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名单 » 美国大学特点

美国大学特点

发布时间: 2021-01-31 02:04:47

『壹』 郭秉文倡导的美国大学模式有何特点

郭秉文(1880—1969),男,字鸿声,江苏江浦人,生于上海青浦[1] ,早年卒业于上海清心书院,1908年赴美留学,191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回国即参与“南高”创办,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校长和国立东南大学校长。[1]
郭秉文是在国际舞台上最为活跃的中国教育家,20世纪20年代,他连续3次作为中国首席代表出席世界教育会议,并连续3次被推举为世界教育会副会长。[1]
郭秉文是中国现代大学的开创人。他主持的国立东南大学,被教育界称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国立高等大学”,成为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1880年,郭秉文出生于江苏青浦[1] (今上海青浦)。
1896年,郭秉文毕业于上海清心书院[2] 。
1908年,已经工作12年、年近30的郭秉文弃职就学,远涉重洋,到美国俄亥俄州的乌斯特学院攻读理科。[3]
1911年,郭秉文从乌斯特学院毕业后随即去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学。[1]
1914年,郭秉文收到正在筹备之中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江谦校长的聘书 ,邀请他做教务主任。同年,他以题为《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一文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最早的教育学博士,也是在美国最早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之一。[1]
1915年,应江谦之聘,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长。
1918年3月21日, 江谦因病休养,由郭秉文代理校长。[1]
1919年9月1日,教育部正式委任郭秉文为校长。[1]
1920年4月7日,郭秉文提出建立东南大学的建议,随即组织“筹议请改本校为东南大学委员会”。同时决定自1920年暑期正式招收女生,开放“女禁”。[1]
1921年9月,国立东南大学正式成立,“南高”、“东大”其实是双轨制运行,郭秉文同时兼两校校长。[1]
1921年东大成立后,郭秉文开始积极推动两校的合并,决定“南高”自1921年起不再招生,俟其学生全部毕业后即并入东大。[1] 同年,“南高”商科扩充改组并迁址上海,成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今上海财经大学)。[4]
1923年3月,郭秉文任中国首席代表参加第一次世界教育会议,被推选为世界教育会副主席兼亚洲地区主席,之后连任两届。[2]
1923年6月,“南高”正式并入东大。[1]
1924年,郭秉文奉派为保管美国庚款华籍董事之一,组织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2]
1925年1月6日,段祺瑞北京政府于国务会议上通过免除郭秉文东南大学校长决议。[1]
1925年2月1日,东大校董会举行会议,否认教育部易长之令,请郭秉文照旧任职,先请赴国外考察教育。[1]
1926年5月,与门罗(Paul Monroe)在纽约创立“华美协进社”[2] (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任首任社长。
1931年郭秉文受孔祥熙之邀回国,出任国民政府工商部国际贸易局局长[2] 。
1941年3月,郭秉文任国民政府财政部常务次长,兼中央贸易协会主任。[2]
1945年抗战胜利,任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副署长兼秘书长。[2]
1947年,郭秉文退休留居美国。[2]
1957年,郭秉文与恒慕义(Arthur Hummel)及曹文彦、鲍幼玉等人以私人力量在美组织华府中美文化协会(Sino-American Cultural Society),举办学术活动,从事中美文化交流活动,并应邀担任“中华民国在美教育文化事业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
1969年8月29日,郭秉文在美国逝世。
教师任用
郭秉文认为,一所大学的师资力量是其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保证。因此,他认为办学的首要任务是聘请优秀教师,并为此不遗余力。[5] 在创立东南大学之初,郭秉文广延名师,聘请一流的教授、学者到校任教[6] ,他以自己“平、和”的人格魅力,为学校积累雄厚的师资力量。每个学科基本上都有多位学术水平出色的专家学者。郭秉文非常重视吸纳留学生,以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国外考察之余,他经常设法向各校探听中国留学生的情况,通过听课、观察和面谈等方式深入调查,并亲自走访中国留学生中的佼佼者,诚邀具有真才实学的留学生归国后在南高师和东大任教。郭秉文不仅延聘国内著名学者来校任教、讲学,更亲自到国外邀请世界知名大师来校讲学。[5]
