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本科專業評估系統
⑴ 專業評估等級
專業評估等級:就是把大學的本科學科和專業實行評級,A++為最好,A+為很好,A+為好,以此類推。學科評估是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簡稱學位中心)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布的《學位授予與人才培養學科目錄》(簡稱學科目錄)對全國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授予權的一級學科開展整體水平評估。(1)江西省本科專業評估系統擴展閱讀
大學學科評估等級是什麼意思:
學科評估是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簡稱學位中心)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布的《學位授予與人才培養學科目錄》(簡稱學科目錄)對全國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授予權的一級學科開展整體水平評估。學科評估是學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開展的非行政性、服務性評估項目,2002年首次開展,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輪。
第四輪學科評估於2016年4月啟動,按照「自願申請、免費參評」原則,採用「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估體系在前三輪的基礎上進行諸多創新;評估數據以「公共數據和單位填報相結合」的'方式獲取;評估結果按「分檔」方式呈現,具體方法是按「學科整體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將前70%的學科分9檔公布:前2%(或前2名)為A+,2%~5%為A(不含2%,下同),5%~10%為A-,10%~20%為B+,20%~30%為B,30%~40%為B-,40%~50%為C+,50%~60%為C,60%~70%為C-。
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公布:
目前我國官方沒有對各高校進行排名,但是對各個大學的學科進行等級評估,目前一共完成了四輪學科評估。在上一輪「雙一流」評估中,很多學校就依靠A+學科入選我國的「雙一流」高校名單,由此可見第五輪學科評估對每個高校來說都特別重要,此外,我國目前也正在進行第二輪「雙一流」評估,很多學校都希望進入雙一流名單,畢竟我國的高校數量達到了3000多所,而雙一流高校僅僅為一百多所,如果目前進行的第五輪學科評估表現較為出色,也會增加進入雙一流名單的概率。那麼學科評估的指標都有哪些呢?就在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
該方案注重多元評價,採取多維方法。評價教師不唯學歷和職稱,不設置人才「帽子」指標,避免片面以學術頭銜評價學術水平的做法。評價科研水平不唯論文和獎項,設置「代表性學術著作」「專利轉化」「新葯研發」等指標,進行多維度科研成效評價。評價學術論文聚焦標志性學術成果,採用「計量評價與專家評價相結合」「中國期刊與國外期刊相結合」的「代表作評價」方法,淡化論文收錄數和引用率,不將SCI、ESI相關指標作為直接判斷依據,規定代表作中必須包含一定比例的中國期刊論文,突出標志性學術成果的創新質量和學術貢獻。充分運用基於定量數據和客觀證據的專家融合評價方法,堅持代表性成果專家評價與高水平成果定量評價相結合。
⑵ 江西財經大學教務處登錄入口
一、江西財經大學教務處登錄入口 江西財經大學 教務處登錄入口為 http://jwc3.jxufe.cn/ ,學生可以復制該網址到瀏覽器地址進入登錄頁面。
二、江西財經大學簡介
江西財經大學 是一所財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經濟、管理類學科為主,法、工、文、理、藝術等學科協調發展的高等財經學府。2008年2月6日,溫家寶總理與江西財大師生共度除夕,發表了重要講話,並稱贊說:「你們學校是所很好的學校」,激勵著學校永葆奮斗精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1、辦學歷史: 江西財經大學 的前身為1923年秋創辦的江西省立商業學校,1958年成立江西財經學院,文革期間幾經更名並遭停辦,1978年復校,1980年成為財政部部屬院校,1996年更名為 江西財經大學 ,2000年學校管理體制由財政部主管轉變為由江西省主管,2012年成為財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2、辦學特色:辦學以來,學校秉承「信敏廉毅」的校訓和「敬業樂群、臻於至善」的大學精神,形成了培養具有「信敏廉毅」素質的創新創業型人才的辦學特色。學校堅持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法德治校,形成了在紅土地上培育創新創業型人才的辦學模式,走出了在欠發達地區辦人民滿意高校的路子,正努力朝著「基礎厚實、特色鮮明、人民滿意、國際知名的高水平財經大學」的發展目標,實現「百年名校」江財夢邁進。
3、辦學條件:學校坐落英雄城南昌,東臨贛江碧水,西接梅嶺煙霞,北吸錦綉廬山之靈氣,南納雄偉井岡之精神。現有蛟橋園、麥廬園、楓林園、青山園四個校區(不含獨立學院共青校區)。佔地面積共2200餘畝,建築面積100餘萬平方米,館藏各類圖書862萬冊(含電子圖書186萬冊)。校園幽香雅靜,錯落有致,層重疊翠,湖光瀲灧,是全國綠化300佳單位之一。
4、機構設置:學校設有工商管理學院(MBA教育學院)、財稅與公共管理學院、會計學院、國際經貿學院、經濟學院、金融學院、統計學院、信息管理學院、旅遊與城市管理學院、軟體與物聯網工程學院(用友軟體學院)、外國語學院、人文學院、法學院、藝術學院、體育學院(國防教育部)、馬克思主義學院共16個教學學院,國際學院、海外教育學院、創業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共4個管理型學院,以及1個獨立學院。
設有《當代財經》雜志社、江西經濟發展與改革研究院、產業經濟研究院、協同創新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財政大數據分析中心、生態文明研究院等7個獨立設置科研機構;有江西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監測、預警與決策支持協同創新中心,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策支持協同創新中心,法治江西建設協同創新中心,江西省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協同創新中心等4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有規制與競爭研究中心、會計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發展與風險防範研究中心、產業集群與企業發展研究中心、生態文明與現代中國研究中心、江西法治政府研究中心、江西省應用統計研究中心等7個省重點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有鄱陽湖生態經濟研究院、財稅研究中心、江西省經濟預測與決策研究中心等3個江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有現代商務研究中心、創新與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研究中心、社會工作與社會管理研究中心、科技金融研究中心、法治政府研究中心等與學院合署或掛靠學院的科研機構。
