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饮食
A. 在美国大学是否有饮食,健康与疾病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招生专业
有的,不过美国学校较多,你可以先说说自己的条件,才能更好地选择方案哦。
你的本专业是什么方向呢?在校成绩大概是多少?之前有考过雅思或托福吗?
B. 美国独有的饮食
特殊文化背影下美国独有的饮食
要想了解美国的饮食文化需先浅谈一些美国的历史、地理及风土人情。一个国家民族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两大主要因素:一是乡土性的地缘因素(Regionalism),一是多元性的人为因素(Diversity)。对美国而言,多元性的人为因素比乡土性的地缘因素更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在欧洲意大利由于地形、土壤、气候等原因有南方菜与北方菜的分别,但之间的差异性不大,主要原因是这个国家的老百姓都是同文同种,人为因素的差异不大。法国、西班牙、英国、德国这些国家境内都有一些不同的区域性菜肴,但彼此之间的风格及口味差异并不那么大,也是因为国家的老百姓是同文同种,人为因素差异不大。美国的情况则比较特殊,土地广阔历史短而且有一百多个国家不同种族的人移民到美国,现在的总人口约二亿八千万,其中西班牙语系居民约有四千三百万,黑人约三千六百万,亚洲来的移民也已经超过一千万,这么庞大的外来族裔在美国成家立业落地生根,美国是世界人种的大熔炉,美国食品菜肴的形成也是来自“大熔炉”。
美国人日常生活接触到最多的食物如汉堡包、炸鸡、匹萨饼、酱汁面条、塔可卷饼、三明治、热狗、炸薯条、甜甜圈都是早期从西欧各国传入的舶来品,牛排、羊排、狗扒、鱼排也不是美国最早发明的食品,因此有许多人用严历的眼光、严格的尺度来衡量认为那些都不能算是美国菜。那什么是真正的美国菜呢?
早期美国厨艺水平落后的原因
早期美国烹饪业不发达、厨艺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历史与文化的长度及深度不够。美国自1776年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至今有230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之后逐渐发展成富裕强国至今也只有五六十年的历史,美国原始的印地安人在当时拼命地找寻赖以生存的食物,希望能让自己及家人生活下去的时候,他们根本不可能创造发明什么美食,更不可能开创全国性的统一菜肴了。第二、美国的立国精神及民风偏向保守朴实。17世纪初期英国的清教徒为了宗教自由及宣扬基督教义,带着冒险奋斗不怕吃苦的精神搭船横越大西洋来到美国。这些虔诚的清教徒重视精神生活而不注重物质生活,重视宗教礼仪,提倡勤劳简朴的生活方式,这些人是美国的老祖宗,他们在美国生活的子孙后代也承袭了传统,养成简朴有礼循规蹈矩的道德规范,他们这种简朴不浪费、不虚荣、实事求是的主流价值观限制了、阻碍了美食的进步与发展。第三、美国没有宫廷皇室的推动与鼓励。中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甚至波斯、印度、泰国都曾经有过非常重视美食的皇家贵族。想想看,如果一国之尊,皇上、国王喜欢吃的话,那对烹饪菜肴创新的推动力一定是巨大的,不论是京城、宫廷或是各地的王府,全国的厨师们为了寻求皇上、大臣的恩宠一定会绞尽脑汁争相超越,使饮食文化与烹饪技艺更上一层楼。很可惜,美国好像只听说有好色的总统,没听说有好吃的总统,所以也没有形成能覆盖全国的一套美食菜谱。
美国菜的形成及特色
由于受到早期移民(英国清教徒及美国拓荒者)的影响,传统的美国菜就如同传统的美国人,它的特色是“粗犷实在“,使用新鲜的原材料,不靠添加剂、调味料,食物保持原汁原味,烹调的过程不拖泥带水,无论是烤、煎、炸都没有繁杂的工序,也不讲究细火慢炖(除了少部分的地方菜肴),没有太多的花哨装饰,放在盘子里的食物都能吃下肚里,痛痛快快、实实在在地吃个饱。美国食物的主要结构是一二三四制,如同三角形状,最主要的一是“牛肉”、二是鸡鱼、三是羊猪虾、四是面包、马铃薯、玉米、蔬菜。
