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升本科 » 10年新增本科專業

10年新增本科專業

發布時間: 2022-09-26 06:06:14

㈠ 31個新增本科專業

31個。2022年2月22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於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及《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新專業名單(2022年)》,在新增的31個本科專業目錄里,其中就有「科學史」。

「科學史」是我國首次開設的一個本科專業,開設院校是「清華大學」。這個專業的學位授予門類是「歷史學",專業類別為「歷史學類」,修業年限為4年。從2022年6月開始招生。

專業特色

「科學史」是一門文理交叉學科,主要是培養具備廣闊的科學人文綜合知識背景和扎實的科學史專業基礎,熟悉科學發展的歷程,能夠收集、解讀科學史材料,獨立開展學術研究、撰寫學術論文,既有國際化學術視野,又有文理綜合發展潛力的跨學科復合型人才。

從專業類別來看,「科學史」屬於歷史學類,2017年5月16日,清華大學在人文學院下面設立了一個「科學史系」。首任系主任吳國盛教授

科學史系在西方科學技術史、中國科學技術史、科學技術與社會、科學哲學與技術哲學、科學傳播學與科學博物館學五個方向推進清華科學技術史學科建設,在本科、碩士、博士三個層次培養科學技術史專業人才。

㈡ 現在大學本科的熱門專業有哪些未來10年有潛力的呢謝了!!!!!!!!!!!

現在的熱門專業是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等產業 ;新興通信業務如數據通信、多媒體、互聯網、電話信息服務、手機簡訊等業務也將迅速擴展;值得關注的還有文化科技產業,如網路游戲等。目前,信息技術支持人才需求中排除技術故障、設備和顧客服務、硬體和軟體安裝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統操作、監視與維修等四類人才最為短缺。此外,電子商務和互動媒體、資料庫開發和軟體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10大熱門專業:10.營銷類 9.法律類8.管理類7.環境能源類 6.新材料類 5.物流類4.汽車類3.現代醫葯類2.生物技術類1.電子信息類

㈢ 高考成績陸續公布!今年新增了哪些新專業

高考成績已經陸續公布了,今年新增的本科專業有31種,比如說生物育種科學、智慧水利、碳儲科學與工程。這些專業並不是平白無故就出現的,主要是為了國家的發展需要以及服務於社會。比如說生物育種科學這方面的人才就是國家比較需要的,想必畢業之後也是可以找到工作的,並且福利待遇還很不錯,是可以報考的。

新專業就意味著市場上可能會出現新的就業機會,這也是非常好的。

㈣ 全國新增31個本科專業,分別增加了什麼樣的專業

涵蓋經濟學、法、教育、歷史、科學、工程、農業、管理和藝術九個學科。其中,工程增加了14個專業,其次是藝術和農業。共有38所大學通過了新專業的批准。其中,北京交通大學新智能交通工程、哈爾濱工程大學新智能海洋技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智能林業和智能水利專業,這些專業首次設置大學專業數量,不是一直不變,而是根據不同人才的需求,從相關消息來看,新增31個本科專業。

申請考試時要仔細看考生們在專業挑選的問題上,肯定是需要做好准備工作的,如果考生們沒有做好充足的准備,盲目進行報考的話,那報考的專業就會沒有那麼心儀了。進而會影響老師們的大學學習,對於新增的31個本科專業,考生們是可以進行考慮的,社會肯定是對相關專業的人才需求出現了很大的空缺

㈤ 未來十年吃香的本科專業有哪些

現在所有專業都有各自的好處.
要結合你的愛好和當地的就業形勢選一個你喜歡的技術
理科:研究領域有發展:光電工程,生物工程,生化工程,
核工程
,
通訊工程
等.
就業容易:機械類(尤其是數控類),汽車類,建築類,網路類,礦山類,石油業,等.
還有:老師,醫生,
文科:就業比較好的,工作環境比較好的有:師范類各專業,政法(律師,法官)類,證券類,新聞類,金融類.旅遊類等.

