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型本科專業
⑴ 今年新增37個本科專業意味著什麼
今年新增37個本科專業意味著進一步豐富了本科專業「菜單」。「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需要高層次應用型創新人才,加強對這類人才的培養成為一種趨勢。」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副校長楊國強說。而這些新增專業也恰恰是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緊缺的專業。
今年新增的37個本科專業涉及43所高校。實際上,在「雙一流」與應用型大學建設背景下,各級各類高校也自發掀起學科專業市場化改革熱潮。不過專家提醒,學科專業調整在以人才培養服務於社會發展需求為基本目標的同時,也要滿足學生個體發展的需要,不可讓「一切為了學生」成為口號。
建立完善的學科專業設置與調整干預機制也逐漸成為呼聲
「既要充分授權,同時又要科學監管。」青島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王建偉說,「相關部門不能僅把監督的重點放在專業開設之前的資源配置,專業開設之後資源投入情況的監督也應同等重視。」
對於高校而言,端正設置與調整專業的動機更為關鍵。江南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田賢鵬建議,高校自身要找準定位,確立自己的學科專業優勢,集中資源發展優勢專業。「不能僅僅停留在專業數量的增減上,要多從質量提升上下功夫,從專業建設方面加大投入,為學校內涵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以上內容參考光明網-新增37個本科專業意味著什麼
⑵ 近年來大學新增的專業有哪些
近年來大學來新增的專業有:數據科源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大數據採集、管理專業、金融科技專業,智能製造、建造專業、智能醫學工程、助產學、機器人工程專業、AI智能專業。
機器人工程專業,是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道德文化素質和社會責任感,掌握工業機器人技術工作必備的知識、技術,有較強實踐能力、創新精神,主要從事機器人工作站設計、裝調與改造,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的設計、應用及運行管理等相關崗位工作,具有較強綜合職業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