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本科畢業論文
A. 園林本科畢業論文怎麼寫,任務書怎麼下手,哪裡可以找到參考文獻。。。。。謝謝
我也是這個園林專業的,去年寫的論文,記得當時還是找 輕風論文網的老師幫忙的回,很不答錯,從開題報告到最後的修改定稿,幫我省了好多事,老師一會讓我改 任務書,一會讓我給他看修改的稿件,輕風論文的 王老師都不厭其煩的幫我弄好,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如果想咨詢這方面的文章,可以參考下哦。~嘻嘻..
B. 本科畢業論文一般要但是字數,我是學風景園林的,工科的,要寫多少字
我記得我們畢業論文正文要1.5W字,學校有要求多少字的。
你看看你們學校要求是多少。另外說一下盡量要自己寫,以免重復率過高~
C. 園林本科畢業論文《淺談我國北方地區道路綠地的防寒》
摘要〕城市道路綠化對改善道路生態環境,保證行車安全,美化道路景觀,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對濟南城市道路養護管理的實踐和體會,提出一些針對濟南城市道路綠化養護治理的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道路綠地 養護管理 季節養護 草坪管理
城市道路綠化對改善道路生態環境,保證行車安全,美化道路景觀,有著重要的作用。而道路環境的非凡性又影響著道路綠化苗木的成活、生長、成型以及保存,本論文根據本人對濟南城市道路養護治理的實踐和體會,提出一些針對濟南城市道路綠化養護治理的方法和措施,以期通過總結經驗,能夠對以後的城市道路養護治理工作起到指導的作用。
道路綠化是穩固路基、保護路面、美化路容、改善環境、減少雜訊、舒適旅行、誘導行車視線、防沙、防雪、防水害的重要措施之一,是綠化國土、保護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道路建設和養護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道路綠化的作用
1.穩固路基,涵養水源
道路路基邊坡上,種植有喬木、灌木、草皮,這些植物有固土和防止水流沖刷的作用,使路基土不致流失與坍塌。粗壯的喬木兼有擋土牆的作用,對陡坡地段的路基具有良好的穩固作用。草皮具有過濾作用,使地表水的有害物質減少;植物的根系可以吸收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對地表水具有一定凈化作用。
2.保護路面,降低養護成本
道路兩側的樹木長大成林後,使路面的大部分不受陽光直接照射,路面的日溫差和年溫差減小,因溫度應力及溫差引起的路面破壞大大降低。另外,樹木還能減弱雨、雪、風沙對路面的直接破壞,增加路面使用年限,降低養護成本。
3.美化路容,舒適行旅
道路綠化工程使道路變成由喬木、灌木、花卉、草皮立體覆蓋的綠色長廊,變成一道亮麗的風景,一年四季有花有草,行人心情舒暢。樹木、花草還能減少道路粉塵,降低雜訊,大大改善環境,保護人們的身心健康。
4.防止污染,改善環境
道路上行駛的車輛產生雜訊、粉塵、有害氣體和二氧化碳等污染,而植物對這些污染有很好的防止作用,可以減輕雜訊、吸滯煙塵與粉塵和吸收有害氣體。
5.殺死細菌,保護健康
空氣中散布著各種細菌,大多附著在灰塵上,是傳播疾病的重要因素。植物可以減少空氣中的細菌數量,一方面是由於植物可以減少空氣中的灰塵數量,從而減少了細菌;另一方面樹木本身有殺菌作用。在有樹林的道路上,每立方米空氣中的含菌量比沒有樹木的道路上少85%。所以道路綠化對殺死細菌,保護行人健康十分有益。
二、道路綠化苗木養護的方案
(一)春季養護管理
第一、在春季苗木管理,防寒材料不可突然式過早拆除,要採用逐漸過渡的辦法,防止苗木的不適應。保溫棚拆除根據天氣,一般濟南的防風障拆除時間在4月初、清明過後。為了以免使樹體遭受風害,提前在保溫棚東南側打孔放風,待樹木適應後在全部拆除。
第二、澆水、施肥:春季管理以增加地溫,適時澆足春水和增施有機肥為主。通過樹木的澆水、施肥,能使樹木增加抵抗病害的能力,還利於生根。實際中,行道樹施肥可採用棒肥,是在樹池四周用釘子打孔,埋入棒肥,可起到追肥的作用。
(二)夏季養護管理
第一、夏季的養護管理,注意水肥管理,同時道路中心隔離帶和綠化帶中色塊的造型修剪,一般結合苗木的生長量和觀賞效果來進行修剪整理。
第二、夏季的養護主要以病蟲害的防治為主,由於行道樹受小氣候多樣性、人口密集的影響,病蟲害的發生時間不齊,不易防止。同時防治過程中還得考慮對人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對植物天敵的保護。近幾年來,一直在推廣使用生物防治,如:採用引誘劑防治雙條衫天牛、黑光燈誘殺成蟲,滅幼脲防治尺蠖及美國白蛾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秋季養護管理
秋季的養護管理工作,主要是合理澆凍水和施肥。
合理的凍水即能保證植物的地上部分吸收充足的水分又能保護地下根系抵抗乾燥多風的冬季,有利於植物安全越冬和來年萌芽。澆冬水要根據天氣變化不可過早澆灌,導致新芽徒長。在十月份減少澆水的次數,增加抗旱性。最後一遍凍水澆到結冰封凍為最佳。
同時,秋季合理進行施肥,有利於促進植物的生長和樹木的木質化,同樣有利於植物的安全越冬和來年的生長,這就要選擇好施肥的時間、種類和施肥量。
(四)冬季養護管理
冬季,在濟南地區,特別是在道路兩邊一般的地形開闊,空氣對流,加上高速行駛的車輛帶動風速,引起樹木的劇烈搖擺,容易導致樹木根系受到損傷,並加快了樹木水分的損耗,降低樹木禦寒防凍、防寒的能力。在冬季可以採用以下的防凍保溫措施:
第一、纏樹乾的措施:例如在濟南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行道樹對法桐落葉喬木冬季防寒處理用所料布纏裹樹干,把樹干包嚴,再用草繩纏上,即保濕又防寒,再用地膜把樹根部保溫防寒,使次年的法桐成活率達到99%。
第二、搭風障的措施:例如雪松等樹種在濟南越冬困難,特別是春季風大使雪松適應能力降低,可以採用搭風障減弱風速,保證樹木的安全越冬。
第四、建保溫棚:對於當年栽植的大葉黃楊,小葉黃楊和鋪地龍柏等苗木,面積較大時,採用一般的防寒措施不太理想,可以根據面積大小,用木條和無紡布搭建保溫棚的方法,即可使苗木安全過冬。對於疏植的大葉黃楊、紅楓等苗木可用無紡布包裹的方法進行防寒。
第五、對根頸培土,蓋地膜:在綠帶內的河南檜、玉蘭等苗木,灌完凍水後在樹木整個樹坑內覆蓋地膜,然後根頸培土20—30cm的土堆。利用細土將四周培實。這樣既能防止凍傷植株根系,同時又能減少水分蒸發。
第六、覆土封壟:對當年新栽植月季,在灌完凍水後覆蓋30—40cm的土堆,一般不做修剪,過早的修剪會導致「燒條」現象,一般待來年開春後再進行修剪,。
第七、樹干塗白防凍:這是行道樹冬季防寒、防病的一項重要工作,特別是新植落葉喬木,塗白時間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塗白的配比度為:水:生石灰:硫磺粉:鹽=40:10:1:0.5。高度一般1.2m。同一路段區域高度一致,可以達到整齊美觀的效果。
三、道路模紋的養護方案
模紋是萌芽力和成枝力強,耐修剪的樹種,密集成帶狀栽植,具有分隔的功能和優美的造型。如大葉黃楊、金葉女貞、紅葉小檗、檜柏蘺、小葉黃楊是常用的模紋造型樹種。
近兩年隨著彩葉植物的增加,使用彩葉樹種組成的色塊,如:紫葉矮櫻、迎春、連翹、棣棠等,都是大環境綠化常用運用的樹種。但在修剪上有著不同的修剪方法。道路中央分車帶修剪,以能擋住人的視線1—1.2m高為宜,要修剪的「面平線暢」,整齊美觀。為使模紋生長茂盛,由於植物的生長高度不同,採用不同的修剪方式。
四、喬灌木的養護管理方案
一月份:全年中氣溫最低的月份,露地樹木處於休眠狀態。