19世纪末,随着美国文明的发展与经济的逐渐富裕,加上资讯与交通的发达,美国人对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特别是从1965年开始美国放宽了移民政策,各层次各行业的人士从世界各地大批地涌入,这些庞大的新移民对于美国社会及文化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新移民带来的烹饪方式及菜肴特色如同燎原的星星之火,使美国家庭和餐馆的餐桌上出现了丰富而多元化的食物。
毫无疑问的,美国人都承认欧洲菜是美国菜的祖先,美国菜是以欧洲菜为“根”,再经过自己培育、发芽长出枝叶,逐渐茁壮茂盛,树立了自己的主体甚至还播种接枝,传播到世界各地。美国西部有丰富的太平洋海鲜及各种河鲜,全美品质最新鲜、品种最繁多的蔬菜水果,有着名的加州菜(California cuisine)及具有亚洲菜特色的融和菜(Asian Fusion Cuisine);南部有墨西哥特色的德州菜(TexMex Cuisine),具有法国、西班牙、非洲特色的留易斯安那菜(Louisiana Cuisine);中西部有德国、荷兰及北欧特色的芝加哥菜、宾州菜(Midwestern Cuisine);东部有英国、法国、爱尔兰特色的新英格兰菜(New England Cuisine)及纽约菜(New York Cuisine),还有大洋洲东部岛屿、菲律宾、葡萄牙及日本特色的夏威夷菜(Hawaii-Polynesian)等。
美国餐饮行业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高科技行业突飞猛进,美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经济收入增加,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加,因此更重视休闲与美食。尤其是晚餐这顿饭愿意花钞票享受轻松的美味佳肴并挑选香醇的葡萄美酒相搭配。由于市场需求强烈,各种类型的餐馆,不论是一般消费的快餐店或是中等消费的家庭餐厅,抑或是高级食府,如雨后春笋般在全美各地迅速开张营业,掀起美国餐饮业的一股股浪潮。
美国餐饮行业能迅速发展,有两个主要的成功支柱,一是注重研发(Research),一是讲求效率(Efficiency)。美国企业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聘用专家学者,不但把牛、羊、猪、鸡、鸭、水产品、农产品等各式各样的原材料加以品种改良,提高养殖与种植的技术,提升产量与质量,同时将世界各国畅销的食品菜肴用客观性的标准配合地域性的需求给予适度巧妙的改变,注入品牌文化再配上欢乐时尚的包装,有计划地推出物美价廉、品种与口味均具特色的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另一方面美国人非常重视效率,特别是商人,他们把质量提升与市场推广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又采用科学化的方法把产品质量与管理方式加以规格化,用精准的行销手段推广到各地,形成了区域性连锁、全国性连锁甚至全球性连锁的加盟式超级企业。每个加盟店都有一个内容详尽的管理手册,全店的每一位员工都有明确的分工与职责,厨师也必须遵照手册中的规则烹制食品菜肴,除了讲究品质美味还要懂得控制成本、追求利润,增强企业的生命力。这套经营方式配合人性化的管理是值得学习的。
美国烹饪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美食之一。全美各地的烹饪专科学校、两年制社区学院及四年制大学设有烹饪厨艺系的有一千多所,是世界上烹饪厨艺教育最高、最多、最普及的国家,培育出众多出类拔萃的餐饮厨艺人才。旅美华人甄文达、蔡明昊、司宛春都是美国主流厨艺界的佼佼者。近年来美国高级厨师给全世界数十种民族美食注入新概念,把各民族固有的饮食文化优点与美国的日常生活现实相结合,因地制宜地、相得益彰地创作出许多无国界的融合菜肴(Fusion Cuisine),让世界各国的菜肴手连手、心连心和谐地调配在一起,菜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把烹饪艺术推向了另一个新境界。美国的烹饪故事永远没有完结篇,美国的烹饪曲目还会一集又一集地精彩上演。来源于另一个国家的食物不但可以在美国成为换换口味的有趣享受,并且还能牢固地成为美国主流饮食的台柱,烹饪厨艺在美国永远会有变革的过程,但最后端出来的终究是美国菜。
