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名单 » 大学跨专业要求

大学跨专业要求

发布时间: 2021-03-05 23:07:05

大学生跨专业考研,行吗哪几个问题需要考虑呢

大学生考研在选择专业时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全面分析,不可以仅以报考人数来判断专业的冷热程度和竞争激烈程度,更不要盲目地跟从潮流报考所谓的热门专业,应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能让研究生阶段有价值、有收获!

一、本科专业不好,应该怎么办?

换专业也不能漫无目的,应该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将兴趣和职业目标结合起来选择专业,然后尽早选定学校,尽早了解有关的信息,早做准备。了解有关考试的注意事项以及以后的毕业分配去向,看看是否和自己的职业目标比较接近。

热门专业对于大学生诱惑很大,它与研究生毕业之后的就业有直接联系,跨专业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就业压力。冷门专业的学生,并不喜欢自己专业,大学转专业又十分困难,为了改变自己的就业处境,跨专业考研就成为他们的另一条可以选择的道路。

对于大学生来说,为了自己的理想,需要坚持到底,毫不畏惧,要相信通过努力,自己一定能考生理想的院校与专业。

❷ 大学跨专业考研是怎么回事

主要是为了鼓励培养复合型人才,比如你本科学的是数学类的专业,那如果你研究生学金融或者计算机,等你毕业就比较吃香,当然前提是你读硕的时候不能荒废了时间,跨专业应当选和你本科的职业相辅相成的硕士专业,现在外面招管培,很多都比较中意带理工科背景的管理人才。

大学本科毕业生跨专业考研有什么要求吗

一、大学本科毕业生
● 本专业考研:
1、考研是因为兴趣,想要继续深造。那么选择本专业科研教育水平比较高的院校。
2、考研是为了一纸文凭,可以选择本校或者是二区的院校,都是难度相对较小的。
3、考研是为了名声,当然,名校不是那么好考的,你需要权衡利弊。
● 跨专业考研:
跨专业不同于本专业,考研难度相对较大,所以,首先,需要了解跨专业考研难度,其次,需要明白,你跨专业是为了更好的就业,还是因为对本科专业没有兴趣,想要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继续深造,明白自己为什么考研。
二、大学专科毕业生
● 本专业考研:
大专学历是需要有两年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同时,院校对于专科生报考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专科生考研可报考的院校都有哪些?其次,专科考研复试需要加试,最后,很多名校是不接受专科调剂的,所以需要大家酌情考虑目标院校。
● 跨专业考研:
很多院校是不接受专科跨专业报考的,譬如,首都医科大学、外交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在报考前,需要对院校政策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三、党校函授毕业生
党校函授实际上是党为了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而进行的一种内部培训。有关文件规定:“党校函授毕业生不得享受国民教育系列学历同等待遇”。具体考研规定请与所要报考单位进行确认。
四、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对于这类考生,既然已经决定再考一个,那就选择一个专业领域内比较权威,或者名气比较大的院校。或者是导师在业界比较有权威的院校。否则,再学一个硕士学位是没有多大的必要的。
● 注意:在校研究生报考前需要征得所在学校同意。
五、其他学历
1.成人高考毕业生(含成人高校大专毕业生、成人高校应、往届本科毕业生)
2.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含自考本科毕业生、自考专科毕业生)
3.普通高校结业生与肄业生
4.同等学力
● 报考条件:名校的报考门槛较高,同时,限制性条件比较多。所以,建议以同等学力考生身份报考的考生,选择院校的时候,以稳妥为主,选择自己容易考上的,或者考研难度较小的学校,最终的结果是考上了研究生,达成目的就好了。
● 注意: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本科需具备三年及以上工作经验,专科需具备五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硕士需要2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❹ 请问:大学生可以跨专业报考其他任一大学的研究生吗 有什么要求没有