5、學科專業:學校現有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工學、文學、理學、藝術等學科門類;擁有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統計學共5個博士後流動站;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統計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共7個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39個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13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70個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18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54個本科專業。擁有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產業經濟學);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應用經濟學、統計學獲評A-等級(全國前10%),工商管理獲評B+等級(全國前20%),理論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法學獲評B等級(全國前30%),公共管理獲評B-等級(全國前40%);應用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統計學、工商管理入選「江西省一流建設學科」;1998年獲批江西省首家MBA辦學權,2009年獲批江西省首家EMBA辦學權,2017年通過中國高質量MBA教育認證,2018年通過全國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質量認證並獲評「A級成員單位」;擁有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金融學、市場營銷、會計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財政學、法學),10個省級特色專業,11個省級一流專業;學校自2015年以來共有38個專業參加江西省本科專業綜合評價,23個專業排名全省第一,7個專業排名第二,4個專業排名第三,排名前三的專業數占參評專業數89.47%。
6、教學工作:2002年和2007年,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兩次均獲「優秀」等次,2016年,在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審核性評估中獲得高度評價。獲得國家優秀教學成果獎3項,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8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4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7門、國家級雙語示範教學課程3門、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MOOC)8門、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2個、法律卓越人才培養計劃1個,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學校、大學生英語教學改革示範點項目學校和教育部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等。擁有江西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園1個、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4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8個。學校於1994年(全國較早)實行學分制,學生可以選修雙專業(學位)。2007年學校獲得普通高校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
7、科研工作:2009年至今,學校立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共320項,其中重大招標項目12項,重點項目16項,一般項目220項,青年項目65項,中華學術外譯項目3項,後期資助項目4項;立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90項,其中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主任基金1項,應急項目2項,天元基金3項,面上項目18項,地區項目230項,青年項目35項。近年來,10餘項研究成果編入國家社科規劃辦《成果要報》並送中央領導決策參考,百餘篇研究成果、調研報告獲中央及省部領導批示。立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00餘項,在國際一流刊物及國內權威刊物發表論文近800篇,獲教育部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江西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50餘項。學校現有江西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江西省重點實驗室2個、江西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江西省軟科學研究基地1個。主辦的《當代財經》入選新聞出版總署首屆「全國百強社科期刊」,第三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全國高校精品社科期刊;《 江西財經大學 學報》(雙月刊)入選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兩刊均為CSSCI來源期刊。