C.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住宿条件如何饮食条件如何中国人多吗
我也被CU-Boulder录取了。如果你问的是BOULDER校区的我可以回答你。前两天给学校的ISSS部发邮件问内了问。Adviser回复我有480中国学生容和96个学者。人数刚刚好。住宿的话第一年要求住学校的。好像校外房子也挺贵的要500+刀。饮食也是又食堂的,应该还可以。BOULDER真的是很美了。当地人素质都比较高,治安也还好。而且离丹佛只有30KM。希望能帮到你。
D. 美国学校孩子一日三餐吃什么
几乎所有的美国孩子都不喜欢吃青菜。美国父母尽管也知晓青菜的营养价值,但绝对不会强迫孩子吃。美国孩子吃饭,一说吃饱了,就可以放下刀叉,甚至离桌。美国人在吃饭这件事上的态度和作法,体现了美国儿童教育学的一个核心目标:培养孩子独立思维的能力。 孩子吃饭,必须自己决定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如果明明没有吃饱,为了贪玩而不再吃了,那么过一会儿他挨饿,他就自作自受。美国人爱说,犯错误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学习过程,儿童教育学对这一认识尤其重视。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从小懂得,自己有能力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不想吃就说不想吃,吃饱了就说吃饱了,他们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也知道父母对他们有充分的信任。 不论哪个国家,不管大人小孩,每人每天至少要吃三顿饭。所以大人在饭桌上的行为,每天至少重复三次,在孩子身心所产生的烙印,自然比学校的功课还要深刻。大人跟小孩一起吃饭的时候,实际是在不断地对孩子进行思想意识方面的教育,切不可小看。 中国人重视吃饭,民以食为天。中国家长爱孩子,更在吃饭上下功夫。头一条,就是让孩子多吃,不分青红皂白,使劲塞,只要孩子多吃就好,自古如此。中国父母喂孩子吃饭,小时候在自己嘴里嚼软,再喂进婴儿口中。稍大之后,一勺一勺喂,然后一筷子一筷子喂。经常见祖母端个碗,满院子追赶孙儿,喊叫着喂一口。据我所见过的记载,喂孩子到最大年纪是十一岁,因为母亲太爱她的儿子。现在国内许多机关单位,中午也只有一个钟头午餐时间,许多做父母的一到点,天大的事也得放下,穿人山过车海,赶回家去,给孩子做顿中午饭。只怕大人不在,孩子吃不饱。 除了多吃,还要吃好,父母可以挨饿,孩子碗里一口肉不能少。国家困难时期,好不容易买一毛钱肥肉,父母绝对舍不得自己享用,都要留给孩子,看着他咂嘴,父母心里甜如蜜。现在国家经济好了,吃穿不愁,什么都有,鸡鸭鱼肉早已吃腻,山珍海味也不新鲜,还能找什么好吃的给孩子呢?据说国内小学生就开始吃人参或燕窝等补品,真是好上加好,也不知小孩子是否消受得了。 美国的家长也关心孩子饮食,但远比不上中国父母。美国人不硬逼孩子多吃,更绝对想不到给孩子吃燕窝,美国大人也不吃燕窝。受教育程度高的美国家庭,会主动给孩子补钙,也都严禁孩子喝可口可乐等软饮料,还不许多吃糖。美国孩子从能够拿动勺子的时候起,就开始自己吃饭,弄得满脸满身,家长也不管。而且美国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中午在学校吃午饭,没有家长回家给孩子做饭那一说。庭贫穷的学生在学校领免费午餐,想吃什么吃什么,家长根本看不见。家中产阶级的孩子则带饭到校,大多不过一片二明治,一瓶果汁,加一块甜点。孩子怎么吃,丢掉多少,家长一无所知,也根本不问。 美国人在吃饭这件事上的态度和作法,体现了美国儿童教育学的一个核心目标:培养孩子独立思维的能力。孩子吃饭,必须自己决定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或者自己是饥,还是饱。如果明明没有饱,为了贪玩而不再吃,那么过一会儿他挨饿,就活该。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他自己承受后果。