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校友捐款
① 向耶鲁大学捐款的大学生张磊的个人资料
张磊,男,中国国籍,美国耶鲁大学2002届毕业生。是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HilhouseCapitalManagement)的创建人。2010年元月初,美国耶鲁大学校长莱文宣布,耶鲁2002届毕业生张磊已经承诺,将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款888.8888万美元。这是目前为止,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
中文名:张磊 籍贯:河南省驻马店
性别:男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972年 职业:商业 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大学;耶鲁大学
张磊(音译),1972年出生在中国河南省驻马店,于1989年考进大学,当时中国正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高考那年张磊所在的省有10万考生参加考试,而张磊一举夺得第一名。后来,张磊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张磊选择的专业是国际金融。
1998年,张磊申请到美国的大学读研究生,而那时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开始到海外学习。他可以到很多相当优秀的学校就读,但是张磊选择了耶鲁大学。在美国耶鲁大学读国际经济专业,同时攻读国际关系和工商管理硕士。回到中国后,他以耶鲁大学的捐赠基金作为初期投资,以3000万美元开创了高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而如今(2010年1月初),他的运营资产已达到25亿美元。
另据相关媒体在网站上搜索到《湖南日报》2007年1月15日的一篇报道说:时任湖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周强前一天会见了耶鲁基金中国投资机构总经理张磊和网络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一行。[1]
张磊[耶鲁大学毕业生] - 捐款事件
2010年1月4日,据耶鲁大学公共事务办公室网站消息,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教授宣布,耶鲁2002届毕业生张磊已经承诺,将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赠888万8888美元。这是到目前为止,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捐赠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
张磊称:之所以选择捐赠888.8888万美元,是因为数字8在中国文化中有特别含义,其发音类似“发”,代表了财富和运气。据悉,这笔捐款将主要用于耶鲁管理学院新校区的建设。另外一部分作为奖学金,提供给“杰克逊全球事务学院”国际关系计划项目,以及资助耶鲁各种和中国有关的活动。
张磊[耶鲁大学毕业生] - 相关评论
批评
网友就张磊为何捐款给耶鲁大学而非中国大学展开激烈争论。不少网友对此事表示不满甚至气愤。网友“独钓寒江”发表博文说,看到自己的同胞、自己的校友,给人家捐那么多,特悲哀。“这些钱能盖多少希望小学?能救助多少有需要的人?洋人挣咱们的钱还挣得少吗?”他称张磊此举是“数典忘祖”。
② 美国波士顿大学本科家里有钱可以赞助录取吗
可以录取,前提是有足够多的钱。
捐赠录取旨在为资本雄厚家庭的子女提供上名校机会,潘石屹的小儿子入学了接受潘石屹1500万美金捐赠的哈佛、李嘉诚的两个儿子李泽钜、李泽楷也曾在李嘉诚捐赠了3700万美元的斯坦福大学读书,足以说明问题。
需要提醒的是,通过捐赠来获取哈佛或者其它美国名校的录取通知书,是为富人开辟的捷径。动辄上百万乃至千万美元的花费,使许多家庭望而却步。
校友捐款是美国大学的收入主要来源,所以美国大学特别重视校友关系,美国大学校长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募集资金—让大学有更多的钱发展,建更多的宿舍和教学设施、聘更多知名的教授和吸引更多优秀的但家庭困难的学生入读该校。一般来说,美国大学会考虑给予校友(每所大学对校友ALUMNI的定义不同,大部分大学把该校所有获得学位的学生称为校友,也有一些大学只承认本科毕业生是该校校友)子女一些照顾,这种情况被称为校友子女录取(Legacy Admits)。不同大学对于校友子女录取有不同的政策,但一般都会有所照顾,条件相近的两个申请者中如果一个是校友子女,其被录取的几率会比另外一个更有机会。
