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與動力工程本科專業英文
『壹』 能動是什麼專業
能動指的是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
能源與動力工程本科專業介紹
能源動力系統及自動化專業研究將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一次能源轉化為電力、熱能等二次能源的生產和利用過程;研究人工環境、製冷空調、低溫生物醫學等領域的科學技術問題;還研究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伴隨能源轉換與利用過程排放的有害物質將造成環境污染,能源的生產必須高效、清潔。能源與環境系統專業不僅對自動化控制十分依賴,而且是一個復雜系統工程,集合了熱科學、力學、材料科學、機械製造、環境科學、計算機科學、自動控制科學、系統工程科學等高新科學技術。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具有很寬的專業知識面,是一個能源、環境與控制三大學科交叉的復合型專業。
能源與動力工程本科就業前景
本專業的就業前景不錯,學生可從事水電行業、航空航天部門、水利部門及與流體工程設計相關的其他單位從事生產、教學、科研、銷售、管理等工作。
能源與動力工程本科學習課程
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控制理論、測試技術。
能源與動力工程本科培養目標與要求
本專業培養具備熱能工程、傳熱學、流體力學、動力機械、動力工程等方面基礎知識,能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動力機械(如熱力發動機、流體機械、水力機械)的動力工程(如熱電廠工程、水電動力工程、製冷及低溫工程、空調工程)的設計、製造、運行、管理、實驗研究和安裝、開發、營銷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的基礎理論,學習各種能量轉換及有效利用的理論和技術,受到現代動力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動力機械與熱工設備設計、運行、實驗研究的基本能力。
能源與動力工程本科必備能力
1.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2.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工程力學、機械學、工程熱物理、流體力學、電工與電子學、控制理論、市場經濟及企業管理等基礎知識;
3.獲得本專業領域的工程實踐訓練,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應用能力;
4.具有本專業領域內某個專業方向所必要的專業知識,了解其科學前沿及發展趨勢;
5.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創新意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
『貳』 能源與動力工程對英語要求高嗎
比較高。
學好了英語才能有機會進BV這樣的業內著名外企。英語不好的話老外面試就過不去。長期發展來講,學好英語對以後的職業發展也是有不小的幫助,畢竟英語是一門工具學科,可能以後你閱讀文獻資料,都可能用的到。
能源與動力工程是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於能源動力類專業。本專業以熱工、力學和機械科學理論為基礎,以計算機和控制技術為工具,培養具備能源生產、轉化、利用與動力系統研發基本理論和應用技術,以及具備節能減排理念,能在工業、國防、民用等領域從事能源動力、人工環境、新能源研究開發、優化設計、先進製造、智能控制、應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級科技人才。
『叄』 能源與動力工程是什麼專業,就業前景又是怎樣的
能源與動力工程致力於傳統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開發,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傳統能源,也包括核能、風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來將廣泛應用的氫能。動力方面則包括內燃機、鍋爐、航空發動機、製冷及相關測試技術。2012年教育部新版高校本科專業目錄中調整熱能與動力工程為能源與動力工程。
1培養目標
考慮學生在寬厚基礎上的專業發展,將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分成以下四個專業方向:
(1)以熱能轉換與利用系統為主的熱能動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環境工程、新能源開發和研究方向);
(2)以內燃機及其驅動系統為主的熱力發動機及汽車工程,船舶動力方向;
(3)以電能轉換為機械功為主的流體機械與製冷低溫工程方向;
(4)以機械功轉換為電能為主的火力火電和水利水電動力工程方向。
即工程熱物理過程及其自動控制、動力機械及其自動化、流體機械及其自動控制、電廠熱能工程及其自動化四個二級學科。
2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的基礎理論,學習各種能量轉換及有效利用的理論和技術,受到現代動力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動力機械與熱工設備設計、運行、實驗研究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2.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工程力學、機械學、工程熱物理、流體力學、電工與電子學、控制理論、市場經濟及企業管理等基礎知識;
3.獲得本專業領域的工程實踐訓練,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應用能力;
4.具有本專業領域內某個專業方向所必要的專業知識,了解其科學前沿及發展趨勢;
5.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創新意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