學校依託學科優勢、人才優勢和智力優勢,緊密聯系江西經濟社會發展實際,聚焦江西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與建設重大現實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為政府、企業和社會管理部門提供具有重大決策參考價值的研究成果、政策建議和咨詢意見,相關論文成果多次獲得省主要領導的肯定性批示,充分發揮了學校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智囊團」與「決策庫」的作用。學校針對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建設學習型社會的新形勢,積極推進傳統成人教育向現代繼續教育的轉型,以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為導向,充分依託學校學科優勢,每年承辦財政部以及全國各地財務、財政、稅收、金融、銀行和保險系統等政府、企業以及各行業的培訓業務,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8、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2239人,專任教師1302人,其中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77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50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767人;博士生導師133人;碩士生導師744人;「*」講座教授2人,「*」領軍人才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0人,全國模範教師2人,全國優秀教師10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全國「百千萬工程」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國家優青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2人,全國專業學位碩士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江西省贛鄱英才555工程人選2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63人,江西省高校骨幹教師41人,江西省教學名師21人。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梓坤、何祚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京文,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周遠清, 南京大學 原黨委書記洪銀興等擔任我校顧問;國內外330餘名著名學者、專家和企業家受聘為我校客座教授。
9、招生就業:通過多年發展,形成了以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為主體,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為補充的辦學格局。學校面向全國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近年來在江西省招生投檔線和錄取平均分均為全省高校第一。在2018年《中國軟科》「中國最好 大學排名 —生源質量」排名中我校列150名、江西省第一名。全日制本科生有2.1萬人,各類研究生5千餘人。就業工作保持良好態勢,2018屆碩士研究生畢業生年終就業率96.3%,博士研究生畢業生年終就業率100%;普通本科年終就業率90.25%、常規就業率66.83%,國(境)外升學率10.53%,26名本科生到全球排名前20的著名高校深造。學校獲2016-2018年度江西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優秀等級」等榮譽,2010年學校被教育部評為首批「全國就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2012年獲得國務院表彰的「全國就業先進工作單位」稱號。在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2018中國大學教學質量評價報告》中公布的最新「校友會2018中國大學畢業生質量排行榜100強」中我校位列90名。2016年江財眾創空間獲評「國家級眾創空間」、江西省科技廳首批「江西眾創」,2017年江財眾創空間獲批共青團中央首批「全國大學生創業示範園」,學校獲批教育部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江西省教育廳「江西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示範基地」。學校獲批江西省發改委「江西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近年來,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等中央媒體多次報道學校人才培養及就業工作。
⑶ 哪些 省普通高校 本科專業 評價 評估
哪些 省普通高復校 本科專業 評價制 評估
這個每年都會抽查評估的 學校不指定
哪些 省普通高校 本科專業 評價 評估
這個每年都會抽查評估的 學校不指定
哪些 省普通高校 本科專業 評價 評估
這個每年都會抽查評估的 學校不指定
哪些 省普通高校 本科專業 評價 評估
這個每年都會抽查評估的 學校不指定
⑷ 江西省全國一流本科專業名單-江西一流本科建設公示
2020年,教育部對內公布了雙萬計劃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新的一年,我將為你介紹江西省的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名單!
一、江西省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公示(持續更新)
根據江西省教育廳公布的信息可知,目前 江西省共有102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⑸ 怎麼登錄高校土建類專業評估信息系統
《關於做好2018年度全國勘察設計注冊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考務工作的通知》(建注〔2018〕9號)中登載的高校土建類專業評估信息系統已停用。
土建類專業評估信息可在住房城鄉建設部官方網站查詢。現查詢步驟如下:
1、在網路首頁搜索「住房城鄉建設部官方網站」,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