③ 美国大学奖学金资金来源解析
我为大家介绍美国大学奖学金资金来源解析,希望对出国留学的同学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留学精彩内容,为你详细解答。 在美国,国家有国家级奖学金,学校有校级奖学金,系里有系里的奖学金,还有一些社会团体、基金会、专业机构、政府机构甚至私人设立的多种形式的奖学金。
通常学校越大奖学金越多;学校、专业越知名,奖学金也越多。据说斯坦福大学所拥有的奖学金数额全美国第一,哈佛、耶鲁这类美国名校,其奖学金数额也是名列前茅的。
美国大学的奖学金资金来源主要是两个渠道,一是校友捐款,二是社会捐款。美国大学所收取的学生学费数额通常远远低于学校培养一个学生的资金付出。为了回报学校的培育之恩,很多学生日后会向自己就读过的大学或专业捐款助学。
像美国排名前20的大学,他们收取的学费约30000-50000美金,而实际支出远不止于此。香港地产业巨头胡应湘,早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他于1996年一次性向普大捐款1亿美元,这是全美国有史以来对母校私人捐赠数额的第二名。
美国社会上由私人设立的奖学金同样多如牛毛,常有些美国富翁在临终遗嘱中写明,将全部或部分巨额财产捐给某所大学或某个专业,做教育专项捐助。
也有些专门设立给女性的奖学金,比一般奖学金条件更加优厚,有些是低税的,有些是免税的,有些甚至是无偿赠予的,惟一的条件是你要坚持读下去,而且要读好。
除了学校提供、私人赞助外,还有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同样会为优秀的学生提供资助。
如《纽约时报》每年就向在其举办的全国作文比赛中获奖学生颁发相当可观的奖学金,而英特尔公司向全国科技比赛获奖学生提供的一等奖学金可使其不为学费发愁。
早年的美国奖学金有点类似我们国内的“助学金”,是向低收入家庭提供的资金援助。而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州政府以及公立大学采用了向州内最优秀学生颁发奖学金的办法,这使得提供大量奖学金的学校,生源质量越来越好。
④ 揭秘哈佛“史上最大单笔捐赠”背后的神秘家族
据报道,此次陈氏家族“慷慨解囊”捐出的赠款,占到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近期筹资计划目标的75%以上,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原先计划在2018年前筹资4.5亿美元。
这次陈氏家族对哈佛的巨额捐赠,也让这个神秘的中国富豪家庭和晨兴基金掌门人陈乐宗先生,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舆论界和媒体界发出了不同的质疑和探寻。陈乐宗是何许人也?
很少接受采访的陈乐宗非常低调,在网上很难搜到和他有关的全面详细资料,而捐赠哈佛的新闻也不是晨兴所发布,是哈佛首先发布的。陈乐宗从一位成功的投资家、科学家,到低调的慈善家,如今再到支持教育,陈乐宗先生的人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角色间的转换,所有的角色背后贯穿了一条主线,就是以个人力量推动世界的改变,以生命改变生命。
而他旗下的晨兴创投早已在业内全球闻名,曾成功地投资了众多耳熟能详的高科技公司,如搜狐、迅雷、携程、YY等一大批在美国上市的公司,近期在国内比较有名的是大手笔投资了雷军小米手机,是小米最大的投资方。
“您对财富的终极态度是什么?”
曾经面对记者采访,陈乐宗微笑地说:“财富是身外物,我有我的生活方式,财富再多我也不会改变我的生活方式,我个人的生活需求非常简单,有一些事情我是不会做的。我不会开什么名贵的汽车,我开的就是一个普通大众汽车,我觉得机器啊什么,性能,质量都很好,足够了。”
2014年,陈启宗、陈乐宗兄弟以29.5亿美元的资产总额在福布斯香港富豪排行榜上位列第17位。但生活中陈乐宗非常简朴低调,带的是普通电子石英表,开的是普通大众车。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他和他的家族对社会公益和教育的支持,却一郑千金,不计任何回报地慷慨大度。
除了企业家和投资家外,陈乐宗本人的另一个身份是生物科学家,曾任哈佛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研究员。他说:“因为我自己是搞科学的,所以我对科学和教育方面的支持比较多。”
陈乐宗和陈启宗弟兄俩所属的陈氏家族,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兄弟俩是很多全球经济组织、机构、甚至美国总统家的座上贵宾。陈氏家族的财富史源远流长,兄弟二人的父亲陈曾熙1923年就出生于天津的一个富豪家庭。“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似乎和这个家族无缘。
为什么这个家族如此乐善好施但又异常低调?