3人才目標
本專業主要培養能源轉換與利用和熱力環境保護領域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較強的實踐、適應和創新能力,較高的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的高級人才,以滿足社會對該能源動力學科領域的科研、設計、教學、工程技術、經營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學生應具備寬廣的自然科學、人文和社會科學知識,熱學、力學、電學、機械、自動控制、系統工程等寬厚理論基礎、熱能動力工程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掌握計算機應用與自動控制技術方面的知識。畢業生能從事能源與動力工程及相關方面的研究、教學、開發、製造、安裝、檢修、策劃、管理和營銷等工作。也可在本專業或其它相關專業繼續深造,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4主幹學科
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機械工程、流體力學
5主要課程
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圖、電工與電子技術、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控制理論、測試技術、燃燒學 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軍訓、金工、電工、電子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一般應安排40周以上。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碩士 博士
6專業實驗
傳熱學實驗、工程熱力學實驗、動力工程測試技術實驗、流體力學實驗 等
7知識結構
工具性知識
比較系統地掌握一門外語,掌握外文科技寫作知識。掌握計算機軟、硬體技術的基本知識,具有在本專業與相關領域的計算機應用與開發能力;掌握通過網路獲取信息的知識、方法與工具。能夠進行中外文文獻檢索。
自然科學知識
掌握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工程化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等方面的知識。
學科技術基礎知識
掌握工程制圖、工程數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金屬工藝學、電工學、電子技術基礎、工程流體力學、工程熱力學、傳熱學、計算機原理與應用、自動控制原理等方面的知識(對水利水電動力工程方向,工程熱力學、傳熱學知識要求可適當降低)。
專業知識
根據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因專業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1)熱能動力及控制工程方向(含能源環境工程方向)
主要掌握熱能與動力測試技術、鍋爐原理、汽輪機原理、燃燒污染與環境、動力機械設計、熱力發電廠、熱工自動控制、傳熱傳質數值計算、流體機械等知識。
(2)熱力發動機及汽車工程方向
掌握內燃機(或透平機)原理、結構、設計、測試、燃料和燃燒,熱力發動機排放與環境工程,能源工程概論,內燃機電子控制,熱力發動機傳熱和熱負荷,汽車工程概論等方面的知識。
(3)製冷低溫工程與流體機械方向
掌握製冷、低溫原理、人工環境自動化、暖通空調系統、低溫技術學、熱工過程自動化、流體機械原理、流體機械繫統模擬與控制等方面的知識。使學生掌握該方向所涉及的製冷空調系統、低溫系統,製冷空調與低溫各種設備和裝置,各種軸流式、離心式壓縮機和各種容積式壓縮機的基本理論和知識。
(4)水利水電動力工程方向
掌握水輪機、水輪機安裝檢修與運行、水力機組輔助設備、水輪機調節、現代控制理論、發電廠自動化、電機學、發電廠電氣設備、繼電保護原理等方面的知識,以及水電廠計算機監控和水電廠現代測試技術方面的知識。
也就是說,本專業學生應具有如下知識和能力,並根據培養規格的不同而有所側重:
(1)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熟練掌握高等數學、工程數學、大學物理、工程化學等基礎性課程的基本理論和應用方法;具有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應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2)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較好的聽、說、讀、寫能力,能較順利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籍和資料。若外語為英語應達到國家四級以上水平(含四級)。
(3)系統地掌握本專業必需的技術基礎理論,主要包括力學理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流體力學),熱學理論(熱力學、傳熱學等),機械設計基本理論,電工與電子基本理論,自動控制理論,能源動力工程基礎理論等。
(4)熟悉本專業領域內1~2個專業方向或有關方面的專業知識,了解其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
(5)具有本專業必需的制圖、計算、測試、調研、查閱文獻和基本工藝、操作、運行等基本技能。
(6)具有一定計算機相關知識和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較熟練使用計算機工具,解決工程中的有關問題。
(7)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分析能力和創新意識。
8就業方向
根據專業方向不同,畢業生可在大型企業、相關公司以及相關的研究所、設計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門從事熱能工程、動力工程、製冷工程方面的研究與設計、產品開發、製造、試驗、管理、教學等工作。主要就業方向為發電廠、內燃機廠、汽車製造廠、物流調控、鍋爐廠、大型機械廠、造船廠、空調廠、製冷設備廠、暖通工程等等!