问题1.初试也就是国家研究生入学考试不需要联系,但要仔细看清报考院校回当年的招生简章(这个答很重要),这上面都会详细说明招生专业及专业复习资料,以及考生资格等问题(一般是关于同等学力和自考生的资格问题)。
学校已经批准的招生专业,导师没有权利阻止考生报考。
但要说明的是,现在大部分学校是开学时选导师,导师会有部分决定权来选择是否招收你为他的学生。由于学生多导师少,每个老师都有有限的招生名额,如果招满了或是有更好的学生,可能就会拒绝你。不过学校里还有别的老师,可以继续选择。不过如果复试已经通过,也可以提前联系,争取到更好的导师。

问题2.一起考。
跨专业与同专业学生是在国家规定的考试时间一起考,当然地点可能会不同,而且试卷相同(除非招生目录上有多个专业课可任选其一)
不过,如果决定跨专业的话,平时最好看些相关的专业书籍。这个在复试时候很重要,因为大部分学校复试笔试时会考一些相关专业内容,而且导师们也很重视专业底子。当然不排除有的导师也喜欢招外专业的来拓展研究思路和方法。

呵呵...祝考研成功

❺ 可以在大学时主修一个专业,而在考研时跨校跨专业考吗

可以,考研要求没针对专业的,你什么专业都可以报考的。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版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权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毕业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❻ 跨专业考研有什么要求

第一,跨专业占有优势的学科一般是数学和外语,因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首先在全国统考中就占了“便宜”。而且,理工类各门专业基础课都与数学相关,学好了数学,转经济、自动化、计算机就具有“比较优势”,基础也比较扎实。

第二,相对而言,考生比较认同的规则是“理转文易,文转理难”。纯文科如历史、中文等专业更侧重于感性认识,所有专业都可尝试报考。但是文转理就不同了,高等数学就是第一个大门槛。所以,文科转理工科要慎行。

第三,转专业的方向最好遵守“就近原则”,即寻找相近专业或相关学科来跨考。最安全的方法还是找同一门类下或同一基础理论下的不同分支,如果自身实力不是特别雄厚,切忌跨度太大。

第四,跨专业考研也要“投石问路”,就是说在备考时找准相关院系和导师。有的学校和院系是欢迎并鼓励跨专业报考的。

【跨专业考研需要注意什么】

一、跨专业选择具体分析

1.经管类,相近专业可跨考,考生可以在经管专业大类中跨-考,如会计跨-考财务管理、工商管理跨-考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学跨-考金融学等。相近专业间的跨-考成功率高。

2.文史类,跨考“经管类”难度大,文史类考生普遍数理能力较弱,很多考生在大学甚至没有接触过高等数学,所以想要跨-考经济管理、理工类专业,面对几本完全陌生的专业书籍,备考难度较大。

3.理工类互相跨考成功率高,理工类考生往往拥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其选择范围相对较宽,可以在理工大类中跨-考,也可以跨-考经管类专业。

4.医学类跨考风险较大,这个群体相对非常独立、特殊,他们的学制是五年,学习的内容、专业技能具有非常强的行业属性。跨-考难度较大,风险较大。医学考生往往很少选择跨专业报考,多是跨地域、跨院校。如果确实对本专业不在行,考生通常考取与医学相关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如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等,难度较低。

热点内容
大学生网课app有哪些 发布:2025-05-14 00:42:19 浏览:887
大连金州大学城 发布:2025-05-14 00:42:19 浏览:366
大学生关灯 发布:2025-05-14 00:40:36 浏览:327
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作品 发布:2025-05-14 00:35:07 浏览:10
南京大学政治学考研 发布:2025-05-14 00:34:57 浏览:63
大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 发布:2025-05-14 00:34:55 浏览:352
养父大学生 发布:2025-05-14 00:26:39 浏览:125
清华大学机械电子研究生难易程度 发布:2025-05-14 00:26:31 浏览:119
青岛理工大学环艺考研 发布:2025-05-14 00:16:33 浏览:546
武汉理工大学2014届优秀毕业生名单公示 发布:2025-05-14 00:10:43 浏览: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