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升本科 » 青海最好的本科專業

青海最好的本科專業

發布時間: 2023-01-06 02:27:12

❶ 青海大學王牌專業 比較好的特色專業名單

一、青海大學王牌專業介紹 國家級特色專業:化學工程工藝、草業科學、藏醫葯、預防醫學、資源勘查工程、經濟學

青海重點建設學科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生態學

國家重點學科(含培育):內科學(高原醫學)、作物遺傳育種。

省級重點學科:農學、動物醫學、動物科學、草業科學、水利水電工程、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基礎醫學、預防醫學、藏醫藏葯、工商管理、土木工程、園藝、區域經濟學等
二、青海大學簡介
青海大學 坐落於高原古城——夏都西寧。學校前身為青海工學院,始建於1958年。1960年11月,與青海農牧學院、青海醫學院、青海財經學院合並為 青海大學 ,「文革」初期被撤銷。1971年恢復青海工農學院,設有工、農兩大學科。1988年恢復 青海大學 。1997年10月,青海畜牧獸醫學院並入 青海大學 。2001年1月,青海省農林科學院、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青海財經職業學院整建制劃歸 青海大學 ,2004 年青海醫學院並入,組建成新的 青海大學 。

六十年風雨兼程,六十年薪火相傳,學校譜寫了一部砥礪前行、自強不息的創業史。目前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農、醫、管四大學科為主,其他學科協調發展的教學研究型大學。2001年以來,清華大學等4所知名高校先後對口支援 青海大學 ,2004年成為青海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同建設的「省部共建」大學,2008年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12年入選全國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綜合實力」高校行列,2016年成為國家首批百所創新創業示範校,2017年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8年成為教育部與青海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

學校佔地3000餘畝,建築面積65萬余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24億元;圖書館藏書167萬冊。學校面向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在校生27000餘人,其中全日制博碩研究生1500餘人、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0000餘人。學校有教職工4615人,其中醫護和專職科研人員2565人、專任教師1467人,專任教師中有博士329人,碩士以上學位人員佔87%。

學校現有世界一流建設學科1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省級重點學科16個,設有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5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40個,本科專業69個,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卓越計劃項目9項、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1項、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3門、國家級雙語示範課1門;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室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農業部實驗室(中心)4個、國家林業局重點實驗室1個、國育華漁VR世界實驗室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1個、國家級新農村發展研究院1個。

學校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7人。教育部「*獎勵計劃」特聘教授4人、國家「外專」專家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入選國家「*」、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等國家級人才20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1人,獲國家創新爭先獎、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獎、中國僑界(創新人才)貢獻獎、第三世界國家科學院全球唯一基礎醫學獎等11人,全國及省級教學名師、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30餘人,省級優秀專家、優秀專業技術人才60餘人,入選青海省「高端創新人才」人才項目109人,團隊項目9個,青海省「135」高層次人才、省級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學科帶頭人160餘人。1個團隊入選「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1個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6個研究團隊入選「青海省人才小高地」。

學校積極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學科專業設置與國家和青海省著力推進的三江源生態保護、柴達木循環經濟建設等相關的特色傳統產業和新興戰略產業聯系緊密。在三江源生態保護、高原農牧業、高原醫學、藏醫葯學、鹽湖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形成了鮮明的學科優勢和辦學特色,培養了一大批應用型人才,為青海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近五年來,學校獲批科研項目1408項,其中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4項,科研經費總計近7億元,獲得成果578項,其中國際領先11項、國際先進61項、培育新品種40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 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青海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3人次、青海省科技進步獎31項、青海省哲學社會科學獎8項。在國內外各種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6192篇,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Nature》上發表學術論文3篇。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不斷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在清華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華東理工大學等高校的大力支持下,學科專業、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先後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韓國、台灣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簽署了交流合作協議,加入了青海—猶他科技創新聯盟,啟動了新一輪清華大學—奧克蘭大學— 青海大學 「三兄弟」模式合作項目,推進了國際交流與合作。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學校秉承「志比昆侖,學競江河」的校訓,弘揚「五個特別」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支撐創新驅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有特色、高水平」的現代大學。

❷ 青海大學專業有哪些

青海大學開設專業有臨床醫學、針灸推拿學、醫學影像學、預防醫學(地方病防治方向)、護理學、葯學、醫學檢驗技術、中醫學、口腔醫學、中葯學等。

❸ 青海民族大學王牌專業 比較好的特色專業名單

一、青海民族大學王牌專業介紹 國家級特色專業:葯學、旅遊管理、藝術設計、網路工程

青海重點建設學科

省級重點學科:法學、公共管理、中國民族史、漢語言文學、化學、葯學、數學、政治學等
二、青海民族大學簡介
青海民族大學創建於1949年12月12日,是青藏高原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高等學府。建校初期經歷了青海省青年幹部訓練班、青海省人民公學、青海省民族公學等階段,1956年國務院批准更名為青海民族學院並開展本科教育。1979年招收藏語言文學、民族史專業研究生,1981年獲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批碩士學位授權,是青海省最早開展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高校。2009年4月,學校更名為青海民族大學。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民委簽訂協議共建青海民族大學。2013年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項目高校。2014年國務院學位辦批准我校與天津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並為我校單列博士招生計劃,目前已招收5屆,2018年已有2名博士完成學業並順利畢業。201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我校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民族學為博士授權一級學科。2018年青海省教育廳、財政廳立項我校民族學為國內一流建設學科、中國語言文學為省內一流建設學科。建校69年來,青海民族大學始終堅持,堅持立德樹人,積極發揮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雙重職能,緊扣國家在青藏高原地區的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秉承「進德修業、自強不息」的校訓和「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等工作,為青海和藏區政權建設、民主改革、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出了特殊貢獻,並以鮮明的辦學特色成為******新青海建設的重要支撐。