㈥ 海洋資源開發技術的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專業介紹

本專業為2011年新增本科專業。
專業代碼:081903T,修業年限:四年,授予學位門類:工學。 通過學習,畢業生將學習到海洋水產、海洋油氣開發、海底采礦、海水淡化、海洋能開發等知識,成為能從事海洋高科技、海洋資源開發及海洋工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通過學習,將具備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海洋高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海洋工程評價方法,具有從事海洋開發的基本能力;
3.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熟悉我國海洋科技、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以及海洋科技與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系;
5.了解海洋技術的發展動向,能跟蹤國際海洋技術的發展方向;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以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
7.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1.海洋油氣開發海洋油氣開發是一個迅速發展的產業,其產值已佔世界海洋經濟的60%。特別是當前的海上油氣開發已經向深海延伸,更需要高技術作為支撐:(1)油氣勘探技術;(2)深水海面採油技術;(3)水下作業技術。我國海洋油氣產業10年中約增長18倍,目前開發已延伸至300米水深。
2.海底采礦大洋底散布著豐富的多金屬結核,其中,太平洋的儲量約1.7萬億噸,錳、鎳、銅、鈷的儲量分別為陸地的52、83、9、359倍。但使大洋采礦成為一種產業,專家認為尚需20年。
3.海水淡化海水佔地球上水量總體的97.2%。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口增加,世界缺少淡水的壓力越來越大。而通過淡化海水取得淡水是人類的一個自然選擇。海水淡化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有三種:(1)蒸餾法。世界上用此法生產的淡水約占總量的60%。(2)電滲析法。其應用限於為船艦、海島提供少量淡水,生產的淡水約占總量的5%。(3)反滲析法。其生產的淡水約占總量的30%。此種生產方法的關鍵部件為要求極高的半透膜。
4.海洋能開發海水運動和溫度、鹽度的差異分布,蘊蓄著巨大的能量,溫度差、鹽度差、潮汐、海流均可被利用來發電。(1)溫度差。海面與海水深處間存在溫度差,利用此溫度差可裝置熱機來發電。(2)鹽度差。河流入海口地區同時存在大量淡水和海水,是取得鹽度差能量的主要水域。(3)潮汐。世界可利用的潮汐能有6.35億千瓦。潮汐能的開發已經達到了工業應用水平。世界最大的潮汐電站建於法國的朗斯河口,總功率24萬千瓦,每千瓦時運行價格3.7美分,與核電(3.8美分)、水力發電(3.2美分)相近,低於火力發電(10.5美分)。潮汐電站要求優越的地形和大的潮差。我國已建成潮汐電站8個,總功率6000多千瓦。我國大的潮差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沿海,就全國而論,在潮差方面不具備明顯優越條件,未來潮汐能的開發,需要應用高技術。(4)海流。海流中的強流是一種潛在的能源。迄今海流作為能源利用,仍未達到實用化、商業化水平。
5.海上旅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業已發展成國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我國海上旅遊近20年來有了較大發展,目前已建立了12個國家沿海旅遊度假區。
6.海洋面臨的挑戰20世紀,人類從海洋里取走了數十億噸的生物資源,而倒進了數十億噸的有害物質。20世紀世界經濟的迅猛發展和隨之帶來的海洋污染,已經使人們認識到,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包括納污容量)進行綜合管理。這不僅需要系統健全的政策法規和科學合理的規劃,而且需要高科技,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大力發展海洋高新技術,包括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現代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以及核技術是認識和開發海洋必不可少的手段 首先,生命源於海洋,地球上的物種約有80%生活在海洋中,已知海洋生物有20萬種,其中動物約18萬種,植物約2.5萬種,總蘊藏量達1350億t。海洋漁業資源的總可捕量為2—3億噸年,目前,實際捕撈量不足1億噸年,據報道,大洋深水區蘊藏著大量的中層魚類資源,開發潛力巨大。另外,葯用和其他生物資源也具有誘人的前景。目前,已有超過6 500種新產品從海洋生物中產生。估計有近1000萬個深海生物物種,由於特殊的生存環境,將為人類提供豐富的基因資源。中國近海海洋生物物種繁多,植物達2萬余種,其中藻類 1 820種,海洋動物 12 500餘種,葯用生物700餘種,平均生物產量每平方公里3 020t,處於世界中下水平。