1、冬季修剪:全面展開對落葉樹木的整形修剪作業;懸鈴木、大小喬木上的枯枝、傷殘枝、病蟲枝及妨礙架空線和建築物的枝杈進行修剪。
2、行道樹檢查:及時檢查行道樹綁扎、立樁情況,發現松綁、鉛絲嵌皮、搖樁等情況時立即整改。
3、防治害蟲:冬季是消滅園林害蟲的有利季節。可在樹下疏鬆的土中挖集刺蛾的蟲蛹、蟲繭,集中燒死。1月中旬的時候,蚧殼蟲類開始活動,但這時候行動遲緩,我們可以採取刮除樹幹上的幼蟲的方法。在冬季防治害蟲,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4、綠地養護:街道綠地、花壇等地要注意挑除大型野草;草坪要及時挑草、切邊;綠地內要注意防凍澆水。
二月份:氣溫較上月有所回升,樹木仍處於休眠狀態。
1、養護基本與1月份相同。
2、修剪:繼續對懸鈴木、大小喬木的枯枝、病枝進行修剪。月底以前,把各種樹木修剪完。
3、防治害蟲:繼續以防刺蛾和蚧殼蟲為主。
三月份:氣溫繼續上升,中旬以後,樹木開始萌芽,下旬有些樹木(如山茶)開花。
1、植樹:春季是植樹的有利時機。土壤解凍後,應立即抓緊時機植樹。植大小喬木前作好規劃設計,事先挖(刨)好樹坑,要做到隨挖、隨運、隨種、隨澆水。種植灌木時也應做到隨挖、隨運、隨種,並充分澆水,以提高苗木存活率。
2、春灌:因春季乾旱多風,蒸發量大,為防止春旱,對綠地等應及時澆水。
3、施肥:土壤解凍後,對植物施用基肥並灌水。
4、防治病蟲害:本月是防治病蟲害的關鍵時刻。一些苗木(如海桐等)出現了煤污病,瓜子黃楊卷葉螟也出現了(採用噴灑殺螟松等農葯進行防治)。防治刺蛾可以繼續採用挖蛹方法。
四月份:氣溫繼續上升,樹木均萌芽開花或展葉開始進入生長旺盛期。
1、繼續植樹:四月上旬應抓緊時間種植萌芽晚的樹木,對冬季死亡的灌木(杜鵑、紅花繼木等)應及時拔除補種,對新種樹木要充分澆水。
2、灌水:繼續對養護綠地進行及時的澆水。
3、施肥:對草坪、灌木結合灌水,追施速效氮肥,或者根據需要進行葉面噴施。
4、修剪:剪除冬、春季乾枯的枝條,可以修剪常綠綠籬。
5、防治病蟲害:(1)蚧殼蟲在第二次蛻皮後陸續轉移到樹皮裂縫內、樹洞、樹干基部、牆角等處分泌白色蠟質薄繭化蛹。可以用硬竹掃帚掃除,然後集中深埋或浸泡。或者採用噴灑殺螟松等農葯的方法。(2)天牛開始活動了,可以採用嫁接刀或自製鋼絲挑除幼蟲,但是傷口要做到越小越好。(3)其它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6、綠地內養護:注意大型綠地內的雜草及攀援植物的挑除。對草坪也要進行挑草及切邊工作。
7、草花:迎五一替換冬季草花,注意做好澆水工作。
8、其它:做好綠化護欄油漆、清洗、維修等工作。
五月份:氣溫急驟上升,樹木生長迅速。
1、澆水:樹木展葉盛期,需水量很大,應適時澆水。
2、修剪:修剪殘花。行道樹進行第一次的剝芽修剪。
3、防治病蟲害:繼續以捕捉天牛為主。刺蛾第一代孵化,但尚未達到危害程度,根據養護區內的實際情況做出相應措施。由蚧殼蟲、蚜蟲等引起的煤污病也進入了盛發期(在紫薇、海桐、夾竹桃等上),在5月中、下旬噴灑10—20倍的松脂合劑及50%三硫磷乳劑1500—2000倍液以防治病害及殺死蟲害。(其它可用殺蟲素、花保等農葯)
六月份:氣溫高
1、澆水:植物需水量大,要及時澆水,不能「看天吃飯」。
2、施肥:結合鬆土除草、施肥、澆水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3、修剪:繼續對行道樹進行剝芽除櫱工作。對綠籬、球類及部分花灌木實施修剪。
4、排水工作:有大雨天氣時要注意低窪處的排水工作。
5、防治病蟲害:六月中、下旬刺蛾進入孵化盛期,應及時採取措施,現基本採用50%殺螟松乳劑500—800倍液噴灑。(或用復合BT乳劑進行噴施)繼續對天牛進行人工捕捉。月季白粉病、青桐木虱等也要及時防治。
6、做好樹木防汛防颱前的檢查工作,對松動、傾斜的樹木進行扶正、加固及重新綁扎。
七月份:氣溫最高,中旬以後會出現大風大雨情況。
1、移植常綠樹:雨季期間,水分充足,可以移植針葉樹和竹類,但要注意天氣變化,一旦碰到高溫要及時澆水。
2、排澇:大雨過後要及時排澇。
3、施追肥:在下雨前干施氮肥等速效肥。
4、行道樹:進行防颱剝芽修剪,對與電線有矛盾的樹枝一律修剪,並對樹樁逐個檢查,發現松垮、不穩立即扶正綁緊。事先做好勞力組織、物資材料、工具設備等方面的准備,並隨時派人檢查,發現險情及時處理。
5、防治病蟲害:繼續對天牛及刺蛾進行防治。防治天牛可以採用50%殺螟松1:50倍液注射,(或果樹寶、或園科三號)然後封住洞口,也可達到很好的效果。香樟樟巢螟要及時的剪除,並銷毀蟲巢,以免再次危害。
八月份:仍為雨季
1、排澇:大雨過後,對低窪積水處要及時排澇。
2、行道樹防颱工作:繼續做好行道樹的防颱工作。
3、修剪:除一般樹木夏修外,要對綠籬進行造型修剪。
4、中耕除草:雜草生長也旺盛,要及時的除草,並可結合除草進行施肥。
5、防治病蟲害:捕捉天牛為主,注意根部的天牛捕捉。蚜蟲危害、香樟樟巢螟要及時防治。潮濕天氣要注意白粉病及腐爛病,要及時採取措施。
九月份:氣溫有所下降,迎國慶做好相關工作。
1、修剪:迎接市容工作,行道樹三級分叉以下剝芽。綠籬造型修剪。綠地內除草,草坪切邊,及時清理死樹,做到樹木青枝綠葉,綠地干凈整齊。
2、施肥:對一些生長較弱,枝條不夠充實的樹木,應追施一些磷、鉀肥。
3、草花:迎國慶,草花更換,選擇顏色鮮艷的草花品種,注意澆水要充足。
4、防治病蟲害:穿孔病(櫻花、桃、梅等)為發病高峰,採用500%多菌靈1000倍液防止侵染。天牛開始轉向根部危害,注意根部天牛的捕捉。對楊、柳上的木蠹蛾也要及時防治。做好其它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5、節前做好各類綠化設施的檢查工作。
十月份:氣溫下降,十月下旬進入初冬,樹木開始落葉,陸續進入休眠期。
1、做好秋季植樹的准備,下旬耐寒樹木一落葉,就可以開始栽植。
2、綠地養護:及時去除死樹,及時澆水。綠地、草坪挑草切邊工作要做好。草花生長不良的要施肥。
3、防治病蟲害:繼續捕捉根部天牛。香樟樟巢螟也要注意觀察防治。
十一月份:土壤開始夜凍日化,進入隆冬季節。
1、植樹:繼續栽植耐寒植物,土壤凍結前完成。
2、翻土:對綠地土壤翻土,暴露准備越冬的害蟲。
3、澆水:對干、板結的土壤澆水,要在封凍前完成。
4、病蟲害防治各種害蟲在下旬准備過冬,防治任務相對較輕。
十二月份:低氣溫,開始冬季養護工作。
1、冬季修剪:對些常綠喬木、灌木進行修剪。
2、消滅越冬病蟲害。
3、做好明年調整工作準備:待落葉植物落葉以後,對養護區進行觀察,繪制要調整的方位。
五、城市道路綠化中應注意的其他問題
(一) 安全問題
在道路綠化養護作業中,應在100米分別設置防護標志,並設專人疏導車輛,設置車輛閃光器。提示車輛在上下橋施工時,要在上橋的底部開始提前設置,防止司機進入盲區。
養護作業人員要佩戴反光背心,在自行車與機動車分道帶上,如越過馬路澆水,要設立警示裝置,以免摔傷行人和自行車。
近幾年噴灌的快速發展,中央隔離帶,水車澆水將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將是:滴灌、微噴來取代。既節約水又保證了車輛的安全。
行道樹的修剪易同行人和車輛發生矛盾。要設置警戒線,放置安全警示樁。
(二) 行道樹的修剪問題
行道樹主要以美化市容,改善城區的小氣候、夏季降低溫度、滯沉、遮蔭為主要功能。
行道樹修剪需擴大樹冠,優美了樹形,調整紙條的伸展方向,調節營養物質的合理分配,抑制徒長等為目的,同時也是老樹復壯,增加了保溫遮蔭的效果,防治病蟲害的發生,增加通風透光主要手段之一。
行道樹的主要修剪時間一般在冬季。冬季修剪的方法主要有:截、疏、除櫱。行道樹修剪是要設有專人維護現場,防止大枝砸傷行人和過往車輛。高壓線附近作業要注意安全,必要時要請供電部門配合。行道樹一般有典型的三叉、六股、十二枝的冠型。分布均勻,夾角的枝條作主枝,其餘分期剝芽、或疏枝。冬季對主枝留40—80cm。剪口芽留在側面,經三到五年反復修剪即可形成杯壯樹冠。對樹木的內膛枝和過密的枝條進行疏剪,達到通風透光,並有效地防止病蟲害的發生。保留上樹枝,方便修剪作業,也使樹形美觀。