建校以來,學校始終牢記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辦學的宗旨,堅守民族院校的辦學定位,培養了8.9萬余名來自於民族地區、服務於民族地區特別是藏區的各民族人才,為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和推進藏區民主改革,為推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為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作出了特殊貢獻。目前,共有來自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漢、藏、回、土、撒拉、蒙古等31個民族的13918名學生在校學習,其中本科生9400名,碩士研究生1609名,少數民族學生7769名,佔在校學生的55.82%;藏族學生4884名,佔在校學生的35.09%。

學校現有24個學院,有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4個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專業碩士學位點、58個本科專業、37個專科專業,學科涵蓋文學、理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歷史學、醫學、工學九大門類,其中人文社會學科類專業33個,佔比為56.9%,理工醫類專業25個,佔比為43.1%,形成了較為綜合的文、理、工學科結構布局和完備的本科、碩士、博士教育人才培養體系。

學校現有3個國家級科研機構,26個省級、校級研究機構;有1個院士工作站、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國家級視頻公開課、1個國家級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1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有1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8個省級重點實驗室,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3門省級精品課程和重點課程;建有71間智慧教室。編輯出版《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藏文版)和《青藏高原論壇》4種以民族學與文化學為重點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性期刊,其中《青海民族研究》躋身 北京大學 、 南京大學 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三核心期刊行列。

學校現有1139名教職工,其中專任教師720名,正高級職稱人員155名、副高級職稱人員237名,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572名。擁有國家*人才1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5名、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全國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獎獲得者2名、全國優秀教師4名、全國模範教師1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5名、青海學者1名、青海省優秀專家10名、青海省優秀專業技術人才9名、青海省教學名師3名、青海省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11名、入選青海省高端創新人才傑出人才3名、領軍人才18名、拔尖人才29名、青海省高端創新人才創新團隊1個、青海省昆侖學者特聘及講座教授33名、青海省高等院校135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人選41名。

❹ 青海大學的最好專業

根據國家統計局出版的中國本科高校學門課和專業的等級,青海大學在2009年的綜回合排名和專業答排名中,以藏醫學為最好的,為B+等級,再來是園林為B等級專業,再來是草業科學,為C+等級。再來是動物科學,針灸推拿學和中西醫臨床醫學,為D+等級。青海大學還有5個D等級專業,6個E+等級專業,和42個E等級專業。樓上網友說的臨床醫學為D等級專業。

❺ 青海大學哪個專業最好

其中臨床醫學專業是青海大學招生規模最大、生源質量最好的長線和優勢專業,是集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本科生、繼續教育為一體的專業。
青海大學(Qinghai university),簡稱青大,位於青海省省會西寧市,教育部與青海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14所國家「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高校之一,「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中西部高校聯盟成員,中國高校傳媒聯盟理事單位,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西部計算機教育提升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清華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重點大學對口支援高校。
截至2018年4月,學校下設有醫學院、農牧學院、化工學院、財經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水利電力學院、土木工程學院、生態環境工程學院、昆侖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藏醫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地質工程系、計算機技術與應用系、基礎部、體育部等15個院、26個系(部)和14個專業研究所,有71個本科專業。

❻ 青海大學專業有哪些

青海大學招生專業共計有88個,分別為化學工程工藝、草業科學、藏醫葯、預防醫學、資源勘查工程、經濟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生態工程等。

青海大學,簡稱青大,是位於青海省省會——「夏都」西寧市北郊,始建於1958年,是清華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國家重點高校對口支援,教育部和青海省共同建設的「211工程」大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14所重點建設大學之一。

熱點內容
大學科學的專業有哪些 發布:2025-05-20 12:44:49 瀏覽:824
大學生買電腦一般價位 發布:2025-05-20 12:39:19 瀏覽:958
鬍子大學生 發布:2025-05-20 12:39:03 瀏覽:867
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徐艷文 發布:2025-05-20 12:34:00 瀏覽:357
考上大學沒上戶籍被別人轉走 發布:2025-05-20 12:33:36 瀏覽:296
頹廢的大學生 發布:2025-05-20 12:33:24 瀏覽:566
新時代青年大學生的使命和擔當 發布:2025-05-20 12:28:38 瀏覽:719
福建農林大學考研復試時間 發布:2025-05-20 12:24:20 瀏覽:751
2013年東華大學公派研究生 發布:2025-05-20 12:10:42 瀏覽:296
網球肘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發布:2025-05-20 11:54:42 瀏覽: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