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11大学名单
㈠ 上海地区所有211或985大学
1、上海地区211大学有10所,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版、上海财经大权学、海军军医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
2、上海地区985大学有4所,分别是: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1)上海市211大学名单扩展阅读
2017学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64所,普通中等学校900所,普通小学741所,特殊教育学校30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和毕业生数均有所增加,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和毕业生数有所减少。
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将“985工程”、“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㈡ 江浙沪“211工程”高校名单
1、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版矿业大学(徐州权)、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2、浙江:浙江大学
3、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2)上海市211大学名单扩展阅读:
2016年06月7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关于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宣布《“211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失效,已失效的规范性文件不再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2019年11月28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声明:已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
㈢ 211大学名单
211大学名单:
北京(23所):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上海(9所):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大学
天津(3所):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重庆(2所):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河北(1所) 河北工业大学
山西(1所):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1所): 内蒙古大学
辽宁(4所):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3所):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黑龙江(4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江苏(11所)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浙江(1所) 浙江大学
安徽(3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福建(2所)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江西(1所) 南昌大学
山东(3所)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石油大学
河南(1所) 郑州大学
湖北(7所)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3所)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5所)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西(1所) 广西大学
四川(6所)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绵阳科技城)
云南(1所) 云南大学
贵州(1所) 贵州大学
陕西(7所)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甘肃(1所) 兰州大学
新疆(1所) 新疆大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所)石河子大 学
宁夏(1所)宁夏大学
青海(1所)青海大学
海南(1所) 海南大学
西藏(1所)西藏大学
军事系统(3所) 第二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3)上海市211大学名单扩展阅读
211工程(英语:Project 211),俗称“211院校”,是指1990年代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针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所策划、实行的一项战略性政策。“211”的含义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2011年3月7日,中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第十一届全国政协第四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时表示,985工程、211工程已经关上大门,不会再有新的学校加入这个行列。
自2014年以来,211计划已被较少提及,逐步被新的“111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所取代。
2016年6月29日,教育部宣布将“985工程”、“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㈣ 上海985大学名单211大学名单
上海985大学名单211大学名单: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海军军医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㈤ 上海市211大学名单
上海,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一共有着所985大学和4所211大学。其中985大学分别是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由于前面介绍过了前三所大学,所以今天我们主要介绍4所211大学。
第一所,华东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简称”华理“,位于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覆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艺术、哲学、教育11个学科门类的全国重点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学和震旦学院,1952年由交通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江南大学等校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1993年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
2019年,在ESI中国大学综合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均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28位。学校设有徐汇校区、奉贤校区和金山科技园区,占地面积2535亩,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学校整体实力强悍,在理工方面更是十几突出。同时学生整体反应良好,学习氛围浓厚,学生也收获颇丰。
第二所上海大学,简称“上大”,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9年,上海大学在QS建校50年以下大学150强排名中列中国大陆第1名;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列中国大陆第16名;在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列中国大陆第36名。上海大学有宝山校区(校本部)、延长校区、嘉定校区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20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2万平方米。
第三所,东华大学地处中国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在2016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东华大学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34位、上海高校第6位。有两个校区,一个在市区(延安路校区),只有服装学院,管理学院在那边,另一个在松江大学城(松江校区),松江大学城的环境很好,校园很大,绿化特别棒,而且学术氛围也很不错,周围还有6所大学比邻,松江校区的食堂是出了名的好吃,还不贵,各种设施也很齐全基本上都可以免费用。
第四所上海财经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826亩;据2013年就业报告,就业率达到93.68%。
㈥ 上海211大学名单
上海共有211大学10多,它们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内,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第二军医大容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1:复旦大学简称“复旦”,位于中国上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孙中山。
复旦大学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一所世界知名、国内顶尖的全国重点大学。
2: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简称“上海交大”,位于上海市,是位列“985工程”、“211工程”、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
㈦ 上海有几所985,211大学名单
1、上海地区大学有10所,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海军军医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
2、上海地区985大学有4所,分别是: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7)上海市211大学名单扩展阅读:
1、复旦大学
1905年,于右任、邵力子等原震旦公学学生脱离震旦,拥戴马相伯在吴淞创办复旦公学。校名撷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两句中的“复旦”二字,本义是追求光明,寓含自主办学、复兴中华之意。
2、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位于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教育部直属,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9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首批七所“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3、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简称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收生标准最严格的中国大学之一。
参考资料:网络-985
参考资料:网络-211
㈧ 上海有几所985,211大学名单
1、上海地区大学有10所,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海军军医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
2、上海地区985大学有4所,分别是: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8)上海市211大学名单扩展阅读:
1、复旦大学
1905年,于右任、邵力子等原震旦公学学生脱离震旦,拥戴马相伯在吴淞创办复旦公学。校名撷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两句中的“复旦”二字,本义是追求光明,寓含自主办学、复兴中华之意。
2、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位于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教育部直属,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9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首批七所“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3、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简称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收生标准最严格的中国大学之一。
㈨ 上海211大学名单
复旦 985 211
交大 985 211
同济 985 211
华师 985 211
华理 211
上财 211
上外 211
上大 211
东华 211
第二军医大 211
当然是复旦了。
㈩ 上海有哪些高校属于211,哪些属于985
上海属于211的高校有:
1、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首批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3、华东理工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4、上海财经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海外高层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5、上海外国语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上海属于985的高校有:
1、复旦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C9)、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协会的重要成员。
2、同济大学: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收生标准最严格的中国大学之一;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
3、上海交通大学:位列“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
4、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金砖国家大学联盟”、“亚太高校书院联盟”。
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入选中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示范中心学科组长单位、上海市卓越医学教育计划专家组组长单位、全国法文医学特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