在日常的養護生產中,樹木與高壓線的距離、和路口的交通設施的配合直接關繫到行人和車輛的安全。每年的春季都將配合供電、交通、通訊進行安全排查。對高壓線15米范圍內的高大樹木進行修剪,同時得對妨礙司機視線的交通標志信號燈位置的樹木進行修剪。修剪後要保證安全信號清楚顯現,保護行人和車輛的安全。
(三) 融雪劑問題
對於融雪劑的危害, 特別是油松、側柏等均怕鹽水的侵害。不得不進行被鹽水侵蝕後的土壤改良和換土。把鹽水侵蝕後的土壤去掉30cm,更換土壤。不要為了圖省事亂澆水、補苗。不可用灌水稀釋土壤鹽鹼性的方法取代換土。
幾年來,部分城區道路採用擋鹽板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融雪鹽水對道路兩側現有植物的危害。多年管理常識我們可以認識到擋鹽板的應用在冬季對行道樹木有著非常理想的功效。實踐表明,每年三月初、四月底道路兩側的苗木長勢比未使用擋鹽板道路的苗木生長更加旺盛,發芽期明顯提前,並減少了干枝、枯叉。連翹等花灌木分櫱多、花期整齊一致。在正常防寒的基礎上,沒有發生凍害和死亡的現象。因此作為冬季防寒的一種措施,擋鹽板可以在條件的道路兩側進行推廣使用。
優美的城市環境,宜人的城市道路綠化是人對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的第一印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工藝術環境和自然生態相結合的再創造。養護管理好大面積的城市道路綠化環境,是我們每一個園林工作者的責任,但是面臨的問題,需要我們在工作中不斷的總結和摸索,尋找適合的措施和方法,因我工作時間較短,只是對一些常見的問題進行淺談,希望我的觀點對綠地養護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隨著城市綠化的不斷發展和新的問題不斷出現,園林工作者要不斷地去學習、去研究、去改進,形成新的理念和方法,我也不斷的充實自己的理論和實踐經驗,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城市綠化做出自己的貢獻,維護和提升城市道路的景觀效果。
〔參考文獻〕
(1)楊慶緒等;濟南市地方標准DB《園林綠化技術標准匯編》;濟南市園林管理局
(2)於國英、佟雁冰;《新農業》2006年11期;草坪的養護管理
(3)崔紅蓮;《中國林副特產》; 2004年03期; 淺談模紋的養護管理
(4)金青蛾李淑閣; 《中國花卉報》; 2003年; 北方地區草坪的養護管理
作者簡介:
李家亮/1983年生/男/大專/2003年畢業於山東農業大學花卉專業/養護項目經理/現在第七屆中國(濟南)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從事養護管理工作/該論文於2009年12月創作於濟南國際園博園養護項目部
D. 園林綠化工程師畢業論文怎麼寫
給你兩篇僅供參考:
淺談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植物造景
摘要:園林植物是重要的造園要素,在造園中具有任何要素不可取代的「造景」與「生態」雙重功能。本文從我國園
林植物造景歷史探源入手,研究了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植物造景的原則及基本方法。
關鍵詞:園林植物;植物造景;原則;方法
1園林植物造景的概念蓮,太液池岸有竹數十叢。宋、元、清初時期為我國園林
園林植物造景是在園林造景藝術指導下,在滿足園林的成熟前期,造園時對植物的選擇栽植,利用園林植物造
植物生長發育要求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各種園林植物(包景已形成其獨特的風格。造園時十分注意利用絢麗多彩、
括喬木、灌木、花卉及草坪、地被植物等)作為主要構千姿百態的植物,且注意一年四季的不同觀賞效果,臨水
料,以建築、山石、水體為點綴配合,充分發揮植物本身植柳,水面植荷渠,竹林密叢等植物配置,不僅起綠化作
形體、線條、色彩等自然美,通過設計、選材、配置,建用,更多的是注意觀賞和造園的藝術效果。《洛陽名園
造出符合總體規劃的景觀,以達到發揮其不同功能,形成記》中記載歸仁園:「……北有牡丹、芍葯數千株,中有
多樣化景觀,供人們觀賞。園林植物造景是園林規劃設計竹千畝,南有桃李彌望……」,說明此園為一個花簇錦
的重要環節,是園林建設的根本精髓。綉,植物配置種類繁多,以花木取勝的園子。清朝中葉和
植物在園林中有構成優美環境,渲染氣氛,襯托主景清末隨著園林的日趨成熟,造園時對植物的配置及造景作
的作用,能創造出充滿生機的綠色自然景觀。植物的自然用,積累了許多豐富的經驗。縱觀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明
生長規律形成了「春天繁花盛開,夏季綠樹成蔭,秋季碩史,中國長期發展遺留下來的特有的園林文化,為現代園
果累累,冬季枝幹蒼勁」的特定景觀。園林植物不僅給人林植物造景藝術留下了寶貴的藝術素材。
以環境舒適,賞心悅目的物境感受,還可使不同審美要求3現代園林植物造景的發展趨勢
的人產生不同的審美心理的思想內涵。3.1更加註重生態效益和生態景觀
2我國園林植物造景的歷史在自然界中,植物群落所創造的生態效益最高。因此
我國最早的園林形式是囿,出現在殷商時期,它是將植物造景中應盡量多用群落栽培,並遵循自然群落的發展
一定地域加以范圍,讓花草果木、鳥獸魚蟲滋生繁育,並規律。設計者從豐富多彩的自然群落的組成、結構中借
挖池築台,以供帝王貴族狩獵、游樂,後來統稱園囿,以鑒,才能在科學性、藝術性上獲得成功。不再單純追求藝
後則發展為以種植觀賞花木為主的園苑。據載:吳王夫差術效果和刻板的人為要求,而是按照植物的習性要求去營
曾造梧桐園(今江蘇吳縣),會景園(今浙江嘉興),「穿沿造一個符合植物自然生長發育規律的群落,以便更好地發
鑿池,構亭營橋,所植花木,類多茶與海棠,」這說明當揮植物的生態效益和景觀效益。
時造園及植物配置己具相當高的水平。3.2植物造景功能多樣化
屈原《離騷》記載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由於植物材料的豐富多彩,其應用范圍也日益擴大,
菊之落英」,這里已明確提到木蘭與菊花已成為觀賞植從傳統的建築物周圍種植、假山上種植,發展到行道樹、
物。《漢書》記載:「秦為馳道於天下,東窮燕齊,南極綠籬、廣場遮蔭、空間分割等;從傳統的花台發展到花
吳楚,江湖之上,濱海之觀畢至,道廣五十步,三丈而壇、花境、室內花園、屋頂花園、溫室等造景方式,極人
樹,原築其外,隱以金錐,樹以青松」。魏晉南北朝時,地豐富了植物景觀。現代園林的使用者為廣大人民群眾,
隨著自然山水園林的出現,人們對植物在園林中的造景也是一種公共空間。傳統的一石一木、詩情畫意己不適合人
愈加講究。西晉大官僚石祟的金谷園,園內樹木繁茂,植們的欣賞口味,而開闊的疏林草地、城市廣場、森林公園
物配置以柏樹為主調,其他的種屬則分別與不同的地貌相則更加受到現代人的喜愛。
結合而突出其成景作用,如前庭配有沙棠,後園植有烏3.3草坪、花卉大量應用
柏,柏木林中梨花點綴等。隋唐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興西方古典園林中草坪、花卉、雕塑的大量應用,成為
盛時期,同時也是園林的全盛時期。在唐明皇的宮苑中,其區別於東方古典園林的標志。而隨著東西方文化的相互
植物配置合理,如沉香亭前植木芍葯,庭院中植千葉桃交流與滲透,這種差別變得愈來愈小,也更符合人們的欣
花,後苑有花樹,興慶池畔有醒醉草,太液池中栽千葉白賞水平。現代園林中草坪、花卉的大量應用已成為一個發48
展趨勢,而且新品種不斷推陳出新。格相協調,對植物的形態、色彩都要認真考慮。如古建築
