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檔線與本科線的區別
⑴ 投檔線和錄取分數線有什麼區別
01 投檔分數線和錄取分數線的不同點在於錄取線是院校錄取完成後形成的最低分數線,而投檔線是院校投檔完成後形成的最低分數線。
我們進入某所大學的重要資格線,叫什麼呢?是叫投檔線還是錄取分數線呢?相信很多家長和考生都會異口同聲地答“錄取分數線”,其實不然。正確來說是“投檔線”。
官方定義是這樣的:
投檔線:院校投檔分數線是指以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在對第一志願投檔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調檔最低成績標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檔分數線,簡稱投檔線也稱調檔線或提檔線。
投檔比例
為了招收到最優質、最適合的學生,也為了保證錄取的圓滿完成,90%的高校在調取學生檔案時,都會超出計劃數來超額調閱,這時候實際調閱數與計劃數之比就是投檔比例。
一般一所學校的投檔比例為1:1.2,意思是,某院校計劃招100個人,就會調取120份考生檔案,之後按照篩選退掉後面多餘的20個人檔案。
例如:
一本大學A理工類計劃招收30人,而填報該校且成績在第一批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上的有80人。
省招辦按招生計劃數的1.2倍(30×1.2)需投檔36份到A高校,計算機將這80人按招投總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36位考生的招投總分即為A校本批次理工類的投檔線。
這入檔的36名考生,經學校審閱,擇優錄取其中30人,將不予錄取的6人檔案退回省招辦。
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投檔比例”比你主觀填錯志願更可怕。因為,它是省招辦根據招生計劃、高考成績、當地政策等因素,硬性規定的錄取規則之一。也就是說,每年總會有部分考生因為這個“投檔比例”被退檔,無緣大學或降於下一個批次錄取。
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呢?
提醒:
✦一般我們會建議考生填報投檔比例為1:1~1:1.05之間的高校,這樣退檔比例小。不過,隨著國家政策的開放,投檔比例的招生方式有其靈活性,規定是表面的一套,私下的操作是另一套的。
✦學校招生不會無緣無故,退掉一個分數達到要求,健康狀況良好,又填了服從調劑的人。就算你是120%裡面的那靠後的20%,也會在最後錄取你。畢竟,生源就是財源,人家不會放棄一個賺錢的機會的。當然,為了保險起見,考生和家長私下也可以打電話詢問招生辦,人家會跟你明說。
投檔線不等於錄取分數線
很多家長和考生會把“投檔線”當做“錄取分數線”,因為這兩種線都可以代表著進入某所大學的資格線。其實,要細分的話,我們還是可以看出這兩條線的差別。
再來重溫一下這兩條線的定義:
✦錄取分數線:即招生院校按計劃錄取完成後的最低分數線或者是分專業最低分數線。
✦投檔線:指以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即投檔比例1:1.2以內),在對第一志願投檔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調檔最低成績標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檔分數線,簡稱投檔線。
從定義上,我們可以看到錄取分數線和投檔線最相同的地方,就是兩者都是“最低分數線”。
不同點在於一個是院校錄取完成後形成的最低分數線,而另一個投檔線是院校投檔完成後形成的最低分數線。
就拿我們在第一點中例舉的例子來說,一本A高校理工類計劃30人,省招辦按招生計劃數的1.2倍(30×1.2)需投檔36份,計算機將這80人按招投總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36位考生的招投總分即為該校本批次理工類的投檔線。
學校經審閱,擇優錄取其中30人,這其中被錄取的30人中,排名第30位的考生的分數即為錄取分數線。
