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最不好就業的專業
Ⅰ 本科最沒用的專業有哪些
1、生物工程:國內甚至名校念到博士都沒出路,除非是海龜,還能教書。
但目前是錄取分數第一高,每年有眾多高分考生滿懷希望進去,但實在是浪費啊。國內沒有像樣的生物公司,所以工作非常非常難找。在一些高校,生物工程專業的就業率在「倒數排行榜」上榜上有名,甚至「雄踞」第一的位置。
2、法學:全國范圍的濫招生已經把這個專業徹底摧毀。包括重點和名牌大學在內的本科基本難找工作。
除非一口氣念到研究生加司法考試和公務員考試通過。通不過的人就只有被淘汰。本來,法學是一個很好的專業,是文科生的一個好選擇—獲得的是真才實學,畢業後也不愁就業。但是,現在法學專業的門檻太低了!全國范圍的濫招生已經把這個專業徹底摧毀。不分高校、不分級別、不分教學質量,所有高校都一哄而上地開設法學專業。攻讀法學的人多了,法學的門檻低了,相應地,「法學」也就不值錢了。
千萬別想著隨便抓個高校考個法學專業將來就能體體面面地當律師,就能體體面面地當法官,noway!包括重點和名牌大學在內的法學專業本科畢業生都必須做好「工作難找」的心理准備。從另一個方面看,如果你有足夠的耐心繼續深造的話,法學也是可以考慮的。但是記住:要一貫保持優秀的成績才會有一線生機。也就是說,需要你一口氣念到研究生,外加司法考試和公務員考試通過。否則,被淘汰的命運可能不知不覺就降臨到你頭上了。
3、環境工程。
現在不是全世界都在提倡環保嗎?那麼選擇環境工程一定沒有錯啦!如果你這樣想,可能就高估了我國現階段環保的水平了。環境工程專業在國外確實是很好的專業,收入很穩定,而且頗高。但我們要知道,這樣的就業情況是因為其國家的經濟發展到了一個相當高的程度,工業在飽和中趨近於穩定,而政府已經開始把目光重點投到環境的作用上面。在很多國家,環境保護部門都屬於政府機構。據說日本和丹麥每年把GDP的3%投入到環境保護中,因此在這些國家環境保護專業是好專業。
但是在我們中國,工業發展的水平還不夠高,環境保護的工作也還僅僅限於不準亂砍樹木,遠遠沒有達到規模的程度。相應的,我們悲哀地看到,環境專業的畢業生也僅僅處在餓不死的狀態,工資和待遇都不理想。
4、市場營銷:內容空洞無物,浪費時間,上這種專業簡直是浪費生命。
在就業上,只要不挑,找到工作是沒有問題的,因為這個崗位需求量太大了。只是,相當多的人沒有考慮到,需求量大的背後隱藏著一個事實:流動量大。市場營銷是一個殘酷的行業,一切以業績論英雄,招聘時許諾有豐厚的薪水,但是有前提的,那就完成多少任務量,完成了才能拿到理想中的薪水,完不成的,就有可能被淘汰。
用「大浪淘沙」來形容營銷業並不為過。如此一來,招聘門檻也就降低了,對專業出身並無太硬的要求,相當多的公司都表明「能者上」,不搞專業出身論,於是乎,市場營銷專業並沒有佔到多少便宜。
5、國際政治和外交學。
名字非常好聽,但本科沒出路,運氣好能去搞研究。
6、新聞系。國內有名的非實用性專業。
專業內容莫名其妙。胡謅一些理論騙人,連中文都不如。本科就業非常差,大多學生只能去擠公務員的獨木橋。印象中只有北外新聞系好一點,用英語授課,找工作也不錯。
7、漢語言文學。看起來什麼都能幹,其實什麼都幹不了。
8、人力資源管理。
基本上是雞肋,因為實踐性太強,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人家念個MBA就能壓過你本科苦讀4年。
9、經濟學。
大家以為這個專業是賺錢的,其實這個專業是搞理論的。現在有的大學把國貿、金融、財經合為一體,開設了經濟學類,總算又好一點。
10、電子商務。
在我們慣性的思維當中,電子商務都特別火爆,絕對可以算是市場上的超級熱點。事實上由於這是一個比較新的專業,師資力量良莠不齊,教學理論多餘實踐,所以這個專業畢業的學生往往也不太好找工作。
11、數學與應用數學(計算數學)。
