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名单 » 北京大学副校长名单

北京大学副校长名单

发布时间: 2021-01-30 14:58:57

1. 北京大学历任校长名单公示表

清朝京师大学堂时期 :
孙家鼐(1898年7月—1900年春)
许景澄(1899年7月—1900年7月)
张百熙(1902年1月—1904年2月)
张亨嘉(1904年2月—1906年2月)
李家驹(1906年2月—1907年7月)
朱益藩(1907年7月—1907年12月)
刘廷琛(1907年12月—1910年9月)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立北京大学时期 :
严复 (1912年2月—1912年10月)
何燏时(1912年12月—1913年11月)
胡仁源(1913年11月—1916年12月)
蔡元培(1916年12月—1927年8月)
刘哲 (1927年8月—1928年6月)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立北京大学时期 :
李煜瀛(1928年6月—1929年1月)
陈大齐(1929年1月—1929年8月)
蔡元培(1929年9月—1930年12月)
蒋梦麟(1930年12月—1937年7月)

日本控制北平时期 :
汤尔和(1939年1月—1940年3月)
钱稻孙(1940年3月—1945年10月)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恢复管治时期:
傅斯年(1945年10月—1946年8月)
胡适 (1946年9月—1948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校长 :
汤用彤(1949年5月—1951年9月)
马寅初(1951年6月—1960年3月)
陆平 (1960年3月—1966年6月)
张承先(1966年6月1日—1966年7月26日)(北京大学文化大革命工作组组长)
聂元梓(1966年7月28日—1966年9月)(北京大学文化革命委员会筹备委员会主任)
聂元梓(1966年9月11日—?)(北京大学文化革命委员会主任)
杨德中(1969年9月27日—?)(北京大学革命委员会主任)
周培源(1978年7月—1981年3月)
张龙翔(1981年5月—1984年3月)
丁石孙(1984年3月—1989年8月)
吴树青(1989年8月—1996年8月)
陈佳洱(1996年7月—1999年11月)
许智宏(1999年11月—2008年11月)
周其凤(2008年11月—2013年3月)
王恩哥(2013年3月—至今)

2. 北京大学的校长是谁

许智宏 党委常委、校长
--------------------------------------------------------------------------------

性 别: 男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42年10月
研究方向: 植物发育生物学,植物生物工程
主管工作: 全面主持学校行政工作

--------------------------------------------------------------------------------

学习经历: 1959年9月-1965年9月,北京大学生物系植物学专业本科学习
1966年2月-1969年9月,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生学习

--------------------------------------------------------------------------------

工作经历: 1965年9月-1970年2月,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激素室研究实习员
其间:1965年9月-1966年2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外语
1966年2月-1969年9月,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1968年8月--1970年2月,天津4701部队军垦农场劳动锻炼
1970年2月--1973年3月,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激素室课题组长
1973年3月--1983年12月,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细胞生理室课题组长、室领导小组成员
其间:1979年8月--1980年9月,英国约翰.依奈斯研究所访问学者
1980年9月--1981年10月,英国诺丁汉大学植物系访问学者
1983年12月-1988年10月,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所长
1988年11月-1991年2月,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兼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8年-1996年)
1989年-1992年,国立新加坡大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访问教授(每年3个月)
1991年2月-1994年10月,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1992年10月-2003年2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1999年11月至今,北京大学校长

--------------------------------------------------------------------------------

主要著作: 1988年,《经济植物组织培养》,罗士韦、许智宏主编,科学出版社
1996年,《植物基因工程》,田波、许智宏、叶寅主编,山东科技出版社
1997年,《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及遗传转化》,许智宏、卫志明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8年,《植物发育的分子机理》,许智宏、刘春明主编,科学出版社
1998年,《植物生物技术》,许智宏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3. 北大副校长有几个,都是谁。

历任北大校长
一 蔡元培蔡元培(1868~1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

二 蒋梦麟(1886-1964)原名梦熊,字兆贤,号孟邻,浙江余姚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曾任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先后担任过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北京大学校长、行政院秘书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等职。