4園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則屋角起翹,外觀庄嚴,宜用高大喬木;北方古建築紅牆黃
4.1根據生態學原理,適地適樹瓦,色彩濃重,多用松柏樹種為基調,葉色濃綠,樹姿雄
任何造景植物都不能脫離生存環境而單獨存在。溫偉,與古建築風格相協調;嶺南建築以體量輕巧、空間通
度、水分、光照、土壤以及空氣等環境因素制約著植物的透、色彩淡雅為人們所喜愛,建築旁用翠竹、芭蕉、棕櫚
正常生長發育。不同的環境因子對植物個體的發育及生態科植物配置,與水、石組合形成一派南國風光。
習性有明顯的影響。環境中各生態因子又是相互聯系、相5.2主次分明,疏密有度
互促進、相互制約的,在景觀環境中常常是多個生態因子園林植物造景時要主次分明,講求疏密有度,師法自
共同作用於植物,單個生態因子的作用只有在其他因子的然,避免人工之態。「先面後點,先主後賓,遠近結
配合下才能顯現出來。只有在深入了解植物的特性和種植合」。從整體考慮,大局入手,然後再考慮局部穿插細
地的環境後,才能合理地進行配置。因此,植物的生態學節,做到「大處添景,小處添趣」;同時植物配置時,還
特性是植物造景的理論基礎之一。要考慮一個景區內樹木搭配協調,要與原有樹木有機組合
4.2根據植物配置的美學原理優化組合,創造不同環境氣氛好,與相鄰空間或遠處的樹木、背景及其它景物彼此相互
植物造景是自然景物在某一空間經過人工組合的配呼應,取得藝術構圖上的完整性。
置,寓情於景,以引起人們生理上的愉快、舒適的反應,5.3利用植物的季相變化,豐富園林景觀
從而達到情感和精神上的超脫。植物單體和群體的組合景依據植物季相演替的時序景觀,是園林植物配置的一
物,可以使人們欣賞到植物姿態美、色彩美和風韻美。園種手法。在植物配置時,可根據不同葉色、花色、花期互
林植物配置的美學原理是指植物景觀設計必須具備科學性相襯托,顯示出季相變化的藝術效果。園林植物總的配置
與藝術性兩個方面的高度統一,即既滿足植物與環境在生效果是二季有花,四季常綠,突出一季景觀的同時要兼顧
態適應性上的統一,又要通過藝術構圖原理,體現出植物其它三季,避免單調、造作和雷同,形成「春季繁花似
個體以及群體的形式美及人們在欣賞時所產生的意境美。錦,夏季綠意盎然,秋季葉色多變,冬季銀裝素裹」,景
植物造景運用統一與變化、對比與協調等美學原則,採用觀各異,近似自然景觀,使人們感悟大自然的生命及其變
有障有敞、有透有漏、有疏有密、有張有弛等造景手法,化,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園林樹種的季相變化,在增
創造富有季相色彩變化並具有豐富園林空間的人工生態植強景觀效應的審美情趣中具有突出視覺功能的作用[11]。
物群落,給人以美的享受。5.4模擬植物的自然生態群落,注意層次
4.3根據植物生態群落要求合理搭配群植的植物群落可以在園林中作為背景、襯景,在自
植物的群落現象與動物的「社會性」是相當類似的。然景區中亦可作為主景。群落不但能形成景觀藝術的效
植物離開了群落,生態適應性也就會下降,也不利於病蟲果,也可改善生態環境。在配置時必須考慮到保持群落的
害的防治。植物是造景設計的主要材料,因此必須從豐富長期穩定性。由喬、灌、花、草共同組成的自然式植物群
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及其表現的形象中汲取創作源泉,必落,植物的高低大小,顏色的濃淡,枝葉的疏密,經過精
須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發展的規律。自然植物群落的組成成心搭配,使之達到疏密有致的層次變化,形成優美的自然
分、外貌、季相、群落結構、垂直結構與分層現象,群落植物景觀。
中各植物種間的關系等,都是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設5.5注意空間的節奏韻律感
計的科學性理論基礎。掌握自然植物群落的形成和發育,植物造景時應充分考慮園林植物在空間上的立體感和
及其生態群落的特性和生長規律,做到合理搭配,才能達樹形輪廓,通過錯落有致的種植,合理利用起伏的地形,
到植物造景預期的藝術效果。在空間上使曲折迂迴的林緣線、林冠線產生高低錯落的節
4.4統籌安排,全面兼顧奏韻律,形成景觀的韻律美。
植物配置,個體與群體,局部與整體的協調統一尤為6結語
重要,否則雜亂無章,破壞景觀的整體效果。還要兼顧近園林植物造景是城市園林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
期與遠期相結合,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結合僅關系著城市綠化的景觀效果及綜合效益的發揮,而且與
等原則。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創造出宜人的景觀環境。城市的植物多樣性保護和景觀多樣性息息相關。汲取中外
5園林植物配置的基本方法造園藝術的精華和生態學、美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科學
5.1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地進行園林植物造景,建設地方特色鮮明、生物多樣性豐
《園冶》雲:「插柳沿堤,栽梅繞屋」,「風生寒富的城市園林綠化景觀,是促進城市園林綠地系統健康、
峭,溪灣柳間栽桃,月隱清征,屋繞梅余種竹」,這兒均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涉及到在什麼場合適合配置什麼樣植物的問題。植物與園參考文獻:
林建築配置,能起到豐富構圖,烘托氣氛、形成對比、相[1]牛曉成.中國園林植物造芻議[J].安徽農業大學學
報,1998,(4):60~61.互
滲透的作用,並用來分隔構成空間。「花間隱榭,水際
[2]梁敦睦.中國園林的植物造景[J].廣東園林,1999,(1):20~22.安
亭」,「圍牆隱約蘿間,架屋婉蜒於木末」。園林建築
[3]王磊.植物造景的基本原理及應用[J].林業科技開
掩映於高低錯落的樹叢中,使人產生「覽而愈新」欲觀全發
,2003,17,(5):71~73.
貌而後快的心情。在配置時植物種類的選擇,應與建築風[
4]安懷起.中國園林史[M].同濟大學出版禮,1991.
E. 園林專業畢業生畢業論文怎麼寫
畢業論文和實習報告是有本質不同的,如果是實習報告,您可以寫實習期間的工作情況;如果是畢業論文,則必須要寫與本專業相關的內容。所以,您在寫畢業論文時要寫關於園林專業的內容。
提供一些園林專業的畢業論文的選題,供寫作參考。
1環境藝術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應用研究
2城市步行商業街的環境設計
3濱水綠地的環境景觀設計
4城市綠地景觀評價
5森林公園規劃設計
6觀光生態園規劃設計
7觀生態林評價指標
8手持GPS在園林規劃圖修測中的應用研究
9某企業園林規劃與設計
10幾種耐鹽鹼植物引種的研究
11鹽鹼地耐鹽植物引種的研究
12耐陰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13常綠植物在園林綠地中的應用
14李果實色澤機理研究
15冰核細菌對杏花器官霜凍的研究
16耐旱地被植物選育
17耐旱性地被植物的抗性研究
18彩葉植物組織快繁
19幾種彩葉樹種抗寒性研究
20北方常用園林植物抗SO2能力的研究
21北方常用園林植物抗汽車尾氣能力的研究
22幾種園林樹木的耐陰性研究
23山桐子、四照花、清榨槭的光合特性研究
24幾種園林植物的組織研究
25黃連木花粉萌發特性研究
26天女木蘭的種子萌發過程
27生長調節在草坪上的應用效果
28草坪的合理建植與維護技術
29PGR對草坪根系發育的影響
30野生花卉栽培生理研究