號稱計算機與數學合一,還能去搞經濟。但實際情況是:就是學數學的。根據大家反映,就業不好。我補充一點,該校數學號稱全國前三位,但本科畢業生由於找不到工作去賣電腦,最後幸運的考上了公務員。不過有人說先學數學,後學計算機後勁足一點,工作也可以的,這估計是對有實力的人而言。個人認為數學非常消耗腦力,沒有實力就不要報考這個專業。
12、物理學。
就業是不咋的,不過出國就好辦了。
13、食品科學與工程,就業很艱難!剛出校門工資很低。
14、信息與計算科學。這個專業就快要被玩完了。
15、信息資源管理。
原身是圖書館系下的情報學專業,不過也是和博物館一樣爛的專業。
16、公共事業管理
一般師范大學都有這個專業。應該說,這個專業在那些「萬惡」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還是很搶手的,待遇也不錯。但是現在我國國內社會實際情況就是社會的發展程度和社會體制的需要嚴重脫節(對不起,意在說明問題,決非意在批評),所以對這個專業的需求也僅僅是存在於理論上的。按照這個專業畢業生的話來說:「誰的事業需要我去管理?」事實的情況就是他們所學的專業知識是「樣樣通,樣樣空」。
17、歷史學專業
可能不用我說,大家也不會把這個專業當成首選。不錯,這個專業可以被授予「持之以恆冷門獎」,專業學習內容枯燥不說,就業也很成問題。考古類的還勉強可以,其他方向的就只有去做科研和當老師了。問題是,碩士畢業生去做高校老師都是不可能的,因為每個高校的這類教學崗位都是很少的,而畢業生有那麼多,更何況本科生!
我在讀碩士的時候對門宿舍住的就是歷史專業的,碩士畢業,找到了去南開中學教歷史的工作,歡欣鼓舞得不得了!還大擺宴席請客什麼的。當然這和近幾年就業普遍不景氣也有關系,所以當中學老師,就已非常滿足!希望大家在選擇這個專業的時候三思。如果覺得自己的成績實在太差,非歷史專業不能考取的話,那麼最好做好兩方面的心理准備:深造深造深造,或者從進入校門那一刻開始就准備跳槽。
18、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是以大紅姿態出現在人們視野中的。
大概在三四年前,彷彿一夜之間,物流管理橫空出世,到處都充盈著「中國物流管理缺口達數百萬」「物流管理已成為產業發展的第三方利潤點」的新聞,各大城市也都打出招牌:要將本城建設成東北、華東、華南、西南等等大型區域的物流中心,並且都有巨大的實際投入。而早前畢業的物流管理人才,也確實有很多獲得了傳說中的俏職位和好待遇。
19、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
聽從我們的建議:一切與「化學」沾邊兒的專業都不要學!特別是女同胞們!各種化學實驗用品對於人體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別妄圖做居里夫人也別奢想諾貝爾獎,還是生活質量最要緊。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又叫精細化工,幾乎全國所有的工科院校都有這個專業。實事求是地說,這個專業的就業還是不成問題的,全國對這個專業的畢業生需求量很大。但是報酬方面就不要設想得太好了,工資待遇低,工作條件差也是聞名的。一般本科畢業生到了工廠裡面都需要奮斗在生產第一線,也就是說是以體力勞動為主,再加上三班倒,沒有人會不怨聲載道!全國最好的化工專業據說在浙江大學,可是浙大研究生的平均工資也就僅僅3000元左右,實在是有點兒低。不能不值得我們好好思量思量。
20、行政管理http://www.doc88.com/p-3436994394453.html這個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具備行政學、管理學、政治學、法學等方面知識.能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專門人才。通俗點就是去當公務員或者進事業單位。誰都知道現在考公務員有多難吧。。。。。。。。。。。。。。