三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四 汤用彤(1893—1964),字锡予,祖籍湖北省黄梅县,生于甘肃省渭源县。中国著名哲学史家、佛教史家,教育家、著名学者。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现代中国学术史上会通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与陈寅恪、吴宓并称“哈佛三杰”。已出版的著作:《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隋唐佛教史稿》、《汤用彤学术论文集》(包括《魏晋玄学论稿》、《往日杂稿》、《康复札记》等)、《印度哲学史略》等。

五 马寅初(1882—1982), 回族人1882年6月24日出生在浙江省嵊县浦口镇。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主要著作有:《通货新论》《战时经济论文集》《我的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中国国外汇兑》《中国银行论》《中国关税问题》《资本主义发展史》《中国经济改造》《经济学概论》、《新人口论(重版)》《马寅初经济论文集(上、下)》等。 1993年8月获首届中华人口奖“特别荣誉奖”。
六 陆平(1914-2002),男,原名刘志贤,又名卢荻,吉林长春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至1937年在北京大学教育系学习。1957年10月至1960年3月,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同年11月起任北京大学党委第一书记。1960年3月至1966年6月,兼任校长。

七 周培源(1902年8月28日-1993年11月24日)著名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
八 张龙翔(1981.5-1984.3)[3],教授,生物化学家。浙江吴兴(今湖州)人。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42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4年回国。曾任重庆桐油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1946年起,历任北京大学化学系、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1981年5月至1984年3月任北京大学校长。
九 丁石孙 男,汉族,1927年9月生,江苏镇江人,民盟成员、中共党员,1950年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大学学历,教授。 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全国政协教育文化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十 吴树青,经济学家兼教育家,教授。江苏江阴人。经济学家。1989年8月至1996年8月任北京大学校长。
十一 陈佳洱(1934— ),上海人。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教育家、加速器物理学家。1934年10月1日出生,汉族,上海市人。
十二 许智宏 ,男,汉族,1942年10月出生,江苏.无锡人,1965年9月参加工作,1976年2月入党,研究生学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中 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2年10月至2003年02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99年12月至2008年11月任北京大学校长。

十三 周其风 男,汉族,1947年10月8日(农历)出生,湖南浏阳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07月至2008年11月,任吉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2008年11月开始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4. 清华历届校长名单

  1. 冯友兰,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2. 叶企孙,中国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和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

  3. 刘仙洲,机械学家和机械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中国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4. 蒋南翔,马克思主义教育家、中国青年运动的著名领导者。

  5. 刘达,北平辅仁大学肄业,在一二九运动中为辅仁大学学生会代表。

  6. 高景德,电机工程专家、教育家,现代电能系统运行和控制的新理论与新技术专家。

  7. 张孝文,清华大学教授,现任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8. 王大中,核工程与核安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9. 顾秉林,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材料科学家。

  10. 陈吉宁,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环境系统分析专业研究生毕业,工学博士,教授。

  11. 邱勇,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环境系统分析专业研究生毕业,工学博士,教授。

5. 北大新任副校长是何许人

准80后名校副校长,成功的人生都离不开努力

最近不少高校都先后进行了人事调动,今天让我们来聚焦国内顶级名校——北京大学新进副校长陈宝剑,一位79年生的准80后青年才俊。

一直以来,国内高校的行政臃肿被诟病不已,所以“去行政化”呼声也是一直高居不下,通常来说,一所高校里有一位校长和其他七位副校长,这些副校长职能也不大相同,有监管德育的,有监管招生的,有监管宣传的,有监管就业的等等之类。正是由于这些多位校长的协同配合,才能让一所容纳几万人的大学能运转自如,不至于随时宕机,耽误其余师生的生活,所以每一所高校的校长与副校长都不但有光辉的学术履历,还必须有机智的处事能力。作为国内高校中top级别的北京大学,其行政高层自然更是龙中人凤,于是,当陈宝剑这位准80后青年才俊成为北京大学新进副校长时,瞬间吸引了学术界与政界的目光。