9修業年限
四年開設院校( 非按排名排列)
中原工學院鄭州輕工業學院河南科技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南理工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鄭州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河北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長安大學
西北大學北京交通大學武漢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湘潭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天津大學合肥工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工業大學
同濟大學新疆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津理工大學天津商業大學
德州學院大連海事大學四川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重慶大學南昌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天津城市建設學院廣西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河海大學蘇州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吉林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山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大連海洋大學江蘇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吉林化工學院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邵陽學院佳木斯大學
南京工程學院江蘇工業學院江蘇科技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揚州大學景德鎮陶瓷學院
重慶理工大學沈陽航空工業學院哈爾濱理工大學長江大學武漢工程大學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哈爾濱商業大學沈陽化工學院沈陽理工大學遼寧科技大學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沈陽農業大學西華大學中國計量學院山西大學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中北大學
太原科技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廣東石油化工學院上海理工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上海海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學院上海電力學院西安交通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藏大學陝西理工學院長沙理工大學南華大學
東北電力大學長春工程學院河南城建學院集美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蘭州交通大學
青島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青島理工大學山東建築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煙台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華北電力大學(保定)河北理工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燕山大學河北工程大學
河北建築工程學院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南昌工程學院
江西藍天學院平頂山學院運城學院貴州大學仲愷農業技術學院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武漢科技大學重慶科技學院重慶交通大學沈陽工程學院遼寧科技學院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 河南理工大學方科技學院江蘇大學京江學院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中北大學朔州校區
『肆』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用英語怎麼說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major
『伍』 大連理工大學最牛專業
大連理工大學王牌專業有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化學、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環境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建築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商管理、能源與動力工程、廣播電視學等,算是比較好的專業了,以下是具體名單,供大家參考,如有變動,以學校最新公布信息為准。
一、大連理工大學王牌專業名單
1、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省級)
2020年度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國家級+省級)
2、國家特色專業:軟體工程(設2個專業方向)、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水利水電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建築學、土木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船舶與海洋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環境工程、工程力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生物工程、功能材料、能源化學工程
3、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環境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電子科學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建築學。
『陸』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對英語的重要性
您要問的是不是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對英語的重要性是什麼。培養該專業學生的英語專業閱讀與寫作能力。
專業英語是能源與動力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等相關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選修課程,其目的在於培養該專業學生的英語專業閱讀與寫作能力,能夠充分利用網路和學術期刊了解本專業的領域進展。
新能源能源科學與工程是一門新工科專業,主要研究新能源的種類,特點,應用和未來發展趨勢以及相關的工程技術等。
『柒』 能源與動力工程是什麼
問題一:什麼是能源與動力工程出來是做什麼工作的 能源與動力專業根據設置的課程不同,就業的方向也不大一樣。就我本人選擇的「電廠熱能動力工程」來講,可以選擇到電廠從事運行、檢修工作,也可以到電力建設公司從事電力設施基礎建設工作,還可以進入其它工業企業,從事泵、風機等的設備管理工作,還可以在節能咨詢、評價公司任職,或者做電力設備的銷售也是適合的,甚至核電站也是需要這個專業的人才的。
總體來講,電力行業是長周期行業,對動力專業人員的需求是相對穩定、可預期的。而且產業鏈上許多企業也都需要這個專業的人員。如果你有志於此,家裡已有人從事相關的工作,建議你不妨將其作為候選專業。