Ⅱ 最難就業的十大專業
1、生物工程:國內甚至名校念到博士都沒出路,除非是海龜,還能教書。國內沒有像樣的生物公司,所以工作非常非常難找。在一些高校,生物工程專業的就業率在「倒數排行榜」上榜上有名,甚至「雄踞」第一的位置。
2、法學:全國范圍的濫招生已經把這個專業徹底摧毀。包括重點和名牌大學在內的本科基本難找工作。
3、環境工程:我們悲哀地看到,環境專業的畢業生也僅僅處在餓不死的狀態,工資和待遇都不理想。
4、市場營銷:內容空洞無物,浪費時間,上這種專業簡直是浪費生命。
5、國際政治和外交學:名字非常好聽,但本科沒出路,運氣好能去搞研究。
6、新聞系:國內有名的非實用性專業。專業內容莫名其妙。胡謅一些理論騙人,連中文都不如。本科就業非常差,大多學生只能去擠公務員的獨木橋。
7、漢語言文學:看起來什麼都能幹,其實什麼都幹不了。
8、人力資源管理:基本上是雞肋,因為實踐性太強,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人家念個MBA就能壓過你本科苦讀4年。
9、經濟學:大家以為這個專業是賺錢的,其實這個專業是搞理論的。現在有的大學把國貿、金融、財經合為一體,開設了經濟學類,總算又好一點。
10、電子商務:在我們慣性的思維當中,電子商務都特別火爆,絕對可以算是市場上的超級熱點。事實上由於這是一個比較新的專業,師資力量良莠不齊,教學理論多餘實踐,所以這個專業畢業的學生往往也不太好找工作。
Ⅲ 十大最不好就業專業
十大最不好就業的專業,
並沒有權威說法。
2014年教育部曾公布全國就業率最低的15個本科專業,
包括行政管理,
及播音與支持藝術。
Ⅳ 2020年最難就業的6大專業
1.歷史學
歷史學已經連續三年榮登“最難就業排行榜”了,作為一個“研究過去”的學科,和當下快速發展的市場可以說是“背道而馳”。歷史學現在分為考古、世界史、中國史三大科,總的來說國內對該方面的人才需求不大,就算你是極為優秀的畢業生,面臨的崗位選擇也是零星可數。畢業生的就業方向要麼是繼續做研究,要麼考公務員、當老師,還有就是轉行。
2.社會學
外行人大多不清楚這個專業到底做什麼,只覺得聽起來很高大上,其實它就是分析各種社會現象,研究社會中人的行為,從而探討和解決社會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聽起來很厲害,有一種高屋建瓴之感,但在大多數人看來,社會學專業的畢業生無非就是理論知識豐富一些,實踐性不足,搞不好還會把自己饒進理論的怪圈。該專業就業領域主要是教育、科研機構、黨政機關等,企業單位鮮有相關崗位。
3.哲學
作為研究世界觀和方法論,致力於找到客觀世界規律的學科,它的確能給我們的思維和認知層面帶來很多改變。但在很多人看來,它空有理論知識,缺乏應用場景,而這恰好也是工作中非常避諱的一點。
4.環境工程
眼看著這兩年國家大力提倡環保,大家是不是就覺得這個專業好就業?試問一下,這個專業畢業的學生去哪就業呢?好像除了環保局也沒啥地方可去了,但是環保局也要不了那麼多人,能進去的只是極少數特別優秀的畢業生。而且,一個地區的環境部門就那麼幾個,大多都是國企或者事業編,一般考進去不會輕易選擇離開,需求又不多,所以基本上長期處於飽和狀態。
5.地質學
地質學專業的學生經常需要野外考察,風餐露宿,畢業後的方向大多為從事地質研究、考古、地理測繪等等。但這些崗位對能力要求非常高,只有少數優秀畢業生能達到,且必須吃得了苦,是非常冷門且很難就業的一個專業。
6.生物工程
這也是一個長期出現在“最難就業排行榜”上的專業,雖然如此,但是它每年錄取分數線卻相當之高,畢竟國家和社會對於生物工程的推動和投入都很大。而且,生物醫學是高新技術產業,對人才要求非常高,大多都是研究生起步,普通的本科生的專業水平還是有限。
以上就是關於難就業的專業的相關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及時關注本平台!