其次,海底蘊藏豐富的油、氣資源。據統計,世界油氣遠景面積 7 746.3萬km2,其中海底約2 639.5萬 km2,占 34%。海洋石油蘊藏量約 1 000多億t,1995年,世界海洋石油探明儲量約380億t。海洋天然氣儲量約140萬億M3,探明儲量約40萬億M3。已有100多個國家進行海上油、氣勘探,其中對深海海底勘探有50多個國家。隨著工程技術的不斷創新,海底石油和天然氣勘探向深水區發展,儲量還會增加。中國近海石油約有240億t資源量,14萬億 M3天然氣資源量。發現了71個含油、氣構造,獲地質儲量石油 12億t,天然氣2 350億M3。已有25個海上油、氣田投入開發,形成了一個海上油氣產業。近年來,在南沙海域發現7個油氣盆地。總資源量達320億t—430億t,是世界四大油氣區之一。
天然氣水合物,也稱「可燃冰」,在海底分布廣、含量豐富,目前全球「可燃冰」總能量是所有煤、天然氣和石油總和的2—3倍。中國對南海的初步調查,天然氣水合物總資源量近800億t油當量,相當於全國石油總量的50%左右。
此外,海洋中蘊藏著巨大的再生性能源。海浪、海流、潮汐能等總儲量160億kw。中國海洋蘊藏的發電量6.3億kw,結構分布較合理,不會造成任何污染,若能較好開發利用發電量相當可觀。
第三,人類已發現的100多種元素,其中80多種在海水中存在。在13.7億km3的海水中,鹽含量達4.8 X 1016t,重水達200萬億t,鈾的蘊藏量比陸地大3 000倍,金的含量也相當可觀。每一km3海水中含物質3 750萬t,除鹽外,氯化鎂320萬t,硫酸鎂220萬t,碳酸鎂120萬t,溴65萬t。深海區域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包括多金屬結核,熱液礦床和鈷結殼。據初步調查,15%的深海區域存有錳結核資源,產信量約3萬億t。若把海水中的全部物質提取出來鋪在陸地表面,厚度可達150m。
中國漫長海岸線、領海及專屬經濟區海域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礦砂資源,目前已探明十幾種有工業價值的砂礦.其中探明鈦鐵礦和獨居石等礦物質就達2100萬t以上。渤海沿岸地下鹵水資源估計總量約為100億m3左右。1990年又獲得15萬km2的開辟區,獲得7.5萬km2的勘探礦區,其干結核量為4.2億t,主要為猛、鎳、銅、鈷。
最後,海洋還是未來人類活動的重要空間。在陸地資源貧乏的國家,都很重視利用灘塗或海灣造地。荷蘭幾百年時間造地近千萬畝,相當於國土面積的20%。日本圍海造地12萬km2。現代海洋空間利用已發展到建造人工島、海上機場、跨海橋梁、海底隧道、水下倉庫、海上工廠、海底管道、電纜等。中國也是開發灘塗較多的國家之一,累計開發濱海荒地與灘塗2.5億畝,近40年來圍墾造田800多萬畝。
灘塗和沿岸淺水區是發展水產養殖業的良好場所。目前,世界上已有140多個國家從事水產養殖,僅蝦類一項,養殖面系達100多萬km2。中國是世界水產養殖業最發達的國家,海水養殖面積已達640多萬畝。 海洋資源是具有戰略意義的新興領域,有著巨大的開發潛力。隨著陸地資源的日趨枯竭。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將越來越多地依賴海洋。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人均土地資源匱乏的國家,在合理利用陸地資源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開發利用海洋資源。
開發海洋對工程技術有高度的依賴性。遼闊的海洋和豐富的海洋資源,為工程技術發揮作用提供了一個大舞台。實踐證明,沒有海洋工程技術的創新或高技術的突破,就沒有海洋產業的形成與發展,就不能充分開發海洋資源,也就不能實現海學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根據中國海洋科技發展和海洋資源開發的需要,海洋工程技術要重點加強海洋環境預報技術、海洋信息技術、海洋環境保護與生態環境修復技術、海洋生物技術、海洋生物資源持續利用技術、海洋資源的綜合利用技術和深海資源勘深與開發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同時要積極參與國際海洋大科學的研究。中國正在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相信隨著海洋工程技術特別是高新技術的發展,中國工程技術人員也將為人類科學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做出積極的貢獻。

