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中的英語教育是什麼
㈠ 英語教育專業都學什麼
商務英語: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能在經貿、外事、文化、教育等部門從事國際商務活動、教學、管理或跨文化交流工作的應用型專業人才。主要學習職場英語,外貿英語,商務英語口語等等。基本上所有跟商務活動有關系的工作都有相對應的科目來學習。
英語教育:培養具有堅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相關知識,具有較強實際工作能力的中小學英語學科教育工作者。主要學習英語精讀、泛讀,英美文學,詩歌寫作,教學法,教育學,心理學等,為以後當老師儲備知識。
兩個專業有部分重疊,實用性來說,推薦商務英語。商務英語學習難度較大。准備做老師,推薦英語教育。
㈡ 英語教育屬於什麼專業類別
英語專業屬於文學類,但是它下面又細分了幾個方向(英語教育、商務英語、應用英語等)。而英語教育主要是為學校培養師資,以後從事教師一職,所以屬於教育類。
【簡介】:英語(English)是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下的語言,由26個字母組合而成,英文字母淵源於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淵源於希臘字母,而希臘字母則是由腓尼基字母演變而來的。英語是國際指定的官方語言(作為母語),也是世界上最廣泛的第一語言,也是歐盟以及許多國際組織以及英聯邦國家的官方語言,擁有世界第三位的母語使用者人數,僅次於漢語和西班牙語母語使用者人數。
【歷史】:英語由古代從丹麥等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以及德國、荷蘭及周邊移民至不列顛群島的盎格魯、撒克遜以及朱特部落的白人所說的語言演變而來,並通過英國的殖民活動傳播到了世界各地。由於在歷史上曾和多種民族語言接觸,它的詞彙從一元變為多元,語法從「多屈折」變為「少屈折」,語音也發生了規律性的變化。在19至20世紀,英國以及美國在文化、經濟、軍事、政治和科學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使得英語成為一種國際語言。如今,許多國際場合都使用英語做為溝通媒介。
【發展】:在未來,英語本身也會出現新的變化,越來越簡易是它的發展趨勢。中國知名語言學家周海中教授在《二十一世紀的英語特徵》一文中作出了大膽預測:到本世紀末,英語的拼寫與讀音逐漸統一起來;詞彙和語法方面的不規則變化被類推法所改造;多用縮略詞、省略句和簡短句,造詞經濟;詞性轉換極為靈活,表達方式更加簡潔、簡明;常用詞語的重復率相當高;可數名詞與不可數名詞、及物動詞與不及物動詞等之間的界限幾乎消失。所有這些,將極大地方便人們學習和使用英語這一交際工具。
㈢ 英語教育專業主要學什麼
主要學英語的聽說讀寫四方面:
1、聽,在大學期間主要反映在大學時學綜合英語,聽力兩門學科中;
2、說,每節專業課都要去練習主要有外教的課,可以交流;
3、讀,大學英語專業課,綜合英語,泛讀,高級英語課程都在訓練這個;
4、寫,只要專業課都要寫些英語文章,一定要多寫,不然大學畢業論文難寫。
㈣ 商務英語專業和英語教育的區別
1、培養目標
商務英語專業:
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扎實的外語基本功和專業知識與能力,掌握相關專業知識,適應中國對外交流、國家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各類涉外行業、外語教育與學術研究需要的各外語語種專業人才和復合型外語人才。
各高校應根據自身辦學實際和人才培養定位,參照上述要求,制定合理的培養目標。培養目標應保持相對穩定,但同時應根據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需要,適時進行調整和完善。
英語教育: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初步掌握英語教育學、心理學基本理論和實踐方法,具備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跨文化交際能力,以及較強的教學活動組織能力和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從事中小學英語教育工作的教師。
2、就業方向
商務英語專業:
在國際商務公司、外資企業、三資企業、民營企業、金融機構、跨國公司中國分公司、境外中國公司涉外機構、政府、行政事業單位從事國際貿易、進出口貿易、商務談判、翻譯、涉外文秘和管理等工作;也適合各外貿易公司、商場、賓館、企事業單位辦公部門等工作。
國際貿易實務方向:從事商務與秘書工作的高等應用型人才。
國際商務管理及秘書方向:從事商務管理與項目策劃工作的高等應用型人才。
會展英語方向:從事國際、國內各種會展的組織與策劃、會展翻譯、會展協調與服務、外事辦公等工作。
教師方向:小學、中學、融、職業中專及大學教師。
英語教育:
該專業畢業生適合在中小學、幼兒園教學以及其他類型、層次的英語培訓機構從事英語教學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其次在各類各級公司、企業從事一般性翻譯或外貿工作。
(4)專科中的英語教育是什麼擴展閱讀:
商務英語培養規格:
1、學制與學位
學制:一般為4年,各高校可根據實際情況實行彈性學制,允許學生在3—6年內完成學業。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學位。
2、素質要求
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良好的道德品質,中國情懷與國際視野,社會責任感,人文與科學素養,合作精神,創新精神以及學科基本素養。
3、知識要求
掌握外國語言知識、外國文學知識、國別與區域知識,熟悉中國語言文化知識,了解相關專業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形成跨學科知識結構,體現專業特色。
4、能力要求
具備外語運用能力、文學賞析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