無論是高考填報志願,還是大學里學習專業,都是為了以後畢業能找個高薪的工作。而很多大學里能拿高薪的熱門專業,畢業生卻找不到工作,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就算選了熱門的高薪專業,如果不好好學,肯定找不到工作;而選了個比較冷門的專業,如果認真努力,學的出類拔萃,拿到月薪上萬的薪資也是輕而易舉的。
Ⅵ 有哪些大學專業不好就業
1.心理學
就業星級:★★
心理學通常只作為輔修專業,這是有道理的,因為指望它解決所有問題是不現實的。學完心理學就想洞悉心理體察人性的願望,大都要破滅。即使是著名的心理咨詢師也要經過大量的實踐才能變得靠譜,也要經過大量實踐洗禮才算靠譜。
更重要的是,心理咨詢師在成為獨立從業者之前,會有三到五年的時間收入會很低。很多人不能堅持,他們就會轉型成職業規劃師,用戶體驗,教育機構等等。
2.社會學
就業星級:★★
社會學是一個知名的大坑,很多人都無法解釋這個專業的由來。畢業生大都只能擠擠公務員、高校、媒體和NGO組織(而且通常會被文史哲等專業杠掉)。理想一點的流向智庫和市場研究部門,聽起來是不是大有高屋建瓴揮斥方遒之感?他們在親戚眼中,多數是高級社工,充其量也只是擁有更多的理論知識而已。
與哲學相似,社會學也很容易陷入理論圈,很難定位它是過於注重宏觀層面的整體批判還是微觀層面的個體研究。
3.哲學
就業星級:★
空有知識理論,缺乏應用場景,是文科生容易陷入的兩難境地,也是工作中最忌諱的習慣,尤其是哲學。除了以上的缺點,最後的學習還會陷入話語困境:與比自己學得更好的人交流費腦子,與哲學界的門外漢說話又無法溝通。
事事追求真理,分分鍾變成HR眼裡的杠精。什麼時候吵贏老闆能找到工作,哲學系就能變成熱門專業了。
一般哲學系畢業生的成功通常要與其他學科產生聯系,培養出來的邏輯思維才不會成為高端屠龍術。
4.歷史
就業星級:★
這個專業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研究我國和世界的歷史,可以吸取前人的經驗,為現代社會的治理提供古代的智慧。然而,從個人角度來看,歷史仍然是一個相對不受歡迎的專業,學生畢業後找工作並不容易。
目前,歷史專業的學生主要從事行政工作。然而,由於每年招聘人數有限,競爭壓力大,歷史專業的學生面臨著很大的困難。
如果你在一個著名的大學學習歷史專業,你可能有一些就業優勢,因為大學的光環。然而,如果你在一所普通的大學學習,你很可能會在畢業後就失業。我們也要知道,歷史專業的學生大多來自調劑,學習歷史不是本意,在大學期間有轉專業的機會應該多多爭取!當然,如果你真的喜歡歷史那麼遵從自己的內心研究歷史也是可以的。
5.金融學
就業星級:★★
金融學的紛繁復雜相信各大學子不難腦補。本學科已在各大高校開設,基本屬於高校教育體系中的基礎學科。《經濟學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一書的作者曼昆(mankiw)手下每年都有很多學徒,但他們經過四年學習最後發現只學到了一點皮毛。畢業後,如果你不繼續學習,想要直接從事相關行業,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就會出現。
原以為自己可以成為空中飛人,每天出現在各種商業組織中,卻沒想到會成為一名金融顧問和大堂經理,順便再賣賣保險。
6.生物
就業星級:★
高分錄取,未來風口,雖然生物專業備受關注,但卻難以成名。生物技術的對口是從事科研工作,而科研崗位對個人的專業素質和公司的實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博士可以考慮,本科生還是算了。
7.法語
就業星級:★
對於那些主修法語的人來說,天然自帶逼格的光環。張口閉口都是一種別人無法理解的語言。如果沒有「天天如高考」的努力,就很難練就「信、達、雅」的翻譯技巧。無法從事高級翻譯工作,只能偶爾到展覽會做些雜務。
8.地理
就業星級:★
選擇這個專業的,也只能說是真愛了,建議這些同學再選一個輔修專業。祝好!