高等教育
郭秉文认为办理大学应该力求达到四个“平衡”,即通才与专才平衡,科学与人文平衡,师资与设各平衡,国内与国际平衡。[7]
通才与专才平衡
郭秉文认为大学应设立多种学科,培养多种类型的人才:“正科注重通才教育”,但不忽视应用;“专修科注重专才教育”,但不忽视基础,“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但两者并非截然划分。一个综合大学的好处,通才与专才相互调剂,使通才不致流于空疏,专才不致流于狭隘。大学生都应成为平正通达的建国人才。”[7] 郭秉文认为,一所综合大学,可以既设偏重学理的学科,同时又设偏重应用的学科,两者互补,相得益彰。[7]
人文与科学平衡
人文与科学平衡,在郭秉文眼里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开办综合大学,需要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需要两大类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修养和科学素养的复合性人才。例如,东大心理系即同时隶属于“文理”和“教育”两科;生物系则同时隶属于“文理”和“农学”两科,以期能收到人文与科学相互利用对方优势、吸取对方长处、依赖对方支撑之效。郭秉文力主教育学要“科学化”,强调把教育学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培养人才。第二是大学既要提倡民族精神、重视民族文化,又要吸纳西方文明,重视科技新知。通过沟通和融合,使大学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基地,成为发展科学的重镇,成为人文精神与科学新知的交点,进尔培养出文理兼修、既有人文情怀又有科学思维、既喜琴棋书画又好声光化电的高素质人才。[7]
师资与设备平衡
郭秉文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大师的珍贵价值。不过,在他眼里,所谓大学者,既是大师之谓,亦是大楼之谓,那便是他的“师资与设备平衡”。[7] 大师们的人品学识、志趣才调、言谈举止,对于学生良好的治学态度、治学精神、治学方法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7] 对物资设备的规划与努力,目的在于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培养各类合格人才。[7]
国内与国际平衡
郭秉文认为只有博取百家之长、广求世界知识,才能使学生放宽眼界、开拓心胸、广纳人类无限的知识和智慧。他不仅广延具有真才实学的留洋博士、硕士来校任教,还不断派遣教师出国进修,东大每年还必邀请多位国内外著名人士来校讲学或演讲。当时,学校开设的课程和所使用的教材,也几乎都是以欧美大学为蓝本的,并且经过了一个引进、消化、改造和创新的过程。文理科各系的学生都可以学习这些前沿性学科。[7]
三育并举
郭秉文执掌东大,贯彻实施“三育并举”的办学宗旨。所谓“三育并举”包括三方面:一是坚强的体魄,二是充实的精神,三是道德、学术和才识。“三育并举”旨在促使学生养成完善的人格,成为一个对国家负责的国民。郭秉文坚信:“欲广求知识于世界,务使同学们放宽眼界,开拓心胸,则爱国之心,油然而生。”在办学措施方面,他提出“严格甄审,宁缺毋滥”的招生原则,并把心理测验运用到入学考试中。另外,他格外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自制力。 [5]
师范教育
郭秉文认为师范生不仅要具备普通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更要重视教材教法的精研和器识抱负的秉持。在郭秉文看来,一所学科单一的师范院校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而一所学科专业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可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因此,郭秉文认为要培养高质量的教师,必须将高等师范学校并入综合大学,将师范教育放在综合大学教育的大背景下,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因此,他效仿母校哥伦比亚大学兼办师范学院的办学模式,提出“寓师范于大学”的观点。[5]
郭秉文认为,凡中等以上的教师,必须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并且应该是双料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在一个单科性的师范院校里,是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师资的质量,所以在综合性的大学里学科齐备,各科知识互补,才是造就师资的理想场所。郭秉文指出,“师范学院办在大学里,教师的来源不必局限于师范院校。”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在经过一番教育理论的训练,定可成为卓越的师资。[6]
