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一流本科專業評審詳情
① 蘭州大學雙一流學科有哪些 附重點專業學科名單
一、蘭州大學的雙一流學科有哪些
蘭州大學的雙一流學科有化學、大氣科學、生態學、草學,該校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
二、蘭州大學的簡介
學校創建於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間設立的甘肅法政學堂。1928年擴建為蘭州中山大學,1945年定名為國立蘭州大學。新中國成立後,蘭州大學迅速發展壯大,在高等學校院系調整中,被確定為國家十四所綜合性大學之一,成為國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一所大學。改革開放以來,學校緊緊抓住國家實施「科教興國」 「人才強國」戰略和「211工程」 「985工程」的歷史機遇,全面提高辦學水平。2002年和2004年,原甘肅省草原生態研究所、蘭州醫學院先後並入和回歸蘭州大學,學校迎來了歷史上的快速發展時期。2017年,蘭州大學成功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A類),化學、大氣科學、生態學、草學4個一流學科入選「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學校發展進入了******。
蘭州大學校園面積3545畝,建有2個校區,3所附屬醫院。學科門類齊全,學科特色鮮明,涵蓋了12個學科門類。現有103個本科專業,有本科生19826人,碩士研究生10,452人,博士研究生2,442人。學校現有教學科研人員2303人,在站博士後169人,教授等正高職696人,副教授等副高職935人,臨床醫學教授125人,副教授393人。研究生導師1,84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616人,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1229人。兩院院士17人,「*」領軍人才14人,教育部」*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8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3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2人,「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8人, 「*」青年拔尖人才6人,教育部「*獎勵計劃」青年學者4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3人,教育部新世紀(跨世紀)人才110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4個,教育部創新團隊8個,甘肅省領軍人才104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名師」4人,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入選者2人,「*」教學名師3人,國家級教學團隊5個,甘肅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6人。
蘭州大學是我國首批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首批建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首批設置文、理科國家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首批入選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的高校之一。也是我國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實驗計劃19所高校之一,具有學位授權自主審核的31所高校之一。
有6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7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8個省部級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7個省級特色專業。4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型,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型,1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學校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根本任務,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體」的辦學理念,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完善人才培養體系。畢業生素以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勤奮實干而深受社會歡迎,自建校以來,已培養了37萬多名各類人才,許多人成為著名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和優秀的黨政管理人才。1999年至今,先後有17位校友當選為兩院院士。
蘭州大學的科學研究素以基礎研究見長,同時廣泛開展應用研究。
學校堅持「頂天立地」科研觀,主動融入國家戰略,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把西部的地域特點變成研究特色和學科的特色,把區域劣勢轉化為科研優勢,推動將西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上升為國家戰略甚至國際科學問題。學校現有8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5個省級重點學科,3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聯合實驗室, 5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7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6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4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農業農村部重點實驗室,17個甘肅省重點實驗室,2個甘肅省技術創新中心,4個甘肅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4個甘肅省科技創新服務平台,8個甘肅省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2個甘肅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1個甘肅省行業技術中心,1個甘肅省軍民融合協同創新中心,2個甘肅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3個甘肅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培育基地,4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備案),5個甘肅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重大研究基地,4個甘肅高校新型智庫。近年來,圍繞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緊盯「大平台、大項目、大交叉、大成果」,成立了「一帶一路」研究中心、祁連山研究院、生態學創新研究院、泛第三極生態環境與氣候變化前沿科學中心、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等一批實體性創新研究機構,承擔國家重大項目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均大幅提高。已先後獲得國家、部委和省級科技成果獎700餘項,編輯出版各種專著、教材、譯著1400餘部。2008-2017年發表SCI論文13,010篇,篇均被引排名全國高校第26位。5月,科睿唯安發布的最新ESI數據,蘭州大學共有12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分別是化學、物理學、材料學、地球科學、植物動物學、數學、工程學、生物和生物化學、環境和生態學、臨床醫學、葯物和毒理學以及農業科學,其中化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世界排名第492位,國內高校排名第27位。5月,在全球自然指數排名中,蘭州大學位居全球高校第91位,國內高校第17位。
蘭州大學積極發展對外交流與合作。
先後與世界42個國家和地區的196所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合作夥伴遍布亞、美、歐、非、大洋洲。牽頭成立的「一帶一路」高校聯盟,成員總數達173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年招生120人。近五年來,接待來校訪學交流外賓及港澳台地區客人6300餘人次,教工因公出國及赴港澳台參加學術會議、合作研究等各類活動計3,300餘人次,派出3700餘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出國(境)交流、學習或攻讀學位,招收培養2000餘名留學生。在烏茲別克、哈薩克建有2所孔子學院,喬治亞建有1所孔子學堂。