所以,家長和考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就會明白投檔線是進入院校的重要資格線,而錄取分數線才是最終決定考生是否被院校錄取的生死線。
投檔線自然形成
每年在5月份、6月份的時候,有不少的機構或高考平台會獨家發布“某某高校的投檔線”來吸引家長和考生的目光,獲取流量。
在這里,慎重告誡2019屆、2020屆考生“投檔線是高校調取考生檔案之後,自然形成的一條最低分數線,故而,只要院校投檔或錄取過程沒有完成,投檔線都將不會率先出現”。就好像,風過後,沙漠才會現出一條條有規律的紋路。
所以,2019屆、2020的考生和家長不要輕信網路上的投檔線預測,最好的方法還是參照前5年的院校投檔線,並求取平均值,這樣才能估算出一個今年合理的投檔線數值。
不過,投檔線還受招生計劃、考生志願填報情況、當年專業冷熱度等因素影響,部分院校投檔線會有較大幅度波動,還請謹慎參考。
投檔線
投檔線也叫院校調檔線或校線。
院校在該批最低錄取控制線的基礎上,根據當年本校公布的調檔比例、考生報考人數、考生分數和本校在該省市的招生計劃確定。
每所院校都有自己的調檔線,同一院校在不同年份和不同省份的調檔線都不相同。其中已錄取考生中最後一名考生的成績就是該校當年在該省的投檔線即校線。
省控線
省控線即常說的錄取分數線,是指各省份招生主管部門(省教育考試院或招辦)根據高校招生計劃、考生人數、成績分布,按照一定比例所確定的高校錄取最低分數。
一般按批次劃分,如一本分數線、二本分數線、三本分數線、專科分數線。低於這個分數的考生不得填報志願,高校也不得錄取,因此被稱為省控線。
投檔線與省控線的關系是,考生高考成績總分達到了省控線(分數線),具備了填報志願的資格,但填報的志願未必達到某志願院校的調檔線。由於每個院校所報考生的人數多少不同、考生分數分布不同,投檔線也就各不相同。
錄取線
錄取線通常所說的院校“錄取線”是招生院校在某省(市、區)一個批次錄取結束後,按文史、理工類所錄取考生中,錄取最低分的考生所形成的分數線(特殊情況除外)。
那麼,錄取線和提檔線有什麼區別呢?
提檔線是被提檔考生中最後一名的分數,而錄取分數線則是院校完成錄取後,錄取考生中最後一名考生的分數。
一般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由於提檔比例最大可達到120%,提檔人數肯定大於錄取人數,因此錄取線通常不會低於提檔線,第二種情況是,當第一志願考生數不能滿足學校的招生計劃數時,則提檔線即為該校的錄取線。
⑵ 投檔線和錄取分數線的區別什麼時候可以查到錄取結果
1、含義不同:
錄取分數線即招生院校按計劃錄取完成後的最低分數線或者是分專業回最低分數線。
投檔線指以答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即投檔比例1:1.2以內),在對第一志願投檔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調檔最低成績標准。
2、錄取情況不同:
錄取分數線是院校錄取完成後形成的最低分數線,而另一個投檔線是院校投檔完成後形成的最低分數線。事實上,達到投檔線只是獲得了進學校的初步資格,是否能被錄取,還得看所填報的專業。
3、分類不同
錄取線:一般來講高考錄取分為本科線;專科線。每年高考各地的錄取線都不相同,主要是由當年的招生計劃和報考人數以及當年的高考試題難易程度來決定。各學校根據自身的投檔人數和計劃招生人數劃定本校最低錄取分數線。
投檔線:投檔錄取操作都是透明化的,每個考生投檔的過程(投檔過程在招生網上被稱為「軌跡信息」或者「檔案狀態」)都可以在陽光工程上查到。
⑶ 錄取分數線與投檔線有啥區別
1、含義不同:錄取分數線即招生院校按計劃錄取完成後的最低分數線或者是分專業最低分數線。
投檔線指以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即投檔比例1:1.2以內),在對第一志願投檔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調檔最低成績標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檔分數線,簡稱投檔線。
2、錄取情況不同:錄取分數線是院校錄取完成後形成的最低分數線,而另一個投檔線是院校投檔完成後形成的最低分數線。事實上,達到投檔線只是獲得了進學校的初步資格,是否能被錄取,還得看所填報的專業。