一方面,和陈乐宗的父亲有关,他小时候,父亲已经是成功的商人,但每逢有穷人在教育上需要帮助,父亲都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父亲对他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他们也延续了家族的传承。所以,此次捐赠,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以他父亲的名字命名,以表纪念。
另一方面,陈乐宗从小是在香港的教会学校长大的,在那里度过了小学和中学。在那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信奉基督,更有悲天悯人的情怀。直到现在,在他的演讲中还常常引用《圣经》中的金句。作为一个商人、一个科学家、慈善家等多重身份,他用自己的方式来践行上帝赋予他的使命和呼召。陈乐宗在香港大学崇基书院讲演时,勉励那些莘莘学子,引用圣经的话语。旧约《圣经》〈箴言〉四章二十三节说:「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陈乐宗认为当前商业社会已经彻底堕落,人们的贪婪和无底限导致了金融危机。改变世界的方式是什么?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在陈乐宗看来,改变人灵魂可能是最难的,但改变是有可能的。陈乐宗透过支持教育、慈善、文化等渠道,以自己的方式不断地改变世界。对抗急功近利的“香港中环价值观”,也对抗贪婪“华尔街的价值观”。
在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毕业典礼演讲中,陈乐宗如此勉励面对那些即将毕业的精英学子:“倘若人类在消弭战争丶犯罪丶仇恨和贪婪等臻善功夫上成绩乏善可陈,只望我们在改善人类健康方面会有较佳的表现。”他在多个场合表达,“我不忘神说,’ 因为多给谁,就向谁多取’这个托负,并对他的恩典永怀感激。”
很多网友质疑:为什么这么大手笔的捐助,给了并不缺钱的美国的哈佛大学,而不捐助中国的大学或中国的慈善机构?
陈乐宗本身是哈佛大学校友,上世纪70年代先后在该校公共卫生学院获得硕士及放射生物学博士学位,并曾在哈佛医学院从事癌症方面的研究工作,而校友捐款回馈母校是哈佛优良的历史传统。
捐资大学在欧美发达国家早已是悠久的传统,这来源于优良的文化传统,也来源于长久积累的优质校友网络,良好的信用机制是有力保障。陈乐宗本人不仅长期捐赠自己的母校哈佛大学,而且还一直承担为母校募款的职责。他说,“基本上,无论你捐哪一所美国大学,都有相当的信心这个钱不会乱花。法律的制约,还是民间的风气都是保障。”
陈乐宗分享了一个最近的案例,上世纪60年代有个家族基金捐了一笔钱向普林斯顿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捐赠了一笔很可观的钱。当时捐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在美国政府做外交的人才,但是近年这个家族却发现他们的捐赠学校却没有用在培养这样的人才方面。后来这个基金就将普林斯顿大学告上了法庭。陈乐宗说:“美国的私立大学财政对外的透明度是很高的。每个大学只要是非盈利性质的,管理层里高管的工资多少都要披露的。比如哈佛大学校长一年工资多少上网都查得到。”
陈乐宗说:“你看美国的大学,现在美国顶尖的大学都是所谓私立大学,当然他们私立也是非盈利性质的。如果你回看50年前,全美国最强的大学是加州大学的伯克利分校,但是随着加州政府财政不好,类似伯克利这样依靠公费运营的大学就在走下坡路。去年,哈佛大学启动了一个募捐的计划,目标是要募集65亿美元,在美国,除了哈佛,还有很多其他大学,都是以多少个10亿美元为目标去募捐的,像宾州大学,斯坦福啊,最近都在搞这种计划。美国私立大学的抬头,可以显示出民间捐赠是大学能保持优质教育的一个源泉。”
事实上,陈氏家族在中国对教育也有很多的捐助和支持,如中科院晨兴数学基金、在北大、复旦和浙大等大学设立的奖学金等,在香港捐建了香港中文大学晨兴书院等等,数不胜数。
为什么捐赠给哈佛公共卫生学院,锁定在公共卫生医疗范围和领域?