9.動畫
就業星級:★
對於動畫專業的畢業生來說,理想主義者往往在吃土,而現實主義者可能已經失去了追求吉卜力或者皮克斯的夢想,成為玩具製造廠的附庸。
10.物理學
就業星級:★
物理作為基礎學科對提高國防實力具有重要意義,不過物理需要的學歷一點也不低,本科畢業生大多需要考研,純就業幾乎難以有對口的崗位。以清華大學為例。2018年,物理系的就業率只有89%,是清華大學最低的。
了解更多大學高考志願填報信息請關注四川升學志願指導,考魚教育。
Ⅶ 中國的大學中就業情況最差的專業有哪些
教育部公布消息,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20萬人,與2017年的795萬人相比,畢業人數又創新高。各地求職季拉開大幕,而「最難就業季」、「史上最難就業年」這樣的字眼頻頻進入我們的視線。
應屆生起薪持續增長
根據2017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的收入情況,得出他們的月收入為4317元。跟2008年相比,有較大增長。以2014屆為例,三年後工資漲幅較大,全國整體增長82%。其中,金融、互聯網和建築行業應屆生平均起薪最高,生活服務、機械/製造、廣告/傳媒行業的應屆生起薪墊底。應屆生起薪一直在漲,是利好態勢。
2017屆大學畢業生的月收入為4317元。其中,本科院校2017屆畢業生的月收入為4774元,高職高專院校2017屆畢業生的月收入為3860元,均明顯高於城鎮居民2017年月均可支配收入(3033元)。
金融行業應屆生以6980元/月位居榜首,互聯網行業應屆生以6430元/月緊隨其後,而廣告/傳媒行業應屆生起薪僅為4420元。
2008~2017屆本科畢業生的平均月收入從2133元增長到4774元,增幅為124%。考慮到通貨膨脹,在根據CPI(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衡量通貨膨脹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進行調整後,2008~2017屆本科畢業生的平均月收入從2133元增長到3914元,增幅為83%。
2008~2017屆高職高專畢業生的平均月收入從1647元增長到3860元,增幅為134%。在根據CPI進行調整後,2008~2017屆高職高專畢業生的平均月收入從1647元增長到3164元,增幅為92%。剔除通貨膨脹影響後,十年來大學畢業生半年後月收入接近翻番
2014屆本科畢業生三年後月收入相比畢業時增長87%,高職高專增長76%。高職高專畢業三年後薪資增長放緩。
就業紅牌專業/綠牌專業解析
本科的軟體工程、網路工程、通信工程,高職高專的市場營銷、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連續三屆是綠牌專業。行業需求增長是造就綠牌專業的主要因素。
本科的美術學、音樂表演,高職高專的法律事務、語文教育連續三屆是紅牌專業。這與相關專業畢業生供需矛盾有關。
哪些公司招聘項目不限專業?
1. 行政/人事等文職
這類崗位更重要的是細心程度和情商,是對於人心的判斷,以及瑣事的耐心。
行政或者人事往往需要與各個部門協調工作,這中間並不會得到所有部門的支持和理解,所以需要有較好的溝通表達能力,讓各個部門能夠有條不紊的按照公司的節奏去發展。
行政或人事在大部分企業都屬於服務部門,所以服務意識、主觀能動性也是這個崗位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
而且行政或人事的工作往往很雜很瑣碎,涉及到的面也比較廣,所以需要有自己的條理和邏輯,不然工作就會像一團亂麻一樣困擾著你。
2. 管培生/銷售
外企招聘的管培生,很多不限專業,更重注能力的培養,會對大家一系列能力進行訓練。
還有銷售,在以銷售為核心、為主要生產力的公司里,夠努力,加能力和技巧,薪水一定不會低。主要需要有大局觀,想成功,並且能做到為了成功努力奮斗。需要有很強的表達慾望,有一顆幫助他人的心。
3. 互聯網行業
如果你對新媒體、互聯網方面的事物感興趣,市場部也不失為一個良好的發展方向。因為市場是瞬息萬變的,需要具備永遠保持對新鮮事物的學習能力。
產品經理在互聯網公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崗位,做市場調研,並根據用戶需求決定開發怎麼樣的一款產品,是一個很容易獲得高薪和更好發展前景的職業。
還有互聯網運營,需要懂產品、會分析性數據、熟悉用戶的閱讀習慣,能夠運營好產品的內容板塊、需要你了解用戶,設計出好玩的創意活動等。
2018大學就業差的五大「紅牌專業」
第一名:數學與應用數學
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很重要,是每個人上學必學的科目。但是我們生活中的數學僅僅是一些簡單的應用,所以大學所學的數學則毫無用武之地。買個菜完全不需要微積分,數學與應用數學毫無用武之地。
第二名:生物工程與生物科學
這兩門科目雖然名字不同,但是所學的內容卻極其相似,看似學的是生物,卻把所有可能學到的科目都學了。每位選擇這兩門專業的學生都會有著較高的知識底蘊,但是這些對於找工作卻一點幫助也沒有,而且這兩個專業在我國當前還是處於萌芽階段,本科畢業找工作只能選擇轉行。
第三名:環境工程
雖然我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環境治理,但是這門專業卻沒有好單位,唯一對口的選擇那就是考公務員與事業編,但是公務員考試比高考還難,被不少大學生稱之為最「心酸」的專業!