不同專業之間分差較大,如果考生的成績沒有達到所填報專業的分數線,那麼同樣不能被錄取。
3、特殊情況不同:填報了相同的專業,但是分數比自己低的考生反而能被錄取,自己卻被退檔。這和是否填報了專業服從有關。一些考生雖然沒有達到所填報專業的分數線,但是達到投檔線後,如果專業服從,學校會將其調劑到其他生源不充足的專業,同樣可以被錄取到該校。
(3)投檔線與本科線的區別擴展閱讀:
高考錄取分數線分為本科線,專科線。各學校根據自身的投檔人數和計劃招生人數劃定本校最低錄取分數線。
各校的投檔人數是根據各校在本省錄取人數的1.2倍投檔,投檔以後學校招生辦從這1.2倍中以分數和志願為主,參考學生檔案中的其他信息,按計劃內人數錄取,其錄取的學生中最低分就是該校的錄取線。
⑷ 「投檔線」、「錄取線」和「提檔線」的區別是什麼
1、分數高低不同
一般情況下院校的提檔線會低於錄取分數線,極少情況下會相等。
招生單位按照提檔比例提取考生檔案形成的分數線是提檔線,但是往往是按照1:1.2的比例確定提檔人數,然後學校按計劃錄取結束後,把多餘的20%的考生檔案退回省考試院。因此,院校的提檔線會低於錄取分數線。如果院校的提檔比例是100%或承諾提檔不退檔,那麼該校的提檔線往往與錄取線重合。
2、確定時間不同
由於在提檔之後招生院校仍會對考生的體檢報告、是否接受志願調劑等信息進行核對,根據情況將符合學校招生政策的考生錄取,不符合條件的少數考生會被退檔,最終確定錄取名單和錄取分數線,因此提檔線的形成時間要早於錄取分數線。
3、性質不同
提檔線只是錄取信息的一種參考,高於提檔線的考生也不一定被錄取。而錄取分數線才是高考確定錄取的真正分數線。
⑸ 批次線和投檔線區別有哪些
第一,性質不同
批次線:又叫省控線、高考錄取分數線,是指大學在高考中的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考生想要報考某個批次大學的話,首先要達到目標院校的錄取分數線。
投檔線:投檔線也叫投檔分數線,也稱提檔線或調檔線。
第二,分類不同
批次線:高考錄取分本科線、專科線,每個地區的錄取分數線不同,其中決定因素有兩種,分別是報考人數和招生人數、當年高考試題的難易程度。
投檔線:每個考生的投檔過程都可以在相關網站上查到,考生的檔案狀態共有7種,分別是:自由可投和已經投檔、學校在閱、預錄取、預退檔以及錄取待審、錄取。
⑹ 投檔線和錄取線是什麼有何區別
一、定義不同:
1、投檔線:
投檔分數線全稱院校投檔分數線,也稱調檔線或提檔線。是指以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在對第一志願投檔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調檔最低成績標准。
2、錄取線:
錄取線是指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錄取分數線。該分數線,每年高考結束後,由省級教育招生主管部門統計後公布。
二、表現不同:
1、投檔線:
一般是按招生計劃數1:1.3以內的比例投檔確定。同一批錄取的院校中,它們的投檔分數線是不一致的,高低由各校的生源情況決定,生源好的高校投檔分數線可能高出控制分數線很多,生源不好的則低一些,但原則上它不能低於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2、錄取線:
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別劃定,由於條件各異,分數線的分差可能很大,最高與最低相差超過100分。
(6)投檔線與本科線的區別擴展閱讀
院校調檔線是在該批院校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的基礎上,根據當年考生報考本校志願情況、分數情況和本校在該地招生計劃數確定的,每年都會不同。
一般來說,同一批錄取院校之間的調檔線是有很大差別的。而且一個學校在一個省(市)招生,每年都有差別,有的院校在一個省(市)的分數線可能很高,而在另一個省(市)可能較低。這是由當地考生第一志願報的多少決定的。
考生第一志願對某一院校報得較多,這個學校錄取的分數就高。相反,這個院校的錄取分數線就要降低些才能完成錄取計劃。
⑺ 「高考投檔線」是什麼意思投檔線和錄取線有什麼區別