陈宝剑拥有今天的成就一切来自于自身的努力拼搏,他的事迹时刻提醒我们,不忘奋斗才能突破自我,创造新生活。

6. 北京大学凭什么有三个常务副校长

在北大常务副校长更多的是作为荣誉称号存在

7. 北大 有几个 名誉校长

北大著名校长:
1.孙家鼐(1827―1909)
对北大的贡献:他一手筹办了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的大学-----京师大学堂,成就了北大作为中国最高学府的“高贵身份”。校长任期:1898年7月至1900年春任。
个人成就: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典型,官位职相当于现在的部长和北京市长,最后任职相当于人大委员长。
简介:孙家鼐,字燮臣,号蛰生、容卿、澹静老人,安徽寿州人。1851年中举人,八年后成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868年,孙家鼐提督湖北学政,任满之后,奉旨入值上书房授读。历任工部侍郎、户部侍郎、、兵部侍郎,以及吏部侍郎等职。1890年,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两年后升工部尚书,兼顺天府府尹。1896年主持官书局。1898年,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管理京师大学堂。建议增设中心学堂、速成学校及医学校。后授礼部尚书,任体仁阁大学士,历转东阁、文渊阁大学士,晋武英殿大学士,充学务大臣、政务大臣、编纂官制总司核定等。1907年,任资政院总裁,参与“立宪”事宜。谥文正。

2.严复(1854—1921)
对北大的贡献:他在袁世凯政府想关闭大学之时,力争保住“全国最高学府”北大。并提出“兼收并蓄,广纳众流,以成其大”的办学思想,以北大为“一国学业之中心点”,奠定了北大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校长任期:1912年2月至1912年10月。
个人成就:国学大师,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代表人物,翻译家和教育家。
简介:严复,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人。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普茨茅斯大学及格林威治海军学院)。1880年起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教务长)、会办(副校长)、总办(校长)。1912年严复受命任京师大学堂改名北大后的第一任校长。严复从海军界转入思想界,积极倡导西学的启蒙教育,其著名译著有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等,他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较为系统地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 1921年10月27日去世,终年68岁。著作有《严几道诗文钞》等。著译编为《侯官严氏丛刊》、《严译名著丛刊》。

3.蔡元培 (1868~1940)
对北大的贡献:北大精神创建者.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校训,使北大从封建中国的最高学府脱胎换骨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学术自由的天堂、中国高校之样板!校长任期:1916年12月至1927年8月。
个人成就:国学大师,学界泰斗,中国现代最著名的教育家。近代革命家、政治家、科学家。第一代真正“学贯中西”的知识分子。为后人留下了“北大精神”以及“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育思想,影响百年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都统一在了他的旗帜下。
简介:蔡元培,字鹤卿、孑民,号孑农,绍兴山阴(今越城区)人。17岁考取秀才,18岁设馆教书。青年时期,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授编修。1898年,弃官从教,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嵊县剡山书院院长、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1902年,组织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创立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均曾被推为总理。1904年组织光复会,1905年参加同盟会。1907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研读哲学、心理学、美术史等。1912年1月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不久,因不满袁世凯专制而辞职,再赴德、法等国学习和考察。1916年回国,次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五四”运动中支持学生爱国行动,多方营救被捕学生。被迫辞职后,多次赴欧洲英、法等国考察教育和讲学。曾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国民党监察院长、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美国纽约大学名誉法学博士、法国里昂大学文学博士。1932年,同宋庆龄、杨杏佛等在上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被推为副主席。晚年,为抗日救亡事业奔波,努力促成国共合作。1938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名誉主席。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以他名字命名的蔡元培奖是北大教师最高荣誉奖。
蔡元培对近现代中国教育、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主要是:
1.自蔡元培始,中国才形成了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制度。
2.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3.为中华民族保护了一批思想先进、才华出众的学者。