31綠色通道植物多樣性配植研究
32園林植物標本資料庫研究
33彩葉植物葉色發育過程中的形態、生理變化
34彩葉植物葉色發育的分子研究
35紅色植物紅色素的攝取及特性研究
36常見花卉栽培技術的專家系統建立
37城市綠地景觀規劃與設計
38動物園景觀規劃與設計
39居住區綠地安全防護作用研究
40灤河景觀風光帶總體規劃
41濕地生態公園規劃設計
42園林建築小品及其植物配植研究
43居住小區景觀環境設計
44城市園林綠化樹種規劃研究
45樹樁盆景傳統造型的市場定位和創新思路
46文人樹盆景發展現狀和前景展望
47園林苗圃栽培與管理技術研究
48故宮御花園的造園分析
49園林工程的施工與管理
50蓮池造園藝術分析
F. 園林專業的畢業論文
生態園林與城市環境保護 論文
摘要: 本文闡述了生態園林的概念、科學內涵、生態園林主要功能及生態學原理在生態園林中的應用。
關鍵詞: 生態園林 環境保護 生態平衡 物種多樣性
城市是一個規模龐大、關系復雜的動態生態系統,由社會、經濟,自然子系統復合而成,具有開放性、依賴性、脆弱性等特點,極易受到環境條件變動的干擾。在城市生態系統中,既有自然的組成要素,又有高度人工化的組成要素,而園林綠地系統則是其中唯一具有自凈功能的組成成分,在改善環境質量、維護城市生態平衡、美化景觀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一、二十年來,隨著世界范圍內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環境問題的加劇,人們已越來越認識到走生態園林道路、以綠地系統改善城市環境質量的重要性,許多國家已將其作為城市現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一個衡量標准。
一生態園林的概念與科學內涵
生態園林主要是指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如互惠共生、生態位、物種多樣性、競爭,化學互感作用等)所建設的園林綠地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喬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個群落中,種群間相互協調,有復合的層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態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能夠充分利用陽光、空氣,土地空間、養分、水分等,構成一個和諧有序、穩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園林綠化工作最高層次的體現,是人類物質和精神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隨著工業化的高度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劇,給人類帶來了生存環境的危機,這一嚴峻的現實,迫使人們保護自然生態環境、仿造自然環境,以謀求優良的生存環境,把園林綠化作為主要手段,因勢利導地利用對城市生態環境有重大影響的有利因素和改造不利的因素,從整治國土,促進生態平衡的高度全面綠化人類的生存環境,將園林綠化事業推向生態園林的新階段。〔1〕
生態園林的科學內涵在於:①依靠科學的配置,建立具備合理的時間結構、空間結構和營養結構的人工植物群落,為人們提供一個賴以生存的生態良性循環的生活環境;②充分利用綠色植物,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轉化率,調節小氣候,吸收環境中的有毒有害氣體,衰減雜訊,調節生態平衡;③美化景觀、在綠色環境中提高藝術水平,提高游覽觀賞價值,提高社會公益效益,提高保健休養功能,為人們提供更高層次的文化、遊憩、娛樂需要和人們生存發展的綠色生態環境。
二生態園林的主要功能
生態園林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講,主要體現在調節小氣候,改善環境質量和美化景觀方面。
(一)調節小氣候
L.J.Batten認為:小氣候主要是指從地面到10餘m至10Om高度空間內的氣候,這一層正是人類生活和植物生長的區域和空間。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植物的生長和發育都深刻影響著小氣候。
植物葉面的蒸騰作用能調節氣溫、調節濕度、吸收太陽輻射熱,對改善城市小氣候具有積極的作用。研究資料表明,當夏季城市氣溫為27.5℃時,草坪表面溫度為20℃~24.5℃,比裸露地面低6℃~7℃,比柏油路面低8℃~20.5℃,而在冬季,鋪有草坪的足球場表面溫度則比裸露的球場表面溫度提高4℃左右。
由於綠色植物具有強大的蒸騰作用,不斷向空氣中輸送水蒸氣,故可提高空氣濕度。據觀測,綠地的相對濕度比非綠化區高10%~20%,行道樹也能提高相對濕度10%~20%。
城市的帶狀綠地,如道路綠化與濱江濱湖綠地是城市的綠色通風走廊,可以將城市郊區的自然氣流引入城市內部,為炎夏城市的通風創造良好條件;而在冬季,則可減低風速,發揮防風作用。
(二)改善環境質量
1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維持碳氧平衡有關資料表明,每ha綠地每天能吸收900kgCO2,生產600kgO2,每ha闊葉林在生長季節每天可吸收1000kgCO2,生產750kgO2,供1000人呼吸所需要;生長良好的草坪,每ha每小時可吸收CO215kg,而每人每小時呼出的CO2約為38g,所以在白天如有25m2的草坪或lOm2的樹林就基本可以把一個人呼出的CO2吸收。可見,一般城市中每人至少應有25m2的草坪或10m2的樹林,才能調節空氣中CO2和O2的比例平衡,使空氣保持清新。如考慮到城市中工業生產對CO2和O2比例平衡的影響,則綠地的指標應大於以上要求。
2吸收有毒有害氣體污染空氣和危害人體健康的有毒有害氣體種類很多,主要有SO2、N0x、Cl2、HF、NH3、Hg、Pb等,在一定濃度下,有許多種類的植物對它們具有吸收和凈化能力。有研究表明:當SO2通過樹林時,濃度有明顯降低,每公頃柳杉林每年吸收720kgSO2。臭椿、夾竹桃、羅漢松、銀杏、女貞、廣玉蘭、龍柏等都有較強的吸收能力。
3吸滯粉塵植物,特別是樹木,對粉塵有明顯的阻擋、過濾和吸附作用。由於樹木有強大的樹冠,葉片被毛和分泌粘性的油脂使得樹木具有滯塵作用。
4殺菌作用由於綠地上空粉塵少,從而減少了粘附其上的細菌;另外,還由於許多植物本身能分泌一種殺菌素,而具有殺菌能力。據法國測定,在百貨商店每m3空氣中含菌量高達400萬個,林蔭道為58萬個,公園內為1000個,而林區只有55個,林區與百貨商店的空氣含菌量差7萬倍。
5衰減雜訊植物,特別是林帶對防治雜訊有一定的作用。據測定,40m寬的林帶可以減低雜訊10~15分貝,30m寬的林帶可以減低雜訊6~8分貝,4.4m寬的綠籬可減低雜訊6分貝。樹木能減低雜訊,是因為聲能投射到枝葉上被反射到各個方向,造成樹葉微振而使聲能消耗而減弱。
(三)美化景觀、豐富建築群體輪廓線
生態園林是美化市容,增加城市建築藝術效果,豐富城市景觀的有效獵施,使建築「錦上添花」,把城市和大自然緊密聯系。
三生態學原理在生態園林中的應用
(一)堅持以「生態平衡」為主導,合理布局園林綠地系統
生態平衡是生態學的一個重要原則,其含意是指處於頂極穩定狀態的生態系統,此時系統內的結構與功能相互適應與協調,能量的輸入和輸出之間達到相對平衡,系統的整體效益最佳。在生態園林的建設中,強調綠地系統的結構與布局形式與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湖水系的協調以及與城市功能分區的關系,著眼於整個城市生態環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綠地不僅圍繞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維護城市的生態平衡。近年來,我國不少城市開始了城郊結合、森林園林結合、擴大城市綠地面積、走生態大園林道路的探索,如北京、天津、合肥、南京、深圳等。〔2〕