㈦ 未來十年熱門專業有哪些

熱門專業與就業的關系
未來幾年裡,熱門專業有哪些?哪些是缺口專業?
高考志願熱門專業為何就業反而難,最近有一項研究,得到這樣一個結論:一些高考時越熱門,分數越高的專業,就業越難。這一研究稱,共調查了20萬畢業半年後的學生,結果發現,在635個本科專業中,最熱門的10個專業半年後的未就業人數達到6.67萬人,占本科畢業生總未就業人數的32.9%。

預計到2010年我國專業技術人才供應總量為4000萬人,而需求總量為6000萬人。此項數據顯示,專業技術人才仍將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我國大學生中38%為工科類學生,主要集中在IT、微電子、汽車、環保、系統集成、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技術開發、條碼技術、鐵路高速客運技術等領域。預計到2010年,第二產業人才缺口數字最大,將達到 1220萬人。 作為服務業的第三產業將是擴大就業崗位最多的部門。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會計、涉外律師、涉外金融服務、同聲傳譯、電子商務、數字媒體、物流、心理咨詢等,人才缺口預計在325萬人。 顯示我國在「十一五」期間將大量需要如下人才:以電子技術、生物工程、航天技術、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人才;信息技術人才;機電一體化專業技術人才;農業科技人才;環境保護技術人才;物流人才;金融服務人才;律師人才;體育事業管理人才;石油勘探開發人才;生物工程研究與開發人才等。 熱門就業職位1:3G工程師基本年薪15萬元至20萬元據計世資訊發布的相關研究報告稱,估計國內3G人才缺口將達到50萬人以上。由於目前3G人才比較少,尤其是復合型人才奇缺,預計4年之後3G工程師的基本年薪會在15萬元至20萬元。「從目前的一些趨勢來看,在無線增值服務行業里的一些精通2.5G技術的人才年薪都在10萬元左右,3G到來之後這些人才的收入應該會更高。」空中網的相關人士表示。 熱門就業職位2:網路媒體人才年收入在10萬元至12萬元目前,類似於在新浪和搜狐的網路編輯的月薪都在5000元左右、中等職位的收入在8000元至10000元。「相信4年之後整個網路媒體的廣告收入越來越多的時候,從業人員會有一個更好的回報。」新浪網的一位編輯對自己所從事的行業頗有信心。據預測,年收入應在10萬元至12萬元。 熱門就業職位3:物流師現在1年就能掙10萬物流人才的需求量為600餘萬人。相關統計顯示,目前物流從業人員當中擁有大學學歷以上的僅佔21%.許多物流部門的管理人員是半路出家,很少受過專業的培訓。據相關人士透露,殼牌在國內招聘的應屆大學生目前的薪金是每月6000元到8000元,在一年之後還會由相當大的提升空間。「現在一年就能掙個7萬元至10萬元,估計4年之後只會多不會少,因為能源越來越緊俏。」該人士表示。 熱門就業職位4:系統集成工程師估計年收入10萬至20萬元一名剛剛畢業,毫無經驗的大學生應聘系統集成工程師之後的薪金是年薪8萬元,這是記者從智聯招聘網獲得的消息。用戶對系統集成服務的要求不斷提高,從最初的網路建設到基於行業的應用,再到對業務流程和資源策略的咨詢服務。未來系統集成工程師應該是一路走高的職業。據招聘網站人士預測,系統集成工程師在未來的年薪估計會在10萬元至20萬元。 熱門就業職位5:環境工程師年收入將在8萬元至10萬元相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環保產業的從業人員僅有13萬餘人,其中技術人員8萬餘人。按照國際通行的慣例計算,我國在環境工程師方面的缺口在42萬人左右。記者從相關途徑獲悉,隨著國內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國內園林設計師、景觀設計師的月薪都在七八千元左右。據預測,年收入應在8萬元至10萬元。 熱門就業職位6:精算師年收入在12萬至15萬元我國被世界保險界認可的精算師不足10人,「准精算師」40多人,在當今的國內人才市場上,精算師可謂鳳毛麟角。隨著國際保險巨頭在中國開拓市場以及國內企業的需要,精算師是幾年後保險業最炙手可熱的人才,目前在國外的平均年薪達10萬美元,國內目前月薪也在1萬元以上。4年以後,隨著人們對於保險認識的加強,保險行業的興起必然會需要更多的精算師。據預測,年收入應在12萬元至15萬元。