3.胡适(1891.12.17—1962.2.24)
对北大的贡献是:五四后的北大在中国教育界、学术界自成一体,独领风骚。其自由传统的形成首功在蔡元培,但与陈独秀、胡适、傅斯年等人的努力也密不可分。胡适是北大知名教授、“革新健将”,长期担任北大校长,“中兴”北大功不可没。校长任期:1945年10月至1948年12月。
个人成就:国学大师,现代著名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诗人。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于世,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
简介:胡适,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徽州绩溪县上庄村人。1910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留学。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唯心主义哲学家杜威。1917年毕业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回国被聘北大教授。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胡适他与陈独秀的通信以及《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的发表,引发了当时中国的文学革命。他提倡“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并相继完成《国语文法概论》、《白话文学史》等著作,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而成为现代中国人重要的思想和交流工具起了决定性作用。1902年出版的《尝试集》成为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颇有开拓之功。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另一主要贡献是输入新思想。其《易卜生主义》、《贞操问题》,当年都是振聋发聩之作。 胡适治学有两个主要领域,一是中国哲学史,一是中国文学史。尽管《中国哲学史大纲》只出版了上卷,《白话文学史》也没有下编,可这两部书都是建立规范并奠定学科基础的经典性著作,对二十世纪学术发展影响甚深。另外,他首创新红学,重修禅宗史,以及用历史演进法来研究中国章回小说,都是开一代新风,功不可没。
胡适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位于台北南港)院长等职。

3.汤用彤(1893—1964)
对北大的贡献是:新中国开始时期北大校务委员会主席(1949年5月至1951年9月)
个人成就:中国著名哲学史家、佛教史家,教育家、著名学者,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现代中国学术史上会通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与陈寅恪、吴宓并称“哈佛三杰”。
简介:汤用彤,字锡予,湖北省黄梅人。1918年赴美国留学,192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教授。他通晓梵语、巴利语等多种外国语文,在北大执教30余年,教学内容包括中国佛教史、魏晋玄学、印度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欧洲大陆理性主义、英国经验主义、逻辑学、哲学概论等。可谓学富五车,桃李天下。他的学术著作如《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魏晋玄学论稿》、《印度哲学史略》等至今仍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权威性著作。

3.马寅初(1882—1982)
对北大的贡献是:校长任期:1951年9月至1960年3月。
个人成就:,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简介:马寅初 ,生于浙江嵊县。1906年赴美国留学, 先后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16年任北京大学任经济学教授。1928年任南京政府立法委员, 1929年后, 出任财政委员会委员长、经济委员会委员长。后因批评蒋介石政府,1940年被逮捕,42年获释。1949年8月, 出任浙江大学校长, 并先后兼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51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60年1月4日, 因发表《新人口论》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1979年9月, 平反后担任北大名誉校长, 并重新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1981年2月27日, 当选为中国人口学会名誉会长, 1981年3 月29日, 当选为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顾问。他一生专著颇丰,主要有《纽约市的财政》、《中国国外汇兑》、《中国银行论》、《中国关税问题》、《资本主义发展史》、《中国经济改造》、《经济学概论》、《通货新论》、《战时经济论文集》《我的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新人口论(重版)》、
《马寅初经济论文集(上、下)》等。1994年,以他名字命名的浙江省马寅初人口福利基金会成立,主要资助和兴办有关人口福利的项目和活动,推动人口福利事业的发展。

4.周培源(1902-1993)
对北大的贡献是:大力支持并亲自组织领导研制成功了华光型电脑镭射汉字编辑排版系统,引发了我国印刷术的重大革新。培养了几代知名的力学家和物理学家。校长任期:1978年7月至1981年3月。
个人成就:,著名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物理学一代宗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
简介:周培源,江苏宜兴人。1928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理学博士学位。1928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在w. k.海森伯(heisenberg)教授指导下从事量子力学的研究。1929年在瑞士苏黎世高等工业学校w.泡利(pauli)教授指导下从事研究。1929年回国以后,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任教授。其间于1936-1937年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参加爱因斯坦主持的广义相对论讨论班。解放后曾任清华大学教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主席、名誉主席,世界科协副主席,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会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会长,九三学社主席,第五、六、七届政协副主席。1980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80年和1985年两次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具有卓越贡献的校友”奖。
周培源在学术上的成就,主要为物理学基础理论的两个重要方面,即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引力论和是流体力学中的湍流理论,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并形成了“湍流模式理论”流派。周培源从事高等教育工作60多年,早期学生中王竹溪、彭桓武、林家翘、胡宁等都成为著名的科学家。由他和夫人发起的周培源基金会设五类共57项专项基金,“周培源物理奖”、“周培源力学奖”等被公认为在该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奖项。