大学自治
郭秉文主张大学自治,办学独立,学校为教育和学术的神圣殿堂,应独立于党派,不应与任何党派发生纠葛。“学校是教育、学术性机构,是培养人才、振兴科学之地。非学者不能担当此重任”,“学者不干预政治”,“学者不党”。[6]
郭秉文倡行学者治校,发展民主治校体制,校务实行责任制与评议制并行,即一方面确立校长总理一切校务之责,一方面规定凡学校大政方针必须交校务委员会议决。校务会议相当于学校的立法机构,所作决议经由校长批准后即由学校行政部门付诸实施。同时,成立各种常设或临时的专门委员会,将学校的各种事务交由教职员自行办理。经过完善,逐步形成了校董会制、校长制与“三会制”并存的学校治理模式,即校董会决定学校大政方针,校长总事校务,评议会、教授会、行政委员会各司其职,评议会议处学校重大事宜,教授会议处全校教学、研究及学科建设事宜,行政委员会统辖学校行政事宜。[6]
郭秉文提倡学术自由。从政治思潮来说,当时学校所在的南京,共产党被当局视为异端赤党,国民党亦处于地下状态,东大却包容着持有各种主张的师生,三民主义、国粹主义、改良主义、自由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共产社会主义等种思潮,汇于一堂,成为自由思想的堡垒。[6]
郭秉文提出“自动主义”,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治素养。自动主义,对在校学生而言,指学习上的自学和自力研究,生活上的自立、自理,各种学术、文化、体育活动上的自行组织和主办。“自动主义”的熏陶也培养了学生自治、民主的现代共和国民素养。。[6]
教育经费
郭秉文通过多种渠道筹集办学经费,使学校从社会各方面获得支持和资助。[6] 其中,由校董会出面集资是其中最重要的渠道之一[6] ,他还利用各种机会,或是请人来华讲学,或是出国考察讲演,积极扩大东南大学的国际影响,从而争取国外一些知名人士和机构的援助。[6] 郭秉文还模仿美国哈佛大学的办学方式,鼓励私人捐助办学。[6]
教育管理
教育性
在郭秉文看来,教育管理是为了教育而管理。在教育管理的管理职能与教育要求之间,教育要求的达成是首要的,管理职能的履行则是从属性的,是为促进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的服务的。[8] 教育管理首先是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而存在的,是稳定教育教学秩序、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工具;同时,教育管理除了工具价值外,还具有本体价值,特定的组织形式与管理方法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要发挥其积极的教育效果。[8]
公共性
郭秉文认为教育管理之所以要具有公共性是因为,教育是一项具有公共价值的事业。从教育中受益的不只是某一个体、群体或地区,而是整个社会与国家。[8] 郭秉文主张,一个国家应当积极地发展其公共教育制度,公共教育制度在对象上面向的是所有公众,公共教育发展的首要责任主体是政府。[8] 郭秉文指出,要摆脱普及教育踌躇不前的状况,需要有效化解两大难题:一是要解决文字语言所造成的学习难繁问题;二是要解决学校建设所需教师的培养及其经费问题[8] 。
本土化
郭秉文对于西方教育制度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并从创造美好国家前途的角度,对西方公共教育制度心向往之。但与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所倡导的“抛弃传统、全盘西化”的主张不同,他又有着明确的文化自觉意识,强调教育制度建设一定要在世界眼光中保持清醒的本土思考。[8] 在他看来,只要将世界眼光与本土思考结合起来,一方面采用欧美制度所长,一方面保存、发扬中国教育之所宜是,就能够迎头赶上,创造教育和国家的美好前途。[8]
历史感
郭秉文关注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主要不是为了记叙史实,而是为了解教育的过去,理解当下教育的来路,以及思考未来教育治理的去向。同时,他也是用这种方式提醒教育管理者确立教育管理的历史意识。[8] 首先,郭秉文相信,现实是历史的一个部分,是经历史一步步演变而来的。郭秉文也认为,教育管理很大程度上不是管理问题,而是历史问题。很多现实的教育管理问题,必须回到过去,才能明白现实的由来,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8] 其次,郭秉文认为,现实虽是历史一步步演变而来的,但今未必胜于古。[8] 再次,郭秉文也强调,时事有变迁,宜于古者未必宜于今。[8] 他倡导一种辩证的历史观,不迷信“今必胜古”,也不陷于“复古主义”。[8]
渐进性
郭秉文对于教育改革持渐进立场,他对于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育内容不是简单地排斥与否弃,而是在肯定其价值的基础上寻求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在倡导新兴教育价值与教育制度的同时,也关注其局限、现实适应性以及实施条件等问题。因此,学校行政改革切不可一下子由严格高压变为放任自流,不能“迈大步子”,只能“一步一步走”。同样,在当时教育界普遍倡导的“学校全体共作之精神”与“学生自治”问题上,郭秉文也主张审慎对待,不可求之过切、操之过急。