真尝到苦处,下一次他就不会重犯。美国人爱说,犯错误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学习过程,儿童教育学对这一认识尤其重视。 这一观念的基础,是美国家长把孩子当做跟自己平等的人,尊重孩子个人的意愿。美国家长相信,孩子的生活是孩子自己的生活,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孩子只能过自己独立的生活。所以必须尽早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孩子不要吃青菜,就可以不吃青菜。孩子说吃饱了,就可以不再多吃一口。这要让中国家长看见,大概会认为美国父母不关心孩子的营养和饥饱,甚至是虐待儿女。 中国家长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事情,认为孩子年纪小,缺乏生活经验,没有能力做出选择,或者正确的选择,所以父母必须替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孩子们不喜欢吃青菜,那不对,大人必须逼着他们吃。孩子才吃一碗饭,就说饱矿,不可能,他会饿,大人必须逼着他们再多吃。中国古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到三十岁才算成人,四十岁才不糊涂。小孩子懂得什么,哪里会有他自己的意愿。孩子想干什么,还不是瞎闹,依他们,都得营养不良,最后饿死。 在这样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美国孩子可能免不了经常挨饿,中国孩子从早到晚永远肚子饱饱的。美国孩子因为不吃青菜,营养要靠维他命补充,中国孩子营养在饭莱里都吃够了,要补的只有燕窝和人参。美国孩子从小懂得,自己有能力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自己是饥是饱。中国孩子从小懂得,大人知道的事情比小孩子多,所以时时处处要听大人话。美国孩子从小有什么说什么,不想吃就说不想吃,吃饱了就说吃饱了,他们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也知道父母对他们有充分的信任。中国的孩子从小知道,要骗父母是绝对做不到的,就算讲真话也不被信任。大人只按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所以只有讨好大人,明明不喜欢吃也说真好吃,明明吃饱了也说还要吃 美国家长吃饭时的所作所为,在于训练和培养孩子的独立判断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维和独立意志,他们的自信和自尊,他们对诚实和信任的尊重。一日三餐,日日不断,而且直接作用于他们的身体感觉,饭桌教育远比上几节课,听几个演讲,巩固得多,有效得多。中国家长吃饭时的所作所为,在于让孩子明白,他们年纪小,生活经验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是饥是饱,他们也用不着自己知道这些,有大人关心他们,为他们安排好一切,他们只要听话,就饿不着肚子,营养充足,茁壮成长。 结果美国孩子长大,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知道,我会。中国孩子长大,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听话,我是好孩子。美国孩子半饥半饱,营养不良,目中无人,独往独来,横冲直撞,头破血流,最后能发明出新玩意,开大公司,当大老板,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中国孩子则肚皮鼓鼓,面色红润,尊老爱幼,谦虚谨慎,服从领导,兢兢业业,最后被大家选为劳动模范,优秀公民,人民代表,人家爱听什么就说什么。 虽然美国家长不管孩子吃什么,饱不饱,却管孩子怎么个吃法,所谓吃相。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管得特别严格,绝不放过一次过错。孩子从小自己吃饭,拿刀叉就得训练。