(二)遵從「生態位」原則,搞好植物配置
城市園林綠化植物的選配,實際上取決於生態位的配置,直接關繫到園林綠地系統景觀審美價值的高低和綜合功能的發揮。生態位概念是指一個物種在生態系統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時間和空間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種與物種之間、物種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在城市園林綠地建設中,應充分考慮物種的生態位特徵、合理選配植物種類、避免種間直接競爭,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健全、種群穩定的復層群落結構,以利種間互相補充,既充分利用環境資源,又能形成優美的景觀。在特定的城市生態環境條件下,應將抗污吸污、抗旱耐寒,耐貧瘠、抗病蟲害、耐粗放管理等作為植物選擇的標准。如在上海地區的園林綠化植物中,槭樹、馬尾松等生長狀況不良,不宜大面積種植;而水杉、池杉、落羽杉、女貞、廣玉蘭、棕櫚等適應性好、長勢優良,可以作為綠化的主要種類。
在綠化建設中,可以利用不同物種在空間、時間和營養生態位上的分異來配置植物。如杭州植物園的槭樹、杜鵑園就是這樣配置的。槭樹樹干直立高大、根深葉茂,可吸收群落上層[
G. 園林畢業論文
Water is the basis of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s, is the most sensitive and the fragile in natural geographical factors. Rivers and lakes are water carrier, have had frequent and the complex vicissitude in historical period, the change has ha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to the nature and the human geith respect to a Borel probability measure /& any r~ c N+ and any e > O, one can find a measurable set R ( a so called (r; of A TER。 http://www.txlunwenw.com。TERremainder,e) Rohlin set) such that, for ] 0, 1, ..., r; 1, the sets T JR are pairwise disjoint and exhaust X with exception set whose mass isography. Attention to basin, the evolution of basin water environment, the ecology and the social economy system is one of important research contents in historical geography. In historical period, there were numerous lakes and plenty of irrigation water in middle reaches of Fenhe River, to achieve SanJin civilization of irrigation farming and bred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like Taiyuan, which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areas of economic and urban concentration.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ppeared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like water shortages,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dropped substantially, the underground funnel area expanded and so on, which become the bottleneck of s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hanxi. To study the change of river and lake in the middle of Fenhe river not only has important academic value, but also has a stro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H. 園林專業的畢業論文
如果你是學設計的就要畫設計圖 寫設計說明作為畢業設計了 我就幫不了你了 如果版你選擇權了其他方面的話 可以寫組織培養的 因為那個方面資料比較多 很多東西都是現成的也會比較好找
你可以選擇園林綠化方面的一些植物材料 你所在地區最近引種的最好
I. 園林畢業論文
你是要園林方面的吧,園路是打錯字了吧。@_@
關於規范園林設計行業的思考
關於規范園林設計行業的思考
摘 要:主要闡述了園林設計行業現狀,園林設計師的培育、執業制度和管理組織,行業法規完善五方面的想法與建議。
關鍵字:風景園林;園林行業體系;綜述
一、行業現狀
現代意義的園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學科從19世紀50年代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了更廣泛的意義和要求,是藝術和科學的綜合體,涉及了建築、植物、生態、藝術、旅遊、環保、地質、地貌、社會經濟發展等等方面,需要設計者掌握和具有各個方面的綜合素質。園林設計是非常嚴肅的專業工作,一個不專業、不符合規范、不合理的設計方案足以造成重大的生態環境的破壞。
由於目前我國園林設計市場的不規范性導致了設計者、設計單位良莠不齊的現象。首先很多的非專業的、無經驗的、職業素質不高的設計者充斥著設計隊伍。其次我國實行設計單位資質分級制,不同資質單位的專業人員配置,場地、硬體設備要求,工作的范圍都有嚴格的規定。但是市場經濟體制下各種專業人員的流動性很大,資質的高低或有無資質都不能准確地反映設計單位的工作能力。
由於這種不規范性導致設計市場的不平衡的競爭。設計單位之間經常以降低設計費率來拿到設計業務,本來設計費率已經取了國家規定費率的下限,這種不正常的競爭更使得設計單位雪上加霜,不堪重負。再加之業主經常要求設計任務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使得設計單位、設計師不能夠投入精力進行設計項目前期的充分論證,後期的施工現場指導,最終導致項目進度緩慢甚至破壞自然環境。