熱門就業職位7:報關員年掙10萬元很輕松「入世」後,我國的對外貿易的迅速增長使得對報關員的需求增加。據中華英才網、智聯招聘網顯示的資料,報關員目前的收入每月在5000元至8000元之間,目前在貿易發達的珠三角地區報關員月薪都在七八千元。未來幾年內,就業市場對報關員的需求將有數十倍的增長。報關員的工資漲幅一般在年10%-20%,到那時一年掙個10萬元幾乎不是問題。 熱門就業職位8:中西醫師/醫葯銷售年收入至少應在6萬元左右「醫學院校畢業的學生有三條路可以走,一是進入醫院,急救醫生、產科醫生、婦科醫生、眼科醫生、兒科醫生及牙醫和理療醫師都將十分吃香;二是進入醫葯生產流通企業;三是繼續深造。」中華英才網校園部總監孫卓表示,這個行業的特點是越老越值錢,目前的醫葯行業月薪水平在3000元到5000元,相信4年之後會有一個更好的薪金水平。據預測,年收入至少應在6萬元左右。 熱門就業職位9:注冊會計師年收入將在10萬元左右根據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至少急需35萬名注冊會計師,而目前實際具備從業資格的只有8萬人左右,其中被國際認可的不足15%.每年包括德勤、畢博在內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都會在高 校招收畢業生,專業涵蓋統計、法律、數學等。而進入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應屆畢業生月薪大都在五六千元,再加上每年豐厚的獎金,收入會超過10萬元。 選擇什麼專業也決定自己以後的發展道路,希望以上對即將報考學專業的人有所幫助。

㈧ 37個新專業列入本科專業目錄!你對裡面的哪個最感興趣

37個新專業列入本科專業目錄,我對裡面很多專業都是很感興趣的。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根據高等學校專業設置與教學指導委員會評議結果,確定了同意設置的國家控制布點專業和尚未列入專業目錄的新專業名單,融合教育、古文字學、量子信息科學、智能交互設計、應急裝備技術與工程、能源服務工程、智慧交通、密碼科學與技術、智能飛行器技術、音樂教育等37個新專業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

三、專業的設置更加符合國家對人才的需求。

新增的37個本科專業,更加符號國家對人才的需求,對我國人才強國戰略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這些專業可以看出來,有明顯的專業知識和科技的傾向性。

㈨ 教育部新增37個本科專業,並撤銷了哪些專業

相信在讀的大學朋友們都吐槽過自己的專業,說什麼“四大天坑”,“不好就業”等等,這不,為了改變這現狀,教育部最近新增加了37個本科專業,快來看看都有哪些吧!

教育部新增37個本科專業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本科專業目錄,今年新增本科專業37個,共有43所高校通過新增專業審批。這些都是根據國家戰略發展設置的特色專業,大部分將在今年首次招生。新增的37個專業涵蓋了法學、教育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9大類,都是根據國家戰略需要和經濟社會發展新設立的,其中工科專業佔比最大,農學次之。

一般來說,高校撤銷專業的原因很多,如招生難、就業前景差、與其他專業重合度高、資源整合等。但撤銷行為僅代表具體高校的具體專業情況,並不代表所有高校的相關專業水平都不好,需要理性客觀對待。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所要分享的內容了。

㈩ 今年各高校新增了哪些招生專業招生政策有何變化

現在距離高考越來越近,今年各大高校逐漸開始設立招生專業並且為接下來的招生工作做好准備。大多數高校已經發布了招生簡章。現在大家比較關注的就是今年高校會新增哪些方面的招生專業。這一點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本科專業目錄,目錄上說到:今年共新增了37個本科專業,共有43所高校通過了新增專業的審批。

舉個例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招生辦公室新的招生政策就是:

用三年的時間完成本科階段的學習,只要你達到了培養的標准,直接進入博士階段學習,而且博士階段你可以針對學校的任何一個方向去進行選擇

除此之外,哈爾濱工業大學還推行了本碩博連讀政策,在加上現在多所高校已經開展跨校聯合培養新模式,這樣可以發揮各自專業優勢,整合兩校優質資源。有利於培養出具有跨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這些政策變化大家都可以在高校的招生簡章中科院看到。由於高校太多。線管政策大家可以自行去尋找。最後希望今年的高考學子都能夠去到自己心儀的大學。

熱點內容
跟研究生導師說提前 發布:2025-05-25 13:16:51 瀏覽:10
大學生辦畫室 發布:2025-05-25 13:10:07 瀏覽:420
山東大學2012級擬錄取碩士研究生名單 發布:2025-05-25 13:05:41 瀏覽:122
大學生紋身 發布:2025-05-25 12:53:12 瀏覽:101
南湖大學城 發布:2025-05-25 12:46:01 瀏覽:944
廣州大學的社會工作專業 發布:2025-05-25 12:44:29 瀏覽:600
聯系博士導師的自薦信 發布:2025-05-25 12:43:25 瀏覽:78
清華大學最年輕教授 發布:2025-05-25 12:25:24 瀏覽:908
爆笑大學宿舍那些事 發布:2025-05-25 12:23:12 瀏覽:491
美國埃默里大學商學院 發布:2025-05-25 12:14:35 瀏覽: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