第四名:法學
提到法學一詞,你腦海中蹦出來的肯定就是港劇中的帥氣法官。但是現實很殘酷,法學不僅難學而且競爭大,學習法學的人數已經遠遠超過了招考的人數,就業將是一大難關。
第五名:市場營銷
聽起來高大上的名字,說白了就是一個會推銷的專業。雖然就業率很高,但是工資確實不穩定的,需要跟業績掛鉤,如果你的能力不行,那麼只能看著別人賺錢吃好的喝好的,自己喝粥。
Ⅷ 中國大學就業最差的專業有哪些
十大低就業率專業
1.生物工程:國內甚至名校念到博士都沒出路,除非是海龜,還能教書。
2.法學:全國范圍的濫招生已經把這個專業徹底摧毀。包括重點和名牌大學在內的本科基本難找工作。
3.環境工程:現在不是全世界都在提倡環保嗎?那麼選擇環境工程一定沒有錯啦!如果你這樣想,可能就高估了我國現階段環保的水平了。
4.市場營銷:市場營銷是一個殘酷的行業,一切以業績論英雄,招聘時許諾有豐厚的薪水,但是有前提的,那就完成多少任務量,完成了才能拿到理想中的薪水,完不成的,就有可能被淘汰。
5.國際政治和外交學:名字非常好聽,但本科沒出路,運氣好能去搞研究。
6.新聞系:國內有名的非實用性專業。專業內容莫名其妙。胡謅一些理論騙人,連中文都不如。本科就業非常差,大多學生只能去擠公務員的獨木橋。
7.漢語言文學:看起來什麼都能幹,其實什麼都幹不了。
8.人力資源管理:基本上是雞肋,因為實踐性太強,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人家念個MBA就能壓過你本科苦讀4年。
9.經濟學:大家以為這個專業是賺錢的,其實這個專業是搞理論的。現在有的大學把國貿、金融、財經合為一體,開設了經濟學類,總算又好一點。
10.電子商務。在我們慣性的思維當中,電子商務都特別火爆,但由於這是一個比較新的專業,師資力量良莠不齊,教學理論多餘實踐,所以這個專業畢業的學生往往也不太好找工作。
十大就業前景最好專業
1.醫葯專業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葯品質量、品種、數量和醫療技術、醫療條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從行業整體發展的趨勢來看,以高科技開發為依託的醫葯行業屬於」朝陽產業」,將始終表現出良好的成長性。
2.同聲傳譯專業
同聲傳譯員被稱為21世紀第一大緊缺人才」。隨著中國對外經濟交流的增多和奧運會帶來的」會務商機」的涌現,需要越來越多的同聲傳譯員。
3.水利專業
水利專業畢業生就業目前不大理想,各專業冷熱不均。但水利事業的發展前景十分好,隨著三峽工程等一批大的水利工程上馬,水利及其相關的一些專業需求量明顯增加。由於水利與電力、環保等部門的聯系比較緊密,因此也有很多人到系統外就業。
4.能源、交通專業
在國家」九五」重點建設工程項目中,能源、交通行業佔了很大比例,各大煤礦、油田、氣田需要大量人才,這是吸納畢業生的一個重要渠道。
5.建築專業
我國建築行業發展迅猛,中高級人才十分缺乏,亟需補充。近年來建築類、土建類畢業生的社會需求量一直名列前幾位,尤其是建築學、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方面的專業人才很受歡迎。
6.外語專業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社會對外語類人才的需求會與年俱增,今後幾年這類人才也會保持較高的需求量。非師范類外語專業需求量最大的是英語、日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
7.電子信息類專業
計算機、微電子、通信等電子信息專業人才社會需求巨大,畢業生供不應求,10年內將持續走俏。特別是在計算機及其配套產品、移動通信、電子消費品生產方面,以及一些新的研究領域如網路通信、網路保密研究、可視電話、圖像傳輸、軍事通信等領域,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8.農林類專業
這幾年,農林類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不高。在農林類各專業中,社會需求量大小不一。目前需求較多的有農業經濟、畜牧、獸醫、動物營養與飼料加工、木材加工、傢具設計與製造、森林道路與橋梁、園林、林產化工等專業;需求量較小的有農學、桑學、茶學、植物等。
9.汽車維修專業
目前,國內維修企業的從業人員技術素質普遍偏低,總體的技術水平不能適應汽車新技術的發展需要。我國目前技術工人隊伍結構中,技師以上、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的比例僅為4:8:31:57,而發達國家的比例為11:23:49:17,顯然,我國中高級技術人才短缺情況十分嚴重。
10.外貿專業
這些年,外貿專業已遠不如前幾年熱門。但隨著我國外貿體制改革的深入,特別是中國入世以後,隨著專業結構的調整,招生規模的控制,外貿人才供需不平衡的狀況是可以得到緩解甚至消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