5.陈佳洱(1934— )
对北大的贡献是:校长任期:1996年8月至1999年11月。
个人成就:,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加速器物理学家。
简介:陈佳洱,上海人。1963-1966年为英国牛津大学和卢瑟福高能研究所访问学者,1982-1984为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核物理实验室和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访问科学家。1999年12月至2003年12月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1999年以来先后获美国加州门罗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英国拉夫博鲁大学等院校荣誉理学博士学位,并当选为英国物理学会特许会员、纽约科学院院士,亚太物理学会联合会主席、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执委会副主席、萨拉姆国际研理论物理究中心科学理事会理事。现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教授。
陈佳洱在开拓发展我国的射频超导加速器、加速器超灵敏质谱计、射频四极场加速器、高压静电加速器以及束流物理等众多的低能加速器及相关的应用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6.许智宏(1942— )
对北大的贡献是:推动北大改革,提出2015年北大建成国际一流大学目标。校长任期:1999年11月至2008年11月。
个人成就:著名植物生理学家,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简介:许智宏,江苏无锡市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历任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课题组组长、室领导小组成员、副所长、所长,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其间,曾在英国从事研究工作。1992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99年11月任北京大学校长兼中科院副院长。长期从事植物发育生物学、植物细胞培养及其遗传操作、植物生物工程的研究。现为北京大学教授、中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植物组织培养和生物技术协会主席,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香港大学荣誉教授,英国De Montfort大学和诺丁汉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和蒙特利尔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荣誉博士。

7.周其凤(1947— )
对北大的贡献是:校长任期:2008年11月—今
个人成就:著名化学家,中科院院士。
简介:周其凤,湖南浏阳人。1965年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80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90年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2004年7月至2008年11月任吉林大学校长。2008年11月至今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校长。 他长期在高分子领域高端思考和探索,提出了高分子合成和液晶高分子研究和合成的新方法方法,这一种合成方法合成的液晶高分子独成系统,既区别于德国人的又不同于美国人的,属于第三类液晶高分子,他的理论同时促进了国际上高分子学科理论和试验技术上的提升和发展,他的研究达国际领先水平。

8. 现任北大校长是谁还有历任北大校长都有哪些(谢谢!)

一 蔡元培蔡元培(1868~1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

二 蒋梦麟(1886-1964)原名梦熊,字兆贤,号孟邻,浙江余姚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曾任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先后担任过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北京大学校长、行政院秘书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等职。

三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四 汤用彤(1893—1964),字锡予,祖籍湖北省黄梅县,生于甘肃省渭源县。中国著名哲学史家、佛教史家,教育家、著名学者。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现代中国学术史上会通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与陈寅恪、吴宓并称“哈佛三杰”。已出版的著作:《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隋唐佛教史稿》、《汤用彤学术论文集》(包括《魏晋玄学论稿》、《往日杂稿》、《康复札记》等)、《印度哲学史略》等。

五 马寅初(1882—1982), 回族人1882年6月24日出生在浙江省嵊县浦口镇。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主要著作有:《通货新论》《战时经济论文集》《我的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中国国外汇兑》《中国银行论》《中国关税问题》《资本主义发展史》《中国经济改造》《经济学概论》、《新人口论(重版)》《马寅初经济论文集(上、下)》等。 1993年8月获首届中华人口奖“特别荣誉奖”。
六 陆平(1914-2002),男,原名刘志贤,又名卢荻,吉林长春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至1937年在北京大学教育系学习。1957年10月至1960年3月,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同年11月起任北京大学党委第一书记。1960年3月至1966年6月,兼任校长。

