本姬路獨協大學簽訂新的學生交流協議;2010年,肇慶學院與美國的海勒姆學院、埃奇伍德學院、北伊利諾斯大學、德克薩斯大學泛美分校等開展合作交流;2018年,肇慶學院和英國林肯大學成立聯合研究院。
學術資源
截至2021年4月,肇慶學院圖書館有館藏紙質文獻180.6萬冊(含紙本圖書和期刊合訂本),電子圖書108.3萬種,中外文報刊約1500種,光碟音像等資料20000多件,擁有《中國期刊網》、《中國數字圖書館》、《Springer Link》、《TKBS師范教育專題資料庫》等30多個資料庫及一批試用資料庫和開放存取資源。
D. 韶關學院與肇慶學院哪個好
二者各有各自的特點,評價誰好誰不好和個人的觀點角度不同,要根據自己的志向選擇。下面介紹一下二者的主要區別:
一、學校特色
1、韶關學院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2、肇慶學院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廣東省轉型發展試點院校(2016年入選)、省市共建高校(2016年入選)。
二、學校規模不同
1、韶關學院
截至2021年7月,韶關學院分大塘(主校區)、韓家山、黃田壩三個校區,佔地面積25.1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6.89萬平方米,有普通本專科在校生2.97萬人,教職工2630人。
2、肇慶學院
截至2021年7月,校園總佔地面積1214.3畝,有全日制在校生22729人,教職工1425人。
三、院系設置不同
1、韶關學院
設有韶關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韶關學院英東食品學院、韶關學院教育學院、韶關學院旅遊與地理學院等22個學院。
2、肇慶學院
設有政法學院、教育學院、體育與健康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軟體學院等20個專業學院。
四、學校歷史不同
1、韶關學院
韶關學院前身是1958年7月成立的韶關師范專科學校。1989年7月,韶關師范專科學校與韶關市人民政府舉辦的韶關大學合並,1990年12月定名為韶關大學。2000年3月,韶關大學與韶關市人民政府舉辦的韶關教育學院合並更名為韶關學院 。
2、肇慶學院
1970年3月,廣東教育行政學院由廣州市遷往肇慶地區辦學,改名為肇慶地區師范學校,後歷經肇慶地區師范學校、肇慶地區五·七師范學院、肇慶師范專科學校、西江大學等發展階段;2000年3月,西江大學和肇慶教育學院合並組建本科層次的肇慶學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韶關學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肇慶學院
E. 廣東肇慶學院是幾本
廣東肇慶學院是二本。學校擁有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十大學科門類,大力推進省市共建學科建設和「沖補強」提升計劃,設有14個市廳級重點學科,其中省市共建重點學科3個,1個省級重點扶持學科,機械工程學科為珠江學者崗位學科;教育、電子信息、藝術三個學科獲「新增碩士學位授予權點」推薦學科。
按照「做優新師范、做強新工科、提升新文科、發展新農科」的建設思路,學校設立了70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
肇慶學院其他情況簡介。
學校還有省級重點特色專業13個,省級以上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9個,省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示範專業6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7個,通過IEET工程教育專業認證5個,漢語言文學專業、化學專業已完成第二級師范類專業認證專家入校考查工作。
2021年7月26日學校獲教育部公示擬新增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教育、電子信息、藝術等三個學位點成為擬新增碩士學位授權點。
以上內容參考肇慶學院——學校簡介
F. 肇慶學院怎麼樣
老實說,肇慶學院整體來說算中等偏上。環境不錯,是治學的好地方。如果是學藝術的話,肇慶學院還是不錯的。藝術類的畢業生就業率還是相當高的。(前提當然是你能畢業)。肇慶這個城市的發展潛力還是相當不錯的,相信那幾條高速公路與南廣鐵路建好了,又能帶動不少產業,特別是第三產業很有發展前景。而肇慶學院的女生的確是比男生多,而且美女不少。,好像我的班三分二是女生,不過我是學文科的。
G. 肇慶學院專升本專業有哪些
肇慶學院專升本專業有:漢語言文學(師范)、英語(師范)、小學教育(師范)、學前教育(師范)、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市場營銷、旅遊管理等。
肇慶學院(Zhaoqing University)是廣東省和肇慶市共建的公辦全日制綜合型本科大學,是廣東省轉型發展試點院校,是廣東省2017年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之一。
院系專業
截至2018年9月,學校設有20個專業學院,開辦66個本科專業,涉及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十大學科門類。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肇慶學院
H. 廣東肇慶學院,是一所什麼層次的大學
肇慶學院廣東金融學院肇慶醫葯高等專科學校廣東理工學院廣東工商職業學院肇慶學院是公辦全日制綜合型本科大學,創建於1970年,位於廣東省珠三角城市——肇慶。肇慶學院是在原江西大學和原肇慶教育學院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主要院系有經濟與管理學院、政法學院、教育學院、體育與健康學院等 ` `` ` ` `~
I. 肇慶學院是幾本啊
肇慶學院是二本。
肇慶學院是由廣東省人民政府主辦、省教育廳主管的公辦全日制本科院校,創建於1970年,位於廣東省珠三角城市肇慶(距廣州90公里)。肇慶市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
學校有主校區和星湖校區兩個校園,總佔地面積1200多畝。學校現有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逾3億元,紙質藏書181萬冊,電子圖書108萬種,電子期刊近3.3萬冊,中外文獻資料庫33個。學校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建有信息化門戶平台、OA辦公系統、現代電子圖書系統和計算機網路服務體系。
專業建設:
學校設立了73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重點特色專業13個,省級以上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9個,省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示範專業6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7個,通過IEET工程教育專業認證5個,漢語言文學專業通過第二級師范類專業認證,化學專業已完成第二級師范類專業認證專家入校考查工作。
以上內容參考:肇慶學院官網——學校簡介
J. 肇慶學院怎麼樣啊
肇慶學院環境不錯,是求學的好地方。
肇慶學院環境不錯的,坐落於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星湖景區內,校園總佔地面積1214.3畝,環境優美,先後獲評為「全國綠化模範單位」、「廣東省文明單位」。
肇慶學院是公辦全日制綜合性本科大學,距廣州90公里,位於廣東珠三角城市——肇慶。是在原西江大學和原肇慶教育學院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肇慶學院(Zhaoqing University)是廣東省和肇慶市共建的公辦全日制綜合型本科大學,是廣東省轉型發展試點院校,是廣東省2017年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之一。
截至2018年9月,學校有教職工1425人,其中專任教師898人,「雙聘」院士1人,教授等正高職稱人員134人,副教授等副高以上職稱人員401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257人,具有碩士學位人員629人,省高等院校教學名師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