問題二:能源動力工程是啥包括什麼 能源與動力工程致力於傳統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開發,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傳統能源,也包括核能、風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來將廣泛應用的氫能。動力方面則包括內燃機、鍋爐、航空發動機、製冷及相關測試技術。2012年教育部新版高校本科專業目錄中調整熱能與動力工程為能源與動力工程。
主幹學科
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機械工程、流體力學
主要課程
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圖、電工與電子技術、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控制理論、測試技術、燃燒學 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軍訓、金工、電工、電子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一般應安排40周以上。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碩士 博士
專業實驗
傳熱學實驗、工程熱力學實驗、動力工程測試技術實驗、流體力學實驗 等
ke./...ZtEa#4
問題三: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出來以後是干什麼的? 本人就是這個專業的。本專業其實也會細分,不過總體上都是和火力發電廠有關的。有鍋爐,汽輪機,透平機械等等。不過還有很多小的方向,看你學的是哪個方向。本科出來一般進電廠,搞運行,研究生博士最好的是設計院,搞設計。
問題四:熱能與動力工程 ,能源與動力工程 有何區別? 我就是能源與動力工程,熱能與動力簡稱熱動,我們是大三分專業,可選熱動,但要成績好,還可以選熱能與動力及自動化,內燃機,熱能工程和製冷,大一時我們能源動力類專業還可以選擇進能源與生態工程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新能源,報的時候如果選熱動的話就代表你直接進了熱動這個小專業,屬於能源與動力的分支,希望幫助到你
問題五: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的介紹 能源與動力工程致力於傳統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開發,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傳統能源,也包括核能、風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來將廣泛應用的氫能。動力方面則包括內燃機、鍋爐、航空發動機、製冷及相關測試技術。2012年教育部新版高校本科專業目錄中調整熱能與動力工程為能源與動力工程。
問題六:能源與動力工程授予什麼學位 授予能源與動力工程工學學位。
如果是本科畢業,就授予工學學士學位,如果是碩士畢業,授予工學碩士學位。以此類推,博士畢業就授予工學博士學位。
問題七:能源與動力工程 新能源汽車方向什麼意思 1、內燃機方向:研究汽車發動機,如果你喜歡機械類、汽車、航天類,這將是你很好的選擇,尤其是你的分數不是很高,沒有信心報車輛的時候,來能動去學發動機也將是很好的選擇。專業課將在大三下學期和大四上學期學習,主要是內燃機構造、內燃機原理、汽車電子技術、汽車理論等等。(ps:能動的主要專業基礎課時工程熱力學、工程流體力學、傳熱學,工熱是大二下學習,工流和傳熱應該是大三上學習,都是很重要的基礎課,無論你是什麼方向。)就業主要是整車廠、發動機零部件廠等,比較熱門的有一汽、上汽、北汽、東風(二汽)、濰柴、錫柴等等。至於讀研,近幾年保研外推的同學主要去北航、天大,保本部的同學應該是去了本部的先進動力所,當然還有許多同學保威海(ps:威海的汽車行業就業機會是天大和哈爾濱校區等不能比的),考研的同學有天大、北航、北理、同濟、吉大的,不過數量極少,因為每年找工作的可以佔到本方向同學的70%。本部沒有內燃機方向,所以不要在糾結於威海是不是985了,單從這一點你就應該足夠有信心說你是985的,再說實際上,從就業、保研、考研的角度來看,高校和企業對你的背景都是認可的。說到最後,還是看你在大學四年間的個人提升。
2、能源方向:俗稱鍋爐方向,這也就是能動或者熱動被調侃為燒鍋爐的關鍵,但是其實燒鍋爐的活一般人也幹不了,況且我們也不是燒鍋爐,而是設計和研究鍋爐。這個方向是電廠鍋爐方向,往年的去向中考研的同學佔到了多數,多數是去本部,因為本部的能源學院全國排名很靠前,不過也就少數同學去了鍋爐廠、電廠等單位,而且今年來,核電單位也回來威海招人,而整個學校最對口的就是能動能源方向了,據我了解10級40多名同學有7位拿到了中廣核的offer,至於核電單位的薪金待遇和搞核電是否對自身產生嚴重危害的一些問題,我在這里就不贅述了。此外,經過了解,在威海或者哈爾濱校區的能源方向研究生畢業後,去向以航天研究院、電力研究院為主,由於樓主不是這個方向,具體的就沒有再深入了解。
問題八:什麼是能源與動力工程?出來是做什麼工作的 能源與動力工程致力於能源的利用、新能源的開發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從事熱能動力設備及系統的設計、運行、自動控制、信息處理、計算機應用、環境保護、製冷空調、能源高效清潔利用和新能源開發等工作。就業單位主要有:熱力發電廠及電力公司、電力設計研究院、大中型用能企業、 *** 規劃和環保部門、製冷和空調設備企業、高等院校等領域等。
問題九:能源與動力工程的主要課程 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圖、電工與電子技術、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控制理論、測試技術、燃燒學 等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軍訓、金工、電工、電子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一般應安排40周以上。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碩士 博士
問題十: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介紹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前身是在1998年教育部專業調整形成的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根據國家大力發展新興戰略產業指導精神,以及充分考慮現代科學技術在能源科學技術領域的應用和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和國家及地區對能源與動力工程的需求,教育部於2013年設立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服務於能源動力產業。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產業,能源動力產業也是國家科技發展的基礎方向之一。本專業涉及的學科及產業方向涉及以熱能轉換與利用系統為主的熱能動力工程及控制方向、以內燃機及其驅動系統為主的熱力發動機方向、以電能轉換為機械功為主的流體機械與製冷低溫工程方向、以及新能源應用技術方向等。
本專業培養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面向能源、動力工程等領域,能夠在常規能源轉換與利用、動力裝置、製冷與空調、新能源開發等領域從事系統設計、應用開發、運行管理等技術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畢業生可在電廠、汽車製造、發動機、供熱、製冷與空調,以及其他涉及能源利用和動力裝置的大中型企業和國防工業部門就業。
本專業設置有寬口徑的課程體系,課程設置充分考慮了現代信息技術、計算機、自動化等技術在能源動力技術領域的應用以及新能源技術的發展,注重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積極鼓勵學生在本科學習階段參加科研活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參加科技和科研活動的條件,能夠使本專業學生在本科學習期間,獲得專業理論知識和能力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