七 周培源(1902年8月28日-1993年11月24日)著名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
八 张龙翔(1981.5-1984.3)[3],教授,生物化学家。浙江吴兴(今湖州)人。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42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4年回国。曾任重庆桐油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1946年起,历任北京大学化学系、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1981年5月至1984年3月任北京大学校长。
九 丁石孙 男,汉族,1927年9月生,江苏镇江人,民盟成员、中共党员,1950年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大学学历,教授。 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全国政协教育文化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十 吴树青,经济学家兼教育家,教授。江苏江阴人。经济学家。1989年8月至1996年8月任北京大学校长。
十一 陈佳洱(1934— ),上海人。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教育家、加速器物理学家。1934年10月1日出生,汉族,上海市人。
十二 许智宏 ,男,汉族,1942年10月出生,江苏.无锡人,1965年9月参加工作,1976年2月入党,研究生学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2年10月至2003年02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99年12月至2008年11月任北京大学校长。

十三 周其风 男,汉族,1947年10月8日(农历)出生,湖南浏阳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07月至2008年11月,任吉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2008年11月开始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9. 北京大学的历任校长

1、孙家鼐(1898.07-1900.00)

2、许景澄(1899.07-1900.07)

3、张百熙(1902.01-1904.02)

4、张亨嘉(1904.02-1906.02)

5、李家驹(1906.02-1907.07)

6、朱益藩(1907.07-1907.12)

7、刘廷琛(1907.12-1910.09)

8、柯劭愍(1910.09-1911.11)

9、劳乃宣(1911.11-1912.02)

10、严复(1912.02-1912.10)

11、何燏时(1912.12-1913.11)

12、胡仁源(1913.11-1916.12)

13、蔡元培(1916.12-1927.08)

14、蒋梦麟(1930.12-1945.09)

15、胡适(1945.09-1948.12)

16、汤用彤(1949.05-1951.09)

17、马寅初(1951.06-1960.03)

18、陆平(1960.03-1966.06)

19、周培源(1978.07-1981.03)

20、张龙翔(1981.05-1984.03)

21、丁石孙(1984.03-1989.08)

22、吴树青(1989.08-1996.08)

23、陈佳洱(1996.08-1999.11)

24、许智宏(1999.11-2008.11)

25、周其凤(2008.11-2013.03)

26、王恩哥(2013.03-2015.02)

27、林建华(2015.02-2018.10)

28、郝平(2018.10-至今)

(9)北京大学副校长名单扩展阅读: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成立之初为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中华民国建立后,校名改为北京大学校,后又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

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期,“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推行改革,把北大办成以文、理两科为重点的综合性大学,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大与清华、南开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日本战败后,北京大学回到北平复校。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聚集了原北大、清华、燕大三校的自然科学、人文学者,奠定了北大文理学科在中国高校中长期领先的地位。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回归北京大学,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

如今,北京大学是一所兼具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医学以及新型工科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大中华地区和亚太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北京大学现有六个校区。北京大学校址原本在沙滩红楼、公主府等地,1952年院系调整后迁入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原燕京大学校园(燕园),燕园兼收中国古典韵味和西方校园规划理念,主要景观有未名湖、博雅塔等。

10. 北京大学有没有副校长叫贾文宾

没有,北京大学现任的校领导名单如下:
校长 林建华
常务副校长 吴志攀柯版杨刘伟
副校长 王权杰李岩松高松王仰麟
秘书长 杨开忠
总会计师 闫敏
校长助理 李晓明张宝岭邓娅程旭黄桂田马化祥孙丽陈宝剑

热点内容
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能邮寄中药吗 发布:2025-05-02 16:10:23 浏览:224
美国一类大学排名 发布:2025-05-02 15:58:51 浏览:369
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宿舍 发布:2025-05-02 15:55:43 浏览:373
复变函数哪个大学老师讲得最好 发布:2025-05-02 15:38:47 浏览:249
淮安大学城吧 发布:2025-05-02 15:34:11 浏览:655
上大学抚养费怎么给 发布:2025-05-02 15:26:18 浏览:739
重庆大学初审结果名单 发布:2025-05-02 15:25:30 浏览:219
美国斯波坎大学 发布:2025-05-02 15:24:37 浏览:386
大学生求职计划书 发布:2025-05-02 15:21:07 浏览:936
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招生初审名单 发布:2025-05-02 15:02:07 浏览: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