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本科專業畢業生規模
Ⅰ 2018年河南專科和本科畢業生各多少人
2018年河南畢業生人數約為53萬人
Ⅱ 2018年大學生就業情況如何
6月11日,「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以下簡稱「報告」)在京發布。報告顯示,2017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月平均收入為4317元,比2016屆(3988元)增長了329元,比2015屆(3726元)增長了591元。從近三屆的趨勢可以看出,應屆畢業生起薪持續增長。
根據報告,2017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91.9%)與2016屆、2015屆(分別為91.6%、91.7%)基本持平,高職高專就業率首超本科,未就業人群中近半數仍在求職。本科畢業生半年後就業率最高的學科門類是工學(93.5%),其次是管理學(93.2%),最低的是法學(85.3%)。
根據報告,2017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後就業最多的行業是「教育業」,其中有六成左右集中在中小學教育機構。而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最多的行業是「建築業」,就業比例增長最多的是教育業。同時,報告指出,製造業對大學畢業生需求減少,信息技術相關崗位佔比增加。
從就業滿意度來看,北京是「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中就業滿意度最高城市,杭州是新一線城市中就業滿意度最高城市。
Ⅲ 目前我國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每年畢業生數量都有多少
根據中商數據提供的信息,博士生招生自2009年到2016年呈現緩慢增長的趨勢,而2016年開始,每年以增長1萬餘人的速度急劇上升,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的博士生招生已經接近10萬人。
在當前危機共存的就業環境下,先擇業再就業不僅是本科生、碩士研究生提倡的就業途徑,博士研究生也應適時調整自己的期望值,早早丟棄“一職定終身”的固定模式,爭取求職的更大主動性。先就業,不一定要專業對口、地區發達、工資很高,而是在基層工作中先儲備更多的實戰經驗,危機過後再重新擇業,將自己的就、擇業過程變成一個不斷上升的發展模式。
我國目前雖然處於經濟下行期,但也是處於經濟上升和轉型時期,應用型和復合型的人才是企業今後用人的趨勢。
正因為如此,真才實學並具備實際工作經驗的高尖端人才,將有很大的需求空間。博士畢業生在掌握了深層的理論知識後,通過的工作經歷與經 驗積累,這對於二次就業將具有很大的競爭優勢。
高學歷是否會被無限貶值?如果學歷不再論英雄,是否會讓更多人不再潛心科研?研究生培養單位將如何真正培養出就業行業需要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等等?
Ⅳ 中國每年大學畢業的有多少人
預計突破900萬大關。
每年畢業的大學生數量是在逐年增加的。
根據教育部最新官方數據,預測明年也就是2021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到909萬人,首次突破900萬人!到2022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將超過1000萬人!目前我國14億多人口中,只有1.7億名大學生,再過10年左右時間,隨著各高校畢業生進入社會的各行各業,我國總人口中就會有3億多名大學生!
Ⅳ 每年本科生畢業有多少人
以2021為例,高校畢業生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畢業生人數再創歷史新高。
其中,升學擴招方面,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同比增加18.9萬人;擴大普通高校專升本規模,同比增加32.2萬人。
就業服務方面,自2月28日教育部聯合有關社會招聘網站推出「24365校園網路招聘服務平台」以來,截至目前已提供近千萬條崗位信息,累計注冊人數近200萬人,投遞簡歷1500多萬人次。
畢業生人數屢創新高。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情況日益嚴峻。據跟誰學了解,2010-2017年的畢業生人數按照2%-5%的同比增長率逐年增長,近7年累計畢業生人數達到5706萬人。就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大學生畢業季,全國高校畢業生上升至820萬人。
Ⅵ 全國到底有多少大學生
首先我們來弄明白什麼叫做大學生:
2016年全國研究生招生人數為:51.7萬
2017年全國研究生招生人數為:72萬
2018年全國研究生招生人數為:75萬
綜合上面的數據顯示全國在校大學生人數為:3237.6萬
目前我國人口約14億,目前在校大學生人數是3237萬,佔得比重還是十分小,國家也會更加重視大學生教育,未來相信每年可能有1000萬以上的學生可以進入大學學府進行深造與學習。
Ⅶ 每年本科畢業大概多少人
近年來高校畢業人數每年都在增長,其中本科段人數保守估計應在500萬左右。
每年本科畢業生人數可以從下面兩組數據中估計一下:
Ⅷ 中國2018年大學生比例是多少
中國2018年大學生錄取比例全國應屆畢業生應該在報名人數的百分之60左右。佔全國人口比例應該不足百分之十
Ⅸ 一年大概有多少大學生
中國教育部復統計,2001年全國制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為115萬,待業人數約為34萬,占總人數的30%。到2005年,待業人數增加到93萬,比2001年增加了近兩倍。而2007年中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將達到495萬,比2006年的413萬增加了82萬,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有媒體調查報道稱,2007年可能有六成大學畢業生面臨失業。 據抽樣調查結果,2006年已簽約和已有意向簽約的大學生佔60%,不想馬上就業的佔15%,還沒找到工作的佔25%。也就是還有還有40%(約165萬)人待業,這批人加上2007年的495萬應屆生,2007年就將有660萬大學生需要找工作,創下歷史新高。而據2006年的數據顯示,市場提供的職位中,有意要招應屆大學畢業生的企事業單位,總共也就只能給大學生提供不到三百萬的職位,約為該年畢業生的五成。 此外,還有二十多萬的中專畢業生,已在2005年突破百萬大關的研究生,還有博碩生,幾千萬大軍將共同競爭上崗。為此,有專家預言,2007年至少有六成大學生找不到工作。
Ⅹ 2018年全國大學生畢業人數包括本科生大約820萬人清華和北京大學生畢業人數一共加起來才8000人
對於2018屆高校畢業生而言,或許這將是一個「更難就業季」——教育部日前召開的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路視頻會議透露,全國2018屆高校畢業生預計達820萬人,創歷史新高。 統計數據顯示,從2001年開始,我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持續增長,2017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為795萬人,比2016年多出30萬。在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路視頻會議上,教育部副部長林蕙青表示,要促進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創業,努力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 介於目前中國的人口基數,這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你想想我國平均不到2秒鍾出生1個小公民~每分鍾大約出生38個~每小時出生約2273人個~每天出生約5萬多個。如果按照這速度下來一年有多少人首先,中國人口基數大,雖然進行了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但是,在龐大人口基數的背景下,計劃生育這一基本國策要看到效果是需要一個很長的周期的,因此目前年輕人非常的多。 目前我國大部分的年輕人都不是出生富裕家庭,本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一觀點,家長都希望子女多讀書,這樣才能找個好工作,脫離平困。而年輕人在從小受到的教育也是如此,國人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自然不論教育成本如何高,自身生活如何困苦,都不免會把子女的教育擺在首位,由此大學生越來越多 最後,現在我國教育事業比較發達,而且社會信息發展迅猛,很多已經參加工作的中年人,由於基礎知識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紛紛選擇回到校園進修,於是,參加高考的人數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