『贰』 美国大学地理位置特点

美国有超复过50个州,各类大学地制域分布很广,其中有四个地区是教育资源良好的地区。
新英格兰地区,北美文化最早的发源地,很多排名百名左右的大学,却有超过200年的历史。在纽约、宾州、新泽西、麻省、华盛顿D.C 等为教育中心的地区集中了全美最优秀的大学。这个地区的教育文化相当于中国的京津地区,甚至教育资源更加集中。
五大湖区,以芝加哥为教育中心,集中了美国传统研究型大学,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密歇根大学、伊利诺伊香槟、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是美国近代文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教育支柱力量。
加州地区,加州是美国最大的州,在文化上,华人文化非常重要。而加州大学体系的9所公立大学全部在前100。还有斯坦福、南加州等知名学府。生物、海洋工程、化学工程、数学、计算机都非常优秀。
华盛顿州,以西雅图城市为中心,是大陆新兴移民的新大陆。有华盛顿大学和背靠加拿大温哥华的美加经济教育核心区。有著名的华盛顿大学。

『叁』 美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有哪些特点

在专复业的选择体制上,美国的制大学和我国大学有很大的不同。国内一般是在入学前就把专业定下来,学生在学习期间改变专业是比较困难的。而在国美的大学(本科),入学时不必决定专业,多数是在二年级末或三年级初再确定专业。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在接受两年教育的过程中认真考虑自己的专业方向。只要学习了一定的科目并取得了一定的学分,学生就可以改变自己的专业。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从本科课程阶段就先规划将来从事的职业,并选修该职业的有关课程。比如希望进法学院的学生,可以学习专业法学教育初级阶段的宪法、政治法等预备(Pre-Law)课程,而想要进医学院深造并计划将来当医生的学生,可以学习医学预备(Pre-Medical)课程。

『肆』 美国大学各自有哪些特点

在专业的选择体制上,美国的大学和我国大学有很大的不同。国内一般是回在入学前就答把专业定下来,学生在学习期间改变专业是比较困难的。而在国美的大学(本科),入学时不必决定专业,多数是在二年级末或三年级初再确定专业。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在接受两年教育的过程中认真考虑自己的专业方向。只要学习了一定的科目并取得了一定的学分,学生就可以改变自己的专业。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从本科课程阶段就先规划将来从事的职业,并选修该职业的有关课程。比如希望进法学院的学生,可以学习专业法学教育初级阶段的宪法、政治法等预备(Pre-Law)课程,而想要进医学院深造并计划将来当医生的学生,可以学习医学预备(Pre-Medical)课程。