美国人吃饭,不许端起盘子,放在嘴边,也绝对不允许进了嘴的东西,再吐出来。肉骨头、鸡鸭、鱼虾之类,不可以嘴里咬一口,再放骨头,或吐刺皮。孩子使刀叉,就得练到能够在盘中剥掉虾皮,只叉虾仁入口的水平。而且还不许在瓷盘上切出声响,砰的一刀,父母就瞪眼睛,孩子赶紧要道歉。 如此之难,好不容易吃在嘴里,却不能尽情享受。美国人吃饭,最要紧的一条规矩,是不许出声。所以绝对不允许张着嘴咀嚼,双唇作响。也不允许离嘴一寸远,大声吸面条、稀饭、鸡汤、茶或者酒。就是再烫再辣,也不可以发出吸溜吸溜的响声,只有受苦。更不许可含着满嘴饭菜,边咀嚼边讲话,那是美国人饭桌上的大忌。美国孩子从懂事那天起,就会记得嘴里有物不准讲话。他们见到大人有谁犯规,一定要指出,大人也只好认错。
E. 干货分享: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大学后第一年该注意什么
美国留学生活注意事项
一、住宿
住宿问题是留学生到了美国应该最先解决的事情。在美国,一般有3种住宿方式可供留学生选择:家庭寄宿、学校公寓、校外租房。对于那些想快速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尽快融入当地生活的留学生来说,家庭寄宿也是不错的选择。就安全性来讲,学校公寓无疑是最高的,但由于学校公寓租金相对较高,很多留学生选择校外住宿。对于第一次出国的留学生来说,如果资金充裕的话,第一年可以考虑住学校公寓。如果想提高自立能力,可以选择校外租房的方式。私人租房的房租相对便宜,而且可以自由选择地点、室友、房子类型、租赁期限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住宿方式。
二、饮食
一般留学生在美国的饮食有以下几种途径:第一就是直接在学校餐厅就餐,比较省时、省事。另外,对于有些刚到美国,一时还不习惯美国饮食的学生来说,可以选择自己做饭。去中国人自己开的超市买各种调料以及青菜,回去自己做饭,不仅能满足对美食的需求,而且还能省下不少钱。
另外越快适应美国的饮食文化,你的日子越好过。
(1)奶酪
(2)沙拉
几乎所有美国食品,都带一点奶酪和奶油,甚至包括沙拉。你点任何东西,都可以选择不要奶酪,但是没有奶酪,许多菜就失去了口感和味道。习惯奶酪,能为你在美国饮食文化中开辟一片新天地。
(3)三明治
(4)比萨饼
(5)意粉
美国人可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早餐到晚餐,只吃这三种东西,或者这三种东西的组合。比萨饼是大学里最便宜的食物。一般来说,组织群体活动的时候,主办方会提供免费比萨。
三、安全问题
每个国家、每个城市都有不安全的地方。因此,学生在熟悉校园、熟悉住的地区前,应该尽快了解哪些地区不安全。美国的每所学院和大学都雇用警察和保安人员,来帮助维护校园安全,因此,在校园内是相对安全的。
四、学习方面
1、选课
如果你想得到好成绩,选课的功劳占到一半。我觉得,许多中国学生会认为,拿好成绩和学到真本事,是两回事。好的选课技巧,可以帮助你同时兼得这两点。
刚开始的时候,你可能会有语言障碍,所以要首先注意去避免这个短板。在你选课时,你应该:
(1)避免大量阅读和写作的课程(文学,历史,经济,社会学,传媒,等等)
(2)选一些包含你熟悉内容的课程(数学,生物,化学,物理)
(3)查询教授评级网站,比如 Koofers:Professor Ratings,选那些给高分的教授。
当你参加学校Orientation的时候,你会有机会去见你的课程顾问(academic advisor),他们可以帮助你选课。不要100%相信他们的建议!你该提前几周研究选课,开始选课。为什么?因为许多顾问会推荐大一学生跨领域广泛选课,以此满足毕业核心课程要求。他们可能会建议你选:
(1)一节数学课
(2)一节文学课
(3)一节历史/经济课
(4)一节科学课
(5)一节专业课
看这份课程表。第一学期的五节课之中,有两节与你专业无关的课,但是你会被那两节鸡肋课程搞得不得安宁。这两门基于英语读写的课程,会让你大量分心。在适应新文化的关键时期,没有人希望面对这样的压力。另一方面。如果这些读写课程只是为满足核心课程学分,一般来说,学校不对这些课的上课顺序做硬性要求。因此,你根本没必要第一学期就上它们。等到你大三或者大四,有更多英语基础后,你再处理这些课。
你的大一课表应该看起来这样子:
(1)两节数学课
(2)两节科学课
(3)一节专业课