高考投檔線,又稱院校投檔分數線,是指以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內科類(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計容劃數的一定比例(1:1。2以內),在對第一志願投檔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調檔最低成績標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檔分數線,簡稱投檔線也稱調檔線或提檔線。
⑻ 考試院公布的分數線和院校投檔線有什麼區別呢
調檔線便是第一志願錄用提檔錄取分數線,是各高等院校依據自身的招生人數和填寫貴校學生總數,依照一定佔比擴張到對應的總數後,這批人數的最低分數線及第一志願錄用提檔錄取分數線。錄取分數便是各高等院校依照錄用標准,各技術專業自身錄用的最低分數線。投擋階段,由省部級高招辦核心實際操作,高等院校相互配合給予投檔比例。投檔比例高過1:1,國家教育部要求不可高過1:1.20,普遍的平行志願投檔佔比貼近1:1。
補錄的兩位學生的成績不好說是多少分,高過或小於原先的投檔線全是有可能的。假如在其中有一名學生的成績小於600分的投檔線,例如是598分。這一598分就變為這所高等院校本科一批次的較低錄取分數了。因此就發生錄取分數小於投檔線的狀況。由此可見高等院校的錄取分數並不一定都相當於投檔線。錄取分數高過或小於投檔線都是有有可能發生,是很常規的狀況。懂了錄取分數與投檔線的不一樣,就懂了高校即然擁有錄取分數為什麼還需要有投檔線。近些年各省市區都推行了考後知分知線知排行填寫高考平行志願之後,學生在投檔線周邊聚集排序,填寫同一高等院校在投檔線部位發生多位學生的狀況十分普遍,在多位做到投檔線的同分數學生角逐一兩個配額情況下,就需要根據較為次序每科考試成績後決勝負,因此做到投檔線卻不可以投擋的狀況常常發生。
⑼ 什麼是本科批次線、投檔線、錄取線有什麼區別
省教育考試院把符合高校要求的孩子的檔案投送到高校,這個動作叫做投檔。
高校把符合自己學校要求的孩子檔案提取到高校,這叫提檔。
這是兩個部門進行的兩個動作,一個是投,一個是提。雖然是兩個動作,但是目的一樣,所以這個數值也一樣,也就是說投檔線和提檔線的數值是一模一樣的。
錄取控制線或批次線又稱省線是教育考試院根據本省當年考生人數、考試成績以及院校在本省的招生人數來進行劃定。
⑽ 錄取線和投檔線有什麼區別
一、性質不同
1、錄取線:錄取線一般指高考錄取分數線(全國高考省控線、批次線),高考錄取分數線,又叫省控線、批次線,是指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錄取分數線,即考生想要上某個批次大學必須通過的一條分數線。
2、投檔線:投檔線一般指投檔分數線。投檔分數線全稱院校投檔分數線,也稱調檔線或提檔線。
二、分類不同
1、錄取線:一般來講高考錄取分為本科線;專科線。每年高考各地的錄取線都不相同,主要是由當年的招生計劃和報考人數以及當年的高考試題難易程度來決定。各學校根據自身的投檔人數和計劃招生人數劃定本校最低錄取分數線。
2、投檔線:投檔錄取操作都是透明化的,每個考生投檔的過程(投檔過程在招生網上被稱為「軌跡信息」或者「檔案狀態」)都可以在陽光工程上查到。檔案狀態一般有七種:自由可投、已經投檔、院校在閱、預錄取、預退檔、錄取待審、錄取。
(10)投檔線與本科線的區別擴展閱讀:
一、投檔的排序:
例如第一批的某高校理工類計劃30人,填報該校且成績在第一批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上的有80人,省招辦按招生計劃數的1.2倍(30×1.2)需投檔36份,計算機將這80人按招投總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36位考生的招投總分即為該校本批次理工類的調檔線。
學校經審閱,擇優錄取其中30人,將不予錄取的6人檔案退回省招辦。
二、利用「分數線」報志願應注意的問題
1、不能簡單、機械地照套以往的錄取分數;
2、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分數看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