不平衡的競爭直接的受害者是中型的設計單位特別是無資質的新興設計單位。因為大型的設計單位都是改革開放之前已經成立的國有單位,擁有很高的資質,在業主動輒追求高資質、境外設計師的情況下,占盡優勢。但是這些單位畢竟是少數,數量上完全不能滿足現今我國日益擴大的園林設計市場的要求,以及設計理論的創新。
由於園林設計規范、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設計單位在方案與業主單位發生分歧時,常為了單位的生存和設計資金按合同規定比較准時的回籠,難以堅持自己的正確意見,有時甚至變成了業主單位的制圖員。同時由於設計單位不能有效的對施工材料、園林小品、燈具、苗木等園林產品的使用和項目竣工驗收發表意見,常常使得很多不符合設計要求的產品進入施工中,影響了設計的最終效果。
在園林設計日益對自然環境、城市環境、生態系統產生重大影響的今天,規范園林設計行業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規范園林設計行業筆者認為主要包括園林師的培育、執業認證、管理,設計法規完善等四個方面。
二、園林設計師的培育
現在從事園林設計的設計師專業背景復雜,如:建築、室內設計、環境藝術、藝術園林、園林建築、園藝等等。在園林設計行業形成初期這樣的現象比較合理。如:奧姆斯特德(Olmsted, Frederick Law, SR.)是作家、自然資源保護論者,安德魯·傑克遜·唐寧(Downing, Andrew Jackson)是園藝師,哈蘭·巴塞洛繆(Bartholomew, Harland)是規劃師、市政工程師,西爾維斯特·巴克斯特(Baxter, Sylvester)是記者、活動家等等。但是在園林行業發展已經比較成熟的今天,我們更需要的是經過嚴格園林專業培育的職業園林師,我們的培育方式、內容等也亟需進行規范和改革。
2.1 學科的規范
目前我國的園林專業在不同學校名稱也不統一,有環境藝術、藝術園林、景觀建築、園藝、園林、風景園林、造園學、風景建築、景園建築、園林建築等,甚至「造園林建築藝術」等等,五花八門令人困惑。課程的設置也不相同,但畢業後都從事園林設計行業,這樣不利於我國園林學科和環境建設的發展。其實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1998)已經有明確的說明,園林(090401)屬於環境生態類(0904),農學(09)學科門類。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1985)林學名詞審定委員會1989年頒布的《林學名詞》(1989)的行業規范也有了園林這一明確的規定。我們的各個高等院校應該規范的使用本科專業名稱。
但是在進一步的深化研究教育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1997)》上園林專業卻不是作為一個完整獨立的學科而存在的。在這份目錄上與園林有關的僅有一個專業和一個方向,即: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090706)屬於林學類(0907)農學學科門類(09),081303城市規劃與設計(含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這與園林在現代社會經濟環境中起到的作用和需要是完全不對等的。對此我們應該及時轉變觀念,規范園林學科使其成為一個完整的與建築學,城市規劃形成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相互無法替代的學科專業。規劃師過於注重系統和規限,建築師又過於注重個人創造以及爭取規限內的自由,園林師將以其全方位的理論與實踐能力消除空間的假定和不確定因素,推動多領域的合作。
雖然我們的現代園林行業起步比較晚,有著「國情」的限制因素,但這不應該成為改變的因素。我們的東方近鄰已經做出榜樣,走在了前列。日本在造園方面傳承中國古典園林歷史悠久,但是自1964年開始,其建築學、城市規劃和園林設計有了全面的發展。到1985年已經一躍成為此項研究的東方強國,開始輸出自己的專業理論和技術,建築學、城市規劃和園林設計專業事務所發展到150家,從業技術人員達兩千多名(1985年統計)。
2.2 學制的完善
園林設計是專業性很強的綜合體,需要經過嚴格的全面地專業學習。但是目前我國園林專業的學制和在校學習時間都不符合園林設計專業的要求。我國園林專業實行4年本科學制,一年級大概10月開學,四年級六月畢業,共計44月,期間約有5個月假期,理論上學生學習時間有39個月,約三年零三個月。但是實際上在我國是從二年級才真正開始專業課程的,四年級上半期結束課程,春節不到學生已經在為找工作而奔波了,實際上課時間只有23個月,不足兩年。我們就不必說3年學制的園林大專生了,這么短的時間是根本不夠的。筆者建議採用5年學制,並且保證專業學習的實際時間,才能切實的培養出比較合格初級園林師。
2.3 教學方式的改革
目前我國的園林專業教學方式採用課堂的分科理論教育和實習的綜合實踐教育。由於資金的不足,一般只有2~3次實習,每次約半月時間,基本上是到一些風景區和環境比較好的城市如:上海、杭州、蘇州、廣州、深圳等去觀摩,在教學體系中佔比重較小。
對於園林這樣實踐性和綜合性都很強的專業,這不到10%實習時間實在是微不足道,並且效果也並不明顯。另外到企業去實踐也不太現實。首先在有限的時間內不能在企業中學到比較綜合的、全面的知識,因為企業的業務不能夠保證在這段時間內是綜合的;其次很多企業只是讓實習的學生進行初級的描圖工作,很難了解和掌握設計的全過程。
因此筆者建議採用5年學制,拿出30%~40%的時間進行大量的案例教學。這樣才能讓學生知道不同地形特點、不同氣候區域、不同地域文化的園林項目方案的產生過程、實施效果、產生的社會影響等等。
2.4 專業設置的認證
以前基本上只有國家林業部部屬的幾所高校設立了園林專業,基本上是1~2班,每班30人左右。目前由於園林行業屬於朝陽產業,畢業生很好找工作,園林專業也像雨後春筍似的,幾乎每一個大一些的院校都設置了園林專業。每年的在校生和畢業生多了很多倍,但是教師的人數並沒有隨之增長,很多學校教師嚴重不足,很多畢業一二年的學生任教。這樣的情況對於園林設計行業的素質是極大的考驗。
[1] [2] 下一頁
J. 園林專業畢業論文參考求助~
建設現代化城市是當今城市發展的普遍追求目標。城市是一種歷史文化現象,因此,城市現代化離不開文化。城市文化是現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氣質。每個時代都在城市中創造與留下自己的痕跡。保護歷史的連續性,保留城市的記憶,保留可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人類現代文明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具有歷史意義和戰略意義的重大問題。
一、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是建設現代化城市的重要內容