陈乐宗曾公开表示,医学往往聚焦于个体治疗,但预防性公共卫生计划能够影响整个社会。“如果你看看这个世界,你会发现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公共卫生,”他告诉英国《金融时报》,他提到了当前的埃博拉(Ebola)危机。“如果我们要有效应对全球健康威胁的话,公共卫生肯定是这个解决方案的一部分。”陈乐宗说。
高科技的发展,可以拯救更多人的健康和生命,在接受《人物》杂志采访时,陈乐宗说:“小孩肺炎这个疫苗,现在在美国一个小孩打这个疫苗要260美元,那这个价格很高的,发展中国家的小孩没法能负担这种疫苗。那么能把这个疫苗价格下降的,也只有靠新的科技。所以我前几年就开始做这个事儿,跟哈佛大学一个教授合作,用新的技术把这个疫苗的生产的成本降下来。希望有一天就不是260块,可能是26块,可能2块6毛。这样就大量的甚至发展中国家的小孩也能用得上,得以帮助更多人。”
作为美国最高等级的公共卫生培训机构,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不仅为医疗体系进行最先进的科学研究,为医疗卫生系统培养人才,也为政府决策提供和影响决策的政策分析。这个学院有着辉煌的历史,学院的研究成果挽救了全球无数生命,或是减轻了人们的痛苦;学院教人们如何吃得更健康,让新出生的婴儿避免感染艾滋病毒,推动美国通过清洁空气条例,帮助人道主义救援人员在灾难中更有效率地工作,转变整个公共卫生领域的观念和实践。
中国目前有非常严重的雾霾(PM2.5)问题,美国也曾面临严重的空气污染危机,正是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推动美国国会通过了《清洁空气法案》(1963 年),最终开始解决这个问题,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环境和健康保护。
中国基本实现了农村医保,哈佛公共卫生学院萧庆伦教授可以说功不可没。他长期在中国最基层调研和考察,与中国的卫生部门的官员讨论,从而设计出将中国贫民纳入保障的医保政策,并最终被采纳,惠及数亿人。分析家认为,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优异成绩和良好传统,都应该是陈乐宗和他家族的晨兴基金愿意倾力支持的原因。
生命不只是科学,还有很多未知需要探索。在香港崇基书院对青年学子的演讲,更能表达他的立场,他说:“人的内心世界除了人的魂还有人的灵,灵是令人能与神交通的器官,人需要与神有交通,如藉祈祷丶灵修丶祟拜,在这交通中,神就把衪那圣洁丶公义与慈爱的属性传输到人里,成为人的美德,所以人与神的沟通是高尚道德的泉源,是抵抗诱感力量的供应站。理性与灵性,属两个不同的境界,在一个多维的内心世界里,二者不但可以兼容并包,并且可以相辅相成。2006年哈佛大学课程改革委员会提出建议在哈佛大学本科生课程里,加入一门「理性与信仰」的必修课,无论个人在这问题上最终的结论如何,信仰是每个青年人成长过程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文章来源自网络,港漂圈我编辑整理
⑤ 美国大学,捐款制度,是怎么回事是大部分大学,捐款就能上还是基本所有大学,都如此
想进美国名校,正规手段无非四种方式:
第一种,直接砸钱,砸出一个基金会,然后由基金会出面,给学校盖楼,买教学仪器,提供奖学金啥的。这样的话,孩子稳进。
第二种,虽然不是世袭,但也差不多了。老子是学校校友,并且在社会上也有一定名气,那么孩子进去问题不大,也基本上不需要花钱。这种也是稳的。
第三种,还是砸钱,但没第一种多。这种叫砸钱买保险。之后你会进入赞助委员会,你的孩子会在同等情况下被优先考虑的。所以这需要孩子争点气。
第四种,依然是砸钱,不过是砸钱让孩子学各种各样的技能,增强竞争力。这也需要孩子争气。
说完了正规手段,自然还有偏门手段。先想办法联系上美国名校里的体育教练,然后伪造自己孩子体育特长生的身份,在花一笔钱,就可以把自己孩子送进名校。不过自从这条新闻被爆出后,美国对这方面的审查可能会比较严,现在不一定能走得通了。