推荐科学课的原因是因为它们需要更少的英语读写,更别说,你可能以前就熟悉这些知识了。美国大学的初级科学课程,实际上就是中国高中的课程内容。
如果班级已满,别担心,去加wait list。美国人最常用的招数是注册很多的课,多到它们无法处理过来的课,然后在开学几周内,drop掉一些他们不喜欢的。大学实际上推荐这种做法,因为他们希望学生去体验不同的课程。这也意味着,有些课,开学被挤爆,过两个礼拜之后,位子就会被空出。
如果你在wait list上,在上课第一天就告诉教授,然后给教授送email,写上你的名字和学生号,并且解释你在wait list上,你想进班。然后,你继续像已经选进班的同学那样去上课。这样可以体现你想上这门课的诚意。两周过后,教授一般会把所有wait list上的学生正式加进课程。当我在念书的时候,我每个学期都有一节课在waitlist上,教授最后没把我加进来的情况,我只碰到一次。但即使是那次没加进课,我和教授聊了聊之后,研究出了一种可以通过做独立研究项目,替代相关学分的方法,解决了学分的问题
特别的小建议给计算机专业的同学:许多美国计算机专业学生,入校前就已经有了许多年的编程经验。正是因为如此,计算机入门课程的项目会比你想象的难。甚至面对这些略难的项目,那些有经验的学生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搞定。这些学生的水平,实际不在入门课程的等级。不过,你不得不和他们一起上课。不要因为你花了一个礼拜搞定的项目,而他们就花了一天这种事,而沮丧。你是来这里学习的,不是来这里寻找存在感的。把计算机的课当做艺术课来上。对于那些没有编程经验的同学,书山有路,勤为径,代码不熟,做练习。(Stack Overflow,CSDN 也是你的良师益友)
F. 美国留学,衣食住行多少钱
饮食费用
正常情况下,留学生每月饮食费用大约在$800左右。排除饮食差异,对于午餐和晚餐,大部分同学会选择学校食堂,一顿正常的午餐价格在10几美元,看在省时省力的份儿上,还是可以愉快的接受的。
如果对食堂饮食接受无能,大家还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大多数学校附近都会有中国超市,油盐酱醋来一套,美味大餐逃不了。
懒得做饭的时候,可以选择去外面餐馆,美国的快餐较为便宜,类似于麦当劳店吃一顿汉堡薯条。如果改善生活,去好一点的餐厅,大约需要15到30美金不等,一般不会超过每人50美金。
住宿费用
在美国,大学生活成本与住宿紧密联系,而住宿费用往往取决于选择的地理位置以及个人生活方式。
1. 学校宿舍,费用:大约为每学期2000-7500美金。因为国外大多数学校的宿舍都配有电子监控系统及专业的保安人员,就安全性来说,学校公寓无疑是最佳选择,但对自由的限制会高。此外,部分学校会要求学生住在学习宿舍,至少一年,具体要求可去学校官网查询。
2. 校外租房,费用:每月约为500-3500美金(上不封顶)。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所租房屋的价格差距也较大。为了减轻费用,一般可以选择和好友合租,但可能距离学校有一定距离,交通费用可能有所上涨。
3. 寄宿家庭,费用:每月500-900美金(价格视美国家庭情况而定)。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提高外语水平,尽快融入当地的生活。当然这里面也牵扯到如何帮学生寻找靠谱的寄宿家庭的问题。
出行费用
住在校内的同学可以乘坐免费的校园巴士,作为“车轮上的国家”,美帝的大学大多离市区较远,要想出去浪,免不了借助公共交通工具。举个例子,如果你在纽约读书,每天选择乘地铁上下学,那么每月你可能需要100-200美金左右,当然如果你刚好在一个方便停车的城市,恰巧你又拒绝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话,那么买车和养车又是另外一笔费用了!
个人费用
平均在$1200/年左右,上不封顶。偶尔的娱乐活动,例如看电影,朋友聚会,电话费、旅行、杂货等也必须考虑在内。大多数学校还会要求学生付费让他们使用校园医疗设施检查医疗保险、常见病基本试验和处方,每个学校规定各不相同。健康保险费用大约在每年$5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