一座城市經濟越發達,社會文明程度和現代化水平越高,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就越顯重要。因為城市是文化的產物,又是文明的生成地。城市出現的時候,正是人類文明的曙光升起的時候。城市本身就是一件傑出的文化產品。城市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繁榮離不開人文創新來引導,離不開文化繁榮。現代城市是現代文明和現代經濟的聚集地,它的本質即文化。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鑄在城市的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個沒有文化的城市是一個沒有品位的城市,不可能生存發展和持久的。文化是進步的動力,是歷史的積淀。城市歷史文化遺產是通過漫長的歷史時期逐步形成和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不要小看城市的一塊磚、一片瓦、一堆石頭,它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反映著城市的歷史、社會、思想的變遷,生活的隱秘,是可能摸到的消逝了的真實。文化遺產是人類歷史發展的見證,它可以再現前人、前朝或遠古的民情風貌,是特定歷史時期的活化石,代表著一種獨特的藝術成就和獨特的自然風情。是在更高層面上展出人類生活的文明,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為什麼今天許多人仍然喜歡去朝拜中世紀的城鎮,仍然熱衷於去看那些古城堡,古遺址,主要不是因為它們美,而在於能了解那個時代的文化,它反映著當時的歷史。 「在中世紀的城鎮里,清晨公雞長啼報曉,屋檐下鳥巢內的鳥兒嘰喳而鳴,城邊修道院的報時鍾聲,市場廣場新鍾樓發出的和諧的鍾聲,它們喚醒人們,宣告一個工作日的開始,或是宣告市場開門。人們隨意哼起歌曲,從修道士單調的詠唱到街上民歌手們歌詞的反復回盪,還有學徒工們和家庭女僕的信口低詠。唱歌、跳舞、表演,這些仍然都是即興自發的活動。」 現在看來,那種情景雖然不很出奇,甚至還很平淡,但卻古樸自然,那種情趣,那種和諧,充分顯示出那個時代的文化,那個手工時代平靜的城市生活。城市的貢獻和作用就在於它能保存、留傳和發展歷史文化。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中華民族是一個充滿激情、奮勇向上的民族,有著豐富燦爛的文化和獨具魅力的歷史文化遺產。它具有極大的震撼力和激勵力,中國擁有世界歷史文化遺產30項,居世界第3位。在世界歷史長河中始終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它對於經濟發展,國力增強,對於提高國民的文化品位,陶冶高尚情操,增強民族自尊,激發愛國主義熱情,提高國家文化形象,豐富世界文化寶庫都有極大作用。因此,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弘揚民族精神,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
特別是歷史文化名城,更要注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要善於處理經濟開發與保護遺產之間的矛盾。歷史文化名城,是指擁有較為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的城市,它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典型代表,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象徵和生命力。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遺產是第一位的,任何開發要服從保護的原則。歷史文化名城不很好地保護文化遺產,何以成為名城。歷史文化保護的概念,一個多世紀前就產生,這是人類進步的表現,也是人類文化發展的必然要求。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是全球的共同任務,當今世界有遠見的各國政府都十分關注和重視這個問題。
城市實現現代化過程,既要創造新文化,又要保護歷史文化,二者是相互融合與促進的。現代化的方方面面都不是憑空而降的,它都離不開歷史文化,它們是繼承與發展的關系。保護文化遺產與發展地區經濟不是對立的,而是能夠相互推進。江蘇省一直是我國經濟發達的地區,其文化底蘊也是較深厚的地區,人傑地靈。據史料載,《二十四史》中有傳者2萬多人,其中6000餘人是江蘇籍人,約佔1/3。清代114名狀元中有49人是江蘇籍人,佔40%以上。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三部出自江蘇籍作家之手:《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是江蘇淮安人;《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是江蘇興化人;《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出生於南京。由此可見,江蘇的文化對江蘇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是建設現代特色城市的基礎
城市的魅力在於特色,而特色的基礎又在於文化。所謂特色,就是個性。城市特色,是指一座城市的內涵和外在表現明顯區別於其他城市的個性特徵。城市的危機在於趨同化,失去個性。城市歷史文化遺產是城市特色內涵的重要集中表現。它可以表現獨特的城市民俗風情,傳統的文化痕跡,富有創造性的個性特徵。它是超越國界和民族的,是人類的共同財富,具有普遍的吸引力。
上個世紀90年代,我曾有機會去日內瓦,而日內瓦最吸引我的不是新城,卻是老城。一位熟悉歷史的長者陪同我去參觀,詳細介紹了老城的文化遺產,使我受益匪淺,勝過讀一本歷史書。所以,瑞士人說,「保護老城就是保護歷史。」非常精闢。
當今世界的許多國家,維護城市的歷史風貌,保護文化遺產,不但已成共識,而且已成法律,我深切地體會到它的深遠意義。俄羅斯聖彼得堡法律規定,涅瓦大街的建築不準拆。盡管內部可以進行現代化裝修,但外觀不許作一絲一毫改變。現在去看看涅瓦大街,仍然與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白夜》中所描寫的涅瓦大街情景無大差異,甚至連那古老的燈柱還是那樣的相象。這一方面是俄羅斯人對歷史文化遺產的高度尊重與珍愛;另一方面也是法律的作用。德國規定,凡80~100年以上的建築都必須無條件的保留。相比之下,我們有些城市和地區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識卻相當不足。
對於一座城市來講,文化遺產就是自己的品牌和個性,就是財富,就是創造與建設現代特色城市的基礎。紹興的沈園,是一座非常小的園林,亭台水榭也不出眾,而800多年來卻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至今遊人不絕。它靠的是什麼?靠的是文化。凡讀過陸游的《金叉頭鳳》和《沈園》詩詞的人,走進園林里,都會有深刻親切的感受,陸游和唐琬凄愴的愛情故事打動遊人心弦,激起心靈的共鳴,「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給園林增添了濃郁的、令人流連再三的文化點染。
任何一個時代的城市文化,都不是憑空創造的,它的繁榮與發展,都是以前人創造的文化遺產作出發點和依據,進行再創造的過程。任何割斷歷史,輕視本民族、本地區的歷史文化遺產的思想和態度,都是文化虛無主義的表現。任何一個城市無論現在多麼繁榮,都不能丟失祖宗的遺產,不能丟失個性。丟失個性,就是丟失更為巨大的財富。所以,我們對前輩留給本城市、本地區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產,不僅要很好地精心保護,而且要認真學習、研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並結合本城實際,推陳出新,創建城市特色。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對於建設特色城市有著更加迫切現實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