『伍』 美国大学文化具有哪些特色

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简称UMich)创建于1817年,位于美国密歇根州,是美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今天主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密歇根大学特点是什么。
密歇根大学(UMich)有三个分校,分别是安娜堡(Ann
Arbor)分校、迪尔伯恩(Dearborn)分校和弗林特(Flint)分校。密歇根大学建校以来,在各学科领域中成就卓著并拥有巨大影响,被誉为“公立常春藤”,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素有“公立大学典范”之称。密歇根大学同时也是美国重要的学术联盟美国大学联合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的12个发起者之一。
密歇根大学著名的原因很多,校园占地3,176英亩,550多幢主要建筑,800多万册藏书,9个博物馆,9家教学医院,150个研究中心、研究所和实验中心,400多个主要实验室以及一个面积为84平方公里的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密歇根大学研究经费在美国大学中数一数二,但它不仅是学术的重地,也是文化的中心,有上千个学生社团及组织,各种性质的活动,应有尽有。
另外,大学的多所博物馆、剧场、音乐中心、艺术中心、公园等等也是学生课余休闲的好去处,校园生活十分丰富多彩。大学有极强的体育传统,各种运动团队在比赛中屡屡获奖,大学著名的密歇根竞技场可容纳10万多人,是世界上最大的专用橄榄球场地,吉祥物为WOLVERINE。相应的,大学的学费也是公立学校中最贵的(2009年约为$40,000),接近部分常青藤大学。而捐款数亦为公立大学中最高,总额达到78(AUG,
2008)亿美元,为美国大学捐款总额第七高,远超其他公立大学。

『陆』 美国社区大学的特点及优势有哪些

欢迎您关注Smartivy常青藤申请工作室。
低廉的学费,高质量的教学社区大学的回学费比四年制大学要低20%-80%。目答前有渐进1200个经地区认证的社区大学分布在全美各地,在校生达到1100万,约占美国大学生总数的46%。绝大多数的社区大学都是经过美国大学认证机构认可,学生在支付了低廉的学费同时可以获得和4年制大学同等的教育质量和学业资格。
专业种类丰富,小班授课,让学生提高学术课程平均分数,从而更容易进入美国顶尖大学。灵活的开学时间及完善的学生服务,让学生选择最佳的时间入学,并帮助国际学生融入美国文化,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无需托福\雅思及SAT成绩如果学生没有英语成绩,只要成功完成正式课程前的英语课程即可开始大学的课程,无需参加托福或雅思考试。

『柒』 美国教会大学的特点

美国教会大学教学质量普遍较高,教会大学有如下特点:
1)教会大学的在校学生数量不内一定很多,但在美容国社会地位较高、学位认可度较高。因为教会大学通常成立时间较早、历史悠久、校风较好、治学严谨。
2)教会大学教学质量较高,因此留学生反馈都较好,所有美国教会大学均为美国联邦或州审批通过的正规大学。
3)教会大学更容易得到来自教会、国家或当地企业的赞助,奖学金助学金机会也更多。
4)由于教会大学不认同通过商业途径来评判教会创办的大学,因此大部分美国教会大学并不参加付费性质的大学排名或大学认证。
5)美国法律规定任何机构不得干涉教会的自由,因此相当数量的美国教会大学出于自由教学的考虑,通常都选择不加入美国教育部门的大学列表中。

热点内容
长春工业大学2017考研 发布:2025-05-03 03:15:45 浏览:11
浙江师范大学的宿舍 发布:2025-05-03 03:01:16 浏览:765
中央财经大学考研录取率 发布:2025-05-03 02:46:00 浏览:557
西南大学2016博士招生 发布:2025-05-03 02:45:58 浏览:513
沈阳老师招聘大学 发布:2025-05-03 02:44:26 浏览:28
沙坪坝大学城一小 发布:2025-05-03 02:38:10 浏览:853
湖南大学企业管理考研复试 发布:2025-05-03 02:38:08 浏览:938
研究生导师选外校的 发布:2025-05-03 02:37:21 浏览:231
永川到大学城汽车要坐多久时间 发布:2025-05-03 02:37:18 浏览:277
安徽工业大学特聘教授 发布:2025-05-03 02:35:34 浏览: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