百十年櫛風沐雨,百十年砥礪前行。一代又一代蘭大人堅守奮斗,與時代同呼吸、與民族共命運,用行動踐行了擔當、用實干鑄就了輝煌。面向未來,蘭州大學將以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為目標,發揚「自強不息、獨樹一幟」的校訓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狀態、持之以恆的決心、百折不撓的勇氣書寫好******蘭州大學的「奮進之筆」。
② 2019-2020蘭州文理學院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6個
2019-2020蘭州文理學院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6個
根據蘭州文理學院官網發布的`信息可知,蘭州文理學院共有6個專業入選了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具體名單如下,供大家參考:
1、2019年度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6個專業入選甘肅省2019年度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漢語言文學、新聞學、應用化學、數字媒體技術、旅遊管理、環境設計。
2、蘭州文理學院簡介
蘭州文理學院是2013年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1950年創立的甘肅教育學院和1985年創辦的甘肅聯合大學,2011年甘肅省藝術學校並入。學校是甘肅省首批轉型發展試點院校,文旅部非遺傳承人群研修基地,教育部規建中心全國「高等學校產教融合創新實驗項目」5個項目院校之一。
學校現有文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音樂舞蹈學院、藝術職業學院(甘肅省藝術學校)、旅遊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傳媒工程學院、數字媒體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育學院、外語學院、社會體育學院、化工學院等14個教學單位。有11000餘名學生,其中本科生7800餘名,留學生25名。
學校有漢語言文學、旅遊管理、應用化學等3個省級重點學科。有漢語言文學、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文化產業管理、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戲劇影視美術設計、音樂表演、舞蹈表演、旅遊管理、酒店管理、財務管理、投資學、資產評估、新聞學、廣播電視學、數字出版、播音與主持藝術、電子信息工程、廣播電視工程、通信工程、數字媒體技術、數字媒體藝術、軟體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思想政治教育、數學與應用數學、學前教育、翻譯、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應用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31個本科專業,涉及文學、工學、藝術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理學等8個學科門類,形成了以旅遊類、傳媒類、藝術類專業為主,文、藝、管、工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
③ 什麼是一流專業
比較先進前衛,而且跟隨時代發展的專業,我覺得應該是一流專業
④ 省一流專業是什麼概念
一流專業,是指教育部以一流本科教育為基礎實施「雙萬計劃」建設的`本科專業,分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省級一流本科專業、校級一流本科專業。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方案由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制訂,按照建設總量不超過本行政區域內本科專業布點總數的20%,分三年統籌規劃,報教育部備案後與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同步組織實施。
每年9月底前,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將本年度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報教育部,當年10月與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一並公布。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主要分布在985、211名校以及普通一本高校中。不過,也有少數二本或者三本院校由於個別專業優勢明顯,也會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比如:
(1)寧夏大學新華學院作為寧夏一所獨立學院,也就是大眾眼中的三本院校,卻擁有法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在內的7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更是擁有1門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會計學)和1門省級一流本科專業(電子商務)。
⑤ 國家一流專業申報條件
1、專業定位明確。
服務面向清晰,適應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符合學校發展定位和辦學方向。積極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
緊扣國家發展需求,主動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著力深化專業綜合改革,優化專業結構,積極發展新興專業,聚焦我省六大戰略支柱產業和十大戰略新興產業,重塑升級傳統專業,鍛強提質優勢專業、布局培優新興交叉專業和未來產業急需專業。
2、專業管理規范。
切實落實本科專業國家標准要求,專業達到《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准》。人才培養方案科學合理,教育教學管理規范有序,專業的生師比、師資結構、教授為本科生授課情況、實踐學分比例、專業教學資源數量、第一志願錄取率、新生報到率、應屆畢業生就業率等指標優於全省平均水平;近五年未出現重大安全責任事故。優先支持已通過專業認證的專業。
3、改革成效突出。
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教育理念先進,教學內容更新及時,方法手段不斷創新,以新理念、新形態、新方法引領帶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
申報專業近五年獲得過2項省級及以上本科教學改革與教學質量工程項目或教學成果獎的優先支持;在「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學生參加或所屬教師指導的項目獲省級三等獎及以上、國家級銅獎及以上名次的優先支持。
申報程序
1、學院遴選。2021年度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最後一個申報年度,請各院(系部)務必高度重視,遴選優勢專業申報,做好相應的支持和保障工作。
2、組織評審。學校將組織專家對申報專業進行綜合評審,確定擬推薦專業並進行公示。
3、擬推薦專業經公示無異議後,專業負責人登錄「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報送系統」在線填報申報材料。
⑥ 2020年全國一流本科專業雙萬計劃專業名單公布
日前,教育部首批一流本科專業「雙萬計劃」建設點評選結果公布,各校哪些專業入選,我們一起看一看!
教育部4月起啟動實施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將在2019—2021年建設10000個左右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點和10000個左右省級一流本科專業點。本次評審是一流專業「雙萬計劃」的首批遴選,首批認定的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為4054個,其中中央部門所屬高校1691個、地方高校2363個,同時確定了6210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以下是根據部分高校公布的入選情況整理:
北京理工大學 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南京理工大學 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山東大學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山東大學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深圳大學 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長安大學 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北京化工大學 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北京建築大學 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海南大學 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東華大學 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上海外國語大學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大連海事大學 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西安工程大學 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